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徐秀才十首原文
向来孟浩然,醉眼高宇宙。清诗落京师,苏李欲束咮。
蔗陇槎头鳊,未觉黄金富。
纤钩饵暇蝇,但取浮阳嗅。
诗词问答
问:次韵徐秀才十首的作者是谁?答:陈造
问:次韵徐秀才十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造的名句有哪些?答:陈造名句大全
陈造次韵徐秀才十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向来
(1) 一贯如此
(2) 先前
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不过笼络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孟浩然
(689—740) 唐代襄阳(现在湖北省襄阳县)人。他与王维很要好,并称王、孟,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过故人庄》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所作。他被一位村居的朋友邀请到家里作客,因而写了该诗。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景。过( guò,旧读阴平。),过访、访问
眼高
眼光高。比喻藐视,看不起或要求高。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折:“今日做了官,就眼高了。”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寿诗》:“舌在未应鳩计拙,眼高浑觉马羣空。” 鲁迅 《呐喊·故乡》:“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冰心 《我的朋友的母亲》:“你是太眼高了,不是我说你,‘越挑越眼花!’”
宇宙
(1)
(2) 包括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3) “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哲学上又叫“世界”
清诗
清新的诗篇。 晋 傅咸 《赠崔伏二郎诗》:“人之好我,赠我清诗。” 唐 杜甫 《解闷》诗之六:“復忆 襄阳 孟浩然 ,清诗句句尽堪传。” 宋 苏轼 《次韵答钱穆父见寄》:“清诗已入新歌舞,要使邦人识雅言。” 宋 陆游 《射的山观梅》诗:“即今画史无名手,试把清诗当写真。”
京师
帝王的都城
自京师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元济诣京师。——《资治通鉴·唐纪》
赴举京师。——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自京师乘风雪。——清· 姚鼐《登泰山记》
苏李
(1). 汉 苏武 与 李陵 的并称。 唐 韩愈 《荐士》诗:“五言出 汉 时, 苏 李 首更号。”《新唐书·文艺传中·宋之问》:“语曰‘ 苏 李 居前, 沉 宋 比肩’,谓 苏武 、 李陵 也。” 清 周亮工 《何省斋太史诗序》:“ 苏 李 属和之篇, 鲍 谢 酣吟之响。”
(2). 唐 苏味道 、 李峤 及 苏颋 、 李乂 的并称。《新唐书·苏味道传》:“ 苏味道 , 赵州 欒城 人。九岁能属辞,与里人 李嶠 俱以文翰显,时号 苏 李 。”《新唐书·苏颋传》:“时 李乂 对掌书命,帝曰:‘前世 李嶠 、 苏味道 文擅当时,号 苏 李 ;今朕得 頲 及 乂 ,何愧前人哉!’” 清 赵翼 《陔馀丛考·苏李》:“ 汉 时 苏武 、 李陵 称‘ 苏 李 ’; 唐 时 苏味道 、 李嶠 亦称‘ 苏 李 ’; 明皇 时, 苏頲 、 李乂 对掌文翰, 明皇 亦称为‘ 苏 李 ’。”
槎头鳊
即鳊鱼。缩头,弓背,色青,味鲜美,以产 汉水 者最著名。人常用槎拦截,禁止擅自捕杀,故亦称“ 槎头缩颈鯿 ”。 唐 孟浩然 《岘潭作》诗:“试垂竹竿钧,果得槎头鯿。” 唐 杜甫 《解闷》诗之六:“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编。”亦省称“ 槎头 ”。 唐 杜甫 《观打鱼歌》之二:“ 徐州 秃尾不足忆, 汉 阴槎头远遁逃。” 宋 梅尧臣 《和李廷老家会饮》:“ 汉 糟槎头美, 吴 羹成咄呵。” 清 陈维崧 《金菊对芙蓉·惠山夜饮仍用蝶庵词韵》词:“且饼煎寒具,鱠切槎头,相逢满酌梨花冻。”参阅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一》。
黄金
(1)
(2) 铜
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
太傅赍黄金。
(3) 金
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
(4) 金黄色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5) 见“金”
纤钩
细小的钓钩。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薛伟》:“呜呼!恃长波而倾舟,得罪於晦;昧纤钩而贪饵,见伤於明。”
浮阳
(1).指鱼浮于水面以就阳光。
(2).日光。《文选·张协<杂诗>》:“浮阳映翠林,廻猋扇緑竹。” 吕向 注:“浮阳,日光也。” 唐 李白 《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诗:“浮阳灭霽景,万物生秋容。” 唐 钱起 《登秦岭半岩遇雨》诗:“屏翳忽腾气,浮阳惨无暉。” 宋 沉遘 《道中见新月寄内》诗:“欲知归期蚤,东风弄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