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岩寺隋文帝马脑盏歌原文
天宫宝器隋朝物,锁在金函比金骨。开函捧之光乃发,阿修罗王掌中月。
五云如拳轻复浓,昔曾噀酒今藏龙。
规形环影相透彻,乱雪繁花千万重。
可怜贞质无今古,可叹隋陵一抔土。
宫中艳女满宫春,得亲此宝能几人。
一留寒殿殿将坏,唯有幽光通隙尘。
山中老僧眉似雪,忍死相传保扃鐍。
诗词问答
问:栖岩寺隋文帝马脑盏歌的作者是谁?答:卢纶
问:栖岩寺隋文帝马脑盏歌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栖岩寺隋文帝马脑盏歌是什么体裁?答:七古
问:卢纶的名句有哪些?答:卢纶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277_47
参考注释
天宫
上帝或诸神在天上的住所;天国
宝器
(1).指象征王位的祭器。《周礼·春官·天府》:“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藏之。”《左传·庄公二十年》:“秋,王及 郑伯 入于 鄔 ,遂入 成周 ,取其宝器而还。”《史记·晋世家》:“ 曲沃 武公 伐 晋侯 緡 ,灭之,尽以其宝器赂献于 周釐王 。”《后汉书·皇甫嵩传》:“混齐六合,南面称制,移宝器於将兴,推亡 汉 於已坠。”《七国春秋平话》卷上:“宝器转输於 临淄 ,遗种逃魂於 莒墨 。”
(2).泛指珍贵的器物。《史记·龟策列传》:“今夫珠玉宝器,虽有所深藏,必见其光,必出其神明,其此之谓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王 公与朝士共饮酒,举琉璃盌谓 伯仁 曰:‘此盌腹殊空,谓之宝器何邪?’”《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无限天人持宝器,瑠璃鉢饭似真珠。”《云笈七籤》卷一一八:“观前江内往往夜有光从水出……众人瞻之,以为有宝器之物。”
朝物
朝仪文物。《后汉书·明帝纪赞》:“备章朝物,省薄坟陵。” 李贤 注:“朝物,谓朝仪文物也。”
金函
金匣。《北史·赤土传》:“以铸金为多罗叶,隐起成文以为表,金函封之,令婆罗门以香花奏蠡鼓而送之。”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其玉之香,可闻於数百步,虽鏁之金函石匱,终不能掩其气。” 明 唐顺之 《送樊大夫会朝长至》诗:“天子迎阳疏玉户,羣方献寿拜金函。”
金骨
(1).金和骨。比喻坚固的事物。语本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众口鑠金,积毁销骨。”《文选·鲍照<代君子有所思>》:“蚁壤漏山河,丝泪毁金骨。” 李善 注:“金骨之坚,喻亲之篤者。言谗邪之人,但下如丝之泪,而金骨为之伤毁也。”
(2).佛骨,仙骨。 唐 李白 《感兴》诗之五:“西山玉童子,使我鍊金骨。欲逐黄鹤飞,相呼向 蓬闕 。” 宋仁宗 《佛牙舍利赞》:“惟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鍊色长新。”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刘商》:“好神仙,鍊金骨。”
阿修罗
梵语Asura的译音。或译为“阿素若”、“阿须伦”、“阿须罗”。意译不端正(容貌丑恶)或无酒,或非天(与天相似)。古 印度 神话中的一种鬼神。佛教采用其名,名为无酒神,亦名为无善神。 唐 卢纶 《栖岩寺隋文帝马脑盏歌》:“开函捧之光乃发,阿修罗王掌中月。”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我闻阿修罗,横攻 善见宫 。” 章炳麟 《訄书·地治》:“ 印度 之言阿修罗者,译言‘无酒’,一曰‘非天’,谓其酿酒不成而不为天帝也。”
掌中
(1).手掌中。 唐 杜甫 《小至》诗:“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宋 陆游 《过放生池追怀江公民表谏议》诗:“九州看如掌中果,天不遣为吁可惜。”
(2).喻控制的范围内。犹言掌握之中。《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五年》:“兵已过险,士有必死之志;餘粮栖亩,人无匱乏之忧,虏已入吾掌中矣。” 清 谭嗣同 《金陵听说法》诗:“大地山河今领取,菴摩罗果掌中论。”
五云
(1).青、白、赤、黑、黄五种云色。古人视云色占吉凶丰歉。《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以二至二分观云色,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丰。”《关尹子·二柱》:“五云之变,可以卜当年之丰歉。”《云笈七籤》卷四一:“五云交荫,六炁扇尘。”
(2).五色瑞云。多作吉祥的征兆。《南齐书·乐志》:“圣祖降,五云集。” 唐 骆宾王 《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瑞开三眷,祥洽五云。”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三折:“神霄絳闕,丽日五云浮,开綺讌,待宸游。”
(3).指皇帝所在地。 唐 王建 《赠郭将军》诗:“承恩新拜上将军,当值巡更近五云。”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赐完》:“天书飞下五云傍,紫陌珂声夜未央。” 清 陈梦雷 《立秋后一日至都门即事赋感》诗:“遥向五云深处望,低徊今昔倍辛酸。”
(4).指云英、云珠、云母、云液、云沙五种云母。据称按五季服用,能寿考乃至成仙。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或闻有晓消五云,飞八石,转九丹,治黄白。”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服五云之法……服之一年,则百病除;三年久服,老公反成童子;五年不闕,可以役使鬼神。”参阅 杨明照 《<抱朴子内篇校释>补正》。
(5).见“ 五云体 ”。
噀酒
指 后汉 栾巴 喷酒为雨事。 晋 葛洪 《神仙传·栾巴》:“正旦大会, 巴 后到,有酒容,赐百官酒,又不饮,而西南向噀之。有司奏不敬。詔问 巴 , 巴 曰:‘臣适见 成都 市上火,臣故漱酒,为尔救之。’乃发驛书问 成都 ,已奏言:‘正旦食后失火,须臾有大雨三阵,从东北来,火乃止,雨著人皆作酒气。’”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一折:“情愿做归湖 范蠡 ,情愿做噀酒 欒巴 ,携閒客登山採药,唤村童汲水烹茶。”
透彻
(1) 显明通彻
溪光初透彻,秋色正清华。——杜牧《题白苹州诗》
(2) 通明灵活
透彻玲珑,不可凑泊。——《沧浪诗话》
(3) 深入,完全了解
分析得透彻
繁花
盛开的花;各种各样的花
公园里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千万
副词,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千万不复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千万无渝 。——唐· 李朝威《柳毅传》
可怜
(1) 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贞质
(1).坚贞的资质。《艺文类聚》卷六九引 晋 殷允 《杖铭》:“荃蕙虽秀,才非贞质;异端虽美,道无玄术。” 唐 柳宗元 《南中荣橘柚》诗:“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 清 吴士玉 《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可怜 宋 社沦海水,片石迺有神灵凭;鼎迁者三载五百,贞质不毁堪嗟矜。”
(2).谓使资质坚强。 晋 顾恺之 《冰赋》:“激厉风而贞质,仰和景而融暉。”
(3).正直质朴。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夫其俗也,性虽狷急,志甚贞质,於财无苟得,於义有餘让。”
今古
(1).现时与往昔。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宋 苏轼 《夜直秘阁呈王敏甫》诗:“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
(2).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
(3).过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时间。《北史·薛辩传》:“汝既未来,便成今古,缅然永别,为恨何言!” 唐 王昌龄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诗:“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元 赵孟頫 《闻捣衣》诗:“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时始惘然。”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可叹
(1) 值得赞美
(2) 令人感慨
外行领导这么大个企业,是真可惜又可叹!
一抔土
(1).一捧之土。后亦指坟墓。《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假令愚民取 长陵 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长陵 为 汉高祖 陵。 明 常伦 《过韩信岭》诗:“ 长陵 一抔土,寂寞亦 三秦 。” 清 洪昇 《长生殿·弹词》:“半科树是薄命碑碣,一抔土是断肠墓穴。”
(2).指每一寸土地。 陈毅 《登大庾岭》诗:“ * 卖尽一抔土,弥天烽火举红旗。”
艳女
美艳的女子。多指歌女、舞女。 唐 孟郊 《静女吟》:“艳女皆妬色,静女独检踪。” 宋 梅尧臣 《击瓯赋》:“善则善矣,未若艳女之歌喉。”
寒殿
指荒凉冷落的寺庙。 唐 司空曙 《过庆宝寺》诗:“黄叶前朝寺,无僧寒殿开。” 唐 许浑 《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诗之二:“山风寒殿磬,溪雨夜船灯。”
幽光
(1).潜隐的光辉。常用以指人的品德。 唐 韩愈 《答崔立之书》:“诛姦諛於既死,发潜德之幽光。” 唐 柳宗元 《与邕州李域中丞论陆卓启》:“振宣幽光,激励頽俗。” 明 李东阳 《雷公峡二十韵》:“有笔赞幽光,兹言敢终纳。” 清 龚自珍 《忏心》诗:“经济文章磨白昼,幽光狂慧復中宵。”復,发露。
(2).微弱的光。 唐 李商隐 《燕台》诗之一:“今日东风自不胜,化作幽光入西海。” 郭沫若 《脱离 * 以后》八:“街头巷口泛着一种形容不出来的恬静的幽光,人到这儿,就好像魂游太虚之府。”
隙尘
(1).指在透过隙缝的光柱中游动的尘埃。 唐 卢纶 《栖岩寺隋文帝马脑盏歌》:“一留寒殿殿将坏,唯有幽光通隙尘。”
(2).比喻微不足道或稍纵即逝的事物。
老僧
(1).年老的和尚。 唐 韩愈 《与孟简尚书书》:“ 潮州 时,有一老僧号 大颠 ,颇聪明,识道理。” 宋 陆游 《夏夜泛舟书所见》诗:“山房犹復畏炎蒸,长掩柴门媿老僧。” 清 郑燮 《题画兰二十一则》之七:“昔游 天目山 ,与老僧坐密室中,闻幽兰香,不知所出。”
(2).老和尚自称。《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老僧与檀越又有一段因缘,愿投宅上为儿,以报盖棺之德。”《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居士,你但放心,説兇得吉。你若果有山高水低,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
忍死
谓临终不肯绝气,有所期待;在死前勉力从事。《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宣王 顿首流涕”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朕忍死待君,君其与 爽 辅此。” 唐 卢纶 《栖岩寺隋文帝马脑盏歌》:“山中老僧眉似雪,忍死相传保扃鐍。” 唐 李商隐 《代仆射濮阳公遗表》:“灶乏传薪之火,餘焰几何?隙无留影之驹,残光即尽。叩心恋闕,忍死封章。” 清 谭嗣同 《狱中题壁》诗:“望门投止思 张俭 ,忍死须臾待 杜根 。”
相传
(1) 长期以来流传下来的
相传这事发生在北方
(2) 递相传授
扃鐍
(1).门闩锁钥之类。《庄子·胠箧》:“将为胠篋、投囊、发匱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成玄英 疏:“扃,关钮也;鐍,锁钥也。”《旧唐书·刘悟传》:“ 悟 少有勇力,叔 逸準 为 汴 帅,积緡钱数百万於 洛 中, 悟 輒破扃鐍,悉盗用之。”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一:“有司将搜捕,主僧悉令登阁,而固其扃鐍。”
(2).关闭,锁闭。《旧唐书·王璵传》:“ 左震 晨至,驛门扃鐍不可启, 震 破锁而入。”《宋史·五行志四》:“ 汉 乾祐 中, 荆南 高从诲 凿池於山亭下,得石匣长尺餘,扃鐍甚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剑侠》:“某中丞巡抚 上江 ,一日,遣吏齎金三千赴京师,途宿古庙中,扃鐍甚固,晨起已失金所在,而门钥宛然。”
(3).引申为隔绝。 清 黄宗羲 《过云木冰记》:“盖其地当万山之中,嚣尘沸响,扃鐍人间,邨烟佛照,无殊阴火之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