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偃师东与韩樽同诣景云晖上人即事原文 诗词名句

偃师东与韩樽同诣景云晖上人即事

作者:岑参 朝代:唐代

原文

山阴老僧解楞伽,颍阳归客远相过。
烟深草湿昨夜雨,雨后秋风渡漕河。
空山终日尘事少,平郊远见行人小。
尚书碛上黄昏钟,别驾渡头一归鸟。

诗词问答

问:《偃师东与韩樽同诣景云晖上人即事》的作者是谁?答:岑参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古
问:岑参的名句有哪些?答:岑参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199_21

参考注释

山阴

山坡背阴的一面;山的北侧

老僧

(1).年老的和尚。 唐 韩愈 《与孟简尚书书》:“ 潮州 时,有一老僧号 大颠 ,颇聪明,识道理。” 宋 陆游 《夏夜泛舟书所见》诗:“山房犹復畏炎蒸,长掩柴门媿老僧。” 清 郑燮 《题画兰二十一则》之七:“昔游 天目山 ,与老僧坐密室中,闻幽兰香,不知所出。”

(2).老和尚自称。《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老僧与檀越又有一段因缘,愿投宅上为儿,以报盖棺之德。”《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居士,你但放心,説兇得吉。你若果有山高水低,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

楞伽

亦作“ 楞迦 ”。1.山名。梵文音译。在古 师子国 (今 斯里兰卡 )境。相传佛在此山说经。 宋 王安石 《化城阁》诗:“ 楞伽 海中山,杳出霄汉上。”《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若非圆寂光中客,定是 楞迦 峰顶人。”

(2).指《楞伽经》。梵名。有四种汉文译本,今存三种。此经提出五法、三性、八识等大乘教义,后人在诗文中常有征引。 唐 韦应物 《寄恒璨》诗:“今日郡斋閒,思问《楞伽》字。” 明 高启 《楞伽寺》诗:“《楞伽》义未晓,尘累方自耻。” 清 姚鼐 《法源寺》诗:“欲偕投紱老,终日问《楞迦》。” 章炳麟 《大乘佛教缘起考》:“法相名为《瑜伽师地》,虽与瑜伽一派有殊,然《楞伽》已有‘瑜伽师有几’之文。此则 提婆 以前已取瑜伽之名。”

颍阳

颍水 之北。传说古高士 巢父 、 许由 隐居于此,后因以借指 巢 许 。《庄子·让王》:“故 许由 娱於 潁阳 而 共伯 得乎 共首 。” 成玄英 疏:“ 潁阳 ,地名,在 襄阳 ,未为定地名也。”《后汉书·逸民传序》:“是以 尧 称则天,不屈 潁阳 之高; 武 尽美矣,终全 孤竹 之絜。” 李贤 注:“ 潁阳 谓 巢 许 也。”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二:“翘跡企 潁阳 ,临河思洗耳。” 唐 贾岛 《寓兴》诗:“旷哉 潁阳 风,千载无其他。”

归客

旅居外地返回家的人。 南朝 宋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归客遂海隅,脱冠谢朝列。” 唐 李颀 《送窦参军》诗:“城南送归客,举酒对林峦。” 唐 王维 《寒食汜上作》诗:“ 广武 城边逢暮春, 汶阳 归客泪沾巾。”

相过

(1).谓太阳过赤道内外各二十三度半。《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过也。” 杜预 注:“二分日夜等,故言同道。二至长短极,故相过。” 杨伯峻 注:“ 谈迁 《国榷》引 明 李天经 曰:‘太阳行黄道中线,迨二分而黄道与赤道相交,是为同道。二至则过赤道内外各二十三度,是谓相过。’”

(2).互相超越。《管子·治国》:“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文子·自然》:“如此即万物一齐无由相过。” 宋 苏轼 《儒者可与守成论》:“德既无以相过,则智胜而已矣。”

(3).互相往来。《商君书·兵守》:“故曰慎使三军无相过,此盛力之道。” 汉 张衡 《西京赋》:“若夫 翁伯 、 浊 、 质 、 张里 之家,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东京 公侯,壮何能加!” 唐 韩愈 《长安交游者赠孟郊》诗:“亲朋相过时,亦各有以娱。”

昨夜

(1).昨天夜里。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芦洲 。” 前蜀 毛文锡 《醉花间》词之一:“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 巴金 《探索集·长崎的梦》:“昨夜,我梦见我在 长崎 。”

(2).日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夫人与 郑恆 亲。虽然昨夜见许,未足取信。”

雨后

指谷雨后采制的茶叶。《宋史·食货志下五》:“散茶出 淮南 、 归州 、 江南 、 荆湖 ,有龙溪、雨前、雨后之类十一等。”

秋风

秋天的风

漕河

古时专指运漕粮的河道

空山

幽深少人的山林。 唐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明 李攀龙 《仲春虎丘》诗:“古刹云光杳,空山剑气深。” 李大钊 《警 * 父老书》:“空山已无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

终日

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尘事

旧指世俗的事;尘俗之事

尘事纷繁

远见

远大的眼光;高明的见识

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尚书

(1) 中国古代官名。执掌文书奏章。作为官名,始置于战国时,或称“掌书”。秦为少府属官,汉武帝提高皇权,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地位逐渐重要。后各朝均有设置,清代相沿不改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传》

(2) 明清两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长官

兵部尚书

黄昏

(1) 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奄奄黄昏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渐黄昏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2) 见“傍晚”

渡头

同“ 1 渡口”

一归

(1).归来或往来一次。《吕氏春秋·报更》:“寡人之国小,不足以留客,虽游,然岂必遇哉?客或不遇,请为寡人而一归也。”《新唐书·何蕃传》:“事父母孝,学太学,岁一归。” 唐 刘沧 《赠颛顼山人》诗:“ 洛阳 紫陌几曾醉, 少室 白云时一归。”

(2).犹言同归。《文选·陆机<演连珠>》:“臣闻性之所期,贵贱同量;理之所极,卑高一归。” 李善 注:“言物虽贵贱殊流,高卑异级,至其极也,殊涂共归。”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誉石》:“誉石杀鼠,蚕食而肥,物性虽反,齐之一归。”

(3).谓逝去。 唐 徐夤 《鹤诗》:“閬苑瑶臺岁月长,一归华表好增伤。” 宋 苏轼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诗:“青盖一归无觅处,只留双檜待昇平。”

(4).珠算上单位除法练习之一。参见“ 归除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百里如何一日行,晴天犹自急追程。山云管得侬愁雨,强做催诗数点声。
  • 作者:黄庭坚,朝代:宋代
    交盖相逢水急流,八年今复会荆州。已回青眼追鸿翼,肯使黄尘没马头。旧管新收几妆镜,流行坎止一虚舟。相看绝叹女博士,笔研管弦成古丘。
  • 作者:佚名,朝代:宋代
    欲识还丹,认取自家宗祖。便不计、当初来处。是谁人,椿胎骨,谁人*塑捉住。这一灵性,元来是铅结聚。既已为人,要了自家龙虎。便不会却擒捉住。把金丹一粒,吞来入腹。恁时免得,转回受苦。
  • 作者:蔡襄,朝代:宋代
    的的名花对酒樽。栏边沈醉月黄昏。今朝关外寻兰若,忽见孤芳欲断魂。
  •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洛阳昔陷没,胡马犯潼关。天子初愁思,都人惨别颜。清笳去宫阙,翠盖出关山。故老仍流涕,龙髯幸再攀。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宝粟堆枝翠叶飘,年年长自报青韶。

    隐辞残腊偕梅蕊,逗漏阳和先柳条。

    无事冶容争丽景,别馀芳气散疏寮。

    庭前试问春来未,坐对方知春信饶。

  • 作者:邓忠臣,朝代:宋代
    独步文章妙一台,都门便欲挂冠回。已怜天上三台路,未尽人间八斗才。坐幄每闻千里胜,占云初见四夷来。我公莫作遄归想,衣笥行看衮绣开。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马放霜蹄驰峻坂,猿伸月臂挂乔枝。

    既云意寓参同契,淩厉超腾又底为。

  • 作者:辛弃疾,朝代:宋代
    青山非不佳,未解留侬住。赤脚踏沧浪,为爱清溪故。朝来山鸟啼,劝上山高处。我意不关渠,自要寻兰去。
  • 作者:张煌言,朝代:明代

    义帜纵横二十年,岂知闰位在于阗。
    桐江空系严光钓,震泽难回范蠡船。
    生比鸿毛犹负国,死留碧血欲支天。
    忠贞自是孤臣事,敢望千秋春史传。

    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