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节判宗观察挽诗二首原文
俭素师寒隽,谦冲识老成。养亲公族化,取友士林倾。
贺屦填门近,灵輀赴垅轻。
悲欢反覆手,挥泪湿铭旌。
诗词问答
问:彦节判宗观察挽诗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李弥逊
问:彦节判宗观察挽诗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弥逊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弥逊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俭素
俭省朴素。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上》:“古之圣人惧其如此,故明俭素之道,显谦恭之义,使富者不极其欲,贵者不博其高。”《陈书·虞荔传》:“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素,淡然无营。” 唐 赵璘 《因话录》卷二:“至於宴犒之事未尝刻薄,而居常奉身,过於俭素。” 宋 司马光 《训俭示康》:“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周善培 《致尹张两都督书》:“俭素之家,自书籍数万卷外,更无可为惜念之物。”
寒隽
寒俊。《法书要录》卷三引 唐 李嗣真 《书品后》:“右 范 如寒雋之士,亦不可弃。”
谦冲
谦虚
念高危则思谦冲。——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老成
老练成熟;阅历多而练达世事
幼年丧父使他变得少年老成
养亲
奉养父母。《庄子·养生主》:“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张魏公 作都督,欲辟之入幕, 元受 力辞曰:‘ 尽言 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之以遗老母,不以献公也。’”
公族
(1).诸侯或君王的同族。《诗·魏风·汾沮洳》:“殊异乎公族。” 毛 传:“公族,公属。” 郑玄 笺:“公族,主君同姓昭穆也。”《汉书·刘歆传》:“排摈宗室,孤弱公族,其有智能者,尤非毁而不进。”《隋书·嗣王集传》:“帝不忍加诛,乃下詔曰:‘……虽復王法无私,恩从义断,但法隐公族,礼有亲亲。’”《明史·镇平王有爌传》:“﹝ 朱有爌 ﹞又採歷代公族贤者,自 夏 五子迄 元 太子 真金 百餘人,作《贤王传》若干卷。” 章炳麟 《秦政记》:“六国公族散处閭巷之间, 秦 以守法,不假以虚惠结人,公族之欲復其宗庙,情也。”
(2).指公族大夫。《左传·宣公二年》:“自是 晋 无公族。” 杜预 注:“无公子,故废公族之官。”
取友
选取朋友;交友。《礼记·学记》:“古之教者……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羣,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 唐 韩愈 《别知赋》:“余取友於天下,将岁行之两周。” 明 杨柔胜 《玉环记·韦皋延宾》:“小生今年虚度二十七岁,百无一成,徒有怜贫恤寡之心,又有取友亲贤之志。”
士林
学术界、知识界
他交游甚广,认识不少士林中的人
填门
门户填塞。形容登门人多。《汉书·郑当时传》:“先是, 下邽 翟公 为廷尉,宾客亦填门;及废,门外可设爵罗。” 宋 陈师道 《答寄魏衍》诗:“填门车马客,左席为君虚。”
灵輀
丧车。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丧柩既臻,将及 魏 京灵輀回轨,白驥悲鸣。” 唐 吴兢 《贞观政要·俭约》:“灵輀冥器,穷金玉之饰。” 清 谭嗣同 《湘痕词》之二:“灵輀轧轧鸣,送子入山道。”
悲欢
亦作“ 悲讙 ”。亦作“ 悲懽 ”。悲哀与欢乐。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邑野沦蔼,戎夏悲讙。” 唐 刘长卿 《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诗:“流落还相见,悲懽话所思。” 宋 苏轼 《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平生倾盖悲欢里,早晚抽身簿领间。”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人情物态,悲懽穷泰,吐出胸臆,如在目前。” 毛 * 《送瘟神》诗之一:“ 牛郎 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亦指悲喜交集。 唐 窦群 《初入谏司喜家室至》诗:“一旦悲欢见 孟光 ,十年辛苦伴沧浪。”
反覆手
(1).手一反一覆。极言其易。《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使以偏将将十万众临 越 ,则 越 杀王降 汉 ,如反覆手耳。”
(2).手一反一覆。比喻变化无常。 明 刘基 《初夏即景》诗:“寒暄倐忽反覆手,冰炭着体何由瘳。”
挥泪
挥洒泪水
孔明挥泪斩马谡
铭旌
竖在灵柩前标志死者官职和姓名的旗幡。多用绛帛粉书。品官则借衔题写曰某官某公之柩,士或平民则称显考显妣。另纸书题者姓名粘于旌下。大敛后,以竹杠悬之依灵右。葬时取下加于柩上。《周礼·春官·司常》:“大丧,共铭旌。” 唐 李白 《上留田行》:“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於此举铭旌。” 清 蒋士铨 《临川梦·哱叛》:“铭旌字,谁结个灵堂掛?” 郭沫若 《满江红·天外人归》词:“高树铭旌三叩首,跪参导弹孤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