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蛩有感原文
遥夜飞萤动秋思,独卧空山惊晚岁。可堪六月已闻蛩,日暮咿咿响庭际。
关河多风气萧索,碧树先秋早摇落。
鸣机夜织常怨寒,白纻吴衫苦轻薄。
年年促织谁最悲,堂上美人愁翠眉。
清砧捣练对残月,玉箸啼红裁远衣。
唐风诗人劝其主,行迈苦迟嗟岁暮。
山城听汝已三年,三年白发多于故。
飘飘秋梦到江湖,我欲东归鲙碧鲈。
安能为尔将双泪,岁岁风前沾客裾。
诗词问答
问:闻蛩有感的作者是谁?答:张耒
问:闻蛩有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耒的名句有哪些?答:张耒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遥夜
长夜。《楚辞·九辩》:“靚杪秋之遥夜兮,心繚悷而有哀。” 南朝 宋 谢灵运 《燕歌行》:“调弦促柱多哀声,遥夜明月鉴帷屏。” 唐 白居易 《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遥夜凉风 楚 客悲,清砧繁漏月高时。” 鲁迅 《集外集拾遗·<无题>诗之一》:“故乡黯黯锁玄云,遥夜迢迢隔上春。”
秋思
秋日寂寞凄凉的思绪。 唐 沉佺期 《古歌》:“落叶流风向玉臺,夜寒秋思洞房开。” 宋 苏辙 《次韵徐正权谢示闵子庙记及惠纸》:“西溪秋思日盈牋,幕府拘愁学久騫。” 明 高启 《谢陈山人赠其故弟长司所画山水》诗:“满空云冻动秋思,飞泉落日何萧骚。” 周咏 《秋怀并留别湘中诸友》诗之八:“湖海蹉跎感岁华,满腔秋思繫蒹葭。”
独卧
(1).古代养生家谓不与妇女同眠为“独卧”。 晋 葛洪 《神仙传·彭祖》:“故有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
(2).泛指一人独眠。 明 徐祯卿 《在武昌作》诗:“高斋今夜雨,独卧 武昌城 。”
(3).古指高人、隐士遗世独居。 唐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独卧 嵩阳 客,三违 潁水 春。” 赵次公 注:“此言 张山人 自 潁水 而隐 嵩阳 。”
空山
幽深少人的山林。 唐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明 李攀龙 《仲春虎丘》诗:“古刹云光杳,空山剑气深。” 李大钊 《警 * 父老书》:“空山已无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
晚岁
(1).晚年。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二:“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宋 叶适 《高令人墓志铭》:“晚岁,三子始育,始有宅居。” 清 沉钦圻 《赠徐元叹》诗:“晚岁依空门,菴名落木归本根。”
(2).岁暮。 隋 孙万寿 《远戍江南寄京邑亲友》诗:“晚岁出 函关 ,方春度 京口 。”
(3).谓欠收。喻不得志。《文选·曹植<赠徐干>诗》:“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 李善 注:“无晚岁、多丰年,喻必荣也。”《北史·杨侃传》:“亲朋劝其出仕, 侃 曰:‘苟有良田,何忧晚岁?但恨无才具耳。’”
可堪
用于问句句首,等于说“那堪”、“怎堪”,即“那能禁得住”、“怎能受得了”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六月
《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国语·晋语四》:“ 秦伯 赋《六月》。” 韦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 重耳 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梁郊祀乐章》:“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於是竿木羣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鋭。”
日暮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日暮时分,炊烟袅袅
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咿咿
(1).象声词。多形容凄恻、微弱之声。 唐 韩愈 《猫相乳》:“母且死,其鸣咿咿。” 唐 刘禹锡 《秋声赋》:“草苍苍兮人寂寂,树槭槭兮虫咿咿。”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石坊画纪》:“一人在危石崩陷中,视之咿咿有声,乃数石柱驾虚,是人适处其中。”
(2).呼唤鹅鸭声。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鸟兽呼音》:“﹝留都( 南京 )﹞呼鵞鸭曰咿咿。”
(3).凄清貌。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明月湾》:“清光悄不动,万象寒咿咿。”
关河
关塞;关防。泛指山河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宋· 柳永《八声甘州》
风气
(1) 风尚习气,社会上或某个集体中流行的爱好或习惯
(2) 风度。一个表现自己的行为或风度
有产阶级的教育和社会风气
萧索
衰败;冷落
苍茫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村落
碧树
(1).绿色的树木。《列子·汤问》:“碧树而冬生,实丹而味酸。”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碧树初蕊,緑草含滋。” 唐 杜甫 《锦树行》:“霜凋碧树作锦树,万壑东逝无停留。”《花月痕》第四三回:“西园碧树今如此,莫近高窗卧听秋。”
(2).玉树。《淮南子·墬形训》:“碧树瑶树在其北。” 高诱 注:“碧,青玉也。” 汉 班固 《西都赋》:“珊瑚碧树,周阿而生。”《文选·鲍照<芜城赋>》:“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 李善 注:“碧树,玉树也。”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臺万种色。”
摇落
凋残,零落。《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如何对摇落,况乃久风尘。” 明 何景明 《答望之》诗:“江湖更摇落,何处可安栖?” 清 曹寅 《和程令彰十八夜饮南楼》之一:“客心摇落傍孤笳,步屧随时向酒家。”
鸣机
(1).即机杼。织布机。 南朝 梁 何逊 《同虞记室登楼望远归》诗:“对窗看宝瑟,入户弄鸣机。”
(2).开动机杼。谓识布。 宋 陆游 《与子虡子坦坐龟堂后东窗偶书》诗:“鸣机织苧葛,暑服亦已成。”《随园诗话》卷七引 清 张玉穀 《乌夜啼》诗:“参横月落庭乌啼,窻前有女犹鸣机。” 清 褚人穫 《坚瓠三集·霍洞》:“一身勿暇私自怜,鸣机轧轧明窗前。”
白纻
亦作“ 白苧 ”。1.白色的苧麻。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四:“ 晁无咎 诗云:‘上山割白紵,山高叶摵摵,持归当户绩,为君为絺綌。’”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苧麻》:“白苧叶面青,其背皆白。”
(2).指白紵所织的夏布。 唐 张籍 《白紵歌》:“皎皎白紵白且鲜,将作春衣称少年。” 宋 范成大 《晚春》诗之一:“轻颸宜白紵,时节近清微。” 元 郭翼 《阳春曲》:“宫中裁白苧,犹怯剪刀寒。” 清 龚自珍 《莺啼序》词:“凌波袜懒,绣线裙鬆,换 吴 棉白苧。” 刘成禺 《洪宪纪事诗》之一七八:“白紵轻衫紫玉歌,府中狎客妙年多。”
(3).白衣。古代士人未得功名时所穿衣服。 宋 王禹偁 《寄砀山主簿朱九龄》诗:“利市襴衫抛白紵,风流名纸写红牋。” 宋 陆游 《贫病》诗:“行年七十尚携锄,贫悴还如白紵初。”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叶生》:“且士得一知己,可无憾,何必抛却白紵,乃谓之利市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僧术》:“谓君腾达已久,今尚白紵耶?”
(4).乐府 吴 舞曲名。 南朝 宋 鲍照 《白紵歌》之五:“古称《渌水》今《白紵》,催弦急管为君舞。”《新唐书·礼乐志下》:“清乐三十二曲中有《白紵》, 吴 舞也。” 宋 张先 《天仙子·公择将行》词:“瑶席主,杯休数,清夜为君歌《白苧》。”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黄帽雨中游,《白苧》閒时听。” 吴梅 《检点》诗之一:“《白紵》三千才谱曲,碧城十二未开门。”
轻薄
(1) 言行不庄重、不敦厚
像他的长子一样轻薄
(2) 轻佻;不正经;放荡
举止轻薄
(3) 玩弄、侮辱妇女
(4) 不贵重;不丰厚
礼物轻薄
促织
蟋蟀的别名。《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唐 杜甫 《促织》诗:“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元 薛昂夫 《甘草子》曲:“促织儿啾啾添瀟洒, 陶渊明 欢乐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 宣德 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堂上
(1) 尊长居住的地方。
拜夫人于堂上。——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 父母居住的正房
堂上启阿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堂上阿奶仅汝扶持。——清· 袁枚《祭妹文》
美人
(1)
(2) 美女
一个长着油光发亮的黑头发、红嘴唇、眼睛一点也不怯懦的大胆的美人
(3) 品德高尚的人;贤人
全州的美人和绅士都聚集在那里
愁翠
即愁眉。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有“眉如翠羽”之句,故称。 唐 温庭筠 《咏嚬》:“毛羽敛愁翠,黛娇攒艷春。”参见“ 愁眉 ”。
清砧
(1).捶衣石的美称。 唐 杜甫 《暝》诗:“半扉开烛影,欲掩见清砧。”
(2).指捶衣声。 清 屠爌 《赠别袁重其》诗:“霜凄茂苑清砧急,月照荒臺落叶多。” 郁达夫 《七夕行装已具邀同学数人小饮于室王一之有诗送行依韵和之》:“欲把长戈挥落日,敢违远志恋清砧。”
捣练
捣洗煮过的熟绢。 唐 张继 《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诗:“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 明 朱鼎 《玉镜台记·拘温家属》:“冷颼颼寒风如箭,夜凄凄寒砧捣练。” 清 叶小鸾 《艳体连珠·手》:“故春日迴文,逞掺掺于机锦;秋风捣练,响皎皎於砧声。”
残月
清晨出现的弯月;残缺不圆的弯月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玉箸
见“ 玉筯 ”。
唐风
(1).《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参阅《毛诗正义·唐谱》注。
(2). 唐尧 的遗风。 南朝 宋 鲍照 《从过旧宫》诗:“《卢令》美何歇, 唐 风久不渝。” 明 张时彻 《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俗尚俭朴,有 唐 风之遗焉。”
(3).具 唐 人风格的诗。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潘阆不与先贤祠》:“ 潘閬 居 钱塘 。今太学前有 潘閬巷 。 閬 工 唐 风,归自 富春 ,有‘渔浦风波恶, 钱塘 灯火微’之句。”
诗人
作诗的名人
生来就是一个诗人,不是造就出来的
行迈
行走不止;远行。《诗·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马瑞辰 通释:“迈亦为行,对行言,则为远行。行迈连言,犹《古诗》云‘行行重行行’也。” 汉 王充 《论衡·指瑞》:“实者驎至,无所为来,常有之物也,行迈 鲁 泽之中,而 鲁国 见其物遭获之也。” 唐 杜甫 《催宗文树鸡栅》诗:“吾衰怯行迈,旅次展崩迫。” 明 杨士奇 《汉江夜泛》诗:“悠悠念行迈,慊慊怀所懽。” 周咏康 《杂诗》:“行迈多伤感,凄愴理素琴,一弹再三嘆,哀响入云岑。”参见“ 行行 ”。
岁暮
(1) 一年最后的一段时间
岁暮天寒
(2) 指寒冬
岁暮衣裳单
(3) 比喻年老
年衰岁暮
山城
(1).依山而筑的城市。 北周 庾信 《奉和泛江》:“岸社多乔木,山城足迴楼。” 唐 白居易 《郡中》诗:“乡路音信断,山城日月迟。” 宋 欧阳修 《霁后看雪走笔呈元珍判官》诗之二:“山城岁暮惊时节,已作春风料峭寒。” 谢觉哉 《观花小记》:“ 重庆 是一个美丽的山城。”
(2).指依山固守的营垒。《六韬·鸟云山兵》:“衢道通谷,絶以武车,高置旌旗,谨勑三军,无使敌人知吾之情,是谓山城。”
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多于
较大,较多
攀登这个多于四百级台阶的阶梯
飘飘
(1).风吹貌。 晋 陶潜 《与殷晋安别》诗:“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 唐 韩愈 《丰陵行》:“清风飘飘轻雨洒,偃蹇旗斾卷以舒。”
(2).飞扬貌。 汉 张衡 《西京赋》:“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 南唐 冯延巳 《春光好》词:“飘飘轻絮满南园,墙下草芊眠。” 元 张埜 《水龙吟·咏游丝》词:“落花天气初晴,随风几缕来何处。飘飘冉冉,悠悠颺颺,欲留还去。”
(3).飞翔貌。《文选·潘岳<秋兴赋>》:“蝉嘒嘒而寒吟兮,雁飘飘而南飞。” 李善 注:“飘飘,飞貌。” 唐 李咸用 《投所知》诗:“谁能借与摶扶势,万里飘飘试一飞。” 宋 王安石 《春从沙碛底》诗:“万里卜凤凰,飘飘何时至?”
(4).轻盈舒缓,超尘脱俗的样子。《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説,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閒意。”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飘飘凌云意,强御莫能慑。” 宋 苏轼 《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清 刘大櫆 《<皖江酬唱集>序》:“璨璨乎珠玉之辉,飘飘乎云霞之态。”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五:“﹝ 韩老六 ﹞把 杨老疙疸 灌得手脚飘飘,不知铁锹有几个齿了。”
(5).形容动荡不安、不平静。《隋书·文学传·孙万寿》:“如何载笔士,翻作负戈人。飘飘如木偶,弃置同芻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波澜飘飘,风雨任运推转,何必越性干祈。” 宋 曾巩 《寄孙正之》诗:“貌癯心苦气飘飘,长饿空林不可招。”
(6).漂泊貌。形容行止无定。 晋 陆机 《从军行》:“苦哉远征人,飘飘穷四遐。” 唐 刘长卿 《睢阳赠李司仓》诗:“飘飘 洛阳 客,惆悵 梁园 秋。” 明 王云凤 《送客》诗:“云气溟濛雨欲丝,飘飘游子别离时。”
(7).迅疾貌,倏忽貌。《淮南子·兵略训》:“与飘飘往,与忽忽来,莫知其所之。” 元 刘伯亨 《朝元乐》套曲:“飘飘四季过,迢迢一年矣。” 明 何景明 《暮春》诗:“飘飘岁月此双燕,渺渺江湖聊一槎。”
(8).形容思想、意趣高远。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志飘飘焉,嶢嶢焉,似若狭六合而隘九州。” 北周 庾信 《谢赵王示新诗启》:“落落词高,飘飘意远。文异水而涌泉,笔非秋而垂露。” 宋 王安石 《次韵酬陆彦回》:“款款故情初未憖,飘飘新句总堪传。”
(9).形容遥远、久远。 三国 魏 徐干 《室思诗》:“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词,飘飘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明 何景明 《送望之赴汶上》诗之二:“賔朋半海内,弟妹各天涯。驻马临岐处,飘飘独望家。”
东归
指回故乡。因 汉 唐 皆都 长安 ,中原、 江 南人士辞京返里多言东归。 三国 魏 曹操 《苦寒行》:“我心何怫鬱,思欲一东归。” 唐 郑谷 《送京参翁先辈归闽中》诗:“解印东归去,人情此际多。” 唐 郑谷 《贺进士骆用锡登第》诗:“春榜到春晚,一家荣一乡……好是东归日,高槐蕊半黄。”
碧鲈
即鲈鱼。因背部青灰色,故称。 宋 张耒 《和晁应之大暑书事》:“忍待西风一萧颯,碧鱸东鱠意何如。”
能为
(1).语出《左传·隐公四年》:“老夫耄矣,无能为也。”后用作能有所为或有所作为之意。《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则是王失之於 齐 而取偿於 秦 也,而 齐 赵 之深讎可以报矣,而示天下有能为也。” 唐 韩愈 《郑群赠簟》诗:“法曹贫贱众所易,腰腹空大何能为?”
(2).本领;能耐。《红楼梦》第四八回:“为这点子小事弄的人家倾家败产,也不算什么能为。” 管桦 《清风店》二:“我不戴见这种人。他有多大能为,我不戴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