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青牛行赠兴济孙封君原文 诗词名句

青牛行赠兴济孙封君

作者:邵经邦 朝代:明代

青牛行赠兴济孙封君原文

南极老人君莫攀,东皇木公畴与班。

谁人貌得果下叟,青瞳白发酡朱颜。

鸿胪大人思邈裔,庞基先白孙敖世。

金殿连姻钟鼎家,玉房通藉椒兰第。

凤毛麟角斗芳菲,琼枝玉树相交辉。

燕山灵椿窦氏老,函谷青牛柱下归。

五千道德闲胸臆,七十寻常皆自得。

长生久视固有常,善言知足无瑕贼。

豪华岂足为翁多,盖公清净师参何。

皇之无他玄与默,会见千世万世人颂青牛歌。

诗词问答

问:青牛行赠兴济孙封君的作者是谁?答:邵经邦
问:青牛行赠兴济孙封君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邵经邦的名句有哪些?答:邵经邦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沧海遗珠

参考注释

南极老人

星名,即 * 。旧时以为此星主寿,故常用于祝寿时称颂主人。《史记·天官书》:“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 张守节 正义:“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极,为人主占寿命延长之应。常以秋分之曙见於景,春分之夕见於丁。见,国长命,故谓之寿昌,天下安寧;不见,人主忧也。” 唐 李白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诗:“ 衡山 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水浒传》第一回:“披髮仗剑, 北方真武 踏龟蛇;趿履顶冠,南极老人伏龙虎。”亦省作“ 南极老 ”。 明 张伯纯 《仙吕点绛唇·寿康对山太史》套曲:“雨过庭除,爽生紈苧。祥光騖,奏瑟吹竽,南极老迎初度。”

皇木

皇家的木材。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司徒公<历仕录>》:“﹝ 梁 汝元 ﹞以侵欺皇木银两,犯罪拒捕,杀伤 吴善五 等六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八:“﹝ 杨潮观 ﹞以运 四川 皇木,故再见于 白门 ,垂四十年矣。”

公畴

复姓。 战国 时 齐 国有 公畴竖 。见《战国策·韩策三》。

谁人

何人;哪一个。《吕氏春秋·贵信》:“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 唐 王建 《簇蚕辞》:“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晦翁 断了此事,自家道:‘此等锄强扶弱的事,不是我,谁人肯做?’”川剧《五台会兄》:“ 杨延德 :谨遵师命。(内马叫)师父! 五台山 清静的禅院,谁人的马叫?”

得果

(1).佛教语。谓学佛而得到证悟。果,正果。《中论·观四谛品》:“无四沙门果故,则无得果向果者。”《南史·到溉传》:“﹝ 到溉 ﹞便屏家人请僧读经赞唄,及卒,颜色如恆,手屈二指,即佛道所云得果也。”

(2).收获果实。 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诗之十:“种园得果廑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青瞳

乌黑色的瞳仁。 宋 曾巩 《送叔延判官》诗:“君子从戎碧油下,緑髮青瞳笏袍整。”

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朱颜

(1).红润美好的容颜。《楚辞·大招》:“嫮目宜笑,娥眉曼只。容则秀雅,穉朱颜只。” 王夫之 通释:“穉朱颜者,肌肉滑润,如婴穉也。” 南朝 宋 鲍照 《芙蓉赋》:“陋 荆 姬之朱颜,笑 夏 女之光髮。”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雕栏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颜改。”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评》:“ 元卿 年十八第进士,其叔 正叟 贺之云:‘月中丹桂输先手,镜里朱颜正后生。’” 清 刘大櫆 《祭吴文肃公文》:“我初见公,公在内阁,皓髮朱颜,笑言磊磊。”

(2).和悦的脸色。表示亲热信任。《汉书·淮阳王刘钦传》:“ 博 自以弃捐,不意大王还意反义,结以朱颜,愿杀身报德。”

(3).美色;美女。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四:“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余冠英 注:“朱颜为美色。” 南朝 梁简文帝 《美女篇》:“朱颜半已醉,微笑隐香屏。”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七折:“欲觅佳姻,须索放还,强羈留,空絮烦,算除非为觅朱颜,算除非为觅朱颜。” 清 方文 《王抑之招集斋中有赠》诗:“翠幙出朱颜,清謳发皓齿。”

(4).指青春年少。 唐 郎士元 《闻蝉寄友人》诗:“朱颜向华髮,定是几年程。” 宋 曾巩 《孔教授张法曹以曾论荐特示长笺》诗:“緑髮朱颜两少年,出伦清誉每相先。” 元 曾瑞卿 《留鞋记》第一折:“[梅香云]姐姐,你纔一十八岁,慌怎么的![正旦唱]我则怕一去朱颜唤不回,误了我这佳期。” 清 顾炎武 《蓟门送子德归关中》诗:“与子穷年长作客,子非朱颜我头白。”

(5).脸红。形容酒醉的面容。 晋 潘岳 《金谷集作》诗:“玄醴染朱颜,但愬杯行迟。” 宋 司马光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闲来高韵浑如鹤,醉里朱颜却变童。”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自古缨冕无丑士,酸寒一洗朱颜酡。”

(6).脸红。羞赧之色。《北齐书·王晞传》:“丞相西閤祭酒 卢思道 谓 晞 曰:‘昨被召朱颜,得不以鱼鸟致怪。’”

鸿胪

(1).官署名。《周礼》官名有大行人之职, 秦 及 汉 初称典客, 景帝 六年,更名大行令, 武帝 太初 元年,改称大鸿胪,主掌接待宾客之事。 东汉 以后,大鸿胪主要职掌为朝祭礼仪之赞导。 北齐 始置鸿胪寺, 唐 一度改为司宾寺, 南宋 、 金 、 元 废, 明 复之, 清 沿置。主官或称卿,或称正卿,副职为少卿,属官因各朝代而异,或有鸣赞、序班,或置丞、主簿。《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典客, 秦 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 景帝 中六年更名大行令,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大鸿臚。”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郊庙行礼讚九宾,鸿声臚传之也。”《新唐书·百官志三》:“凡客还,鸿臚籍衣齎赐物多少以报主客,给过所。”

(2).指该官署官员。 唐 韩愈 《袁氏先庙碑》:“始居 华阴 ,为 拓拔魏 鸿臚。” 明 李东阳 《十八日听传胪有作》诗:“黄纸数行丹詔字,鸿臚三唱甲科名。”

大人

(1) 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贵族

(2) 对父母叔伯等长辈的敬称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父亲大人

(3) 成年人

大人小孩都可以来

(4) 身材长大的人

(5) 对老者、长者的敬称

(6) 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

孙敖

即 孙叔敖 。 唐 李德裕 《寒食日三殿侍宴奉进诗》:“寝谋惭 汲黯 ,秉羽贵 孙敖 。”参见“ 孙叔 ”。

金殿

金饰的殿堂,指帝王的宫殿

金殿玉楼

连姻

(1).亦作“ 连婣 ”。两家通过婚姻关系结成亲戚。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浚 因求为妾,父兄不许。 络秀 曰:‘门户殄瘁,何惜一女,若连婣贵族,将来或大益。’”《南齐书·刘悛传》:“ 悛 歷朝见恩遇。 太祖 为 鄱阳王 鏘 纳 悛 妹为妃。 高宗 又为 晋安王 宝义 纳 悛 女为妃,自此连姻帝室。”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玩具·新安制墨》:“ 新安 人例工製墨, 方于鲁 名最著。 汪太函 司马与之连姻,奬饰稍过,名振宇内。”《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时 僧格 与 约苏穆尔 连婣,相与为姦。”

(2).指姻亲。 清 蒲松龄 《日用俗字·身体章》:“女有公婆和妯娌,男有哥嫂与连姻。”

钟鼎

(1).钟和鼎。《吕氏春秋·节丧》:“夫玩好货寳,钟鼎壶滥,轝马衣被戈剑,不可胜数。”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杂论》:“近世 山东 、 河南 粥钟鼎尊匜,穷极巧丽,皆墓中物也。”

(2).喻富贵荣华。 宋 黄庭坚 《次韵答王眘中》:“夸士慕钟鼎,寒儒守典坟。”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迺弟 诚轩 《炙背诗》曰:‘……钟鼎形骸外,溪山梦寐餘。’” 廖仲恺 《史坚如石像开幕演说》:“ 史 家里的进士、翰林、举人都有。实生在钟鼎之家。”参见“ 钟鸣鼎食 ”。

(3).指钟鼎文。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鼻上有八篆文,中有‘鲁国’二字可识之,奇古如钟鼎样。”

(1).钟和鼎。上面多铭刻记事表功的文字。《淮南子·泰族训》:“不大鐘鼎者,非爱金也。”《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圣贤以此鏤金版而鐫盘盂,书玉牒而刻鐘鼎。” 李善 注引《墨子》:“琢之盘盂,铭於鐘鼎,传於后世。”《旧唐书·长孙无忌传》:“自古皇王,褒崇勋德。既勒铭於鐘鼎,又图形於丹青。” 明 唐顺之 《题王世新一枝窝》诗之一:“鐘鼎相传精古文,户庭不出玩初爻。” 华山 《远航集·窑洞阵地战》:“好些人家把祖传的钟鼎和铁香炉等等老古董,都拿到兵工厂去,给民兵换地雷。”

(2).指高官重任。 三国 魏 曹操 《陈损益表》:“臣以区区之质,而当鐘鼎之任。”

(3).指富贵。 唐 杜甫 《清明》诗之一:“鐘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清 冯桂芬 《吴氏祭田记》:“晚近士大夫身都富贵,具鐘鼎之养,而庙貌不设,祭田不备者有之。”参见“ 鐘鸣鼎食 ”。

玉房

(1).玉饰的房屋。多指神仙的居处。《汉书·礼乐志》:“神之出,排玉房,周流杂,拔兰堂。” 明 何景明 《画鹤赋》:“疑照景於金阁,讶栖霞於玉房。”

(2).指华丽的房屋。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陈法服於帷座,陪窈窕於玉房。” 唐 李端 《听筝》诗:“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宋 杨万里 《行路难》诗:“彻侯万户秩万石,珠户玉房贮倾国。”

(3).美称花的子房。 唐 沉佺期 《题椰子树》诗:“玉房九霄露,碧叶四时春。” 唐 白居易 《牡丹芳》诗:“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蕋绽红玉房。”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词:“玉房金蘂,宜在玉人纤手里。”

(4).特指莲房。 宋 杨万里 《食莲子》诗:“白玉蜂儿緑玉房,蜂房未绽已闻香。”

(5).道教语。称心。《黄庭外景经·上部经》:“玉房之中神门户。” 务成子 注:“玉房,一名洞房,一名紫房,一名絳宫,一名明堂,玉华之下金匱乡,神明门户,一之所从者哉。”

通藉

见“ 通籍 ”。

椒兰

(1).椒与兰。皆芳香之物,故以并称。《荀子·礼论》:“芻豢稻粱,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 唐 杜牧 《阿房宫赋》:“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明 徐元 《八义记·宣子见主》:“珠围翠绕,椒兰喷衣。” 清 方文 《石臼访韩元长》诗:“芳烈椒兰气,苍寒栝栢姿。”

(2).比喻美好。 唐 元稹 《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闻尔鼙鼓之音,怀尔椒兰之德。”

(3).喻美好贤德者。《旧唐书·列女传序》:“末代风靡,贞行寂寥,聊播椒兰,以貽闺壼,彤管之职,幸无忽焉。”

(4).后妃居住处。亦代指后妃。 明 叶子奇 《草木子·谈薮》:“ 宋 宫人 王昭仪 ,名 惠清 ,字 冲华 ,丙子北行,题驛中有《满江红》词云‘……名播椒兰妃后里,欢承笑语君王侧。’”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土工》:“至拱事椒兰,籍名粉黛,不可胜纪矣。”

(5).指 楚 大夫 子椒 和 楚怀王 少弟 司马 子兰 。二人均为佞人。《楚辞·离骚》:“览 椒 兰 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蘺。” 王逸 注:“言观 子椒 、 子兰 变节若此。” 南朝 宋 颜延之 《祭屈原文》:“谋折 仪 尚 ,贞蔑 椒 兰 。”后因以指佞人。 唐 韩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因献杨常侍》诗:“ 椒兰 争妬忌, 絳 灌 共谗諂。”按,后世学者或以 王逸 注为非。参阅 游国恩 《离骚纂义》。

凤毛麟角

比喻人或物稀有珍贵

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摘抄》

芳菲

(1) 花草香美的样子

(2) 芳香的花草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宋· 沈括《梦溪笔谈》

琼枝玉树

指披上冰雪的树木。也比喻品格高洁的人。

交辉

相互辉映

五彩缤纷的灯光交辉夺目

燕山

中国河北省北部山脉。西起八达岭,东到山海关,主峰雾灵山2116米。著名的明朝万里长城在河北省、北京市部分即沿其山脊而筑

灵椿

(1).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树。典出《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唐 韩偓 《小隐》诗:“灵椿朝菌由来事,却笑 庄生 始欲齐。”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四折:“和那瑶草为隣,灵椿共茂,丹桂同芳。” 清 赵翼 《放言》诗:“灵椿寿八千,朝菌及夕萎。”

(2).喻年高德劭的人。 前蜀 张蠙 《投翰林张侍郎》诗:“丹穴虽无凡羽翼,灵椿还向细枝条。” 宋 辛弃疾 《沁园春·寿赵茂嘉郎中》词:“天教多寿,看到貂蝉七叶孙。君家里,是几枝丹桂,几树灵椿?”

(3).比喻父亲。 五代 冯道 《赠窦十》诗:“ 燕山 竇十郎 ,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明 吴承恩 《贺金秋泉翁媪障词》:“日近灵椿,接龙光於瑞桂;露溥慈竹,籍凤采於崇兰。” 明 汪廷讷 《种玉记·嘉会》:“灵椿雨露应沾泽,使棠棣春风亦并妍。”

函谷

亦作“ 凾谷 ”。 函谷关 。 三国 魏 曹植 《又赠丁仪王粲》诗:“从军度 凾谷 ,驱马过 西京 。” 唐 李白 《古风》诗之三:“收兵铸金人, 函谷 正东关。”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 老子 的西出 函谷 ,为了 孔子 的几句话,并非我的发见或创造。”

青牛

(1).黑毛的牛。 南朝 梁简文帝 《乌栖曲》之三:“青牛丹轂七香车,可怜今夜宿倡家。”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 长安 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鲁迅 《故事新编·出关》:“但先给我的那匹青牛刷一下,鞍鞯晒一下。我明天一早就要骑的。”

(2).指土牛。旧时习俗,立春塑土牛用以劝耕。又称“春牛”。《隋书·礼仪志二》:“立春前五日,於州大门外之东,造青土牛两头,耕夫犁具。立春,有司迎春於东郊,竖青幡於青牛之傍焉。”参见“ 打春 ”。

(3).《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於是 老子 廼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司马贞 索隐引 汉 刘向 《列仙传》:“ 老子 西游, 关 令 尹喜 望见有紫气浮 关 ,而 老子 果乘青牛而过也。”后因以“青牛”为神仙道士之坐骑。《旧唐书·文苑传中·贺知章》:“故 越州 千秋观 道士 贺知章 ……以暮齿辞禄,再见款诚,愿追二老之踪,克遂 四明 之客。允叶初志,脱落朝衣,驾青牛而不还,狎白衣而长往。”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二折:“説杀你驾青牛,乘赤鲤,驂白鹿,骑黄鹤,怎如俺这宝马雕鞍最好。”

(4). 老子 的代称。 明 李贽 《答周二鲁书》:“此儒者之用,所以竟为 蒙庄 所排, 青牛 所訶,而以为不如良贾也。”

(5).旧时谓三煞神之一。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吉凶典制·撒豆穀》:“ 汉 世 京房 之女,适 翼奉 子, 奉 择日迎之, 房 以其日不吉,以三煞在门故也。三煞者,谓青羊、乌鸡、青牛之神也。凡是三者在门,新人不得入。”

(6).千年木精所变之牛。《太平御览》卷九百引《嵩高记》:“山有大松,或千岁,其精变为青牛。”

柱下

(1).相传 老子 曾为 周 柱下史,后以“柱下”为 老子 或 老子 《道德经》的代称。《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贵清静者,以席上为腐议;束名实者,以柱下为诞辞。” 李贤 注:“柱下, 老子 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 漆园 之义疏。”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词:“莫怪新来白髮,恐是当年柱下,《道德》五千言。” 清 龚自珍 《邵子显校刊<娄东杂著>序》:“此事成,可以傲 嬴 刘 ,媲柱下,储以俟后圣。”

(2). 周 秦 置柱下史,后因以为御史的代称。《汉书·张苍传》:“﹝ 张苍 ﹞ 秦 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 颜师古 注:“柱下,居殿柱之下,若今侍立御史矣。” 唐 独孤及 《张侍御写真图赞》:“执法柱下,分形画工。” 明 夏完淳 《招魂》:“先生在柱下三年,从初服者六年。” 清 钱谦益 《左汇序》:“侍御起家为刑官,今方执法柱下。”参见“ 柱下史 ”。

(3).借指藏书之所。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九》:“瞽宗、辟雍、泮宫、柱下,固册府礼乐之渊渚,师友讲习之林囿也。”

道德

(1)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作为校长,他要求在学校里保持高的道德标准和礼貌规矩

(2) 合乎道德的

胸臆

内心深处的想法

直抒胸臆

寻常

普通,一般

不寻常的来客

岐王宅里寻常见。——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寻常巷陌。——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自得

自觉得意、开心

意气扬扬,甚为自得

悠然自得。——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长生久视

长久地活着。《老子》:“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吕氏春秋·重己》:“无贤不肖,莫不欲长生久视。” 高诱 注:“视,活也。” 晋 葛洪 《抱朴子·仁明》:“异口同辞,唯论药石,岂可便谓鍼艾之伎过於长生久视之道乎!”

固有

从一开始就有的

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改造我们的学习》

善言

(1).有益之言;好话。《孟子·离娄下》:“ 禹 恶旨酒,而好善言。”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方今天子仁圣……乐善言如不得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万岁》:“他人猎得禽兽,吾猎得善言。”法家亦以特指儒家的仁义之言。《韩非子·饬令》:“飭令,则法不迁;法平,则吏无奸。法已定矣,不以善言害法。”

(2).善于言谈,巧于言辞。《老子》:“善言,无瑕謫。”《庄子·徐无鬼》:“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史记·五帝本纪》:“ 共工 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 张守节 正义:“ 共工 善为言语,用意邪僻也。”

知足

知道满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

知足常乐

无瑕

没有瑕疵,比喻没有缺点或污点

白璧无瑕

豪华

(1) 富丽堂皇,以富裕、奢侈为特征的

豪华饭店

(2) 过分铺张,牵涉大量的支出或费用的

生活豪华

清净

(1) 心境洁净,不受外扰

清净守节

(2) 安定,不纷扰

图清净

(3) 清洁纯净

清净的山,清净的水

(4) 简明不繁

清净简易

(5) 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出家清净

之无

(1).之字与无字。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僕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於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僕者,僕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金 元好问 《赠利州侯神童》诗:“极知之无不足讶,更恐洛诵难为功。”

(2).借指简单易识之字。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应谐·乍解张皇》:“ 汝 有田舍翁,家貲殽盛,而累世不识之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医术》:“张曰‘我仅识之无耳,乌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医何必多识字乎?但行之耳。’”

会见

跟别人相见

安排在两点钟会见一位朋友

世人

世上的人;普通人

世人皆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宋· 周敦颐《爱莲说》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谢翱,朝代:宋代
    闺中玻璃盆,贮水看落月。看月复看日,日月从此出。爱此日与月,倾泻入妾怀。疑此一掬水,中涵济与淮。泪落水中影,见妾头上钗。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尘净天逵宿雨过,帝京景物鬯清和。

    年来深识盈虚理,每对休徵谨畏多。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髯老羔豚顿置渠,较于藜藿定何如。

    性偏见说嫌形秽,退食难逢下箸馀。

  • 作者:释绍昙,朝代:宋代
    不续曹溪正脉,支分一派朝宗。弘满清凉窟宅,春雷变化鱼龙。
  • 作者:魏野,朝代:宋代
    遥知清贵孰能攀,天上闲胜地上闲。除对圣君论道外,时题诗句落人间。
  • 作者:许景衡,朝代:宋代
    剑溪激流湍,狠石森戈殳。剑山皆壁立,小径千盘纡。行人虽慎择,何者为夷涂。我行岳滩上,短亭临路隅。诗榜纷四壁,共伤辛氏姝。辛公罢会稽,归舟挈妻孥。惊涛触巨石,十掌一息殂。唯公倚敝篷,脱命颠沛馀。泥沙污玉质,波澜漾罗襦。草木为惨淡,鸥凫亦惊呼。娇魂逐流水,散漫何所如。遗骸不尽获,亦有葬江鱼。千金不垂堂,覆辙戒后车。尔死今四纪,曾无复沦胥。是身等浮云,变灭只斯须。在物苟有益,宁辞死非辜。沉江耻谗国,人皆笑三闾。杀身以成仁,圣言良不诬。溺死岂尔志,庸知非良图。纷纷殖已利,感叹独踌躇。
  • 作者:苏颂,朝代:宋代
    学海儒珍昔所知,于令刮目异常时。蜗庐何幸纡千骑,萤烛多惭对九枝。铅摘次书才赡雅,麈毛挥辩状清羸。竹符芸省翻留滞,可是青云缓步迟。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碧溪足洗筝笛耳,苍巘不孤钟伯心。

    漫谓草亭无客对,长松落落是知音。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晓来一雨洗尘痕,浓绿阴阴可一园。燕子声中寂无事,独穿苔径出篱门。
  • 作者:温庭筠,朝代:唐代
    隔石觅屐迹,西溪迷鸡啼。小鸟扰晓沼,犁泥齐低畦。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