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藏原文
达者性不晦,练形重入胎。一元真璞在,三指旧山来,流俗见去住,法身无往回。
昔经行道院,香拨一星灰。
诗词问答
问:三生藏的作者是谁?答:释文莹
问:三生藏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文莹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文莹名句大全
释文莹三生藏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练形
方士修炼形体,以求超脱成仙。《文选·左思<吴都赋>》:“ 桂父 练形而易色, 赤须 蝉蜕而附丽。” 刘逵 注引《列仙传》:“ 桂父 , 象林 人也。常服桂叶,以龟脑和之,颜色如童,时黑时白时赤, 南海 人曾事之累世。”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神农经》曰:上药养命,谓五石之练形,六芝之延年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为道者盖流出於仙法,故以练形为上……练形之家,必就深旷,反飞灵,糇丹石,粒芝精,所以还年却老,延华驻彩。”
一元
(1).事物的开始。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英》:“谓一元者,大始也。”《汉书·董仲舒传》:“《春秋》谓一元之意,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元者辞之所谓大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
(2). 汉 《三统历》法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年为一元。《汉书·律历志上》:“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与一元终。经岁四千五百六十,灾岁五十七。”
(3). 宋 邵雍 把世界从开始到消灭的一个周期叫做一元。一元有十二会,一会有三十运,一运有十二世,一世有三十年,故一元共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见所著《皇极经世·观物篇一》。《朱子语类》卷二四:“到得一元尽时,天地又是一番开闢。”《西游记》第一回:“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
(4).一个中心或本原。参见“ 一元化 ”、“ 一元论 ”。
(5).指天下。《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夷一元之穷灾,拯六合之沉溺。”
(6).一头。参见“ 一元大武 ”。
(7). 清 代称元宝一枚为一元。 清 袁枚 《答孙补山相公书》:“捧到国宝一元,照人若雪。”
(8). 清 末以来的货币单位,银圆一枚为一元,一元等于十角或一百分。元,本作“圆”。
三指
中指。《旧五代史·晋书·张彦泽传》:“或军士擒获罪人至前, 彦泽 不问所犯,但瞋目出一手竖三指而已,军士承其意,即出外断其腰领焉。”《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三指,中指也。示以中指,言中断之,即腰斩也。”
旧山
(1).故乡;故居。《文选·谢灵运<过始宁墅>诗》:“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 吕延济 注:“谓枉曲船帆,来过旧居。” 唐 高适 《封丘作》诗:“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迴。” 唐 贾岛 《寄宋州田中丞》诗:“旧山期已久,门掩数畦蔬。”
(2).旧茔。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先君先夫人皆未还 建鄴 旧山,旅葬 江陵 东郭。”按,《汉书·地理志下》“非独为奉山园”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黄图》谓陵冢为山。”
俗见
(1).以礼俗相见。《韩诗外传》卷八:“今来至上国,必曰冠得俗见,不冠不得见。如此,则上国使适 越 ,亦将劓墨文身翦髮,而后得以俗见,可乎?”
(2).一般俗人的见解;浅陋的见识。 苏曼殊 《惨世界》第九回:“这般道理,一定要心地明白真理,脱除世上种种俗见的人,方才懂的。” 郭沫若 《文艺论集·天才与教育》:“我们也不能和一般俗见苟合,说他是天上的星宿。”
去住
犹去留。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唐 司空曙 《峡口送友人》诗:“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霑巾。” 庞树柏 《鹣鹣引为邑中贞烈严毛氏作》:“此心似磐石,去住终难移。”
法身
(1).佛教语。梵语意译。谓证得清净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法身”不生不灭,无形而随处现形,也称为佛身。各乘诸宗所说不一。《大般泥洹经·如来性品》:“知如来法身,长存不变易。”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十八:“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劫比他国》:“尝闻佛説,知诸法空,体诸法性,是则以慧眼观法身也。”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法身者,圣人成道之神明耳。”
(2).指高僧之身。 唐 卢简求 《杭州盐官县海昌院禅门大师塔碑》:“法身魁岸,相好庄严,眉毛紺垂,颅骨圆耸。”
(3).旧指修炼得道之身。 明 张纶 《林泉随笔》:“ 俞氏 则谓跨火不焦,入水不濡,道成之后,法身则然,岂可以血肉之躯投畀水火乎?”《西游补》第十六回:“ 行者 一时难忍,现出大闹天宫三头六臂法身,空中乱打。”
无往
犹言无论到哪里。常与“不”“非”连用,表示肯定。 晋 孙绰 《喻道论》:“意之所指,无往不通。”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工夫。此理非惟不可离,实亦不得而离也。无往而非道,无往而非工夫。” 清 谭嗣同 《仁学》一:“电气即脑,无往非电,即无往非我。” 唐弢 《在生命的浩瀚的海洋里》:“想起他那首以生命写成的诗,这首诗无往不在。”
行道
〈方〉∶行业
一星
(1).一颗星。《晋书·天文志上》:“极东一星曰柱下史。”《宋书·符瑞志上》:“赤方中有两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黄色。”参见“ 一星终 ”。
(2).一点儿。 唐 李群玉 《仙明州口号》诗:“半浦夜歌闻盪桨,一星幽火照叉鱼。”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二折:“这头巾在菜园里埋伏许多时,可怎生无半点儿尘丝,一星儿土渍?”《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你使我八两银子,空吃我这许多时草豆,一星活儿不肯替做,我该白养活你不成?” 冰心 《寄小读者》九:“父亲记否我少时的一夜,黑暗里跑到山上的旗台上去找父亲。一星灯火里,我们在山上下彼此唤着。”
(3).衡器上作标记的一个小点。《宋史·律历志一》:“其衡合乐分册一尺四寸,重一钱半,锤重六钱,盘重四钱,初毫至稍,布二十四銖,下别出一星,等五絫。”
(4).旧时用银为货币时,常称-钱为一星,即沿衡器上的标记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