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四首原文
镜容鹰爪,面目可憎。掉发南岳,下山教化。
从臾檮林,对御讲经。
不守疆界,干犯清平。
灭得中峰正1一1法眼,破沙盆子话方行。
诗词问答
问:偈颂二十四首的作者是谁?答:释智遇
问:偈颂二十四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智遇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智遇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鹰爪
(1).嫩茶。因其状如鹰爪,故称。 宋 顾文荐 《负暄杂录·建茶品第》:“凡茶芽数品,最上曰小芽,如雀舌、鹰爪,以其劲直纤鋭,故号芽茶。” 宋 梅尧臣 《晏成续太祝遗双井茶因以为谢》诗:“始於 欧阳永叔 席,乃识 双井 絶品茶,次逢 江 东 许子春 ,又出鹰爪与露芽。” 宋 杨万里 《上元后犹寒》诗:“旧来池上金丝柳,新学 江西 鹰爪茶。”
(2).常绿灌木。攀缘茎,叶子长椭圆形或宽披针形,花淡绿色至淡黄色,有浓厚的香味,可提取香精,也可用来熏茶叶。通称鹰爪花。也叫莺爪。
面目可憎
形容人的容貌使人厌恶。 唐 韩愈 《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聊斋志异·瑞云》 清 但湛恩 尾评:“自知面目可憎,又岂谓旧雨復来,可卜鸳梦哉!”《解放日报》1991.8.21:“这些人钻在‘铜钿眼里’,浑身上下散发着铜臭气,面目可憎,为一切善良的人们所不齿。”
南岳
亦作“ 南岳 ”。山名。五岳之一。(1)指 衡山 。《书·舜典》:“五月,南巡守,至于 南岳 ,如 岱 礼。” 孔 传:“ 南岳 , 衡山 。”《汉书·郊祀志上》:“﹝ 舜 ﹞五月,巡狩至 南岳 。 南岳 者, 衡山 也。” 田汉 《长衡道上》诗之八:“十年梦里朝 南岳 ,日断层峦未许攀。”(2)指 霍山 ,即 天柱山 。《尔雅·释山》:“ 泰山 为东岳, 华山 为西岳, 霍山 为南岳, 恒山 为北岳, 嵩山 为中岳。” 郝懿行 义疏:“ 霍山 在今 庐江 灊县 , 潜水 出焉。别名 天柱山 。 汉武帝 以 衡山 辽旷,故移其神於此。今其土俗人皆呼之为南岳……以 霍山 即 南柱 ,亦止得为 汉武 之南岳,而不得为《尔雅》之南岳矣。”
见“ 南岳 ”。
下山
地下采矿时挖掘的没有直通地面出口的倾斜巷道,主要用来由下向上运送矿石
教化
(1) 使能从事,习于或适应家内生活
给受教化的女囚犯以家政教育
(2) 从中指导传教或做传教工作
从臾
见“ 从諛 ”。
对御
谓皇帝赐宴,与群臣共饮。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正月十四日,车驾幸 五岳观 迎祥池 ,有对御。”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至凡大礼后恭谢,上元节游春,或幸 金明池 琼花,从臣皆扈蹕而随车驾,有小燕,谓之对御。”
讲经
(1).讲说儒家经义。《晋书·礼志下》:“ 魏 正始 中, 齐王 每讲经遍,輒使太常释奠先圣先师於辟雍,弗躬亲。”《新唐书·儒学传上·孔颖达》:“帝幸太学观释菜,命 颖达 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詔褒美。” 清 黄宗羲 《陈夔献墓志铭》:“於嗟 夔献 ,立会讲经,十年之后,人物峥嶸。”
(2).讲说佛教经典。旧日法会讲经,以繁复的仪式开始,而后由都讲唱经题和经文,讲师讲说经义。后来的俗讲仍沿用此一程式,发展为变文,始由一人讲唱。《 * 华经·安行品》:“佛语傅首曰:‘菩萨先处二法乃应讲经:一曰威仪,二曰礼节。’”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崇真寺》:“讲经者心怀彼我,以骄凌物,比丘中第一麤行。”
(3).指讲说道教经义。 清 焦循 《送郡太守尹公归里序》:“县役 聂兆何 者,诡称道士,率妻子占据 东岳庙 ,讲经高会,诱妇女入寺,里之愚民,不惜供以钱粟。”
疆界
(1) 国界
(2) 边界,分界线
干犯
触犯;干扰侵犯
不轨之民,干犯国法
乃明为禁令,有干犯者辄戮。——《三国志·魏志·苏则传》
清平
(1).太平。 汉 班固 《两都赋》序:“臣窃见海内清平,朝廷无事。” 唐 白居易 《赠梦得》诗:“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 清 李渔 《玉搔头·闻警》:“他道清平世,忽起狼烽。” 郭沫若 《文艺论集续集·革命与文学》:“世事临到清平的时候,他们或许还可以讴歌一下太平。”
(2).清和平允。《世说新语·品藻》“ 閭丘冲 ,优於 满奋 、 郝隆 ”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冲 清平有鉴识。” 宋 苏轼 《<王定国诗集>叙》:“﹝ 王定国 ﹞以其 岭 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 冯古浦 在 西林相公 席上咏牡丹云:‘诗到清平能动主,花虽富贵不骄人。’”
(3).廉洁公正。《后汉书·鲁恭传》:“迁光禄勋,选举清平,京师贵族莫能枉其正。”《隋书·循吏传序》:“吏之清平,失其所欲,虽崇其赏,犹或不为。” 唐 元稹 《连昌宫词》:“长官清平太守好,拣选皆言由相公。”
(4).平静。 * 《和谢老<泛舟古田水库>原韵》:“湖水清平波浪无,楼船并进路航迂。” 冰心 《寄小读者》七:“我平时写作,喜在人静的时候,船上却处处是公共的地方,舱面阑边,人人可以来到。海景极好,心胸却难得清平。”
得中
(1) 科举时代指考试被录取
到了第三天,凡是得中的人,都得到主考官家里拜老师。——《相声传统作品选·连升 * 》
(2) 买奖券中奖
得中头奖
法眼
(1).佛教语。“五眼”之一。谓菩萨为度脱众生而照见一切法门之眼。《无量寿经》卷下:“法眼观察,究竟诸道。慧眼见真,能渡彼岸。” 慧远 义疏:“智能照法,故名法眼。” 宋 苏轼 《 * 阿罗汉赞·阿氏多尊》诗:“各研於心,得法眼正。”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佛肉眼见四十里》:“佛氏五眼:一曰肉眼,二曰天眼,三曰慧眼,四曰法眼,五曰佛眼。”
(2).指敏锐、精深的眼力。 明 屠隆 《綵毫记·预识汾阳》:“ 李先生 人天法眼,説此人奇伟必是不凡。”《儒林外史》第四回:“我这老师看文章是法眼,既然赏鉴令郎,一定是英才可贺。” 鲁迅 《呐喊·明天》:“ 王九妈 ,你有年纪,见的多,不如请你老法眼看一看。”
盆子
口大底小,较浅的盛器
方行
行为正直。 宋 范仲淹 《杨文公写真赞》:“然端言方行,回邪忌之,故尝避权臣之祸,归 阳翟 山。”
(1).遍行,通行。方,通“ 旁 ”。《书·立政》:“其克詰尔戍兵以陟 禹 之迹,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 曾运乾 正读:“方,旁也,普也。”《淮南子·主术训》:“今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不为 秦 楚 变节,不为 胡 越 改容,常一而不邪,方行而不流,一日行之,万世传之。”
(2).特指纵横驰骋。犹横行。《国语·齐语》:“君有此士也三万人,以方行於天下,以诛无道,以屏 周 室,天下大国之君莫之能御。” 韦昭 注:“方犹横也。” 明 冯梦龙 《智囊补·闺智·晏恭人》:“诚得 李侃 妇 晏恭人 以守, 绍续 女、 崔寧 妾以战……虽方行天下可也。”
精彩推荐:
- 贫贱如故旧,少壮即相依。中心不敢厌,但觉少光辉。向来乘时士,亦有能奋飞。一朝权势歇,欲退无所归。不如行其素,辛苦奈寒饥。人生系天运,何用发深悲?我居在穷巷,来往无华轩。辛勤衣食物,出此二亩园。薤菘郁朝露,桑柘浮春烟。以兹乱心曲,智计无他奸。择胜不在奢,兴至发清言。相逢樵牧徒,混混谁愚贤?松风四山来,清宵响瑶琴。听之不能寐,中有怨叹音。旦起绕其树,磈砢不计寻。清阴可敷席,有酒谁与斟?由来大度士,不受流俗侵。浩歌相倡答,慰此霜雪心。中年涉事熟,欲学唾面娄。逡巡避少年,赴秽不敢酬。旁人吁已甚,自喜计虑周。微劳消厚疚,残辱胜深忧。从知为下安,处上反无俦。人生各有志,勇懦从所求。古人重畎亩,有禄不待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