菊花新原文
净扮王敦上:朝廷昏眊纵奸谋。淹弃吾曹如寇雠。
积忿起戈矛。要使清流作浊流。
诗词问答
问:菊花新的作者是谁?答:朱鼎
问:菊花新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朱鼎的名句有哪些?答:朱鼎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尤韵 出处:六十种曲 玉镜记 第二十六出
参考注释
朝廷
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战国策·齐策》
吾恐上负朝廷,下愧吾师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昏眊
(1).眼睛昏花。 唐 柳宗元 《与萧翰林俛书》:“居蛮夷中久,惯习炎毒,昏眊重膇,意以为常。” 宋 欧阳修 《谢赐<汉书>表》:“臣两目昏眊,虽嗟执卷之已艰,十袭珍藏,但誓传家而永宝。”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 文恪 于暮年眼昏眊,不能作。” 茅盾 《色盲》五:“正是这颗心的撞击,使他全身的血液骚扰不宁,使他的神经混乱,使他的眼睛昏眊。”
(2).同“ 昏耄 ”。老迈。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二折:“如今 明皇 年已昏眊, 杨国忠 、 李林甫 播弄朝政。”
(3).同“ 昏耄 ”。昏聩;糊涂。《宋史·魏琰传》:“﹝ 琰 ﹞晚昏眊,纵私人乱法,日笞扑无罪吏卒。” 明 朱鼎 《玉镜台记·王敦反》:“朝廷昏眊纵姦谋,淹弃吾曹如寇讎。”《红楼梦》第五九回:“那婆子本是愚夯之人,兼之年迈昏眊,惟利是命,一概情面不管。”
奸谋
亦作“奸谋”。奸邪的计谋。《荀子·致仕》:“如是,则姦言、姦説、姦事、姦谋、姦誉、姦愬莫之试也。”《汉书·王商传》:“今 商 有不仁之性,乃因怨以内女,其姦谋未可测度。” 宋 陆游 《泸州乱》诗:“从来守边要人望,纵有奸谋气先丧。”《明史·孔克仁传》:“ 士诚 多奸谋,尚间谍,御众无纪律。”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第六节:“﹝ 道光帝 ﹞要停止 英国 一切贸易,正中 义律 的奸谋。”
吾曹
犹我辈;我们。《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吾曹何爱不为公。” 南朝 梁 王僧孺 《与何炯书》:“斯大丈夫之志,非吾曹之所能及已。” 宋 杨万里 《次主簿叔乞米韵》:“文字借令真可煮,吾曹从古不应贫。”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吾曹市语,举大数以为言,五金盖五十金云。” 郭沫若 《在欢送志愿军大会上》诗:“海洋深情逾骨肉,永恒胜利属吾曹。”
寇雠
亦作“寇仇2”。亦作“ 寇仇 ”。仇敌;敌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讎,亡无日矣。”《后汉书·仲长统传》:“昔之为我哺乳之子孙者,今尽是我饮血之寇讎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若克城邑,絶非卿有,徒危宗国,以广寇仇。” 唐 曹唐 《和周侍御买剑》:“将军溢价买吴鉤,要与中原静寇讐。” 宋 苏轼 《孙武论》下:“夫天下之患,不在於寇讎,亦不在於敌国,患在於将帅之不力。”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原君》:“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讐,名之为 * ,固其所也。” 郭沫若 《战声集·诗歌国防》:“三十年来他已逐渐觉醒在驱逐他的寇仇。”
积忿
忿恨郁积于心。《后汉书·列女传·许升妻》:“ 升 少为博徒,不理操行…… 荣 父积忿疾 升 ,乃呼 荣 欲改嫁之。”《南史·焦度传》:“ 晋熙王 夹轂主 周彦 与 度 俱在 郢州 , 彦 有左右人与 度 父同名, 彦 常呼其名使役之。 度 积忿,呵责 彦 。”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五:“ 张元 以积忿降 元昊 ,大为中国之患。” 清 吴伟业 《读史杂诗》之一:“ 东汉 昔云季,黄门擅权势。积忿召外兵,痈决身亦溃。”
戈矛
(1).戈和矛。亦泛指兵器。《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脩我戈矛,与子同仇。” 汉 张衡 《东京赋》:“戈矛若林,牙旗繽纷。”《后汉书·孔融传》:“ 建安 元年,为 袁谭 所攻,自春至夏,战士所餘裁数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内接。 融 隐几读书,谈笑自若。” 清 顾炎武 《广昌道中》诗之一:“出车日轔轔,戈矛接江裔。”
(2).武士;军队。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诗:“此府雄且大,腾凌尽戈矛。”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三折:“喒嘱付您箇 张子房 莫愁。看 英布 统戈矛,今番不是强夸口。”
(3).战争;冲突。 唐 王昌龄 《箜篌引》:“便令海内休戈矛,何用 班超 定远侯 。”《 * 词话》第一回:“雨意云情不遂谋,心中谁信起戈矛。” 清 孙枝蔚 《讥老翁》诗:“岂无贫亲戚,视之若赘瘤。还闻骨肉间,往往生戈矛。”
清流
(1).清澈的流水。《汉书·补乐志》:“ 郑 卫 之声兴则淫辟之化流,而欲黎庶敦朴家给,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岂不难哉!” 晋 左思 《吴都赋》:“树以青槐,亘以緑水,玄荫耽耽,清流亹亹。” 宋 苏轼 《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书》:“譬如倦行客,中路逢清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内江石壁鱼》:“后破之,乃有一鱼跃出,其中泓然清流也。”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环溪 的清流禾稼,也曾托我的奇思遐想。”
(2).喻指德行高洁负有名望的士大夫。《三国志·魏志·桓阶陈羣等传评》:“ 陈羣 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 宋 欧阳修 《朋党论》:“ 唐 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 昭宗 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 黄河 ,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 唐 遂亡矣。” 清 顾炎武 《梓潼篇赠李中孚》:“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 李大钊 《混充牌号》:“社会上有一二清流学者,很得大众的信仰。”
(3).晚 清 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的名称。他们评议时政,上疏言事,弹劾大臣,指斥宦官,对外反对列强蚕食,对内主张整饬纪纲。 中 法 战争前后,清流繁衍为前后两辈。前清流奉军机大臣 李鸿藻 为魁首,后清流以户部尚书 翁同龢 为支柱。 光绪帝 亲政后,他们以拥帝相标榜,称为帝党,以别于当权的后党。
(4).比喻政治清明。《后汉书·杨震传》:“臣伏惟陛下以边境未寧,躬自菲薄,宫殿垣屋倾倚,枝柱而已,无所兴造,欲令远近咸知政化之清流, 商邑 之翼翼也。”
浊流
(1) 浑浊的水流
滚滚浊流
(2) 比喻品格卑污的人或出身 * 之人
(3) 比喻腐朽黑暗的潮流
社会的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