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青溪桥原文 诗词名句

青溪桥

作者:王遂 朝代:宋代

青溪桥原文

倬彼清溪兮山高水长,上承黟歙兮下接钱唐。
雨稍渐渍兮众流汤汤,家具舟楫兮商旅伏藏。
繄四海以为家兮何独困此一方,视已同溺兮用造舟以为梁。
顾一岁之一新兮岁旱则亡,眷令长之远虑兮不间雨暘。
晴日当空兮余备不忘,帝用时以安下民兮余敢不强。
虽倾余之囊橐兮使皆即乎康庄,彼虑如近忧兮令虽法而何伤。
公虽忧而民喜兮百世蒸尝。

诗词问答

问:青溪桥的作者是谁?答:王遂
问:青溪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遂的名句有哪些?答:王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山高水长

像山一样高耸,像水一样流长。比喻人品德高尚,声誉流传久远,也比喻恩德、情谊深厚

钱唐

见“ 钱塘 ”。

渐渍

浸润。引申为渍染;感化。《史记·礼书》:“而况中庸以下,渐渍於失教,被服於成俗乎?” 三国 吴 韦曜 《博奕论》:“渐渍德义之渊,栖迟道艺之域。”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未尝不以前古圣人之至德要道,可行於当今之世者,使 巩 薰蒸渐渍,忽不自知其益,而及於中庸之门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奈 魏 日以微言相渐渍, 福 惑焉,直以己意告母。” 李大钊 《现代史学的研究及于人生态度的影响》:“这种求真的态度,熏陶渐渍,深入于人的心性,则可造成一种认真的习性。”

众流

(1).众多的水流。 汉 班固 《西都赋》:“众流之隈, 汧 涌其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涟水》:“ 涟水 出 邵陵县 界南,逕连 道县 ……控引众流,合成一溪。”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众流所凑,万泉所回。”

(2).指学术上的各个流派。《后汉书·王充传》:“﹝ 王充 ﹞常游 洛阳 市肆,閲所卖书,一见輒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序:“自《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阴阳图纬之学,百家众流之论……乃研精而究其理,不习而尽其功。” 唐 韩愈 《后汉三贤赞》之一:“一见诵忆,遂通众流。”

汤汤

(1) 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东边是流水汤汤的延河,隔河是 清凉山。——《歌声》

(2) 广大貌;浩茫貌

心汤汤而谁告?魄寂寂而何语?——南朝 梁· 沈约《待罪江南思北归赋》

(3) 形容非常流利

别人拿上书去,汤汤的背了,号上书,正了字,好不省事。——《醒世姻缘传》

家具

家庭器具,指木器,也包括炊事用具等

桃花心木家具

舟楫

(1) 船和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荀子·劝学》

(2) 水上船只

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之利

舍鞍马仗舟楫。——《资治通鉴》

幸有舟楫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商旅

(1) 指来往各地做买卖的商人;行商

从各地来的商旅云集本市

(2) 商人和旅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范仲淹《岳阳楼记》

伏藏

隐藏;潜藏。《墨子·杂守》:“及为微职,可以迹知往来者少多,即所伏藏之处。”《朱子语类》卷六九:“利贞是静而伏藏於内。” 明 吴承恩 《开府介川毛公德政颂》:“害悉絶除,姦无伏藏。” 鲁迅 《野草·淡淡的血痕中》:“造物主、怯弱者,羞惭了,于是伏藏。天地在猛士的眼中于是变色。”

四海

(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以为

认为

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以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资治通鉴》

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以为豪。——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以为妙绝。——《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何独

犹何谁,谁人。独,犹孰。 明 李东阳 《题徐都宪椒园》诗:“人家何独无此堂,岂有乔木参天长?” 明 李东阳 《和王直古》:“俯仰天地间,何独无父子?”

一方

(1).一边。多指远处。《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郑玄 笺:“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 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 司马贞 索隐:“方犹边也,言能隔墙见彼边之人。”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今果分别,各在一方。” 宋 范成大 《送王仲显赴琼筦》诗:“十年五别岁月老,一方万里音尘稀。”

(2).一处。指所居住的地方。《诗·小雅·角弓》:“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於己斯亡。” 郑玄 笺:“无善心之人,则徙居一处怨恚之。”《西游记》第六五回:“经上言三千诸佛,想不是在一方;似 观音 在 南海 , 普贤 在 峨眉 , 文殊 在 五台 。” 清 顾炎武 《与人书》之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3).一个方面;一带地方。《汉书·终军传》:“臣年少材下,孤於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南齐书·竟陵王子良传》:“ 齐 有天下日浅,恩洽未布,一方或饥,当加优养。” 宋 欧阳修 《乞奖用孙沔札子》:“其养练士卒,招抚蕃夷,恩信著於一方,至今边人思之。”《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所以一方惧怕,每年用重价购求一人,赤身绑缚,送到庙中。” 陈沂 《奔袭刘黑七》:“我这下子活捉了他,不仅为我们这一方的老乡们除了害,我还可以立一个特等功。”

(4).指物的一部分或事的一方面。《周礼·考工记·鲍人》:“信而直,则取材正也;信之而枉,则是一方缓、一方急也。若苟一方缓、一方急,则及其用也,必自其急者先裂。”《晋书·刑法志》:“理者,精玄之妙,不可以一方行也;律者,幽理之奥,不可以一体守也。” 宋 曾巩 《请近更官制如周官六典为书札子》:“况於时异事殊,而可以胶於一方之説,泥於一偏之跡哉?”

(5).一种;一类。《慎子·民杂》:“是以大君因民之能为资,尽包而畜之,无能去取焉。是故不设一方以求於人,故所求者无不足也。”《淮南子·精神训》:“以死生为一化,以万物为一方。” 高诱 注:“方,类也。”《西京杂记》卷四:“其有一介之善,一方之艺,居接士之馆。”

(6).犹言一种方法。《吕氏春秋·君守》:“今之为车者,数官然后成。夫国岂特为车哉,众智众能之所持也,不可以一物一方安车也。” 高诱 注:“方,道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虽非胎息之迈术,斯亦卫气之一方也。”

(7).一种配方或药方。《南齐书·虞悰传》:“ 悰 善为滋味,和齐皆有方法……上就 悰 求诸饮食方, 悰 秘不肯出。上醉后,体不快, 悰 乃献醒酒鯖鮓一方而已。”《西游记》第七九回:“朕得一疾, * 日久不愈。幸国丈赐得一方,药饵俱已完备,只少一味引子。”

(8).指东西南北四方之一。 唐 李贺 《北中寒》诗:“一方黑照三方紫, 黄河 冰合鱼龙死。”

(9).数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 唐 曹松 《碧角簟》诗:“八尺碧天无点翳,一方青玉絶纤尘。”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你下山去俗人家沽一壶酒,买一方肉。” 元 曾瑞 《留鞋记》第四折:“将绣花鞋一隻、香罗帕一方,揣在小生怀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湘事记·军事篇二》:“其时都督印信未刊,随取草纸一方,上书都督 焦 临时命令,委任某为标统,某为营官,下盖四正小印。” 臧克家 《罪恶的黑手》诗二:“有的把巧思运入一方石条的花纹,有的持一块木片仔细地端详。”

(10).数量词。用于田地、土地。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榆白杨》:“种榆法:於其地畔种者,致雀损穀;既非丛林,率多曲戾;不如割地一方种之。” 唐 王建 《上田僕射》诗:“一方新地隔河烟,曾接诸生听管絃。” 宋 张载 《经学理窟·周礼》:“井田亦无他术,但先以天下之地棋布画定,使人受一方,则自是均。”

(11).数量词。指一个方形,犹言一片。 唐 李端 《送从叔赴洪州》诗:“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 唐 刘禹锡 《生公讲堂》诗:“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12). 宋 代《方田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见《宋史·食货志上二》及《文献通考·田赋四》。

(13).一面。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 鲁迅 《集外集拾遗·关于知识阶级》:“至于诸君,是与旧的不同,是二十世纪初叶青年,如在劳动大学一方读书,一方做工,这是新的境遇。”

(14).指事务上相对的两个方面之一。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四讲:“在战争的两方面,一方叫做协商国,一方叫做同盟国。”

(15).一万的隐语。详“ 一干一方 ”。

造舟

周文王 成婚时,曾并船为桥,纳聘于 渭水 。《诗·大雅·大明》:“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 渭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朱熹 集传:“文,礼;祥,吉也。言卜得吉而以纳币之礼,定其祥也。造,作;梁,桥也。作船於水,比之而加版於其上,以通行者,即今之浮桥也。传曰:天子造舟,诸侯维舟,大夫方舟,士特舟。 张子 曰:造舟为梁, 文王 所制,而 周 世遂以为天子之礼也。”后因以指以顺序并列舟船。《文选·张衡〈东京赋〉》:“造舟清池,惟水泱泱。” 薛综 注:“造舟,以舟相比次为桥也。” 唐 王邱 《法藏禅师塔铭序》:“有 随信行禪师 与在世造舟为梁,大开普敬认恶之宗,将药破病之説。”一说,为聚集舟船。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诗造舟为梁解》:“注家説造舟为比舟,其义诚是,然造训为比,古书训詁未见。余谓造当读为聚,造舟谓聚合其舟也。古音聚在侯部,造在幽部,二部音近,故造聚可通作。”亦特指帝王迎婚。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诗造舟为梁解》:“注家説造舟为比舟,其义诚是,然造训为比,古书训詁未见。余谓造当读为聚,造舟谓聚合其舟也。古音聚在侯部,造在幽部,二部音近,故造聚可通作。”亦特指帝王迎婚。《晋书·后妃传序》:“是以哲王垂宪,尤重造舟之礼;诗人立言,先奬《葛覃》之训。”

一新

全部更新。 宋 陆九渊 《张公墓志》:“变其旧俗,轨范一新,乡里改观焉。”《明史·王竑传》:“ 竑 至,简士马,缮阨塞,劾将帅不职者,壁垒一新。” 毛 * 《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我们认为抗战已到了紧急的转变关头,只有迅速召集这种有权力而又能代表民意的国民大会,才能一新政治面目,挽救时局危机。”

令长

秦 汉 时治万户以上县者为令,不足万户者为长。后因以“令长”泛指县令。《史记·滑稽列传》:“於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牧守虽贤而令长不堪,则国事不举,万机有闕,其损败岂徒止乎一境而已哉!”《元典章新集·刑部·出军》:“今后因盗而流,路遇原免者,令长押监赴所在官司,依例刺字。” 清 郑鉽 《送族弟瀛州之官安县七十韵》:“朝廷设令长,盖为司牧计,远近岂异伦,小大无二例。”

远虑

作较长远的考虑

晴日

晴天。 唐 苏颋 《奉和春日幸望 * 应制》:“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明 高启 《雨中晓卧》诗之一:“閒人晴日犹无事,风雨今朝正合眠。” 毛 * 《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嬈。”

当空

在空中

安下

住下;安歇。《敦煌变文集·韩擒虎话本》:“使君蒙詔,不敢久住,遂与来使登途进发,迅速不停,直至 长安 十里有餘 常乐驛 安下。”《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昨听 春儿 説,有秀士 司马长卿 来望父亲,留他在 瑞仙亭 安下。”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因此俺就这西厢下一座宅子安下。”

敢不

犹言说不定。 洪深 《走私》:“哼,怀里敢不还揣着 * !”

囊橐

(1).袋子。《诗·大雅·公刘》:“迺裹餱粮,于橐于囊。” 毛 传:“小曰橐,大曰囊。” 郑玄 笺:“乃裹粮食於囊橐之中。”

(2).借指粮仓、粮库。 宋 苏轼 《上韩魏公论场务书》:“ 凤翔 、 京兆 ,此两郡者, 陕西 之囊橐也。”

(3).囊括;聚集。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夫音者始於宫,散於商,成於角徵羽,莫不根柢囊橐於宫商也。” 清 王晫 《今世说·豪爽》:“﹝ 汪汝谦 ﹞几沉而才老,热肠侠骨,囊橐一世之志气。”

(4).指行李财物。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及旦,尽徙其囊橐,因家於 李 之第。”《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张氏 却将囊橐检点,那曾还剩得分文!”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奚奴温酒》:“归附后,公携入京,公死,囊橐皆为所有,因而巨富。”

(5).窝藏,包庇。亦以喻庇护所。《汉书·张敞传》:“ 广川王 姬昆弟及王同族宗室 刘调 等通行为之囊橐,吏逐捕穷窘,踪迹皆入王宫。” 颜师古 注:“言容止贼盗,若囊橐之盛物也。”《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七年》:“既不能深有所伤,而终亦不敢明言以擣其囊橐窟穴之所在。” 清 戴名世 《抚盗论》:“呜乎,天之亡人国,假手於羣盗,羣盗又假手文武大吏以为囊橐,其祸岂偶然哉!”

(6).犹勾结。 唐 元稹 《唐庆万年县令》:“輦轂之下,豪黠僄轻。扰之则狱市不容,缓之则囊橐相聚。”《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因循岁月,积弊已久,是以胥吏得以囊橐为姦,贿赂公行而莫之谁何。”

康庄

(1).四通八达的大道。 唐 白居易 《和松树》诗:“漠漠尘中槐,两两夹康庄。”

(2).谓宽阔平坦。《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自如 淳于髠 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恨海》第五回:“原来是一条康庄大道,那逃难的人马络绎不絶。”

(3).喻指心胸宽广。 唐 权德舆 《送别沅汎》诗:“徇吾刺促心,婉尔康庄姿。”

近忧

谓近在眼前的忧患。《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唐 柳宗元 《送杨凝郎中使还汴宋诗后序》:“盖以将骄卒暴,则近忧且至。” 郑观应 《赠日本伊藤侯相三十六韵》:“本固邦寧无近忧,唇亡齿寒鉴陈迹。”

何伤

何妨,何害。意谓没有妨害。《论语·先进》:“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楚辞·九章》:“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汉 张衡 《思玄赋》:“感鸞鷖之特栖兮,悲淑人之希合。彼无合而何伤兮,患众伪之冒真。”《水浒传》第二回:“ 端王 道:‘这是“齐云社”,名为“天下圆”,但踢何伤。’”

百世

很多世代;很长时期(一世,三十年)

斯固百世之遇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百世之怨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流芳百世

蒸尝

本指秋冬二祭。后泛指祭祀。《国语·楚语下》:“国於是乎蒸尝。”《后汉书·冯衍传下》:“春秋蒸尝,昭穆无列。” 明 朱鼎 《玉镜台记·成婚》:“于以采藻,于以采苹,克谨蒸尝之荐。”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萧德藻,朝代:宋代
    信脚到太古。
  • 作者:魏了翁,朝代:宋代
    向江头、几回凝望,垂杨那畔舟才舣。江神似识东归意。故放一篙春水。却总被。三百里人家、祖帐连天起。且行且止。便为汝迟留,三朝两日,如此只如此。还须看,世上忧端如猬。一枰白黑棋子。肥边瘦腹都闲事。毕竟到头何似。当此际。要默识沈思,一著惺惺地。目前谁是。料当局诸公,敛容缩手,日夜待公至。
  • 作者:释自龄,朝代:宋代

    月里走金乌,谁云一物无。

    赵州东壁上,挂个大胡芦。

  • 作者:王昌龄,朝代:唐代
    标签:战争
    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乾。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禽兽悲不去,路旁谁忍看。幸逢休明代,寰宇静波澜。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少年兴运会,何事发悲端。天子初封禅,贤良刷羽翰。三边悉如此,否泰亦须观。
  • 作者:杨维桢,朝代:元代
    法吏本止虐,非以虐为屠。仁君除肉刑,仁吏泣丹书。况以私怒逞,锻炼及非辜。冥理绝好还,天网元费疏。怀哉沈姆诫,可但俱焚如。
  • 作者:俞文豹,朝代:宋代
    天下奈何无可问,世皆如此有谁听。为侬指点春知处,惟有垂扬眼独青。
  • 作者:喻良能,朝代:宋代
    笔底词华盛,宁论大小山。敷腴建安际,古澹贞元间。未许窥三昧,时容见一斑。草堂诗律在,风味唤仍还。
  • 作者:江源,朝代:明代

    一宿借新店,孤襟坐未闲。

    烛花时溅泪,雨气夕生寒。

    岂意重临宪,何才五徒官。

    袛应赋归去,窃禄讵能安。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陪尾多名泉,流云此其最。

    乳窦淙灵脉,成池汇众派。

    其清鉴毛发,其甘拟沆瀣。

    水藻经冬活,梳为锦绣带。

    石子铺底匀,讶作珠琐碎。

    我来凡四度,每度殊神会。

    春风凭曲栏,满目生清快。

    遐思子在川,末由叹又喟。

  • 作者:陈陶,朝代:唐代
    伏波恩信动南夷,交趾喧传四瑞诗。燕鼠孕灵褒上德,龟莲增耀答无私。回翔雪侣窥檐处,照映红巢出水时。尽写流传在轩槛,嘉祥从此百年知。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