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老原文
口惟两齿鬓双皤,百计无如耄及何。少壮未尝参姹女,衰残始欲养黄婆。
原鸰逝去床谁对,辽鹤归来冢渐多。
客笑侬时真滞货,太平典册要声和。
诗词问答
问:叹老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叹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百计
谓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韩愈 好奇,与客登 华山 絶峯,度不可返,乃作遗书,发狂慟哭, 华阴 令百计取之,乃下。” 宋 苏轼 《次韵水官》之二:“京城诸权贵,欲取百计难。”《红楼梦》第九九回:“初到之时,果然胥吏畏惧,便百计钻营。” 寅半生 《读<迦因小传>两译本书后》:“不意有 林畏庐 ( 林紓 )者,不知与 迦因 何仇,凡 蟠溪子 所百计弥缝而曲为 迦因 讳者,必欲歷补之以彰其丑。”
无如
无可奈何
今天想回去,无如未买着票
少壮
年轻力壮;年富力强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未尝
(1) ——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双重否定;不是
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2) 不曾
终夜未尝合眼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未尝识书具。——宋· 王安石《伤仲永》
未尝有言。——明· 刘基《卖柑者言》
姹女
亦作“奼女”。1.少女;美女。《后汉书·五行志一》:“ 河间 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 唐 罗邺 《自遣》诗:“春巷摘桑喧姹女,江船吹笛舞蛮奴。” 梁启超 《澳亚归舟杂兴》诗:“姹女不知家国恨,更弹 汉 曲入胡琴。”
(2).道家炼丹,称水银为姹女。《参同契》卷下:“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 蒋一彪 集解引 彭晓 曰:“河上姹女者,真汞也。见火则飞腾,如鬼隐龙潜,莫知所往。” 唐 刘禹锡 《送卢处士》诗:“药炉烧姹女,酒瓮贮贤人。” 唐 陆龟蒙 《自遣》诗之二八:“奼女精神似月孤,敢将容易入洪炉。”《西游记》第十九回:“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婴儿,道教对铅之称。
衰残
残败
春事衰残
黄婆
(1).道教炼丹的术语。认为脾内涎能养其他脏腑,所以叫黄婆。 唐 吕岩 《七言》:“九盏水中煎赤子,一轮火内养黄婆。” 宋 苏轼 《与孙运勾书》:“脾能母养餘臟,故养生家谓之黄婆。” 元 邓玉宾 《端正好》套曲:“金鼎烹铅,玉炉抽汞,媒合是黄婆,匹配在丹房。”《西游记》第二三回:“木母金公原自合,黄婆赤子本无差。”
(2).即 黄道婆 。 元 代女纺织技术革新家。 清 高不骞 《乌泾夜寻黄母祠故址诗》:“吉贝蛮方物,今栽此地多。职方资赤子,取法自 黄婆 。” 清 钱载 《木棉叹》诗:“ 黄婆庙 , 乌泥涇 ,天晴献鸡酒,愿乞 黄婆 灵。”参阅 元 王逢 《黄道婆祠》诗。
原鸰
《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孔颖达 疏:“脊令者,当居於水,今乃在於高原之上,失其常处,以喻人当居平安之世,今在於急难之中,亦失常处也……以喻兄弟既在急难而相救。”脊令,即鶺鴒,水鸟名。后以“原鴒”喻兄弟友爱,急难相助。 唐 李商隐 《为裴懿无私祭薛郎中文》:“原鴒奕奕,沼雁驯驯。”
辽鹤
(1).指 辽东 丁令威 得仙化鹤归里事。 唐 刘禹锡 《遥和白宾客分司初到洛中戏呈冯尹》:“冥鸿何所慕, 辽 鹤乍飞迴。” 宋 周邦彦 《点绛唇·伤感》词:“ 辽 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 元 赵孟頫 《东阳八景楼》诗:“羽士曾闻 辽 鹤语,征人又见塞鸿飞。” 宁调元 《壬子感事四章》之一:“不食帝羓终积憾,似闻 辽 鹤有啼痕。”
(2). 辽东 人 丁令威 ,学道后化鹤归 辽 ,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事见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后以“辽鹤”指代千年。 前蜀 杜光庭 《刁子宗勉太尉谒灵池朱真人洞词》:“伏惟仙君道逸冥鸿,寿逾 辽 鹤。”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滞货
(1).积压的货物。《周礼·地官·廛人》“凡珍异之有滞者”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谓滞货不售者,官为居之。”《世说新语·轻诋》“今时有者,皆是先写,无復 谢 语”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续晋阳秋》:“ 安 乡人有罢 中宿县 诣 安 者, 安 问其归资,答曰:‘ 岭 南凋弊,惟有五万蒲葵扇,又以非时为滞货。’” 明 袁宗道 《答陶石篑书》:“三四年前,大函新刻,至 燕 肆,几成滞货。”
(2).詈词。犹言废物。 明 高攀龙 《同善会讲语》之一:“若是人心不好,见识錗邪,见箇善人,便叫它是没用的滞货,见箇恶人,便叫它是有本事的好汉。”《天雨花》第二四回:“三个妇人心大怒,忘八乌龟駡几声,世间有此真滞货,早知不合理他身。”
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典册
亦作“ 典策 ”。1.记载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册籍。《左传·定公四年》:“备物、典策、官司、彝器。” 杨伯峻 注:“典策谓典籍简册。”《三国志·魏志·陈留王传》:“壬辰, 晋 太子 炎 绍封袭位,总摄百揆,备物典册,一皆如前。” 宋 苏舜钦 《上孙冲谏议书》:“然而典策之奥,治词之法,不越此有言而又笔之者,斯亦可尚。” 柳亚子 《<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虽然,热心之事,无所凭藉,而徒以高文典册,讽詔世俗,则权不 * 。”
(2).帝王的册命。 南朝 梁 任昉 《到大司马记室笺》:“以今月令辰,肃膺典册。”《陈书·高祖纪上》:“今将授公典策,其敬听朕命。” 宋 叶适 《宏词》:“朝廷詔告典册之文,当使曲直宏大,敷畅义理,以风晓天下,典、謨、训、誥诸书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