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祖堂留胜迹,再宿此登临。云月自明暗,山川无古今。
谷声猿啸远,泉脉虎跑深。
共到忘言处,休论佛与心。
诗词问答
问:《同李秘校谭员外月华长老谒慈济禅师会宿宝林》的作者是谁?答:余靖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余靖的名句有哪些?答:余靖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祖堂
(1).佛教祀祖师之堂。 五代 齐己 《寄武陵微上人》诗:“善卷臺边寺,松筠遶祖堂。” 明 胡玉昆 有《祖堂》诗云:“一领袈裟挂屋西,相传一祖凿幽栖。山留雨露滋薇蕨,寺儼 羲皇 絶鼓鼙。”
(2).祭祀祖先的厅堂。 王鲁彦 《开门炮》:“送年是最敬虔的事。那一天……我老是睡眼蒙矓地在祖堂的角隅里暗暗的战慄着。”
胜迹
名胜古迹
江山留胜迹
然而一切西湖胜迹的名目之中,我知道得最早的却是这 雷峰塔。—— 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
再宿
连宿两夜。《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参见“ 信宿 ”。
两夜,借指两天。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赵操》:“及家,相国薨再宿矣。” 宋 曾巩 《太平州回转运》:“去违再宿,怀嚮兼年。”
登临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南望彭泽、 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云月
(1).云和月。有时也指云中的月。 唐 张九龄 《和苏侍郎小园夕霁寄诸弟》:“云月爱秋景,林堂开夜扉。” 唐 杜甫 《宿青草湖》诗:“寒冰争倚薄,云月递微明。” 仇兆鳌 注:“微明曰递,见云月迭掩而迭开。” 金 元好问 《追录乙未八月十七日莘县梦中所得》诗:“梦迴真到哦诗处,满马西风云月清。”
(2).古代妇女的一种饰物。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如节物则春旛、灯毬、竞渡、艾虎、云月之类。”
明暗
亦作“ 明闇 ”。1.明与暗;明显与隐晦。《汉书·刘向传》:“由是观之,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 汉 王充 《论衡·答佞》:“深谋明术,深浅不能并行,明暗不能并知。”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二:“明闇信异姿,静躁亦殊形。”
(2).比喻政治清明与黑暗。《汉书·终军传》:“夫明闇之徵,上乱飞鸟,下动渊鱼。”
(3).喻指聪慧或愚昧。 宋 欧阳修 《为君难论下》:“此非听言之难,在听者之明暗也。”
(4).比喻真假;是非。《西游记》第九五回:“﹝后妃等﹞一个个上前拜告道:‘望圣僧救得我真公主来,分了明暗,必当重谢。’”
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古今
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泉脉
地下伏流的泉水。类似人体脉络,故称。 南朝 齐 谢朓 《赋贫民田》诗:“察壤见泉脉,覘星视农正。” 唐 王维 《春中田园作》诗:“持斧伐远扬,荷锄覘泉脉。” 宋 梅尧臣 《汝州后池听水》诗:“春水泉脉动,分巖临涧源。” 清 魏源 《太行诸谷》诗之四:“土润泉脉肥,木落峯容瘦。”
忘言
(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陈师道 《次韵德麟植桧》:“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惭搜句百无功。”
(2).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晋书·山涛传》:“后遇 阮籍 ,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韩愈 《祭薛中丞文》:“况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须言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抗疏中辍》:“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权奸已败,即往事果真,亦当忘言,此等追叙,似乎蛇足。”
诗文赏析
【原题】:
同李秘校谭员外月华长老谒慈济禅师会宿宝林道场
精彩推荐:
- 精金埋深山,凿土不难得。大贝贮沧海,破浪亦能识。山趋猛虎穴,海入长蛟室。必意往取之,投躯不少惜。仁义藏遗书,尧孔圣人迹。不观不知道,触涂暗於漆。上无猛虎畏,下无长蛟逼。污辱不及身,灿灿嵬山璧。金贝岂饱腹,盗窥恐易失。累累畜满家,仅能一身佚。孰谓遗书贫,猗顿莫能易。其源固不赀,可为天下泽。二子齿甚少,蚤莫宜加力。剖剥见光铓,拄天一千尺。勿逐篱下雏,自跨凤凰翼。雄声落众耳,白日飞霹雳。偏亲况在堂,雪缕初垂白。泪眼望荣归,一书千万亿。夜灯绽寒衣,秋风吹素壁。胡为不奋飞,跳跃在泥碛。北阙挂贤科,将相尝曾历。五犗垂巨钩,往往长鲸食。学饱遂骞翔,青云无物隔。右顾玉堂人,左揖金鼎客。广庭罗鼓钟,朱门画幡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