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虞丞相抚蜀原文
一德如公岂合闲,聊分西面欲忧宽。不辞论道虚台席,暂假宣威筑将坛。
风教已兴三蜀静,干戈载戢万方安。
归来尚想终霖雨,未许乡人衣锦看。
诗词问答
问:送虞丞相抚蜀的作者是谁?答:宋孝宗
问:送虞丞相抚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孝宗的名句有哪些?答:宋孝宗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一德
(1).谓始终如一,永恒其德。《易·繫辞下》:“恒以一德。” 孔颖达 疏:“恒能始终不移,是纯一其德也。”《旧唐书·裴度传》:“外茂九功,内苞一德,器为社稷之镇,才实邦国之楨。”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非至诚一德,其孰能使之?”
(2).同心同德。 汉 桓宽 《盐铁论·世务》:“方此之时,天下和同,君臣一德,外内相信,上下辑睦,兵设而不试,干戈闭藏而不用。”参见“ 一德一心 ”。
(3).犹一能。《管子·法法》:“ 舜 之有天下也, 禹 为司空, 契 为司徒, 皋陶 为李, 后稷 为田,此四士者,天下之贤人也,犹尚精一德。” 尹知章 注:“谓各精一事也。”
(4).谓法令划一。《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六幽允洽,一德无爽。” 李周翰 注:“一德,谓法令画一也。”
不辞
乐意去干,不辞让或不推辞
不辞劳苦
论道
(1).谋虑治国的政令。《周礼·考工记序》:“或坐而论道。” 郑玄 注:“论道,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楚辞·离骚》:“ 汤 禹 儼而祗敬兮, 周 论道而莫差。” 宋 王安石 《论馆职札子》:“以为王者之职,在於论道,而不在於任事。”
(2).议论、阐明道理。《荀子·正名》:“故,知者论道而已矣。” 唐 王维 《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上客能论道,吾生学养蒙。”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皆絶似村嫗谩駡口吻,毫无士君子从容论道之风。”
台席
古以三公取象三台,故称宰相的职位为台席。 唐 姚合 《和门下李相饯西蜀相公》:“计日归台席,还听 长乐 鐘。”《资治通鉴·唐敬宗宝历元年》:“ 奇章公 甫离台席,方镇重宰相,所以尊朝廷也。” 胡三省 注:“宰相之位,取象三台,故曰台席。”《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四年》:“ 李沆 后入,在 易简 下。及 沆 参政,乃以 易简 为承旨,锡賚与参政等。帝意欲遵旧制,且俟稔其名望,乃正台席。”
宣威
宣扬威力。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每荒服请罪,远夷慕义;宣威授指,实寄宏略。”《新唐书·阎立本传》:“﹝ 阎立本 ﹞既辅政,但以应务俗材,无宰相器。时 姜恪 以战功擢左相,故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嘲。” 明 杨一清 《甘凉道中书事感怀》诗:“继絶君王义,宣威将帅功。” 清 黄燮清 《黄天荡怀古》诗:“驄马宣威临阵日,羯胡丧胆渡 江 时。”
风教
《诗大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后以“风教”指风俗教化。《史记·五帝本纪》:“余尝西至 空桐 ,北过 涿鹿 ,东渐於海,南浮 江 淮 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 黄帝 、 尧 、 舜 之处,风教固殊焉。”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梵衍那国》:“文字、风教、货币之用,同 覩货逻国 。” 郭沫若 《卓文君》第二景:“我们县里,得 王 父台主持风教,使民家女子,也能弹琴,这要算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呢。”
三蜀
汉 初分 蜀郡 置 广汉郡 , 武帝 时又分置 犍为郡 ,合称 三蜀 。《文选·左思<蜀都赋>》:“ 三蜀 之豪,时来时往。” 刘逵 注:“ 三蜀 , 蜀郡 、 广汉 、 犍为 也。本一 蜀国 , 汉高祖 分置 广汉 , 汉武帝 分置 犍为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 益州 ,旧以 蜀郡 、 广汉 、 犍为 为 三蜀 ,土地沃美,人士雋乂,一州称望。”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二:“迢递来 三蜀 ,蹉跎有六年。”
干戈载戢
干戈:古兵器,借指交战,动武;载戢:装运聚藏。指不再诉诸武力。万方
(1) 指各地;四方
(2) 指形态多种多样
仪态万方
(3) 种种方法;各个方面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霖雨
(1) 连绵大雨
(2) 比喻恩泽
乡人
(1) 乡下的老百姓
乡人起得很早
(2) 同村同乡的人
在这里他的乡人很多
衣锦
穿锦绣衣裳。谓显贵。《吕氏春秋·用众》:“辩议而不可为,是被褐而去,衣锦而入。”《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詔曰:‘ 閭 以悬车之年,方求衣锦,知进忘退,有尘谦德;可降号平北将军。’” 清 吴伟业 《送杨怀湄擢临安令》诗:“此地何王夸衣锦, 锦城 人起故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