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含鸡假豸喜同游,野外嘶风并紫骝。松竹迥寻青障寺,姓名题向白云楼。
泉源出石清消暑,僧语离经妙破愁。
争奈爱山尤恋阙,古来能有几人休。
诗词问答
问:《奉酬翁文尧员外神泉之游见寄嘉什》的作者是谁?答:黄滔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黄滔的名句有哪些?答:黄滔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705-74
参考注释
同游
见“ 同游 ”。
亦作“ 同游 ”。1.互相交往。《国语·齐语》:“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荀子·法行》:“ 曾子 曰:‘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这两位先生同里,少同学,长同游,壮同事。”
(2).一同游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王东亭 作 宣武 主簿,尝春月与 石头 兄弟乘马出郊,时彦同游者连鑣俱进。”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 平伯 同游 秦淮河 。”
(3).指同游者;同伴。 唐 许浑 《秋思》诗:“琪树西风枕簟秋, 楚 云 湘 水忆同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海公子》:“﹝ 张生 ﹞开尊自酌,恨无同游。”
野外
离居民点较远的地方
在野外工作的地质学家
嘶风
(马)迎风嘶叫。形容马势雄猛。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嘶风的骄马弄风珂,雄雄军势恶。” 宋 无名氏 《金明池·春游》词:“纵寳马嘶风,红尘拂面,也则寻芳归去。”《三国演义》第五回:“﹝ 吕布 ﹞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赚将》:“ 宛 马嘶风缓轡来, 黄河 冰上北门开。”
紫骝
古骏马名。《南史·羊侃传》:“帝因赐 侃 河南国 紫騮,令试之。 侃 执矟上马,左右击刺,特尽其妙。” 唐 李益 《紫骝马》诗:“争场看鬭鸡,白鼻紫騮嘶。” 明 陆采 《明珠记·探留》:“暂向垂杨繫紫騮,拂拭征衣垢,朱门十丈蟠双兽。”
松竹
(1).松与竹。亦以喻节操坚贞。 南朝 梁元帝 《与刘智藏书》:“山间芳杜,自有松竹之娱;巖穴鸣琴,非无薜萝之致。”《南史·张冲传》:“ 房长渝 谓 孜 曰:‘前使君忠实昊天,操愈松竹。’” 唐 白居易 《得辛氏夫遇盗而死遂求杀盗者而为之妻或责其失贞行之节不伏》:“ 辛氏 姑务雪寃,靡思违礼。励释憾之志,将殄雚蒲;蓄许嫁之心,则乖松竹。”
(2).喻节操坚贞的贤人。《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潜鱼择渊,高鸟候柯;赫赫三雄,并迴乾轴,竞收杞梓,争采松竹。” 吕向 注:“松竹,贞坚也,并比於贤人也。”
姓名
人的姓氏和名字
云楼
(1).耸入云霄的高楼。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琅邪台》:“ 琅邪 嶕嶢,屹若云楼。” 隋 辛德源 《短歌行》:“驰射罢金沟,戏笑上云楼。”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御气云楼敞,含风綵仗高。” 唐 李贺 《梦天》诗:“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2).指海市蜃楼。 唐 黄滔 《水殿赋》:“还如玉闕,控鼇海以峥嶸;稍类云楼,拔蜃江而耸峙。”
泉源
(1) 泉水的源头
(2) 河流上游处的水源
(3) 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原因
我们的学院是…人文学和科学的取之不尽的泉源
消暑
消夏;去暑
离经
(1).犹言离经辨志。 唐 黄滔 《赠怀光上人》诗:“过午休斋惯,离经吐论高。”
(2).脱离正轨。《鹖冠子·泰鸿》:“首尾易面,地理离经。” 陆佃 解:“天之首尾易向,则地理亦失其经。” 清 曹寅 《铜鼓歌》:“前贤遗迹不可测,语患怪诞多离经。”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人家从前读书的,都是学的参天拜祖,敬神理佛,如今你们这些吃屎的学生,张口就是离经,闭口就是畔道。”参见“ 离经畔道 ”。
犹言雕刻经文。 唐 李邕 《石赋》:“何止藏书入室,勒篆离经。”
破愁
排解愁闷。 唐 黄滔 《奉酬翁文尧员外神泉之游见寄嘉什诗》:“泉源出石清消暑,僧语离经妙破愁。” 宋 梅尧臣 《和正仲再和罢饮》:“ 吴 味期君强饮开, 楚 醅因我破愁来。”
争奈
怎奈;无奈。 唐 顾况 《从军行》之一:“风寒欲砭肌,争奈裘袄轻?” 宋 张先 《百媚娘》词:“乐事也知存后会,争奈眼前心里?”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春光在眼前,争奈玉人不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争奈他自己不争气,终日在公馆里,同那些底下人鬼混。”
恋阙
留恋宫阙。旧时用以比喻心不忘君。 唐 杜甫 《散愁》诗之二:“恋闕丹心破,霑衣皓首啼。” 唐 韩愈 《次邓州界》诗:“ 潮阳 南去倍 长沙 ,恋闕那堪更忆家。”《镜花缘》第六八回:“况臣自到天朝,业经两载,私製金甌之颂,幸依玉烛之光,食德饮和,感恩恋闕。”
古来
自古以来
古来如此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 李白《将进酒》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能有
反问语。古时多见于诗词。 宋 周邦彦 《苏幕遮·风情》词:“陇云沉,新月小。杨柳梢头,能有春多少?” 宋 辛弃疾 《清平乐·木樨》词:“打来休似年时,小窗能有高低,无顿许多香处,只消三两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