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梅一花得使字原文
玄冥雨霜叶槁地,谁为乾坤挽仁气。苔枝老丑春力微,绡出蛟宫剪初试。
芳信不消三两点,已压春风二十四。
百花头上头更高,空谷天寒弄幽致。
太素忽开浑沌苞,阳奇首泄河图祠。
山林骨格知无双,冰雪精神真寡二。
道人纸帐卧江月,却爱独清同此意。
浅波照影自相耦,忆何孤山作春事。
斜阳冻蝶愁未知,海上先锋青鸟使。
诗词问答
问:赋梅一花得使字的作者是谁?答:林景熙
问:赋梅一花得使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林景熙的名句有哪些?答:林景熙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冥雨
密云大雨。 明 皇甫冲 《维摩寺雨坐》诗:“冥雨从东来,惊雷自西往。林峦忽不见,但闻山涧响。”
霜叶
(1).经霜的叶子。《魏书·田益宗传》:“霜叶将沦,非劲飈无以速其籜。” 宋 苏轼 《谒金门·秋兴》词:“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霜叶微黄石骨青,孤吟自怪太零丁。”
(2).特指经霜变红的枫叶。 唐 杜牧 《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於二月花。” 宋 张抡 《朝中措·渔父》词之五:“ 松江 西畔水连空,霜叶舞丹枫。” 元 萨都剌 《寓栖云》诗:“最怜八月 江 南好,老雁叫云霜叶红。” 明 刘基 《仍用韵酬衍上人》之二:“有情霜叶欺花貌,无用风荷象客衣。”
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仁气
(1).仁厚之气。《礼记·乡饮酒义》:“天地温厚之气,始於东北,而盛於东南,此天地之盛德气也,此天地之仁气也。”
(2).仁爱的风尚。 宋 黄庭坚 《送刘士彦赴福建转运判官》诗:“南驱将仁气,百城共一陶。”
春力
指春季温煦之气催发万物之力。 唐 司空图 《柳》诗之一:“漫説早梅先得意,不知春力暗分张。” 前蜀 贯休 《寿春节进大蜀皇帝》诗之四:“春力遍时皆甲拆,王言闻者尽光辉。” 宋 陈师道 《和寇十一雨后登楼》:“麦秀知春力,人和验岁丰。”
蛟宫
龙宫。 唐 沉亚之 《湘中怨解》:“居数岁,生游 长安 ,是夕谓生曰:‘我 湘 中蛟宫之娣中,謫而从君,今岁满,无久留君所,欲为诀耳。’” 清 卓尔堪 《冻湖谣》:“夜风如矢,射入蛟宫。” 清 魏源 《寰海》诗之十:“全凭宝气销兵气,此夕蛟宫万丈明。”
初试
为了取得更高学位的投考者的初次考试;初次试验;初次尝试
初试锋芒
芳信
(1).花开的讯息。春日百花盛开,因亦以指春的消息。 宋 苏轼 《谢关景仁送红梅栽》诗之一:“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宋 尤袤 《入春半月未有梅花》诗:“几度杖藜贪看早,一年芳信恨开迟。” 明 陆采 《怀香记·承明雪宴》:“ 建章 宫闕积琼瑶,尽道梅花芳信到。”
(2).敬称他人来信。 唐 白居易 《祇役骆口驿喜萧侍御书至》诗:“忽惊芳信至,復与新诗并。”
(3).指闺中人的书信。 宋 史达祖 《双双燕·咏燕》词:“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
(4).犹佳音。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奉旨招婿》:“管取门楣得俊才,为传芳信仗良媒。”
不消
(1).抵不上;不当。《太平广记》卷一八八引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王毛仲》:“出其儿以示臣,熟眄褓中曰:此儿岂不消三品官?”
(2).不需要;不用。 宋 苏轼 《赠包安静先生》诗之三:“便须起来和热喫,不消洗面裹头巾。”《儒林外史》第二一回:“若情愿时,一个钱也不消费得。”《花城》1981.6:“她接过篮子,抽出一张崭新的五元钞票,塞进孩子手里:‘给你--不消找了。’”
(3).不消失。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天下之闕政则莫大乎此,而和气安得不消乎?” 郭沫若 《访埃杂吟·宿开罗市旅馆》:“煒煒堡桥,霓虹夜不消。”
三两
约数,表示少量。《汉书·萧何传》:“诸君独以身从我,多者三两人, 萧何 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唐 白居易 《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宋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三折:“三两下打死了呵,你就做的箇死无招对。” 马烽 《三年早知道》:“他三两步就跑到我跟前,热情地和我握手。”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十四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又称“二十四气”,因以“二十四”作为“ 气 ”的歇后语。气,生气。《 * 词话》第五三回:“莫不道我昨夜去了,大娘有些二十四么?”
花头
(1).花纹。《官场现形记》第二九回:“到了 南京 之后,住了两个月,寄过两件织现成花头的缎子送给 小红 作衣服穿。”
(2).花朵。《全唐诗》卷八九九载《撷芳》:“风摇荡,雨蒙茸,翠条柔弱花头重。” 宋 苏辙 《次迟韵千叶牡丹》之一:“ 潩 上名园似 洛 滨,花头种种鬪尖新。” 宋 刘蒙 《菊谱·夏金铃》:“夏金铃出 西京 ,开以六月,深黄,千叶……而花头瘦小,不甚鲜茂。”
(3).指妇女头上戴的装饰品。 叶玉森 《印度故宫词》:“花头蛮髻司香女,能作笼鸚呜咽语。”
(4).花招。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今人谓人狡獪弄术曰起花头。”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三:“这个情形只能作这样的解释,是反动派为着自己的利益时常玩弄花头。”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二:“我以为应该请适当的人向他疏通;疏通不是低头服小,是叫他不要在这桩事上出花头,阻挠我们的新发展。”参见“ 花招 ”。
(5).新奇的主意或办法。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 海婴 很好,每日上学,不大赖学了,但新添了一样花头,是礼拜天要看电影。”
(6).奥妙的地方。如:这种游戏看起来简单,里面的花头还真不少。
上头
旧指女子出嫁时将头发拢上去结成发髻。这种习俗称为上头,又叫及笄
空谷
空旷幽深的山谷。多指贤者隐居的地方。《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孔颖达 疏:“贤者隐居,必当潜处山谷。”《晋书·龚玄之传》:“夫哲王御世,必搜扬幽隐。故空谷流縶维之咏,丘园旅束帛之观。” 宋 苏轼 《谪居三适·夜卧濯足》诗:“今我逃空谷,孤城啸鵂鶹。” 郑泽 《佩忍初来长沙游麓山即席奉赠》诗:“幽兰散芬芳,搴为空谷酬。”
幽致
(1).幽雅别致;幽静雅致。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岑参》:“‘山风吹空林,颯颯如有人。’宜称幽致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斋宫》:“内亭曰 锦芳 ,曰 翠芳 ,流泉石梁,颇甚幽致。” 许地山 《缀网劳蛛》:“地方虽然不大,风景倒还幽致。”
(2).犹幽趣。 唐 白居易 《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睡足摩挲眼,眼前无一事。信脚遶池行,偶然得幽致。” 明 周履靖 《清啸》诗之十一:“ 梁园 崇侈丽,幽致属山家。”
(3).深奥的道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神道茫昧,理难辨测,故无以精其幽致矣。” 唐 王勃 《上吏部裴侍郎启》:“盖有识天人之幽致,明国家之大体。”
太素
(1).古代谓最原始的物质。《列子·天瑞》:“太素者,质之始也。” 汉 班固 《 * 通·天地》:“始起先有太初,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陈书·高祖纪上》:“肇昔元胎剖判,太素氤氲。”
(2).引申为天地。 三国 魏 曹植 《神龟赋》:“忽万载而不恤,周无疆於太素。”
(3).朴素,质朴。《淮南子·俶真训》:“偃其聪明而抱其太素。” 汉 班固 《幽通赋》:“皓尔太素,曷渝色兮。” 汉 班固 《东都赋》:“昭节俭,示太素,去后宫之丽饰,损乘舆之服御。”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乃服》:“然既曰布衣,太素足矣。”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之六:“被服太素中,何暇问紈綺。”
浑沌
同“混沌”
河图
儒家关于《周易》卦形来源的传说。《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孔 传:“ 伏牺 王天下,龙马出 河 ,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昔 康王 河图,陈于东序。” 宋 陆游 《读书》诗:“天球及河图,千古所共秘。”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且术士喜言怪诞,不曰予宗河图,则曰予宗洛书。” 闻一多 《书信·给梁实秋先生》:“河图则取义于 河 马负图, 伏羲 得之演为八卦,作为文字,更进而为绘画等等,所以代表中华文化之所由始也。”参见“ 河图洛书 ”。
山林
有山和树木的地方
山林地区
骨格
(1).人或动物的骨头架子。亦指人的体格;身材。《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那 玉英 虽经了许多磨折,到底骨格犹存。将息数日,面容顿改。” 沙汀 《卢家秀》:“ 卢家秀 同他相反,矮垛垛的,骨格宽大,白晰红润的宽脸上长着一对大而发亮的眼睛。”
(2).比喻诗文或其他事物的骨架或主体。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穠莫备。” 元 陈宜甫 《旧扇吟寄程雪楼廉使》:“携持骨格轻,发挥力量大。” 胡适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七:“ 章炳麟 的文章,所以能自成一家,也并非因为他模仿 魏 晋 ,只是因为他有学问做底子,有论理做骨格。”
(3).骨气;品格。 唐 吴融 《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骨格凌秋耸,心源见底空。” 蒋光慈 《少年飘泊者》十七:“我想,一个人总要有点骨格,决不应如牛猪一般的驯服。”
(4).气质;仪态。 元 郑光祖 《伊尹耕莘》第一折:“此子生的形容端正,骨格清奇,非等闲之人也。” 明 何景明 《相逢行赠孙从一》诗:“只今骨格殊恒调,倾都见者嗟英妙。”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见骨格清整,白鬚飘然。”
无双
没有可相比的;独一无二
精妙世无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程艺天下无双。——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雪精
指白驴或白骡。 宋 司马光 《温公续诗话》:“ 韩退 处士……尝跨一白驴,自有诗云:‘山人跨雪精,上便不论程。’” 元 张雨 《洪崖仙人图》诗:“雪精岂青骡,预讖入 蜀 年。” 明 陈继儒 《笔记》卷一:“ 洪崖 跨白驴曰雪精。” 明 王世贞 《谢寄洪崖图》诗:“自穿丹井隐,不跨雪精归。”
神真
犹神灵。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三:“昔有 杨 许 者, 杨 恒有神真往来,而 许 永不得见。” 明 张居正 《泰陵春祀》诗:“圣泽流寰宇,神真妥閟宫。”参见“ 神灵 ”。
道人
(1)
(2) 旧时对道士的尊称
(3) 称道教徒为道人
(4) 和尚的旧称
纸帐
以藤皮茧纸缝制的帐子。据 明 高濂 《遵生八笺》卷八记载,其制法为:“用藤皮茧纸缠於木上,以索缠紧,勒作皱纹,不用糊,以线折缝缝之。顶不用纸,以稀布为顶,取其透气。” 宋 苏轼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诗:“困眠得就纸帐暖,饱食未厌山蔬甘。”《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倦来眠纸帐,閒暇理丝桐,好不安閒自在。” 清 黄景仁 《二十夜》诗:“破窗蕉雨夜还惊,纸帐风来自作声。”
江月
(1).江面上空的月亮。 南朝 梁 何逊 《宿南洲浦》诗:“违乡已信次,江月初三五。” 唐 张说 《赠赵侍御》诗:“夜楼江月入,朝幌山云捲。” 明 周致尧 《西津夜泊》诗:“卧听海 * 地转,起看江月向人低。” 清 马士成 《虞美人·月下闻雁》词:“碧空江月明如昼,北雁征霜候。”
(2).江中的月影。 唐 杜甫 《漫成》诗:“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宋 赵汝愚 《同林择之姚宏甫游鼓山》诗:“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 清 许廷鑅 《湘帆图》诗:“醉来长啸 湘 云飞,一笑停帆弄江月。”
独清
(1).谓清白自处,不同流合污。《楚辞·渔父》:“ 屈原 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明 高启 《题许澜伯三虫图》诗:“谁道争花羣队里,长吟还有独清人。” 清 王履亨 《我亦有言》诗序:“风驰潮涌,忽升忽落……独醒独清者,庶免此夫。”
(2).独自扫清。 唐 杜甫 《览柏中丞兼子侄数人除官制词》诗:“三止 锦江 沸,独清 玉垒 昏。”
相耦
见“ 相偶 ”。
孤山
山名。在 浙江 杭州 西湖 中,孤峰独耸,秀丽清幽。 宋 林逋 曾隐居于此,喜种梅养鹤,世称 孤山处士 。 孤山 北麓有 放鹤亭 和梅林。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二》:“ 林逋 隐居 杭州 孤山 ,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復入笼中。” 宋 林逋 《宿姑苏净惠大师院》诗:“ 孤山 猿鸟 西湖 上,懒对寒灯咏《式微》。” 清 赵翼 《寓西湖十日杂记以诗》:“ 孤山 好林馆,丹碧隐青涟。” 清 秋瑾 《梅十章》之九:“ 孤山 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 郭沫若 《瓶》诗之四:“我是凭倚在 孤山 的水亭,我是伫立在亭外的水滨。”
春事
(1).春耕之事。《管子·幼官》:“地气发,戒春事。” 唐 李白 《寄东鲁二稚子》诗:“春事已不及,江行復茫然。” 宋 王初寮 《履道象州上元》诗:“幽怀不自閒,欲逐春事起。安得五亩园,种蔬引江水。”
(2).春色;春意。 唐 徐晶 《同蔡孚<五亭咏>》:“幽栖可怜处,春事满林扉。” 明 刘基 《次李子庚韵》:“风落餘花春事非,愁心烟雨共霏霏。” 清 曹寅 《菜花歌》:“四月 吴 中春事足,四郊花气穿城瀆。”
(3).特指花事。 宋 陈师道 《春怀示邻里》诗:“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4).指男女欢爱。 明 沉仕 《偶见》曲之二:“交鸞凤春事无涯,不觉香露滴、牡丹芽。”
斜阳
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海上
(1).海边;海岛。《吕氏春秋·恃君》:“ 柱厉叔 事 莒敖公 ,自以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则食菱芡,冬日则食橡栗。”《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公孙弘 ﹞家贫,牧豕海上。”《后汉书·荀爽传》:“﹝ 荀爽 ﹞后遭党錮,隐於海上,又南遁 汉 滨。” 明 陆深 《春雨堂随笔》:“予家海上,园亭中喜种杂花。”
(2).指湖滨。《文选·江淹<恨赋>》:“迁客 海 上,流戍 陇 阴。” 李善 注引《汉书》:“ 匈奴 乃徙 苏武 北海 上无人处。”
(3).海面上。《汉书·郊祀志上》:“及 秦始皇 至海上,则方士争言之。” 南朝 梁 沉约 《夕行闻夜鹤》诗:“愍海上之惊鳧,伤云閒之离鹤。” 唐 皮日休 《奉酬崔璐进士见寄次韵》:“意超海上鹰,运跼辕下驹。”
(4).指 上海 。犹言 沪 上。《海上花列传》第一回:“只因 海 上自通商以来,南部烟花日新月盛。” 冯自由 《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壬寅春,旅 沪 志士 馀杭 章炳麟 ……因联络 海 上有志之士,发起中国教育会为策动机关。” 王旡生 《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吾闻 海 上诸君子,发大愿合大力,既賡续此报,復求所以改良者,吾未尝不为之距跃三百,喜而不寐也。”
先锋
(1)
(2) 冲锋在前
(3) 战时率领先头部队迎敌的将领;泛指起先导作用者
青鸟使
神话传说 西王母 有三青鸟代为取食报信。后因以“青鸟使”借指传递书信的使者。 唐 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诗:“忽逢青鸟使,邀入 赤松 家。” 唐 李商隐 《昨日》诗:“昨日 紫姑神 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 明 汪廷讷 《种玉记·赴约》:“暂为青鸟使,忙把锦笺传。”参见“ 青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