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三祖山原文
观山不惮远,有癖老增剧。是行迫王事,所过飞鸟疾。
路傍四五祖,不得着脚历。
朝来所干集,我愿容自适。
冲寒走海会,啸吟遂终日。
眷言三祖山,经从阻良觌。
僧果知我意,饭仆济行色。
崎岖五十里,入山及未昃。
山头残雪在,青瑶点微白。
殷勤承老禅,倾盖同莫逆。
为言信此山,予宝始今日。
欲以扶我衰,不鄙昔轻策。
扪萝助探讨,蹑石共登陟。
群峰耸遥翠,一水涨深碧。
行行何所喜。
两脚有余力。
归来饱香积,清淡更过昔。
诗词问答
问:题三祖山的作者是谁?答:王之道
问:题三祖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之道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之道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增剧
加重;增多。 叶圣陶 《未厌集·苦辛》:“她的衰病,或许因为心境较为愉快而不见增剧,甚或反见轻减吧。”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一:“铁的冶金术愈见发达,农业愈见进展,而异民族的被同化者愈见加多,同族中的落伍者也愈见增剧,血族的成分渐渐稀薄了下来。”
王事
(1).王命差遣的公事。《诗·小雅·北山》:“四牡彭彭,王事傍傍。” 晋 王讚 《杂诗》:“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 宋 张孝祥 《题朱元顺浯溪图》诗:“去年到 浯溪 ,王事有期程。”
(2).特指朝聘、会盟、征伐等王朝大事。《易·坤》:“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高亨 注:“从征者有人未立功亦得赏,是无成有终。”《礼记·丧大记》:“既葬,与人立。君言王事,不言国事。” 孙希旦 集解:“王事,谓朝聘、会盟、征伐之事。”《南史·刘悛传》:“ 刘勔 殞身王事,宜存封爵。”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何宏中》:“父 子寄 守 武州 宣寧 尉,殁王事。”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二节:“在 商 朝统治的区域里……王和国家是一体的,所以一切重大的国家事务都被称为‘王事’。”
飞鸟
(1).会飞的鸟类。亦泛指鸟类。《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吕氏春秋·功名》:“树木盛则飞鸟归之。”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惕飞鸟之跱衡。”
(2).指古代藏钩游戏中不固定属于哪一方的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风土记》曰:藏钩之戏,分二曹以校胜负。若人耦则敌对,若奇则使一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鸟。”
五祖
佛教禅宗指“东土第五祖” 唐 代 弘忍 禅师。 弘忍 俗姓 周 ,七岁出家,改用《金刚经》传法,开“东山法门”。下传 慧能 、 神秀 ,衍生南、北二宗。 宋 赞宁 《宋高僧传·神秀传论》:“昔者 达磨 没而微言絶 五祖 丧而大义乖。” 刘师培 《文说》:“因一己之私心,作万世之法程,由是 五祖 传灯, 灵素 受籙,师承所在,罔敢或遗,可谓文章之桎梏矣。”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着脚
立足;涉足。 清 费锡璜 《汉诗总说》五:“学诗须从第一义著脚,如立 泰 华 之巔,一切培塿,皆在其中。”
(1).置足,犹言亲临其地。 唐 韩愈 《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韵》:“公乎真爱山,看山旦连夕,犹嫌山在眼,不得着脚歷。” 宋 范成大 《桑岭》诗:“人言远游好,呼来试着脚。” 宋 杨万里 《寄题李与贤似剡庵》诗:“我曾着脚 勾践 国,奉詔 昭陵 省松柏。”
(2).指落脚;涉足。 宋 陆游 《读史》诗:“人间着脚尽危机,睡觉方知梦境非。”《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我 陈珩 若再向花柳丛着脚时,永远前程不吉,死於非命。”
(3).确实的,可靠的。《西游补》第六回:“我有一个道理:逕到臺上,见了 项羽 ,把 始皇 消息问他,倒是个着脚信。”
朝来
早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 元 顾德辉 《青玉案》词:“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自适
自我舒适
冲寒
冒着寒冷。 唐 杜甫 《小至》诗:“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清 钱谦益 《入朝有作呈词馆诸公》诗:“朝朝待漏侍金舆,往往衝寒对玉除。” 朱自清 《别》:“晚上最后一班车来了,他们终于没有来。他恼了,没精打彩地冲寒而回。”
走海
航行于海上。《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日有几个走海泛货的,邻近做头的……合了伙将行。” 沉起予 《难民船》:“可是大家不相信一条走海的船上没有布篷。”
啸吟
(1).长啸哀叹。《淮南子·览冥训》:“ 西姥 折胜, 黄神 啸吟。” 高诱 注:“ 黄帝 之神,伤道之衰,故啸吟而长叹也。”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补救世道文件四种丁》:“慨自水兽洪猛, 黄神 啸吟,礼乐偕辫髮以同隳,情性与缠足而俱放。”
(2).犹啸歌。 清 孙枝蔚 《竹中》诗:“久坐凭风雨,閒行有啸吟。”《随园诗话》卷二引 清 赵宁静 《鸡鸣埭访友》诗:“佳辰结良覿,言采北山杜……山能使人澹,湖能使人阔。聊共发啸吟,无为慕禪悦。”
终日
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眷言
亦作“睠言”。回顾貌。言,词尾。《诗·小雅·大东》:“睠言顾之,潸焉出涕。”《荀子·宥坐》引作“眷焉”。 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眷言怀桑梓,无乃将为鱼。”《隋书·高祖纪上》:“眷言诚节,实有可嘉,宜超恒赏,用沮劝。” 明 夏完淳 《六君咏·祁中丞》:“睠言从 彭咸 ,乘风驾縹緲。”
祖山
祖宗坟地。 清 陈天华 《警世钟》:“有甘心做各国的奴隶,不替祖宗报仇的,生不准进祖祠,死不准进祖山。”
良觌
良晤。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搔首访行人,引领冀良覿。” 宋 杨万里 《胡季亨赠集句古风效其体奉酬》:“苦恨邻里间,良覿渺无因。” 元 曹之谦 《怀刘京叔》诗:“何时展良覿,把酒论诗文。”
知我
(1).深切了解我。《诗·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 曰:‘吾始困时,尝与 鲍叔 贾,分财利多自与, 鲍叔 不以我为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 鲍子 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长史 云:‘ 刘尹 知我,胜我自知。’” 宋 苏轼 《观鱼台》诗:“若信万殊归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鱼。”
(2).器重我。《史记·刺客列传》:“﹝ 豫让 ﹞去而事 智伯 , 智伯 尊宠之……﹝ 豫让 ﹞曰:‘嗟呼!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説己者容。今 智伯 知我,我必为报讎而死,以报 智伯 ,则吾魂魄不愧矣。’”
行色
行意。行旅出发前后的情状、气派;犹指行旅
即赐御酒三杯,以壮行色。——《说岳全传》
崎岖
山路不平
崎岖而经丘。——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崎岖坎坷
入山
(1).进入山里。《史记·外戚世家》:“ 少君 年四五岁时,家贫……为其主人入山作炭。” 宋 苏轼 《与林天和长官》之二十:“知入山未还,即日想已还治。起居佳否?往来衝冒,然胜游计不为劳也。”《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又大兴土木,作 昭明宫 ,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
(2).指隐居。《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迁 观 为别驾从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袁暐 《献帝春秋》:“汝欲取 蜀 ,吾当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十四:“入山烧黄白,一旦化为灰。” 许杰 《<文艺批评与人生>自序》:“我既然还生活在人类社会里,也并不想出世,也不想入山。”
山头
(1) 山的顶部
(2) 山峰
(3) 比喻独占一方的宗派
拉山头
残雪
尚未化尽的雪。 唐 杜审言 《大酺》诗:“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 唐 于良史 《冬日野望寄李赞府》诗:“风兼残雪起,河带断氷流。” 明 文徵明 《除夕》诗:“腊意亦知人恋岁,为留残雪隔年看。”
青瑶
(1).青玉。 晋 王嘉 《拾遗记·瀛洲》:“﹝ 瀛洲 ﹞有金峦之观……刻黑玉为乌,以水精为月,青瑶为蟾兔。” 唐 陈标 《焦桐树》诗:“若使琢磨徽白玉,便来风律軫青瑶。”
(2).青石的美称。 唐 李益 《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诗:“仙人古石坛,苔遶青瑶局。”
(3).喻碧峰。 宋 杨万里 《阊门外登溪船》诗之二:“上得船来恰对山,一山顷刻变多般:初堆翠被百千摺,忽拔青瑶三两竿。”
殷勤
(1) 情意深厚
鞠养殷情
致殷勤之意。——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热情周到
殷勤的服务员
(3) 勤奋
殷勤小心
(4) 礼物
日后致殷勤
倾盖
途中相遇,停车交谈,双方车盖往一起倾斜。形容一见如故或偶然的接触
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清· 周容《芋老人传》
莫逆
指两人意气相投,交往密切友好
言信
说到必做到的信用。 三国 魏 锺会 《成侯命妇传》:“虽接鄙贱,必以言信。”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百姓小人,重财轻义,不能深达事体,但见不给其赏,便以为朝廷爱惜此钱,不守言信。”参见“言必信,行必果。”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欲以
即“欲以(之)”,想借(此)
侯生…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欲以动上意。(即“欲以之动上意”的省略。)——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扪萝
攀援葛藤。 南朝 梁 范云 《送沉记室夜别》诗:“捫萝正忆我,折桂方思君。” 唐 宋之问 《灵隐寺》诗:“捫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宋 王安石 《九井》诗:“捫萝挽蔦到山趾,仰见吹泻何峥嶸。” 清 俞正燮 《黟县山水记》:“捫萝挽葛,时有至者。”
探讨
(1) 探索;研讨;探索讲求
探讨一下达成协议的可能性
他们讨论了罪恶之后,便探讨如何消除它
(2) 探幽寻胜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唐· 孟浩然《登鹿门山》
登陟
(1).登上。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序:“举世罕能登陟,王者莫由禋祀,故事絶於常篇,名标於奇纪。”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庐江水》:“下有磐石,可坐数十人,冠军将军 刘敬宣 每登陟焉。” 唐 贾岛 《易州登龙兴寺楼望郡北高峰》诗:“何时一登陟,万物皆下顾。” 清 管同 《馀霞阁记》:“ 盋山 与 四松 ,各擅一美,不可兼并。自 餘霞之阁 成,而登陟憩息者,始两得而无遗憾。”
(2).升天。指死。 章炳麟 《徐锡麟陈伯平马宗汉秋瑾哀辞》:“亦有 马君 ,就涂未极,詗吏旁布,断头登陟。”
行行
(1).不停地前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帘第几重?” 陈毅 《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行行过 太行 ,迢迢赴 延安 。”
(2).指情况进展或时序运行。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逯钦立 注:“行行,渐渐。” 唐 王建 《行见月》诗:“月初生,居人见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盈缺。”
(3).犹言走一走。《西游记》第五二回:“ 老君 笑道:‘这猴儿不去取经,却来我处何干?’ 行者 道:‘取经取经,昼夜无停;有些阻碍,到此行行。’”
(4).行旅。 宋 梅尧臣 《送毛秘校罢宣城主簿被荐入补令》诗:“以此赠行行,无酒勿我怪。”
(1).每行。 唐 韩愈 《柳溪》诗:“柳树谁人种?行行夹岸高。” 明 袁凯 《京师得家书》诗:“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归乡。” 林庚白 《坡行即目》诗:“炊烟燹后行行泪,物价兵间寸寸金。”
(2).各行各业。参见“ 行行出状元 ”。
刚强负气貌。《论语·先进》:“ 子路 ,行行如也; 冉有 、 子贡 ,侃侃如也。子乐。” 何晏 集解:“ 郑 曰:‘乐各尽其性,行行,刚强之貌。’” 唐 元稹 《青云驿》诗:“上天勿行行,潜穴勿悽悽,吟此青云諭,达观终不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明日,拘牒已至, 赵 行行殊不置意。”
何所
何处。《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处处。”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
余力
剩余的力量;多余的精力
不遗余力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香积
(1).佛号。
(2).指佛国、佛寺。 唐 刘长卿 《秋夜肃公房喜普门上人自阳羡山至》诗:“早晚来香积,何人住 沃洲 ?” 清 吴伟业 《过中峰礼苍公塔》诗之二:“鸟啼香积散,花落影堂孤。”
(3).指僧道的饭食。 宋 范成大 《老陈道人自云梦被召作地上主者又常受一贵家供祝之曰他日必来吾家作儿戏赠小颂》诗:“幸有千门香积供,不如随喜去罗斋。” 宋 陆游 《病中遣怀》诗:“菘芥煮羹甘胜蜜,稻粱炊饭滑如珠。上方香积寧过此?惭愧天公养病夫。”
(4).香积厨的省称。《西游记》第九三回:“那僧道:‘荒山十方常住,都可随喜;况长老东土神僧,但得供养,幸甚。’ 三藏 谢了,随即唤他三人同行。过了迴廊香积,径入方丈。”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又何苦费时日,丧精神,劳僕夫之筋骨,减香积之法食,而登降上下为耶?”
清淡
(1) 清高淡泊
清淡平远
(2) 清新恬淡
闲雅清淡
(3) 颜色、气味等不浓
清淡的几样小菜
(4) 食物含油脂少的
清淡的菜
(5) 买卖不兴旺;营业额少
生意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