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宴曲原文
湘东夜宴金貂人,楚女含情娇翠嚬。玉管将吹插钿带,锦囊斜拂双麒麟。
重城漏断孤帆去,唯恐琼签报天曙。
万户沈沈碧树圆,云飞雨散知何处。
欲上香车俱脉脉,清歌响断银屏隔。
堤外红尘蜡炬归,楼前澹月连江白。
诗词问答
问:湘东宴曲的作者是谁?答:温庭筠
问:湘东宴曲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湘东宴曲是什么体裁?答:乐府
问:温庭筠的名句有哪些?答:温庭筠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576-12
参考注释
夜宴
晚上的宴会
金貂
(1).皇帝左右侍臣的冠饰。 汉 始,侍中、中常侍之冠,于武冠上加黄金璫,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汉书·谷永传》:“戴金貂之饰,执常伯之职者皆使学先王之道。” 晋 潘岳 《秋兴赋》:“登春臺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烱烱。”
(2).借称侍从贵臣。《文选·江淹<杂体诗·效王粲“怀德”>》:“贤主降嘉赏,金貂服玄缨。” 李善 注:“时 粲 为侍中,故云金貂。” 明 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画堂内持觴劝酒,走动的是紫綬金貂。” 清 姚鼐 《送子颖之淮南》诗:“归来风月淡襟袍,势去金貂非等伦。”
含情
怀着感情;怀着深情(多指爱情)
含情脉脉
娇翠
多指植物青翠且婀娜多姿
细雨中的小草愈加娇翠
玉管
亦作“ 玉琯 ”。1.玉制的古乐器。用以定律。《汉书·律历志上》“竹曰管”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礼乐器记》:‘管,漆竹,长一尺,六孔。’……古以玉作,不但竹也。”《旧唐书·音乐志三》:“律周玉琯,星迴金度。”
(2).泛指管乐器。 北周 庾信 《赋得鸾台》诗:“九成吹玉琯,百尺上瑶臺。” 宋 辛弃疾 《菩萨蛮·和夏中玉》词:“临风横玉管,声散江天满。” 明 朱有燉 《风月牡丹仙》第一折:“是谁将玉管吹,我这里潜身在花下听。”
(3).毛笔的美称。 隋 薛道衡 《咏苔纸》:“今来承玉管,布字改银钩。”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殷勤玉管传深意,顒望着霜红暗题。”《群音类选·点绛唇·相思》曲:“挑银灯,拂锦牋,摘玉管,磨穿砚,写了俏姻缘。” 清 蒋春霖 《鹧鸪天》词:“临玉管,试琼甌,醒时题恨醉时休。”
(4).竹的美称。 唐 韩琮 《风》诗:“凉飞玉管来 秦 甸,暗褭花枝入 楚 宫。” 唐 白居易 《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叶翦兰罗碎,茎抽玉琯端。”
(5).山岩名。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始知 书字巖 之即为 玉琯 ,而此为 九疑山 之中也。”
锦囊
(1).用锦制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或 * 。《南史·徐湛之传》:“以锦囊盛 武帝 纳衣,掷地以示上。”《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宋 苏舜钦 《送王杨庭著作宰巫山》诗:“落笔多佳句,时应满锦囊。”《花月痕》第四回:“忽奉令箭一枝,锦囊一个,内固封密札。”
(2).借指诗作。 宋 杨万里 《云龙歌赠陆务观》:“金印斗大值几钱?锦囊山齐今几篇?” 清 赵翼 《周长庚邂逅山塘具述倾注之意答诗志愧》:“锦囊幸免遭投厠,红袖知谁肯拂尘。”参见“ 锦囊佳句 ”。
(3).吐绶鸡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吐绶鸡》:“﹝吐綬鷄﹞《古今注》谓之锦囊。”
麒麟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古人以为仁兽、瑞兽,拿它象征祥瑞。《管子·封禅》:“今凤凰麒麟不来,嘉穀不生。” 宋 黄庭坚 《送范德孺知庆州》诗:“阿兄两持 庆州 节,十年麒麟地上行。” 郭沫若 《屈原》第三幕:“你们要听那妖精的话,说凤凰是鸡,说麒麟是羊子,说龙是蚯蚓,说灵龟是甲鱼。”
(2).比喻才能杰出的人。《晋书·顾和传》:“ 和 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 荣 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兴吾宗者,必此人也。’”
(3).见“ 麒麟阁 ”。
(4).见“ 麒麟殿 ”。
重城
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城市。 宋 苏轼 《荆州》诗之一:“欲问兴亡意,重城自古坚。”
(1).古代城市在外城中又建内城,故称。《文选·左思<吴都赋>》:“郛郭周匝,重城结隅。” 刘逵 注:“大城中有小城,周十二里。”
(2).泛指城市。 宋 柳永 《采莲令》词:“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清 黄遵宪 《不忍池晚游诗》:“蜃楼海气隐重城,浩浩风停远市声。”
(3).指宫城、都城。 唐 李白 《鼓吹入朝曲》:“搥鐘速严妆,伐鼓启重城。” 宋 王禹偁 《李氏园亭记》:“重城之中,双闕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其来旧矣。” 明 何景明 《入朝遇雨》诗:“柳拂重城锁,花笼复道迴。”
(4).指城墙。 唐 于邺 《扬州梦记》:“ 牧 供职之外,唯以宴游为事, 扬州 ,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娼楼之上,常有絳纱灯万数,辉罗燿列空中。” 宋 王安石 《示元度》诗:“思君携手安能得,上尽重城更上楼。”
漏断
漏声已断。指夜深。 宋 苏轼 《卜算子·感旧》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孤帆
一张船帆。也指孤单的船只。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刘孝绰书》:“夕鸟归林,悬孤帆而未息。” 唐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 长江 天际流。” 唐 张籍 《相和歌辞·贾客乐》诗:“秋江初月猩猩语,孤帆夜发满 湘 渚。” 元 鲜于必仁 《普天乐·潇湘八景》曲之五:“潮平远水宽,天阔孤帆瘦。” 明 王世贞 《鸣凤记·邹林会试》:“倚楼谩把 长江 盼,渐远孤帆欲断魂。”
唯恐
唯独害怕(担心);只怕(担心)
【近义词】恐怕
【反义词】放心
【出处】 * 《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这种混乱状况确实给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的活动,提供了一方面的有利条件。”
【造句】他做事小心翼翼的,唯恐出错.为了不惊醒他,我生怕发出声音!
琼签
漏箭的美称。 唐 温庭筠 《湘东宴曲》:“重城漏断孤帆去,惟恐琼籤报天曙。” 清 纳兰性德 《上元竹枝词》:“上清更有新翻曲,不许琼籤傍晓催。”参见“ 漏壶 ”。
万户
(1).一万户。《史记·高祖本纪》:“诸将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亦指万人。 宋 陈师道 《赠魏衍》诗之二:“寧须万户权轻重,不待千篇一已多。”
(2).万家;万室。万,极言其多。 汉 班固 《西都赋》:“张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闔。”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擣衣声。”
(3).官名。 金 初设置, 元 代相沿,为世袭官职。万户为“万夫之长”,总领于中央的枢密院;驻于各路者,则分属于行省。设万户府以统领千户所,诸路万户府各设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又有海道运粮万户府,设官与诸路万户府同。参阅《元史·百官志七》。
沈沈
亦作“沉沉”。1.盛貌;茂盛貌。《淮南子·俶真训》:“不以曲故,是非相尤。茫茫沉沉,是谓大治。” 高诱 注:“茫茫沉沉,盛貌。”《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衰柳尚沉沉,凝露方泥泥。” 李善 注:“沉沉,茂盛之貌也。” 唐 李咸用 《题王处士山居》诗:“云木沉沉夏亦寒,此中幽隐几经年。” 宋 范成大 《桔园》诗:“沉沉剪綵山,垂垂万星毬。”
2.水深貌;雨大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沉沉隐隐,砰磅訇礚。” 李善 注:“沉沉,深貌也。” 南朝 宋 鲍照 《观漏赋》:“波沉沉而东注,日滔滔而西属。” 唐 何希尧 《柳枝词》:“大堤杨柳雨沉沉,万缕千条惹恨深。”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二五:“银烛秋堂独听心,隔帘谁报雨沉沉。”
3.形容深沉。 南朝 宋 鲍照 《代夜坐吟》:“冬夜沉沉夜坐吟,含声未发已知心。” 唐 罗隐 《秋夜寄进士顾荣》诗:“秋河耿耿夜沉沉,往事三更尽到心。” 宋 司马光 《又即事上呈》诗之二:“近来方得醉中趣,熟寐沉沉是醉乡。”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余甫饮一勺……血气全消,未半盂,沉沉睡去。” 苏曼殊 《东居杂诗》之六:“碧栏干外夜沉沉,斜倚云屏烛影深。”
4.形容心事沉重。 唐 王建 《将归故山留别杜侍御》诗:“沉沉百忧中,一日如一生。” 清 邢昉 《九江城南楼晚眺》诗:“履运适如此,忧端苦沉沉。” 清 龚自珍 《夜坐》诗:“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冰心 《寄小读者》三:“我心沉沉如死,倒觉得廓然。”
5.形容物体沉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 程生 ﹞自外归,缓其束带,觉带端沉沉,若有物堕。”《花月痕》第四六回:“﹝ 仲池 ﹞临行, 肇受 取个沉沉的包裹,纳入 仲池 袖里。”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橙黄的繐子仍旧沉沉地垂下来,但颜色已不十分鲜明,蜘蛛在上面结了网。”
6.形容寂静无声或声音悠远隐约。 唐 柳宗元 《游黄溪记》:“﹝溪水﹞黛蓄膏渟,来若白虹,沉沉无声,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 唐 李商隐 《河内》诗:“鼉鼓沉沉虬水咽, 秦 丝不上蛮丝絶。” 宋 苏舜钦 《演化琴德素高因为作歌以写其意》:“风吹仙籟下虚空,满坐沉沉竦毛骨。” 明 陈铎 《醉罗歌·闺怨》曲之四:“漏点沉沉响铜壶,好难把长更度。” 清 龚自珍 《冬日小病寄家书作》诗:“餳簫咽穷巷,沉沉止復吹。”
7.形容音信杳无。 唐 杜牧 《月》诗:“三十六宫秋夜深, 昭阳 歌断信沉沉。” 宋 张先 《清平乐》词之一:“ 陇 上《梅花落》尽, 江 南消息沉沉。” 明 汤显祖 《紫箫记·下定》:“ 鲍四娘 为何音信沉沉,没些定夺。”
亦作“沉沉”。宫室深邃貌。《史记·陈涉世家》:“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 涉 之为王沉沉者!’”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沉沉,宫室深邃之貌也。” 唐 魏徵 《暮秋言怀》诗:“沉沉 蓬莱阁 ,日久乡思多。”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张敦梦医》:“﹝ 张敦 ﹞尝侨寓 潮州 ,梦人邀去,大屋沉沉如王居,立俟门左,吏导之使入。” 清 龚自珍 《水龙吟·题家绣山<停琴听箫图>》词:“红楼一角沉沉,那厢灯火秋娘院。” 朱锡梁 《白门咏史》:“沉沉殿影照 秦淮 , 后主 词场亦霸才。”
碧树
(1).绿色的树木。《列子·汤问》:“碧树而冬生,实丹而味酸。”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碧树初蕊,緑草含滋。” 唐 杜甫 《锦树行》:“霜凋碧树作锦树,万壑东逝无停留。”《花月痕》第四三回:“西园碧树今如此,莫近高窗卧听秋。”
(2).玉树。《淮南子·墬形训》:“碧树瑶树在其北。” 高诱 注:“碧,青玉也。” 汉 班固 《西都赋》:“珊瑚碧树,周阿而生。”《文选·鲍照<芜城赋>》:“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 李善 注:“碧树,玉树也。”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臺万种色。”
云飞雨散
比喻原先的事物不复存在。 隋 张公礼 《龙藏寺碑》:“金编宝字,玉牒纶言,满封盈函,云飞雨散。” 唐 温庭筠 《湘东宴曲》:“万户沉沉碧树圆,云飞雨散知何处。” 前蜀 贯休 《行路难》诗之二:“云飞雨散今如此,绣闥雕甍作荒谷。”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香车
(1).用香木做的车。泛指华美的车或轿。 唐 卢照邻 《行路难》诗:“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轝恒闐咽。”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妇女·黄取吾兵部》:“其妾甫及门,则 * 数辈竟拥香车入司马曲房。”《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坐的轿谓之‘香车’。”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破五》:“春日融和,春泥滑澾,香车绣幰,塞巷填衢。”
(2).即阿香车。神话中的雷车。《太平御览》卷十三引 晋 干宝 《搜神记》:“ 义兴 人 周永和 出行,因日暮,路旁小屋中有女子留宿。一更后有唤:‘阿香!’女应诺。‘官唤汝推雷车。’女遂辞 周 云:‘有官事须去。’俄而大雷。” 明 谢谠 《四喜记·喜逢甘雨》:“香车声破江门晓,云端一泻天瓢,沛人间盆倾下洨,八荒洗尽燄敲。”
(3).指神仙乘的车。 唐 叶法善 《留诗》之一:“自此非久住,云上登香车。” 清 龚自珍 《南歌子·自题近词卷尾》词:“灵鹊飞秋夕,香车驾暮烟。”
脉脉
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也用以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
温情脉脉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朱自清《荷塘月色》
歌响
犹歌声。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歌响未终,餘景就毕。” 唐 崔液 《踏歌词》之一:“歌响舞分行,艳色动流光。”
银屏
(1) 电视 * 的荧光屏
银屏内外
(2) 又称“荧屏”
红尘
(1) 闹市的飞尘,借指繁华的社会
红尘百戏
(2) 佛教指人世间
看破红尘
蜡炬
即蜡烛。 唐 杜甫 《宿府》诗:“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宋 刘敞 《踏莎行》词:“蜡炬高高,龙烟细细,玉楼十二门初闭。” 清 仲振奎 《红楼梦·补裘》:“费针工,听铜龙玉漏沉花底,徙倚空房蜡炬红。” 高天梅 《只怜》诗:“蜡炬成堆把泪浇,何堪落木听萧萧。”参见“ 蜡烛 ”。
澹月
清淡的月光。亦指月亮。 宋 苏轼 《淮上早发》诗:“澹月倾云晓角哀,小风吹水碧鳞开。” 金 元好问 《横波亭为青口帅赋》诗:“疎星澹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 清 赵庆熺 《香销酒醒·沉醉》曲:“等得还家,澹月刚刚上碧纱。亲手递杯茶,软语呼名駡。”
连江
满江。 唐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诗之一:“寒雨连江夜入湖,平明送客 楚 山孤。” 宋 陆游 《鹊桥仙·夜闻杜鹃》词:“茅簷人静,蓬牕灯暗,春晚连江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