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物皆具灵性,雁岂不知时。
适值仲秋节,遂辞朔漠陲。
北殊雨水候,宾异露寒期。
月令凡四举,长言乃各摛。
山庄如迎先,帝里觉来迟。
叫宇声犹涩,照波影尚疑。
授衣廑织妇,登谷幸农师。
协纪关民瘼,重儓且漫嗤。
诗词问答
问:《赋得鸿雁来(得时字八韵卿试题)》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六十四
2. 得时字八韵卿试题
参考注释
灵性
(1) 聪明
娇痴婢子无灵性,竟挽春衫来比并。——韩愈《芍药歌》
(2) 动物在驯化后具有的智能
这只狗很有灵性,它能帮助盲人带路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适值
正好遇到
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藤野先生》
秋节
(1).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参见“ 中秋 ”。
(2).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唐 韦安石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3).泛指秋季。 汉 班倢伃 《怨歌行》:“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 南朝 梁 沉约 《从军诗》之二:“凉风厉秋节,司典告详刑。” 唐 项斯 《古扇》诗:“昨日裁成夺夏威,忽逢秋节便相违。”
朔漠
原指北方沙漠地带,有时也泛指北方
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单于反其北庭,并领降众。——《后汉书·袁安传》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唐· 杜甫《咏怀古跡》
诸越则桃李冬实,朔莫则桃李夏荣。——宋· 沈括《梦溪笔谈》
雨水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2月18、19或20日
月令
农历中某月中的气候、时令
长言
(1).引长声音吟唱。语出《礼记·乐记》:“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郑玄 注:“长言之,引其声也。” 唐 元稹 《善歌如贯珠赋》:“长言邐迤,度曲 * 。”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者,咏言之谓,咏言即永言,永言即长言也……长言生于咏叹,故曲折而纡徐。”
(2). 汉 代注家譬况字音用语。与“短言”相对。《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春秋》伐者为客” 汉 何休 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 齐 人语也。”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伐》:“长言,若今读平声;短言,若今读入声。”
山庄
山中的村庄;别墅
帝里
犹言帝都,京都。《晋书·王导传》:“ 建康 ,古之 金陵 ,旧为帝里,又 孙仲谋 、 刘玄德 俱言王者之宅。” 唐 李百药 《赋得魏都》诗:“帝里三方盛,王庭万国来。” 明 张居正 《祭封一品严太夫人文》:“跂予望之, 章江 之陬;白云紫气,帝里皇州。” 清 金人瑞 《春感》诗之一:“忽承帝里来知己,传道臣名达圣人。”
来迟
汉武帝 为 李夫人 所作诗中之辞。 李夫人 少而夭卒, 汉武帝 思念不已。方士 少翁 言能致其神。令帝居帐,遥望见好女如 李夫人 之貌。帝益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见《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观 高祖 之咏《大风》, 孝武 之叹‘来迟’,歌童被声,莫敢不协。”
授衣
(1).谓制备寒衣。古代以九月为授衣之时。《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毛 传:“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 马瑞辰 通释:“凡言授者,皆授使为之也。此诗‘授衣’,亦授冬衣使为之。盖九月妇功成,丝麻之事已毕,始可为衣。非谓九月冬衣已成,遂以授人也。”一说谓官家分发冬衣。 孔颖达 疏:“可授冬衣者,谓衣成而授之。” 唐 羊士谔 《九月十日郡楼独酌》诗:“掾史当授衣,郡中稀物役。” 宋 陆游 《初寒》诗:“伤心到处闻砧杵,九月今年未授衣。”
(2).农历九月的别称。《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九月季秋亦曰暮秋……亦曰授衣。”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闺叙》:“即今授衣天气,风景萧条,砧捣寒溪,蛩吟晚砌。”
(3).谓廷赐锦衣。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十月》:“朔日朝,廷赐宰执以下锦,名曰‘授衣’。其赐锦花色依品从给赐。”
织妇
(1).指从事纺织劳动的妇女。《后汉书·庞参传》:“伏见道路行人,农夫织妇,皆曰‘太尉 庞参 ,竭忠尽节,徒以直道不能曲心,孤立羣邪之閒,自处中伤之地。’”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农夫织妇,携持幼弱,餉於其后。” 宋 戴复古 《织妇叹》:“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
(2).指织女星。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西北有织妇,綺縞何繽纷。” 黄节 注:“西北织妇,盖喻织女星也……是西北者,织女所在之方也。”
登谷
收割成熟的谷物。《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农乃登穀,天子尝新,先荐寝庙。” 郑玄 注:“黍稷之属於是始孰。”《宋史·乐志七》:“彍弩射牲,筑场登穀。”
民瘼
民众的疾苦。语本《诗·大雅·皇矣》:“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马瑞辰 通释:“《汉书》、《潜夫论》及《文选》注,并引作‘求民之瘼’。”《后汉书·循吏传序》:“广求民瘼,观纳风謡。” 唐 孙樵 《武皇遗剑录》:“民瘼其瘳,国用有加。” 宋 李纲 《与秦相公书》之十二:“入境之初,询问民瘼。耆老皆云,累年以来,既盗贼之所蹂践,又科需之所搔扰。” 明 方孝孺 《书学斋佔毕后》:“此非躬歷其事,而深究民瘼者,不能述斯言也。” 清 龚自珍 《水调歌头·竹屿病起赋一词送别》词:“帝念东南民瘼,一髮牵之头动,亲问六州鹺。”
重儓
见“ 重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