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苏武慢 以上二十首见呜鹤余音卷二原文 诗词名句

苏武慢 以上二十首见呜鹤余音卷二

作者:冯尊师 朝代:元代

原文

静室修心,云山养道,几个遇人传诀。
钻攒八卦,鼎备三才,修建道家基业。
阴与阳并,斡转枢机,旋走虎龙蟠结。
这天机逆顺,学流不晓,岂能分别。
希夷理、瑞气腾腾,祥云霭霭,紫雾罩笼金阙。
千神咸备,万化全成,方应大丹熟也。
琪树瑶花,遍满虚无真景,翠红相列。
观心澄晓月,清风满目,洞天清彻。

诗词问答

问:《苏武慢 以上二十首见呜鹤余音卷二》的作者是谁?答:冯尊师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冯尊师的名句有哪些?答:冯尊师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静室

(1).古代天子行幸,对所居宫室先派人清扫和检查,以保持洁净并防止意外。《后汉书·杨秉传》:“王者至尊,出入有常。警蹕而行,静室而止。” 李贤 注:“静室谓先使清宫也。”《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夫帝王之居……静室而后息驾,皆所以显至尊,务戒慎,垂法教也。”

(2).清静的屋子。《北史·列女传·郑善果母崔氏》:“静室端居,未尝輒出门閭。”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其时,山最幽僻,游者絶稀,惟 扬州 商人,构静室数间,春秋一到而已。” 鲁迅 《彷徨·伤逝》:“可惜的是我没有一间静室。 子君 又没有先前那么幽静,善于体贴了。”

(3).指寺院住房或隐士、居士修行之室。 北周 庾信 《咏画屏风诗》之二一:“洞灵开静室,云气满山斋。” 唐 綦毋潜 《题灵隐寺山顶禅院》诗:“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红楼梦》第一一八回:“你想 妙玉 也是带髮修行的……姑娘执意如此,我们就把姑娘住的房子便算了姑娘的静室。”

修心

修养心性。《庄子·田子方》:“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脱焉?”《魏书·释老志》:“故其始修心,则依佛、法、僧。” 唐 崔涂 《入蜀赴举秋夜与先生话别》诗:“失计方期隐,修心未到僧。” 冰心 《寄小读者·通讯十一》:“我纵欲修心养性,哪得此半年空闲,幕天席地的日子?”

云山

(1).云和山。 南朝 梁 吴均 《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云山离晻曖,花雾共依霏。” 唐 王昌龄 《过华阴》诗:“云起 太华山 ,云山共明灭。” 宋 苏舜钦 《无锡惠山寺》诗:“云山相照翠会合,殿阁对起凉参差。”

(2).高耸入云之山。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云山万里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唐 皇甫冉 《送王司直》诗:“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既而 秋圃 揭换壁纸,又得数诗……又一首曰:‘咫尺楼窗夜见灯,云山似阻几千层。’”

(3).远离尘世的地方。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南朝 梁 江淹 《萧被侍中敦劝表》:“臣不能遵烟洲而谢 歧伯 ,迎云山而揖 许由 。” 胡之骥 注:“ 阮嗣宗 《劝晋王牋》曰:‘临沧洲而谢 支伯 ,登 箕山 而揖 许由 。’” 唐 元稹 《修龟山鱼池示众僧》诗:“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 元 刘因 《赠狂道士》诗:“得意云山是处过,逢人对酒即高歌。”

养道

指道教的修道炼气炼丹等活动。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丹阳化铜》:“余尝从 惟湛 师访之,因请其药,取药帖,抄二钱匕相语曰:‘此我一月养道食料也。’”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点铜成庚》:“我辈穷访半生,今幸遇此,可以安心养道矣。”

几个

少数的

相对来说没有几个朋友

遇人

犹待人。《鹖冠子·道端》:“时君遇人有德,君子至门,不言而信,万民附亲。”《淮南子·人间训》:“以诈譌遇人,虽愈利,后无復。” 宋 曾巩 《殿中丞致仕王君墓志铭》:“其为人,居家孝友,遇人和易质厚,不为聪明机巧以譁世动俗。”

八卦

远古中国的一套象征性符号,由三条长画或断画组成的八种图式,在中国和日本用于占卜和象征

三才

(1).天、地、人。《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汉 王符 《潜夫论·本训》:“是故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三才异务,相待而成。”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当日三才始判,两仪初分。”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世以 * 地皇 人皇 为三皇者,列三才开始之序,继以 有巢 燧人 伏羲 神农 者,明人群进化之程,殆皆后人所命,非真号矣。”

(2).三位齐名之才人。(1)指 晋 之 潘滔 、 刘舆 、 裴邈 。《晋书·刘舆传》:“时称 越 府有三才: 潘滔 大才, 刘舆 长才, 裴邈 清才。”(2)指 北齐 之 温子昇 、 邢子才 、 魏收 。《北史·魏收传》:“﹝ 魏收 ﹞与 济阴 温子昇 、 河间 邢子才 齐誉,世号三才。”

(3).三种材料。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三:“轮人以轂、辐、牙为三才,弓人以胶、漆、丝为三才,然其所谓三才者亦眇矣。”

修建

用砖、瓦、木料、水泥、砂等建造;建筑

修建办公楼

道家

先秦时期的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

基业

根基;作为根基的产业;事业发展的基础

建立革命基业

斡转

运转。《朱子语类》卷九八:“天地之间,二气只管运转,不知不觉生出一箇人,不知不觉又生出一箇物,即他这箇斡转,便是生物时节。”

枢机

(1) 指朝廷的重要职位或机构

(2) 比喻事物的关键

言行,君子之枢机也。——《易·系辞》

夫耳目,心之枢机也。——《国语·周语下》

旋走

指来回走动。 萧红 《生死场》八:“她只每夜烧鱼,吃酒,吃得醉疯疯地,满院、满屋地旋走。”

蟠结

(1).盘曲纠结。 宋 苏轼 《孙莘老寄墨》诗之三:“晴窗洗砚坐,蛇蚓稍蟠结。”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衣和庵主》:“ 雪竇 妙高峯 左 千丈巖 巔有藤一枝,蜿蜒其上,下临不测,乃蟠结成龕,为藏修之所,故号 栖云 。”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而松於罅中直上达顶,露其半可窥,更旁裂一石,乃屈曲蟠结于峰顶之四周。”

(2).互相勾结。《明史·吴贞毓传》:“﹝ 马吉翔 ﹞遂与 定国 客蟠结,尽握中外权。” 清 戴名世 《三山存业序》:“及其成进士,为达官,座主门生,同年故旧,纠合蟠结,相倚为声势,以蠹国家而取富贵。”

(3).犹聚集。 宋 范成大 《清江台题榜》诗:“南来 富寿冈 ,形胜此蟠结。”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然则天工之巧,无所不有,精华蟠结,自成文章,非常理所可测矣。”

(4).郁积;郁结。 宋 苏辙 《施崇宁寺马》诗:“坐驰千里气蟠结,日食生芻空自笑。” 梁启超 《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故数年前主张排 满 论,虽师友督责日至,曾不肯自变其説;即至今日,而此种思想,蟠结胸中,每当酒酣耳热,犹时或间发而不能自制。”《花城》1980年第7期:“他无意将踢石当作游戏,却要借此宣泄蟠结在心头的悒郁。”

天机

(1) 上天的机密

(2) 泛指秘密

一语道破天机

(3) 天赋的灵机,即灵性

逆顺

(1).逆与顺。多指臣民的顺与不顺,情节的轻与重,境遇的好与不好,事理的当与不当等。《管子·版法解》:“人有逆顺,事有称量。”《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 唐 杜甫 《往在》诗:“主将晓逆顺,元元归始终。” 宋 范成大 《偶箴》诗:“逆顺境来欣戚变,咄哉谁是主人翁?” 清 侯方域 《颜真卿论》:“当 禄山 叛而 平原 固守,稍识逆顺者皆然,不必 真卿 也。”

(2).指星辰的逆行与顺行。《隋书·律历志下》:“其月之所食,皆依日亏起,每随类反之,皆与日食限同表里,而与日返其逆顺。”

学流

犹学派。《北齐书·魏收传》:“所引史官,恐其凌逼,唯取学流先相依附者。” 唐 李邕 《兖州曲阜县孔子庙碑序》:“侯褒圣於人爵,尸奠享於国庠。是用大起学流,锡类孝行。”参见“ 学派 ”。

岂能

怎能;哪能

我岂能反对?

分别

(1) 各自;个别

对他们应该分别对待

(2) 分头,各自,不共同,不一起

会长和秘书长分别接见了他

希夷

(1).《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河上公 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参解讲启》:“至理希夷,微言渊奥,非所能钻仰。” 唐 权德舆 《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诗:“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

(2).指虚寂玄妙的境界。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臣闻上圣玄邈,独超乎希夷;彊名之极,犹存乎罔象。” 唐 钱起 《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诗:“睿想入希夷,真游到 具茨 。”

(3).谓清静无为,任其自然。《北史·序传·李行之》:“年将六纪,官歷四朝,道协希夷,事忘可否。” 唐 白居易 《病中宴坐》诗:“外安支离体,中养希夷心。” 宋 范成大 《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之一:“宵旰三星纪,希夷十闰年。”

(4).指道家、道士。 唐 元稹 《周先生》诗:“希夷 周先生 ,烧香调琴心。” 明 高启 《与王隐君宿贞宁守道馆》诗:“愿从希夷游,稽首青牛翁。” 清 高孝本 《登华山》诗:“希夷云际卧,毛女树边逢。”

瑞气

吉祥之气

霞光瑞气

腾腾

(1) 比喻盛、旺盛。如:热气腾腾;怒火腾腾;怨气腾腾;杀气腾腾

(2) 蒙胧;迷糊貌

枯肠发发浇成浪,醉眼腾腾看作岚。——清· 钱谦益《谢藐姑太仆送酒》

(3) 升腾

(4) 表示鼓声、心跳声、脚步声的象声词

祥云

旧指象征祥瑞的云气,传说中神仙所驾的彩云

霭霭

云雾密集的样子

山头霭霭暮云横。——宋· 苏轼《题南溪竹上》

雾罩

指弥漫笼罩的雾气。 巴金 《还魂草》四:“今天不会来的,雾罩还没有散完。” 沙汀 《过渡集·夜谈》:“河面上有层薄薄的雾罩,远远望去,对岸那些连绵不断的山岭,只有一点模模糊糊的影子。”

金阙

(1).道家谓天上有黄金阙,为仙人或天帝所居。《神异经·西北荒经》:“西北荒中有两金闕,高百丈。” 唐 杨炯 《盂兰盆赋》:“晃兮瑶臺之帝室,赩兮金闕之仙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金闕远,紫宸高,苍天梦梦。”

(2).指天子所居的宫阙。 北齐 颜之推 《观我生赋》:“指金闕以长鎩,向王路而蹶张。”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青云随步朝金闕,各要把此衷竭。” 清 赵翼 《己卯元日早朝》诗:“糺縵五云金闕朗,太平中外一家春。”

万化

(1).万事万物;大自然。《申鉴·政体》:“恕者仁之术也,正者义之要也,至哉,此谓道根,万化存焉尔。”《汉书·京房传》:“ 房 对曰:‘古帝王以功举贤,则万化成,瑞应著。’” 颜师古 注:“万化,万机之事,施教化者也。一曰万物之类也。”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妃匹有篤恭之德,乃足以奉神灵而理万化。”

(2).各种变化。《庄子·大宗师》:“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 唐 白居易 《叹老》诗之一:“万化成於渐,渐衰看不觉。”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三:“语虽合璧,意若贯珠,非书穷五车,笔含万化,未足云也。”

琪树

(1).仙境中的玉树。《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建木灭景於千寻,琪树璀璨而垂珠。” 吕延济 注:“琪树,玉树。” 唐 崔珏 《哭李商隐》诗:“应游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衣上玉坛。” 宋 范成大 《步虚词》:“琪树玲瓏珠网碎,仙风吹作步虚声。” 元 萨都剌 《将游茅山》诗:“错骑白鹤访 茅君 ,琪树秋声隔夜闻。”

(2).树名。 唐 李德裕 《金松赋》:“琪树以垂珠而擅名,金松以潜熲而莫覿。” 唐 李绅 《琪树》诗序:“琪树垂条如弱柳,结子如碧珠,三年子可一熟。每岁生者相续,一年緑,二年碧,三年者红,缀於条上,璀错相间。” 宋 张敦颐 《六朝事迹·宝林寺》:“ 寳林寺 有琪树,在法堂前。”

(3).比喻亭亭玉立的美人。 唐 温庭筠 《女冠子》词:“雪胸鸞镜里,琪树凤楼前。” 五代 鹿虔扆 《女冠子》词:“凤楼琪树,惆悵 刘郎 一去,正春深。”

(4).指枝条被雪覆盖的树。 宋 杨万里 《贺吉州李州守腊雪》诗:“八邑山川一千里,尽种琪树璣为英。” 宋 朱熹 《咏雪》:“不堪琪树犹含冻,飜笑梅花许耐寒。”

瑶花

见“ 瑶华 ”。

遍满

遍及;布满。《南齐书·王晏传》:“论荐党附,遍满臺府。” 宋 陆游 《梅花绝句》:“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清 谭嗣同 《仁学》五十:“虽流转世间,依然遍满法界。”

虚无

(1) 荒诞无稽

(2) 天空

高标连汗漫,向望接虚无。——柳宗元《省试观庆云图》诗

观心

观察心性。佛教以心为万法的主体,无一事在心外,故观心即能究明一切事(现象)理(本体)。《十不二门指要钞》上:“盖一切教行,皆以观心为要。” 唐 施肩吾 《题景上人山门》诗:“水有青莲沙有金,老僧於此独观心。” 宋 苏辙 《诸子将筑室以画图相示》诗之三:“久尔观心终未悟,偶然见道了无疑。” 清 龚自珍 《重辑六妙门序》:“五曰还,此门还是裂小网,开佛知见曰裂大网,还者非他,《觉意三昧》之观,观心是也。”

晓月

拂晓的残月。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 云阳 ,落日次 朱方 。”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诗:“哀碪擣秋色,晓月啼寒螿。” 宋 柳永 《殢人娇》词:“晓月将沉,征驂已鞴。愁肠乱,又还分袂。” 曹禺 《原野》第三幕:“左半个天悬着半轮晓月,如同一张薄纸。”

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满目

充满视野

琳琅满目

洞天

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意思是洞中别有天地,现在借指引人入胜的境地

别有洞天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清彻

(1).清静明朗。《世说新语·言语》“ 温 曰: 嶠 虽不敏” 刘孝标 注 晋 虞预 《晋书》:“ 嶠 字 太真 , 太原 祁 人,少标俊清彻,英颖显名。”《南史·张融传》:“ 融 形貌短丑,精神清彻。”《书·洪范》“视曰明” 唐 孔颖达 疏:“视必明於善恶,故必清彻而审察也。” 明 李东阳 《嘉禾姜封君哀辞》:“﹝ 嘉禾 ﹞内秉刚毅,外鍳清彻。”

(2).清而透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湍水》:“水甚清彻。” 叶圣陶 《倪焕之》四:“他看 焕之 有一双敏锐而清彻的眼睛。”

(3).清脆;清晰。多形容音响。 唐 冯贽 《云仙杂记·造笙》:“遇吹时,飞沙於中激扬,声愈清彻。”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名臣》:“凡人耳有灵响……其后听於静中,若铃声远闻,耆年之后,愈觉清彻。” 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只有打出来的骨牌拍在紫檀桌面上的声音,在 * 的寂静中清彻地作响。”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佚名,朝代:宋代
    雪意垂垂,算天为、风流酝酿。便催得、蕊宫仙子,队移仙仗。明月珠连湘浦合,清风佩过秦楼响。带天香、郁郁碾云軿,通宵降。温玉枕,销金帐。花烛下,狨毡上。这英才美貌,一双不枉。鸾凤镜明栖彩翼,鸳鸯被阔翻新浪。祝君莫学画眉痴,如张敞。
  • 作者:罗隐,朝代:唐代
    前年帝里望行尘,记得仙家第四人。泉暖旧谙龙偃息,露寒初见鹤精神。歌声上榻梁园晚,梦绕残钟汜水春。知有箧中编集在,只应从此是经纶。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宋玉悲秋千载后,诗人例有早秋诗。老夫自笑心如石,三日秋风漫不知。
  • 作者:吕陶,朝代:宋代

    家家桑枣尽成林,场圃充盈院落深。

    九十馀年事耕凿,不知金革到如今。

  • 作者:曾丰,朝代:宋代
    江深寂无声,旁岸时虢虢。推篷细听之,乃是石间滴。固知水之鸣,多出石之激。如何厌喧人,罪水不罪石。吾在水石间,雅性虽嗜默。鸣非吾敢嫌,激非吾敢责。奉解水石纷,两各适其适。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亭亭五丈余,高意犹未已。山僧年九十,清静老不死。自云手种时,一棵青桐子。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
  • 作者:释德洪,朝代:宋代

    不改平生岁寒操,近来随世解方圆。

    知君出异惊群听,显我寻常是一偏。

    但见苍官遭宠锡,那知青士亦超迁。

    水花院落春风晚,庭种连蕉怪石前。

  • 作者:伍梅城,朝代:宋代
    甲子头春雨。知老天、净冼荆扬,十年烟雾。夜半堕中星一颗,飞下五云深处。帝亲敕、六丁呵护。须信斯人为世瑞,非人龙、定是文中虎。关世道,系天数。此儿殊怕人惊顾。况当家、廷评为祖,大中为父。料想廷评公一笑,笑对大中共语。应自把、小程夸取。会见九州熙白日,做状元、宰相荣门户。年正少,四亲具。
  • 作者:释德洪,朝代:宋代

    吹毛用了急须磨,铁脊师兄舌太多。

    祖佛命根俱截断,笑中惊倒老维摩。

  • 作者:汪元量,朝代:宋代
    绵州八月秋气深,芙蓉溪上花阴阴。使君唤船复载酒,书生快意仍长吟。击鼓吹笙欢客饮,脱巾露发看日沈。归来不知其所往,但见月高松树林。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