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原文
实修名自来,犹影长随身。惑者偏忌嫉,终之反累之。
况驰死后誉,何关一丘尘。
所以识达早,托醉全吾直。
归兴因专鲈,口腹何足陈。
到今吴江水。
秋至清粼粼。
诗词问答
问:杂兴的作者是谁?答:张镃
问:杂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镃的名句有哪些?答:张镃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修名
(1).美好的名声。《隋书·列女传序》:“其修名彰於既往,徽音传於不朽,不亦休乎!” 明 刘城 《秋怀》诗:“惟有修名在,千秋不可欺。”
(2).匡正名分。《国语·周语上》:“有不贡则修名。” 韦昭 注:“名,谓尊卑职贡之名号也。”
(3).循名,依照名称。《管子·九守》:“修名而督实,按实而定名,名实相生,反相为情。”
(4).加强修养以求名誉。 明 唐顺之 《与王尧衢书》:“当今之士隐居篤学、修名砥节如 湖州 唐子 、 平凉 赵子 辈者,凡若干人。”
(5).谓置备名帖,以作通报姓名之用。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识轻服而不识主人,则不於会所而弔,他日修名诣其家。”
自来
从来;原来
随身
带在身边;跟在身旁
随身携带
忌嫉
亦作“ 忌疾 ”。妒忌,猜忌。《后汉书·李固传》:“其黄门宦者一皆斥遣,天下咸望遂平,而 梁冀 猜专,每相忌疾。”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公由陪属升列,年除岁迁,以至公宰,人皆喜闻,若己与有,无忌嫉者。” 宋 曾巩 《辞中书舍人状》:“臣浅薄闇瞀,学朽材下,误蒙陛下知之於摈排忌疾之中,收之於弃捐流落之地。”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下》:“同志益相为引重,则异己益相为忌嫉。故党祸之在下者常更烈於在上。” 端木蕻良 《浑河的急流》:“ 丛老爷儿 一看他檐前梁上都挂着精美的狐皮,不由的滋出一片强烈的忌嫉。”
一丘
亦作“ 一邱 ”。1.一座小山。《汉书·叙传上》:“栖迟於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唐 李白 《金门答苏秀才》诗:“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宋 黄庭坚 《复庵》诗:“归来一丘中,万事不改旧。” 清 顾炎武 《偶来》诗:“偶来湖上已三秋,便可栖迟老一邱。”
(2).一座坟墓。 宋 范成大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之七:“几多螻蚁与王侯,往古今来共一丘。” 清 赵翼 《仙掌路》诗:“一邱两地各争高,只为填词絶世豪。 汉 上有坟人弔 柳 , 漳 南多塚客疑 曹 。” 刘去非 《秋日登高》诗:“珠沉朱水愁千缕,血染黄花鬼一丘。”
(3).指田一区。丘,丈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三分天下二分亡,犹把山河寸寸量。纵使一丘添一亩,也应不似旧封疆。”按,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禹宇丘区》:“丘之与区,今读则异,然寻按古语,其声亦同……今 江 淮 田野之人犹谓区为丘,亦古之遗音也。”
所以
(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识达
(1).有识见,能洞达事理。《三国志·魏志·邓哀王冲传》:“ 冲 仁爱识达,皆此类也。凡应罪戮,而为 冲 微所辨理,赖以济宥者,前后数十。”《晋书·李雄载记》:“每周旋乡里,识达之士皆器重之。”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 杜如晦 聪明识达,王佐才也。”
(2).识鉴并洞达。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 明 李时勉 《<东里续集>序》:“先生博学而育智,端敏而宽厚,识达事体,不矜己傲物。”
托醉
假托酒醉﹔假醉。
归兴
归思;回乡的兴致。 唐 杜甫 《官定后戏赠》诗:“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飈。”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王魁传》:“之子动归兴,轻袂飘如蓬。” 宋 郭祥正 《金山行》:“白云南来入我望,又起归兴随征鸿。”
口腹
指饮食
口腹之欲
何足
犹言哪里值得。《史记·秦本纪》:“﹝ 百里傒 ﹞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六:“ 颖 心愴然,即寤,语诸左右,曰:‘梦为虚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贽 《复夏道甫》:“再勤学数年便当大捷矣,区区一秀才,何足以为轻重。”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但因言语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七八次何足为奇,何况 中国 其实也并没有译过七八次的作品。”
吴江
(1). 吴淞江 的别称。《国语·越语上》“三江环之” 三国 吴 韦昭 注:“三江: 吴江 、 钱唐江 、 浦阳江 。” 宋 毛滂 《过吴淞江》诗:“参军身外祇图书,独与 吴江 分不疎。” 清 黄燮清 《吴江妪》诗:“征帆自北来,晚泊 吴江 湄。”
(2).县名。属 江苏省 。 柳亚子 《迭韵寄呈毛主席》:“倘遣名园长属我,躬耕原不恋 吴江 。”
秋至
秋分。《管子·轻重己》:“以夏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秋至。”
清粼
清澈明净。 郭沫若 《高渐离》第四幕:“ 白渠 水,何清粼,秋风吹槐槐叶落,又何人,扫为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