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翠麓寺呈伯强寺丞原文
曩时曾作家山游,亭有翠麓排新幽。疏轩密牖竹锵戛,烈风劲雨松飕飀。
呀然出户瞰山足,屹然数竿围上头。
扫除云峰耸客步,煎煮锡水供茶瓯。
我时既合众宾饮,醉岸山帻心迟留。
山僧领我丐诗榜,诗未脱吻惊旋辀。
四方环走倏已晚,十载负约今方酬。
珍蓝增葺想胜旧,我已白首縻藩州。
何当一赋归去来,再款岩室空披搜。
吾宗道人正嘉遯,摆脱世上无穷忧。
欣逢主人贤且令,泉石笑傲都相求。
上人洒扫莫暂闲,行行逆我西来舟。
诗词问答
问:寄题翠麓寺呈伯强寺丞的作者是谁?答:钱公辅
问:寄题翠麓寺呈伯强寺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钱公辅的名句有哪些?答:钱公辅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曩时
往时;以前。 汉 贾谊 《过秦论上》:“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七:“诸帅府復得与家俱行,无復曩时之患矣。” 章炳麟 《文学说例》:“至於 禹 域,进化虽紆,然其官府治具,社会人事,繁错万端,本非曩时之 日本 比也。”
家山
谓故乡。 唐 钱起 《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 宋 梅尧臣 《读<汉书·梅子真传>》诗:“旧市 越溪 阴,家山 镜湖 畔。”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十二栏杆,无事閒凭遍。闷来把湘簟展,梦到家山,又被翠竹敲风惊断。”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二:“踏徧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
翠麓
青翠的山麓。 宋 苏轼 《哨遍》词:“步翠麓崎嶇,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 宋 陆游 《阅古泉记》:“﹝ 閲古泉 ﹞在 溜玉亭 之西,繚以翠麓,覆以美荫。” 明 刘基 《耕云诗》之三:“云来动丹霄,云去澄翠麓。”
烈风
劲风,强风。风速为每小时47到54英里的风——即九级风
呀然
(1).张口貌;张开貌。 唐 孙樵 《书田将军边事》:“吾尝伺其来,朔风正严,缓步坦途,日次一舍,固已呀然汗矣。” 宋 王禹偁 《归云洞》诗:“碧洞何耽耽,呀然倚山根,朝云出如呕,暮云归如吞。” 明 宋濂 《<清啸后稿>序》:“穹亭邃馆必压以呀然之兽,鉅人元夫必冠以峨然之弁。” 清 曹寅 《江村杂咏·因是庵》:“呀然六窗开,独设八关浄。”
(2).深广貌。 唐 韩愈 《燕喜亭记》:“出者突然成邱,陷者呀然成谷。” 明 高攀龙 《三时记》:“山下立石楚楚,或呀然而为谷,或隐然而为洞。”
(3).开口笑貌。 唐 柳宗元 《东海若》:“ 东海若 呀然笑曰。”集注引 童宗说 曰:“呀然,笑貌。” 唐 罗隐 《后雪赋》:“ 邹生 閲 相如 之词,呀然解颐曰:‘善则善矣,犹有所遗。’”
山足
山脚。《诗·大雅·早麓》“瞻彼旱麓” 毛 传:“麓,山足也。” 唐 徐浩 《谒禹庙》诗:“山足灵庙在,门前清镜流。” 宋 梅尧臣 《三层瀑》诗:“山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再落至山腰,三落至山足。” 清 唐孙华 《东林寺》诗:“我行山足下,了不闻铃鐸。”
屹然
高耸;有威严;堂堂;威风凛凛
屹然不动
上头
旧指女子出嫁时将头发拢上去结成发髻。这种习俗称为上头,又叫及笄
扫除
(1) 用扫帚、刷子等清除脏东西
大扫除
(2) 清除;消除
扫除文盲
(3) 全部
都来投降;若不从者,便行扫除处死。——《水浒传》
云峰
亦作“ 云峯 ”。1.高耸入云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寝瘵谢人徒,灭迹入云峰。” 宋 毛滂 《河满子·夏曲》词:“急雨初收珠点,云峰巉絶天半。” 清 厉鹗 《游菁山常照寺》诗:“閲世如浮囊,誓愿栖云峯。”
(2).状如山峰的云。 唐太宗 《饯中书侍郎来济》诗:“云峰衣结千重叶,雪岫花开几树妆。” 唐 杜甫 《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诗:“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 渤海 北岸,海水平静,直与天接,天上云峰怒涌。”
(3).山名。在今 山东省 黄县 。 北魏 郑道昭 《与道俗□人出莱城东南九里登云峰山论经书》诗:“槃桓竟何为, 云峯 聊可息。”
时既
时尽,谓寿终。《淮南子·俶真训》:“是故伤死者其鬼嬈,时既者其神漠。” 高诱 注:“既,尽也。时既当老者,则神寂漠也。” 吴承仕 校理:“‘时既’与‘伤死’对文,一则横死,一则寿终也。”
合众
(1).聚合众人。《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封之礼,合众也。” 郑玄 注:“正封疆沟涂之固,所以合聚其民。” 汉 班固 《西都赋》:“连交合众,骋騖乎其中。” 宋 曾巩 《叙盗》:“其创作兵仗,合众以转刼数百里之间,至於贼杀良民。”
(2).拒众,抵御强敌。《孙子·地形》:“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
(3).犹示众。《宣和遗事》前集:“圣旨:‘胡僧疎放, 道坚 乃中国人,送 开封府 刺面决配,於 开寳寺 前合众。’”
(4).指合众国。具有相对独立的几个邦或州联合组成一中央政府的国家。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在 李自成 之世,则賑飢、济困为不可已;在今之世,则合众、共和为不可已。”
宾饮
谓宴客饮酒。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二:“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觴。” 明 张瀚 《松窗梦语·盛遇纪》:“宾饮公推乎宿德,託疾已辞;冠服例锡於高年,避荣不受。”
迟留
停留;逗留。 汉 王充 《论衡·状留》:“贤儒迟留,皆有状故。” 唐 韩愈 《别知赋》:“倚郭郛而掩涕,空尽日以迟留。” 宋 沉遘 《过冀州闻介甫送虏使当相遇继得移文又以诗见寄次韵和答》:“闻报故人当遅留,便临近舘为邂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念秧》:“僕终疑其伪,阴与主人谋,迟留不进,相失,遂杳。”
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 刘长卿 《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元 李宗冽 《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 理安寺 ,始与山僧晤。”
(2).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诗榜
品第诗的高下,张榜公布,称诗榜。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二:“今年来 金陵 ,读《随园诗话》,唶曰:‘何独无我?岂诗榜亦作 刘蕡 乎?’”
四方
(1)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各个方面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正方形或正方体
一只四方的木头匣子
载负
担负,承受。 艾青 《向太阳·北方》诗:“几只驴子--那有悲哀的眼和疲乏的耳朵的畜生,载负了土地的痛苦的重压。”
白首
(1).犹白发。表示年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论》:“ 范雎 、 蔡泽 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説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説力少也。” 前蜀 韦庄 《与东吴生相遇》诗:“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元 钱应庚 《春草碧·次韵酬复孺》词:“西园长记前游,乘兴重来看兰药。白首友於情,同忧乐。” 明 冯惟敏 《不伏老》第三折:“青春易迈,白首无成。独坐无聊,老怀难遣。” 清 吴敬梓 《移家赋》:“羡白首之词臣,久赤墀之记注。”
(2).谓男女相爱誓愿白头偕老。 宋 陈师道 《送内》诗:“三岁不可道,白首以为期。” 明 何景明 《送崔氏》诗:“深言匪曲衷,白首为所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妾向以君儇薄,未必遂能相白首。”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纯洁的初恋,信托的心,白首的约,不辞的别。”
何当
(1).犹何日,何时。《玉台新咏·古绝句一》:“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 唐 李商隐 《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 郁达夫 《奉怀》诗:“何当剪烛 江 南墅,重试清谈到夜分。”
(2).犹何妨;何如。 唐 武元衡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诗:“闻説 唐生 子孙在,何当一为问穷通?” 宋 苏轼 《龟山辩才师》诗:“何当来世结香火,永与名山供井磑。”
(3).犹安得,怎能。 唐 岑参 《阻戎泸间群盗》诗:“帝乡北近日, 瀘口 南连蛮。何当遇 长房 ,缩地到京关。” 宋 王安石 《次韵答陈正叔》之二:“何当水石他年住,更把韦编静处开。” 清 钱谦益 《玉堂双燕行送刘晋卿赵景之两太史谪官》诗:“何当鸣梧比丹凤,且愿衔花效黄雀。”
(4).犹何况。 唐 王昌龄 《江上闻笛》诗:“不知谁家子,復奏 邯郸 音,水客皆拥棹,空霜遂盈襟。羸马望北走,迁人悲 越 吟。何当边草白,旌节 陇 城阴。” 宋 苏轼 《无题》诗:“年光与时景,顷刻互衰变。何当血肉身,安得常强健!” 明 陈所闻 《金落索·闺怨》套曲:“ 姮娥 尚悔偷灵药,风雨何当忆故人?”
(5).犹合当,应当。 唐 杜甫 《画鹰》诗:“絛鏇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宋 王安石 《送潘景纯》诗:“明时正欲精蒐选,荣路何当力荐延。”京剧《雁门关》第一场:“决胜千里辨输赢,单注着 黄巢 今日何当败。”
(6).犹何尝。 晋 傅玄 《秦女休行》:“百男何当益,不如一女良。”
归去来
(1).辞赋篇名。 晋 陶潜 所作。《晋书·隐逸传·陶潜》:“执事者闻之,以为 彭泽令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 潜 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义熙 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后用以归隐之典。 宋 梅尧臣 《田家语》诗:“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
(2).回去。 唐 杜甫 《发刘郎浦》诗:“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 唐 颜真卿 《赠裴将军》诗:“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 匈奴 不敢敌,相呼归去来。”
(3).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五十二字二体,仄韵。 清 王奕清 《词谱》卷七:“《归去来》调见《乐章集》词二首,因词有‘歌筵舞,且归去,休惆悵,好归去’句,取以为名。”
岩室
即岩屋。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陵名山而屡憇,过巖室而披情。”
吾宗
我们的宗族。《左传·僖公五年》:“ 晋 ,吾宗也,岂害我哉?”《三国志·魏志·陈群传》:“ 羣 为儿时, 寔 常奇异之,谓宗人父老曰:‘此儿必兴吾宗。’” 唐 杜甫 《吾宗》诗:“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
道人
(1)
(2) 旧时对道士的尊称
(3) 称道教徒为道人
(4) 和尚的旧称
嘉遯
亦作“ 嘉遁 ”。旧时谓合乎正道的退隐,合乎时宜的隐遁。《易·遯》:“嘉遯贞吉,以正志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在乾之姤,匿景藏光,嘉遁养浩,韜韞儒墨,潜化傍流,畅于殊俗。” 宋 范仲淹 《祭吕相公文》:“辞去台衡,命登公衮,以养高年,如处嘉遁。” 明 许潮 《武陵春》:“盖世有肥遯,有嘉遯,有吏遯,若吾辈又所谓玄遯者也。”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七章:“是以士大夫跼迹全生,见几远害。或厉操幽栖,高情避世,是曰嘉遁。”
摆脱
(1)
(2) 冲破束缚和障碍而获得自由
摆脱家庭的束缚
(3) 采取不同的路线;离开
摆脱了旧的传统
(4) 终止关系、联系、协议或协定
摆脱传统
世上
世界上;人间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无穷
没有穷尽;没有止境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乐亦无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无穷逸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受享无穷。——清· 黄宗羲《原君》
传之无穷。
后患无穷
无穷的悔恨
主人
(1)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财物的所有人
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
国家的主人
主人与仆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宾客的人
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
主人忘归客不发。
泉石
指山水。《梁书·徐摛传》:“﹝ 朱异 ﹞遂承间白 高祖 曰:‘ 摛 年老,又爱泉石,意在一郡,以自怡养。’ 高祖 谓 摛 欲之,乃召 摛 曰:‘ 新安 大好山水, 任昉 等并经为之,卿为我卧治此郡。’” 宋 杨万里 《送刘惠卿》诗:“旧病诗狂与酒狂,新来泉石又膏肓。”
笑傲
(1).见“ 笑敖 ”。
(2).嬉笑游玩。 宋 苏辙 《次韵孙户曹朴柳湖》:“犹有曲湖容笑傲,谁言与物苦参差。” 明 陈所闻 《懒画眉·燕子矶即事》曲:“揭天簫鼓中流沸,我笑傲烟霞醉不归。”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如近日之崇楼杰阁,巍巍高大之 颐和园 ,问其间一瓦一砾,何莫非刻括吾 汉 人之膏脂,以供一卖 * 那拉氏 之笑傲?” 郭沫若 《沸羹集·向人民大众学习》:“文艺跟着人类的历史走了三千年的脱离民众的路,真像老鼠钻牛角……老不觉悟的死顽固派,至今都还在牛角尖子里笑傲。”
相求
互相寻求。《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之二:“离鸟夕宿,在彼中州;延颈鼓翼,悲鸣相求。” 唐 韦应物 《拟古》诗之十二:“芳树自妍芳,春禽自相求。”
上人
(1) 旧时尊称僧人
(2) 佛教称德行高尚的人
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
(3) 指职位高的统治者
(4) 上等人
农工商贾劳苦营生,非上人之所为
(5) 〈方〉∶指父母或祖父母
(6) 凌驾于他人之上
洒扫
用水喷洒地面,然后进行打扫
洒扫庭院
行行
(1).不停地前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帘第几重?” 陈毅 《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行行过 太行 ,迢迢赴 延安 。”
(2).指情况进展或时序运行。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逯钦立 注:“行行,渐渐。” 唐 王建 《行见月》诗:“月初生,居人见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盈缺。”
(3).犹言走一走。《西游记》第五二回:“ 老君 笑道:‘这猴儿不去取经,却来我处何干?’ 行者 道:‘取经取经,昼夜无停;有些阻碍,到此行行。’”
(4).行旅。 宋 梅尧臣 《送毛秘校罢宣城主簿被荐入补令》诗:“以此赠行行,无酒勿我怪。”
(1).每行。 唐 韩愈 《柳溪》诗:“柳树谁人种?行行夹岸高。” 明 袁凯 《京师得家书》诗:“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归乡。” 林庚白 《坡行即目》诗:“炊烟燹后行行泪,物价兵间寸寸金。”
(2).各行各业。参见“ 行行出状元 ”。
刚强负气貌。《论语·先进》:“ 子路 ,行行如也; 冉有 、 子贡 ,侃侃如也。子乐。” 何晏 集解:“ 郑 曰:‘乐各尽其性,行行,刚强之貌。’” 唐 元稹 《青云驿》诗:“上天勿行行,潜穴勿悽悽,吟此青云諭,达观终不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明日,拘牒已至, 赵 行行殊不置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