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见心斋原文
道学家者言,心在腔子里。
既在腔子里,目见无其理。
复见天地心,圣言岂不是。
天地人三才,中和宁殊视。
倪筦本圆通,物我非彼此。
偶于见心斋,略悟一贯旨。
诗词问答
问:题见心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见心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纸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七
参考注释
道学
(1) 宋代儒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等的哲学思想
(2) 形容迂腐守旧
假道学
目见
亲眼看到。 汉 王充 《论衡·说日》:“ 鲁 史目见,不空言者也,云与雨俱,雨集于地。” 唐 韩愈 《故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在文书所记及耳闻相传者不説,今直取目见、亲与之游而以药败者七六公以为世诫。” 宋 苏轼 《苏州姚氏三瑞堂》诗:“ 枫桥 、 三瑞 皆目见,天意宛在 虞鰥 后。”《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向士肃 ﹞后来常对亲友们説此目见之事,以为笑话。”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不是
(1)
错误;过失
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
(2)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三才
(1).天、地、人。《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汉 王符 《潜夫论·本训》:“是故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三才异务,相待而成。”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当日三才始判,两仪初分。”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世以 * 地皇 人皇 为三皇者,列三才开始之序,继以 有巢 燧人 伏羲 神农 者,明人群进化之程,殆皆后人所命,非真号矣。”
(2).三位齐名之才人。(1)指 晋 之 潘滔 、 刘舆 、 裴邈 。《晋书·刘舆传》:“时称 越 府有三才: 潘滔 大才, 刘舆 长才, 裴邈 清才。”(2)指 北齐 之 温子昇 、 邢子才 、 魏收 。《北史·魏收传》:“﹝ 魏收 ﹞与 济阴 温子昇 、 河间 邢子才 齐誉,世号三才。”
(3).三种材料。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三:“轮人以轂、辐、牙为三才,弓人以胶、漆、丝为三才,然其所谓三才者亦眇矣。”
中和
(1) 使中和
用酸中和碱
(2) 相对的事物互相抵消,失去各自的性质
酸碱中和
圆通
通达事理,处事灵活
不圆通,缺乏机智,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该说话,哪些话说得不是时候
物我
彼此,外物与己身。《列子·杨朱》:“君臣皆安,物我兼利,古之道也。”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张绰<杂述>》:“物我俱忘怀,可以狎鸥鸟。” 明 沉鲸 《双珠记·月下相逢》:“ 孔 门之乐,不拘物我,相与少叙,料无不可。”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他们是没有物我的区分,没有国族的界别。”
彼此
对称词。指你我、双方,那个和这个
彼此错杂。——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军中之将,各有彼此。——《资治通鉴》
心斋
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庄子·人间世》:“ 回 曰:‘敢问心斋。’ 仲尼 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於听,心止於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宋 苏轼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之二:“苦热诚知处处皆,何当危坐学心斋。” 清 赵翼 《岁暮杂诗》之一:“身退敢谈天下事,心斋惟对古人书。” 郭沫若 《归去来·在轰炸中来去》:“故尔沐浴之后,必然地伴以心斋,我是这样地感觉着。”
一贯
一向如此,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