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方外友原文
我闻仙人隐尘寰,带索不整轻云寒。练气萧萧颜如丹,写诗赋咏锵琅玕。
自言富贵无所待,一啸万古神情欢。
嗟哉世故散淳朴,那识五体存真官。
残形渗漉亏灵药,夙夕不愧精神单。
仙芝混成生恍惚,道在此身端可观。
离明坎兑发变化,大似百读还海湍。
光辉便可揖玄上,胡用木鑽鑽石盘。
亘古虚无阡陌阔,从君跨鹤而乖鸾。
诗词问答
问:思方外友的作者是谁?答:张椿龄
问:思方外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椿龄的名句有哪些?答:张椿龄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人隐
(1).人民的痛苦。《后汉书·张衡传》:“故能同心戮力,勤恤人隐,奄受区夏,遂定帝位,皆谋臣之由也。” 李贤 注:“隐,病也。《国语》曰‘勤恤人隐,而除其害’也。”按今本《国语·周语上》作“民隐”。《北齐书·孝昭帝纪》:“轻徭薄赋,勤恤人隐。” 宋 王禹偁 《又谢恩表》:“敢不精求理本,广察物情,讨论国经,勤恤人隐。”
(2).指处在世俗之中的避世者。 隋 王通 《中说·礼乐》:“问 东方朔 ,子曰:人隐者也。” 阮逸 注:“诡迹混俗,不自求别於众人,故曰人隐。”
尘寰
人世间
自此尘寰音信断
带索
以绳索为衣带。形容贫寒清苦。《列子·天瑞》:“ 孔子 游於 太山 ,见 荣啟期 行乎 郕 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九十行带索,飢寒况当年。” 唐 白居易 《北窗三友》诗:“或乏担石储,或穿带索衣。”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试将茹荼带索,以毕餘生。”
不整
不端正,不整齐。《左传·宣公十二年》:“盈而以竭,夭且不整,所以凶也。” 唐 白居易 《长恨歌》:“云鬢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鸦头》:“ 王 一日游市廛,忽遇 赵 东楼,巾袍不整,形色枯黯。”
轻云
(1).薄云,淡云。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颻兮若流风之迴雪。” 南朝 齐 谢朓 《奉和随王殿下》之十二:“轻云齐广甸,微风散清漪。” 宋 苏轼 《醉落魄·离京口作》词:“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 清 宋照 《雾凇》诗:“东方渐见升阳曦,还怜化作轻云飞。”
(2).喻薄纱。 唐 聂夷中 《大垂手》诗:“金刀剪轻云,盘用黄金缕。”
(3).名马名。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十五:“轻云飘马足,明月动弓弰。” 倪璠 注:“《西京杂记》称 汉文帝 马有‘浮云’之名,故马曰‘轻云’,言马壮也。”
练气
指习静呼吸以求长生之术。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之一:“ 淮南王 ,好长生,服食练气读仙经。” 宋 苏轼 《养生偈》:“闲邪存诚,练气养精。” 清 魏源 《偶然吟》之十:“神仙祇畏穷,苦矣身为累。练气遗形骸,饮啄皆不事。”
萧萧
(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诗赋
(1).诗和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何必歌咏诗赋,可以扬君哉,愚窃惑焉。”《陈书·文学传·阴铿》:“幼聪慧,五岁能诵诗赋,日千言。” 清 顾炎武 《<音学五书>序》:“下及 唐 代,以诗赋取士,其韵一以 陆法言 《切韵》为準。”《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就是去岁宗师考取贵府二十七州县的诗赋首卷 杜先生 ?”
(2).指雅乐。《楚辞·大招》:“二八接舞,投诗赋只。” 王逸 注:“诗赋,雅乐也。古者以琴瑟歌诗赋为雅乐,《关雎》、《鹿鸣》是也。言有美女十六人联接而舞,发声举足与诗雅相合,且有节度也。”
琅玕
(1) 似玉的美石
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汉· 张衡《四愁诗》
(2) 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其实似珠;比喻珍贵、美好之物
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山海经》
(3) 翠竹的美称
剖劈青琅玕,家家盖墙屋。——唐· 白居易诗
贵无
魏 晋 玄学的重要思想。谓以“无”为天地万物的精神本原。本于《老子》:“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代表人物为 何晏 、 王弼 。 晋 裴頠 《崇有论》:“察夫偏质有弊,而覩简损之善,遂阐贵无之议,而建贱有之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然滞有者全繫於形用,贵无者专守於寂寥,徒鋭偏解,莫诣正理。” 唐 李磎 《广废庄论》:“夫虚无用之心也,必凭於有者也;有之得行也,必存於虚也。是以有无相资,而后功立,独贵无贱有,固已疎矣。”
万古
万世
万古长青
神情
面部表露出来的内心活动
露出愉快的神情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嗟哉
叹词。 汉 马援 《武溪深行》:“滔滔 武溪 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嗟哉 五溪 兮多毒淫。”《后汉书·耿弇传论》:“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唐 韩愈 《嗟哉董生行》:“嗟哉 董生 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尽日不得息。”
世故
(1) 通达人情,富有待人接物的处世经验
老于世故
有些人还绘声绘色,说他如何世故。——《琐忆》
(2) 应酬;敷衍
他也世故了几句
(3) 生计
不治世故
(4) 世事变故
世故尚未夷
(5) 世交
世故相逢各未闲
淳朴
敦厚质朴
言辞淳朴古人风
五体
(1).指《春秋》记述史事隐寓褒贬的五种手法。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推此五体,以寻经传,触类而长之。”参见“ 五例 ”。
(2).指汉字五种字体。篆书、八分书、真书、行书、草书。 宋 任玠 《玉海序》:“ 范度 《五体书》云:五体,曰篆、曰八分、曰真、曰行、曰草。”
(3).指汉字五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 宋高宗 《翰墨志》:“士人作字,有真、行、草、隶、篆五体。”
(4).指四肢及头。《起世经》卷二:“復以五叉,磔其五体,极受苦毒。”《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説得他悉心懺悔,五体皈依。”
真官
仙人而有官职者。亦指道士。 唐 刘长卿 《望龙山怀道士许法稜》诗:“空林閒坐独焚香,真官列侍儼成行。” 唐 皎然 《宿道士观》诗:“清佩闻虚步,真官方宿朝。” 宋 洪迈 《夷坚丁志·路当可》:“后数闻术士至,必相与合力敌之,往往告捷。及 路真官 来,翁又呼谓众曰:‘吾闻 路真官 法力通神,非常人比,必不免。’”
渗漉
(1).液体向下滴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滋液渗漉,何生不育?” 司马贞 索隐引《说文》:“渗漉,水下流之貌也。”《宋史·河渠志五》:“大河源深流长,皆山川膏腴渗漉,故灌溉民田,可以变斥卤而为肥沃。” 清 唐孙华 《鹰坊歌与夏重恺功同赋》:“多畜驯鸽供餵饲,流血渗漉霑衿喉。”
(2).比喻恩泽下施。《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六祈輟渗” 唐 李善 注:“渗谓渗漉,喻福祉也。” 宋 陆游 《瑞庆节贺表》:“东渐西被,伟声教之混同;上际下蟠,报仁恩之渗漉。” 清 魏源 《拟进呈<元史新编>序》:“是以膏泽之润,罕及於南;渗漉之恩,悉归於北。”
灵药
灵验有效的药,神奇的药
夙夕
早晚;日夜。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宋郑公为国惜体》:“陛下所问,皆臣等夙夕谋謨之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元夕放灯》:“仰惟祖宗创建守成之艰,夙夕兢惕,一遵成宪,以抚天下。”
不愧
无愧于;名副其实
不愧为艺术大师
精神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仙芝
书法名称的一种。 南朝 宋 鲍照 《飞白书势铭》:“丝縈髮垂,平理端密。盈尺锦两,片字金溢。故仙芝烦弱,既匪足双;虫虎琐碎,又安能匹?君子品之,是最神笔。” 钱仲联 注引《墨薮》:“ 六国 时各以异体为符信,製芝英书。或曰, 汉 代有灵芝三种,植于殿前,故作也。”
混成
(1).浑然一体,自然生成。《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王弼 注:“混然不可得而知,而万物由之以成,故曰混成也。” 汉 班固 《幽通赋》:“道混成而自然兮,术同原而分流。”《梁书·沉约传》:“回余眸於艮域,覿高馆於兹岭。虽混成以无跡,寔遗训之可秉。” 清 姚鼐 《暑怀》诗:“混成故无尾,象帝詎有先。”
(2).混合而成。 唐 刘知几 《史通·采撰》:“观夫 丘明 受经立传,广包诸国,盖当时有《周志》、《晋乘》、《郑书》、《楚杌》等篇,遂乃聚而编之,混成一録。” 曹禺 《雷雨》第四幕:“外面人声嘈乱,哭声,叫声,混成一片。”
恍惚
(1) 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
精神恍惚
(2) 证名。指神思不定、慌乱无主。由于七情内伤、外邪内干、发汗过多而损伤心气,以致精神不定
可观
(1) 值得看;可以看
凡物皆可观
(2) 指达到比较高的水平、程度
可观的收入
(3) 优美好看
这孩子仪容可观,说话伶俐
离明
(1).日;日光。语本《易·离》:“离为火,为日。” 孔颖达 疏:“离为火,取南方之行也;为日,取其日是火精也。”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故气炎日永,离明火中,槿荣任露,莲花胜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峨峨南岳,烈烈离明。” 宋 王安石 《和蔡枢密孟夏旦日西府书事》:“重轮庆自离明发,内壤阴随解泽消。”
(2).喻指君上的明察。 宋 李纲 《上渊圣皇帝实封言事奏状》:“伏望陛下运以乾刚,照以离明,为宗社生灵大计,断而行之。” 宋 王安石 《谢李舜举赐诏书药物表》:“况远跡久孤之地,实邇言易间之时,而离明昭晰于隐微,解泽频繁于疏逖。” 明 唐顺之 《请皇太子受朝疏》:“皇太子则离明之照,盛于两作;前星之曜,增辉紫极。”
变化
事物产生新的状况
初渐谓之变,变时新旧两体俱有;变尽旧体而有新体,谓之化。——《礼记·中庸》疏
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则天道变化,不主故常是正。——〔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百读
反复诵读。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一:“我昔入小学,首读‘仲尼居’,百读百不晓,但有唾成珠。” 朱自清 《论百读不厌》:“‘百读’只是‘重读’、‘多读’、‘屡读’的意思,并不一定一遍接着一遍的读下去。”
还海
寰海;环海。《敦煌曲子词·感皇恩》:“四海天下及诸州,皆言今岁永无忧,长途欢宴在高楼,还海内,束手愿归投。” 唐 孟郊 《汴州留别韩愈》诗:“坐见遶岸水,尽为还海波。”
光辉
光明,灿烂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土地》
石盘
(1).石制盘子。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上》:“﹝ 子路 ﹞復怀石盘,曰:‘夫子知虎在水,而使我取水,是欲杀我也。’乃欲杀夫子。问:‘上士 * 如之何?’曰:‘用笔端。’‘中士 * 如之何?’曰:‘用语言。’‘下士 * 如之何?’曰:‘用石盘。’ 子路 乃弃盘而去。”
(2).平整如盘的大石。 唐 郑损 《泛香亭》诗:“山溜穿云来几里,石盘和蘚凿何年?” 宋 叶适 《虎丘》诗:“松梢莫遣风雨横,石盘自添苔蘚涩。”
亘古
整个古代;终古
亘古通今,明鲜晦多。——鲍照《清河颂》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清·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虚无
(1) 荒诞无稽
(2) 天空
高标连汗漫,向望接虚无。——柳宗元《省试观庆云图》诗
阡陌
(1) 田界
田连阡陌
(2) 田间小路
阡陌交通。——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田野,垄亩
援旗誓众,奋于阡陌之上。——晋· 陆机《豪士赋》序
(4) 比喻途径、门路
(5) 草野民间
倔起阡陌之中。——汉· 贾谊《过秦论上》
跨鹤
(1).乘鹤,骑鹤。道教认为得道后能骑鹤飞升。 宋 林景熙 《简卫山斋》诗:“何当躡飞珮,跨鹤青云端。” 清 褚人穫 《坚瓠八集·徐仙》:“县丞 卓津 题《卜算子》词云:‘流水小湾西,晚坐孤亭静,不见高人跨鹤归,风水摇清影。’”
(2).用作逝世的婉辞。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六篇:“已而父母皆在府衙中跨鹤仙去。”参见“ 丁令威 ”。
(3).见“ 跨鹤扬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