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柏堂再叠苏轼韵圣因之右屿山前陈迹空寻竟漠原文 诗词名句

柏堂再叠苏轼韵圣因之右屿山前陈迹空寻竟漠然广化那存当日寺天嘉空纪建时年有为一切法如梦无尽双株指可传太乙荒基一再咏欲呼玉局与谈禅竹阁再叠苏轼韵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两翁遗迹辨疑然,那更追寻堂与轩。

千载月明来鹤伴,四时风飒动龙孙。

胜游何必思萧寺,逸格仍看护野村。

真者在前应搁笔,却因触兴未忘言。

诗词问答

问:《柏堂再叠苏轼韵圣因之右屿山前陈迹空寻竟漠然广化那存当日寺天嘉空纪建时年有为一切法如梦无尽双株指可传太乙荒基一再咏欲呼玉局与谈禅竹阁再叠苏轼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十八

2. 西湖志柏堂废基在西太乙宫

参考注释

遗迹

前人留下的痕迹

瞻顾遗迹。——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追寻

追踪查寻

茫茫人海,踪迹难追寻

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鹤伴

修道者或隐逸者的同伴。 唐 牟融 《寄羽士》诗:“乐道无时忘鹤伴,谈玄何日到星坛。” 前蜀 李珣 《定风波》词:“到处等闲邀鹤伴。春岸,野花香气扑琴书。”

时风

(1).应时的风。《书·洪范》:“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 晋 陆机 《遨游出西域》诗:“逝物随节改,时风肃且熠。”

(2).比喻良好的教化。《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今国家躬脩道德,吐惠含仁,湛恩沾洽,时风显宣。”

(3).当时或当代的社会风气。 唐 韦应物 《答故人见谕》诗:“时风重书札,物情敦货遗。” 唐 元稹 《送林复梦赴韦令辟》诗:“野性便荒饮,时风忌酒徒。” 清 黄宗羲 《寿张奠夫八十序》:“或谓五年之中,时风众势,不闻有所鼓动,其故何也?”

龙孙

(1).骏马名。 唐 李商隐 《过华清内厩门》诗:“自是明时不巡幸,至今 青海 有龙孙。” 唐 曹唐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之三:“不剪焦毛鬣半翻,何人别是古龙孙。”

(2).称帝王的后裔。《前汉书平话》卷下:“数内一人甚恶,却回 常山王 语:‘你甚圣主?’ 常山王 :‘寡人龙孙,怎敢无理!’”

(3).《魏书·王慧龙传》:“﹝ 王慧龙 ﹞幼聪慧, 愉 以为诸孙之龙,故名焉。”后因以“龙孙”敬称他人之孙。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子孙类》:“龙孙,称人孙曰龙孙。”

(4).笋的别称。 宋 梅尧臣 《韩持国遗洛笋》诗:“龙孙春吐一尺芽,紫锦包玉离泥沙。” 宋 陆游 《癸亥正月十日夜梦三山竹林中笋出甚盛欣然有作》诗:“一夜四山雷雨起,满林无数长龙孙。” 明 方孝孺 《友筠轩赋》:“春之时也,暖律乍起,和气方刚,对穆穆之龙孙,列班班之鵷行。”

(5).指新竹。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孙待制新栽竹》:“龙孙已见多奇节,凤实新生入翠枝。” 宋 陆游 《夏日》诗:“将雏燕子暂离巢,过母龙孙已放梢。”

(6).泛指竹。 宋 道潜 《慧觉孜师绿筠轩》诗:“会待龙孙添夏荫,借君此地眠清风。” 宋 陆游 《夹路多修竹》诗:“桑麻有餘地,家家养龙孙。”

(7).竹的一种。生山谷间,高不盈尺,细仅如针。 宋 许观 《东斋纪事·竹之异名》:“ 辰州 有一种小竹,曰龙孙竹,生山谷间,高不盈尺,细仅如针。”

(8).指小竹。 元 善住 《盆竹》诗:“岂知幺凤尾,元是古龙孙。”

(9).指红色的蜻蜓。《说郛》卷三一引《戊辰杂抄》:“有大龙蜕于 太湖 之湄,其鳞甲中出虫,顷刻化为蜻蜓,朱色。人取之者病疟。今人见蜻蜓朱色者谓之龙甲,又谓之龙孙。”

胜游

(1).快意的游览。 唐 刘禹锡 《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管弦席上留高韵,山水途中入胜游。” 金 元好问 《探花词》:“美酒清歌结胜游,红衣先为渚莲愁。” 明 杨慎 《自香松堡至金龙哨》诗:“云隈月渚两风流,并马探春亦胜游。” 阿英 《盐乡杂信》十一:“觉得今日的胜游,其结果,不过是增加来日的悲痛而已。”

(2).指胜游之地。 唐 韩愈 《秋字》诗:“莫以 宜春 远,江山多胜游。” 宋 张淏 《云谷杂记·艮岳》:“ 徽宗 艮岳 为胜游六七,曰 跃龙涧 、 漾春坡 、 桃花闸 、 雁池 、 迷真洞 ,其餘胜跡不可殫记。”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萧寺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梁武帝 造寺,令 萧子云 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唐 李贺 《马》诗之十九:“萧寺驮经马,元从 竺国 来。”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可正是人值残春 蒲郡 东,门掩重关萧寺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鲁公女》:“ 招远 张于旦 ,性疎狂不覊,读书萧寺。”

逸格

超逸的格调。 唐 皎然 《诗式·明势》:“奇势雅发,古今逸格,皆造其极矣。” 南唐 李中 《怀王道者》诗:“閒思 王道者 ,逸格世离羣。”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丁籤·徐祯卿》:“ 昌穀 才力不及 李 何 富健,而清词逸格,矫矫出羣。”

看护

(1) 护理;照料

看护病人

(2) 夜间不睡以照顾病人

在他床边看护,直到早晨

(3) 旧指护士

在前

从前;先前

在前,他是个老师

搁笔

放下笔;停笔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林觉民《与妻书》

触兴

即兴,随感起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铨赋》:“至於草区禽旅,庶品杂类,则触兴致情,因变取会。”

忘言

(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陈师道 《次韵德麟植桧》:“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惭搜句百无功。”

(2).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晋书·山涛传》:“后遇 阮籍 ,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韩愈 《祭薛中丞文》:“况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须言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抗疏中辍》:“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权奸已败,即往事果真,亦当忘言,此等追叙,似乎蛇足。”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许有壬,朝代:元代
    买陂塘旋载杨柳,眼中已办归务。柳成修干莲成实,均沐老天恩雨。怜小渚。敢气象侵陵,海上神仙屿。神仙有语。任涓滴蹄涔,茫洋鲸浪,各自适归趣。星星鬓,镜里衰容如许。西风又动商吕。九原宋玉悲何及,付与短歌长句。瓢泛醑。纵不到箕山,也是曾通谱。由今视古。看昼锦堂前,霜天老月,千载照韩圃。
  • 作者:王洋,朝代:宋代
    纷纷狱市如棼丝,与子共事西江湄。地连远近多杂俗,事出众口无同辞。文章幸子老益壮,蒲柳怪我秋前衰。从今斫额望夫路,十年莫放攻多迟。
  • 作者:苏泂,朝代:宋代
    冉冉归云不自闲,纷纷暮霭已依山。时光尽入髭须里,行色元非草树间。旧腊新正能几许,粗衣粝饭试诸难。吾生所恨长飘泊,又宿汀州白鹭湾。
  • 作者:宋祁,朝代:宋代
    炎氛随日入,岑寂坐遥帷。倦鹜昏投浦,惊蝉夜去枝。桂华兼月破,槎影带星移。珍重窗风好,羲人即此时。
  • 作者:张镃,朝代:宋代
    文仲蔽展禽,难逃窃位名。张汤法家流,推贤被嘉声。公道日月如,无私天下行。治古本根此,所以休甲兵。嗟嗟祁大夫,举善何其宏。曰雠吾甚恶,曰子非私情。一旦俱荐引,晋伯由此成。后世益多嫌,山林老公卿。
  • 作者:李贤,朝代:明代

    南村有良友,因之徙吾宅。

    从此往来易,可以穷朝夕。

    力行富道德,庶几免人役。

    俱无轩冕怀,何必事割席。

    志同道亦合,素愿酬宿昔。

    永结平生欢,没世无分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不禁金吾弛捍掫,六街彻夜许遨游。

    偶思陈烈题灯句,太守还因返引驺。

  • 作者:江源,朝代:明代

    我爱君家好弟兄,荆花棠棣古人情。

    对床风雨连宵话,重赋池塘春草生。

  • 作者:吴融,朝代:唐代
    岁暮长安客,相逢酒一杯。眼前闲事静,心里故山来。池影含新草,林芳动早梅。如何不归去,霜鬓共风埃。
  • 作者:释德洪,朝代:宋代

    马祖有伴则来,彭公死时即道。

    睡里虱子咬人,信手摸得革蚤。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