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竹门原文 诗词名句

竹门

作者:徐侨 朝代:宋代

竹门原文

竹门何为设,护此自在身。
而有不知者,谓隔一切人。
门有闭有开,人有疏与亲。
闭以谢俗客,开以纳嘉宾。
或方计财利,我方甘窭贫。
或方图宦达,我方埋隐沦。
岂惟乖趋尚,诚亦困纠纷。
若夫道义交,开益所愿闻。
清幽能共适,淡薄能相因。
与夫学问徒,讲说敢辞勤。
义理滋我悦,诗书陶我真。
俱不役肴酌,且无昏精神。
然当时省己,勿或浪尤人。
古人重晚节,气衰当志新。
古人贵老成,齿颓资德尊。
初心苟无负,斯不愧斯门。

诗词问答

问:竹门的作者是谁?答:徐侨
问:竹门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徐侨的名句有哪些?答:徐侨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竹门

竹制之门。 唐 周贺 《春喜友人至山舍》诗:“鸟鸣春日晓,喜见竹门开。” 宋 刘克庄 《豫章沟》诗之二:“野店萧萧掩竹门,岸沙犹记履綦痕。” 茅盾 《子夜》十三:“雨打那些竹门的唦唦的声音,现在是更急更响了。”

何为

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 唐 韩愈 《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 唐 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子产》:“ 子产 立 公孙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孙 何为?’ 子产 曰:‘説也。’”

(2).是什么。《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 唐 徐夤 《人事》诗:“平生生计何为者?三逕苍苔十亩田。”

自在身

佛教语。谓心离烦恼、舒适自在的身躯。 唐 白居易 《池上闲吟》之一:“高卧閒行自在身,池边六见柳条新。”《景德传灯录·龙树尊者》:“尊者復於坐上现自在身,如满月轮。”

知者

能了解的人;有见识的人。 唐 元稹 《琵琶歌》:“曲名《无限》知者鲜,《霓裳羽衣》偏宛转。” 宋 苏轼 《以双刀遣子由次其韵》:“作诗铭其背,以待知者看。”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故余尝谓 太白 诗,谨守古人绳墨,亦步亦趋,不敢相背。至 杜陵 乃真与古人为敌,而变化不可测矣……但可为知者道,难与俗人言。”

有智慧的人。《周礼·考工记序》:“知者创物,巧者述之。” 陆德明 释文:“﹝知﹞音智。”《史记·商君列传》:“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 唐 杜甫 《贻华阳柳少府》诗:“鬱陶抱长策,义仗知者论。” 章炳麟 《文学说例》:“党同妬真,以破碎讥知者,人心浑浑,日益顽嚚,良有以也。”

一切

所有

一切不事事。——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宋·沈括《梦溪笔谈》

常觉一切事。——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俗客

(1).指不高雅的客人。 唐 韩愈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竹洞》:“洞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 宋 梅尧臣 《舟中夜与家人饮》诗:“且独与妇饮,颇胜俗客对。” 清 查慎行 《雨夜过徐淮江》诗之一:“五经自课佳儿读,半刺曾嫌俗客通。”

(2).指尘世间人,与神仙或出家、隐逸之人相对。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卫公靖》:“ 靖 俗客,非乘云者,奈何能行雨?”《三国演义》第三八回:“ 孔明 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童子曰:‘ 刘皇叔 在此,立候多时。’”

嘉宾

佳宾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小雅·鹿鸣》

方计

方略,计策。《三国志·魏志·贾诩传》“ 傕 復请 詡 为宣义将军” 裴松之 注引《献帝纪》:“ 羌 胡 数来闚省门,曰:‘天子在中邪? 李将军 许我宫人美女,今皆安在?’帝患之,使 詡 为之方计。”《晋书·四夷传·夫馀国》:“若其遗类足以復国者,当为方计,使得存立。”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 子厚 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晚霞》:“ 端 悽然起坐,便求方计。”

财利

财物货利。《周礼·夏官·合方氏》:“合方氏掌达天下之路,通其财利。”《汉书·贡禹传》:“求士不得真贤,相守崇财利,诛不行之所致也。”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近世学士,饰藻繢以夸詡,增刑法以趋嚮,析财利以拘曲者,则有闻矣。” 清 蒋士铨 《香祖楼·录功》:“你两隻眼光睩睩,专谋财利。”

窭贫

贫穷。语出《诗·邶风·北门》:“终窶且贫,莫知我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年来以家窶贫,又无三尺男,遂至音问梗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邑有 张生 ……家窶贫,无恒产,税居 王 第。”

宦达

官位显达,仕途亨通。 晋 李密 《陈情事表》:“且臣少事伪朝,歷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唐 杜甫 《寄高三十五詹事》诗:“安稳 高詹事 ,兵戈久索居。时来如宦达,岁晚莫情疎。” 元 范梈 《寒食后百丈山夜坐》诗:“以閒酬宦达,将病抵心慵。” 明 王世贞 《雨后与孙兆孺小坐》诗:“宦达何知味?年衰始问身。” 清 恽敬 《南华九老会诗谱序》:“士当年少气壮,束修自进,曰:‘吾将以为天下也。’一旦宦达矣,名溢於朝,禄丰於室,又相率引去以为高。”

隐沦

(1).神人等级之一。泛指神仙。《文选·郭璞<江赋>》:“纳隐沦之列真,挺异人乎精魄。” 李善 注引 汉 桓谭 《新论》:“天下神人五:一曰神仙,二曰隐沦,三曰使鬼物,四曰先知,五曰铸凝。”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嵇中散》:“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 南朝 齐 谢朓 《游敬亭山》诗:“隐沦既已託,灵异居然栖。”

(2).隐居。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诗:“既枉隐沦客,亦栖肥遯贤。”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孙登 ﹞思欲遯跡林乡,隐沦忘死。” 郁达夫 《秋夜怀人》诗之六:“晚年好静南乡住,仙寿溶溶乐隐沦。”

(3).指隐者。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诗:“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清 赵翼 《题周山茨观察老圃秋容图》诗:“公曾出塞悲流徙,我亦归田作隐沦。”

(4).隐没身体不使人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解奴辜》:“皆能隐沦,出入不由门户。”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 汉 时, 解奴辜 、 张貂 皆能隐沦,出入不由门户,此后世遁形之祖也。”

(5).沉沦,埋没。《晋书·郭璞传》:“ 严平 澄漠於尘肆, 梅真 隐沦乎市卒。”《文选·鲍照<行乐至城东桥>诗》:“尊贤永照灼,孤贱长隐沦。” 李善 注:“隐沦,谓幽隐沉沦也。” 章炳麟 《狱中闻沉禹希见杀》诗:“不见 沉生 久,江湖知隐沦。”

岂惟

见“ 岂唯 ”。

趋尚

情趣;好尚。 宋 廖莹中 《韩愈<秋怀诗>题解》:“公诗如‘自许连城价,傍砌看红药’,‘眼穿长讶双鱼断’之句,皆取诸《文选》,故此诗往往有其体,多感其趋尚不与世合。”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有德》:“若随其偶感之几,立异同以成趋尚,则有不善者矣。” 汪辟疆 《<唐人小说·莺莺传>按语》:“ 唐 人小説,影响於 元 明 大曲杂剧者颇多,而此传最传最广。究其原因:一则以传出 微之 ,文虽不高,而辞旨顽艷,颇切人情;一则社会心理,趋尚在此。”

纠纷

(1) 争执不下的事情

排解纠纷

(2) 不易解决的问题

一个充满法律纠纷的问题

若夫

句首语气词,用在句首或段落的开始,表示另提一事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道义

道德和正义

道义上的支持

开益

启发;增益。 宋 曾巩 《乞赐<唐六典>状》:“其於就列,皆知其任;其於治体,开益至多。” 宋 陆游 《答陆伯政上舍书》:“又得杂著诗文一编,置百事读之,所以开益,殆非一端。”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久蒙开益,故得少通今古。”

所愿

(1).愿望;希望。《孟子·公孙丑上》:“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 孔子 也。” 晋 陶潜 《闲情赋》:“考所愿而必违,徒契阔以苦心。”

(2).指愿意去的地方。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清幽

清静幽深

泉石清幽

淡薄

(1) 不浓厚

雾逐渐淡薄了

(2) 因淡忘而印象模糊

印象淡薄了

(3) 清贫

代儒家道虽然淡薄,倒也丰丰富富完了此事。——《红楼梦》

(4) 冷淡,不亲密

感情淡薄

相因

(1).相袭;相承。《史记·酷吏列传》:“二千石繫者新故相因,不减百餘人。”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国初宰相权重,臺諫侍从,莫敢议己,至 韩琦 、 范仲淹 始空贤者而争之,天下议论,相因而起。”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读史》:“惟八书十志, 迁 固 相因,作者沿波,递相撰述。”

(2).相关;相互依托。 唐 元稹 《莺莺传》:“鄙昔中表相因,或同宴处。” 宋 曾巩 《洪范传》:“﹝貌、言、视、听、思﹞五者,思所以为主於内,而用四事为外者也;至於四者,则皆自为用而不相因。”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景出想像,情在体贴,能以兴为衡,以思为权,情景相因,自不失重轻也。” 清 曹寅 《柳村画荷花长幅戏题》诗之二:“花花相似叶相因,数叶排花便失真。”

(3).价钱便宜。《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梁尚宾 听説,心中不忿,又见价钱相因,有些出息,放他不下。”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四章:“牛肉是顶养人的,价钱又比猪肉相因,为啥不吃?”

问徒

判处徒刑。《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 智圆 同姦不首,问徒三年,满日还俗当差。”

讲说

讲述解说。《普曜经·说法门品》:“是为八百法曜法门,菩萨大士临降神时,为诸天子讲説此法。”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四:“﹝ 孙奭 ﹞幼好学,博通书传,善讲説。” 沙汀 《风浪》:“工作同志正在讲说秩序的重要,希望大家不要抢着发言。”

义理

言辞、文章的含义和观点

以义理咨访。——清· 刘开《问说》

诗书

(1) 指《诗经》和《尚书》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泛指一般书籍、诗文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精神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省己

犹言自我反省。 宋 王禹偁 《拟贬萧瑀出家诏》:“朕失任贤之道,昧则哲之明……勉思省己,以卜自新。” 明 张居正 《奉旨迎母就养谢遣官郊劳疏》:“今生一命草芥,冒此宠荣;仰而戴天,俯焉省己。”

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晚节

(1) 晚年的节操

保持晚节

(2) 晚年

(3) 后期

贵老

(1).尊老。《礼记·祭义》:“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有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 宋 刘挚 《答文太师乞政启》:“盖 唐 室尊贤, 裴令 常为之轻重; 姬王 贵老, 周公 不去於朝廷。” 王闿运 《女箴》:“亦越敬姜,织杼自廉;亦既贵老,职思所歆。”

(2).中药名。陈皮的别名。参阅 宋 陶穀 《清异录·药品》。

资德

(1).涵育德性。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公以五常藴智,六气资德,乘天则策马秉灵,降神则牵、狼应象。”

(2). 明 代官职名。为训导太子读书的官员。《明史·职官志二》:“﹝东宫官属﹞又置资德院资德一人,资善二人。”

初心

(1).本意。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既不契於初心,生死永诀。”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一表》:“ 岑文本 之初心,止于县令。” 郭沫若 《万引》:“我的初心是想在创作上得些观摩。”

(2).佛教语。指初发心愿学习佛法者。《景德传灯录·弘教大师》:“初心后学,近入丛林;方便门中,乞师指示。”

不愧

无愧于;名副其实

不愧为艺术大师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岑徵,朝代:明代

    江城郭外晚风晴,处处桑麻间素馨。

    西域远贻天使种,墓田分却美人名。

    迎风暗觉春衫腻,待月横抽宝髻轻。

    南国香销红粉歇,十年肠断卖花声。

  • 作者:王勃,朝代:唐代
    彭泽官初去,河阳赋始传。田园归旧国,诗酒间长筵。列室窥丹洞,分楼瞰紫烟。萦回亘津渡,出没控郊鄽。凤琴调上客,龙辔俨群仙。松石偏宜古,藤萝不记年。重檐交密树,复磴拥危泉。抗石晞南岭,乘沙眇北川。傅岩来筑处,磻溪入钓前。日斜真趣远,幽思梦凉蝉。
  • 作者:蔡襄,朝代:宋代
    星骑翩翩鹤诏来,旋闻欢语沸春雷。天闲未减真龙种,沧海还空老蚌胎。拂纸半毫含意劲,摩云双翅待风开。寄言商颍辟荣客,好致吾君放道回。
  • 作者:李彭,朝代:宋代

    幽云生檐楹,落日挂户牖。

    茂树发华颠,归鸟鸣高柳。

    春风可怜人,举兹为我寿。

    行乐当及时,浮名竟何有。

  • 作者:韩维,朝代:宋代
    措枉我先违陛石,均劳公亦下堤沙。已欣晚岁逢良友,更喜高秋见好花。旨酒芳新来似水,危亭清绝至如家。三杯举白歌相和,忘却风前两鬓华。
  • 作者:李冲元,朝代:宋代
    孤云欲作人间雨,流水空传物外声。老柏倚岩高转瘦,寒花著雨坠还生。
  • 作者:释文珦,朝代:宋代
    厚地产桑谷,为民衣食资。井田取什一,公私两俱宜。今者异古昔,苛征常倍蓰。倍蓰犹未厌,泛索仍无时。官因字民设,胡为反害之。尽以应上求,民病莫能支。织者恒苦寒,耕者恒苦饥。空村绝鸡犬,败屋多流离。白叟与我言,其言乃如斯。老夫为悲吟,闻者当致思。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昔日侍臣扈避暑,写将丹棘一枝黄。

    向年驻此读洪范,却述于忧不敢忘。

  • 作者:吕公著,朝代:宋代
    谁将长剑斩长蛟,斩断长蛟剑复韬。爪尾蜿蜒凝华岳,角牙狞恶结蒿高。骨伤两处崭苍壁,血出东流汹巨涛。此物犹难保身首,为言谗口莫嗷嗷。
  • 作者:释普济,朝代:宋代
    瘦骨棱层一担夫,几年寥落在江湖。面皮捩转无人识,有甚闲名上祖图。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