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曾裘父兼呈严黎二师原文
忆昨初南渡,吾家住信州。枢庭尝牧守,词掖旧淹留。
生世夫何晚,斯人不易求。
风流付篇翰,零落卧山邱。
尚友当论世,如公实并游。
近功称共学,为伪说横流。
白首无愆素,清名所得优。
百年安瓮牖,万里罢浮游。
太守尊徐孺,乡人慕少游。
成蹊自桃李,有臭别薰莸。
久矣闻风义,因兹速置邮。
碧云增怅望,石鼎怕冥搜。
王谢池台古,严黎钟磬幽。
林园小摇落,岩壑细雕锼。
岂曰忘徵逐,怀哉困阻修。
駏蛩终有合,针石讵难收。
诗词问答
问:寄赠曾裘父兼呈严黎二师的作者是谁?答:赵蕃
问:寄赠曾裘父兼呈严黎二师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蕃的名句有哪些?答:赵蕃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南渡
亦作“南度”。1.渡水而南。《楚辞·九章·哀郢》:“当 陵阳 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王逸 注:“渡,一作度。”《史记·晋世家》:“五年春, 晋文公 欲伐 曹 ,假道於 卫 , 卫 人弗许。还自 河 南度,侵 曹 ,伐 卫 。” 唐 柳宗元 《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诗:“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2).犹南迁。 晋元帝 、 宋高宗 皆渡 长江 迁于南方建都,故史称南渡。 唐 李白 《金陵》诗之一:“ 晋 家南渡日,此地旧 长安 。”《宋史·孝宗纪赞》:“ 高宗 以公天下之心,择 太祖 之后而主之,乃得 孝宗 之贤,聪明英毅,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可谓难矣哉。” 元 赵孟頫 《岳鄂王墓》诗:“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郁达夫 《题闽县陈贻衍西湖记游画集》诗之一:“南渡江山气不雄, 钱塘 苏小 可怜虫。”
吾家
(1).我家。《史记·外戚世家》:“主与左右议 长安 中列侯可为夫者,皆言大将军可。主笑曰:‘此出吾家,常使令骑从我出入耳,奈何用为夫乎?’” 唐 杜甫 《宗武生日》诗:“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2).犹我。 唐 寒山 《诗》之四:“吾家好隐沦,居处絶嚣尘。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
(3).我的同宗。 鲁迅 《华盖集·咬文嚼字一》:“假使他谈到Gorky,大概是称他‘吾家rky’的了。”注:“‘吾家rky’即吾家尔基。旧时常称同宗的人为‘吾家某某’,有些人为了攀附名人,抬高自己,连同姓也都称‘吾家某某’。”
枢庭
亦作“ 枢廷 ”。政权中枢;内庭。 宋 曾巩 《侍中制》:“比回翔于禁闥,遂更践于枢庭。” 宋 陆游 《答钤辖启》:“列属枢廷,自不安於清选;佐州 京峴 ,犹误被於明恩。”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稗事数则》:“﹝ 成王 ﹞自言直枢庭时,尝召见,上适閲 明 参政 亮 捷报,命王閲之。” 清 龚自珍 《以事诣圆明园和内直友人春晚退直》:“警蹕闻传膳,枢廷述地方。”
牧守
州郡的长官。州官称牧,郡官称守。《汉书·翟方进传》:“持法刻深,举奏牧守九卿,峻文深詆,中伤者尤多。”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夫选用失於上,则牧守非其人矣。” 唐 白居易 《张聿可衢州刺史制》:“牧守之任,最亲吾人。” 明 何景明 《赠南雄判愈君序》:“公卿废礼士之文,牧守靡察民之实,是以官屈而吏以调困。”
词掖
泛指词臣的官署,如翰林院之类。 宋 韩琦 《辞免集贤第一表》:“自羌庭之叛命,去词掖以临师,周旋兵间,竭尽死节。”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一·总论》:“大则培植声望,为他年翰苑词掖之储;小则可以结知当路,受荐举。”
淹留
长期逗留;羁留
生世
(1).活在世上。《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六:“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宋 陆游 《作篱》诗:“生世八十餘,日夜迫衰老。”
(2).犹身世。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 信 生世等於 龙门 ,辞亲同於 河洛 。” 明 李贽 《初潭集·夫妇四》:“ 蔡文姬 、 王明君 同是上流妇人,生世不幸,皆可悲也。”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地主生活》:“ 湘水 流域和 屈原 的生世有密切关联。”
(3).犹言一生一世;一辈子。 宋 周邦彦 《玉团儿》词:“赖得相逢,若还虚过,生世不足。” 明 李贽 《与周友山书》:“故知学出世法真为生世在苦海之中,苦而又苦,苦之极也,自不容不以佛为乘矣。” 吴组缃 《山洪》十三:“我这生世是个孤老命,我也修修来世。”
(4).谓有生民之世。 陈去病 《论戏剧之有益》:“彼其见解其理想,以为吾自祖宗以来,知有 珠申 ,生世以降,即蒙辫髮。”
斯人
(1).此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
(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不易
(1).艰难,不容易。《诗·大雅·文王》:“宜鉴于 殷 ,骏命不易。” 朱熹 集传:“不易,言其难也。”《论语·子路》:“为君难,为臣不易。”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要知此种文字,作之可怜,出之不易。” 毛 *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二》:“对于一些不易看懂的名词,作了一些注解。”
(2).不改变;不更换。《易·乾》:“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王弼 注:“不为世俗所移易。”《汉书·哀帝纪》:“制节谨度以防奢淫,为政所先,百王不易之道也。” 颜师古 注:“言为常法,不可改易。” 宋 苏轼 《仇池笔记·记张憨子》:“冬夏布褐,三十年不易,然近之不觉有垢秽气。”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篇翰
犹篇章,篇简。一般指诗文。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二:“十五讽《诗》《书》,篇翰靡不通。” 唐 李德裕 《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逸人缀清藻,前哲留篇翰。” 明 高启 《秋怀》诗之八:“弱龄弄篇翰,出门结羣贤。”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五书》:“ 宋 自 绍兴 以来……百姓莫敢言喘, 放翁 恶得形诸篇翰以自取戾乎!” 谭献 《<唐诗录>序》:“丁巳之岁,游学京师……缘情感寓,不忘篇翰。”
零落
(1) 不景气;衰落
家事零落
(2) 散乱
零落的枪声
(3) 散落;好像散乱安排
零落的村庄
(4) 树木枯凋
草木零落
山邱
见“ 山丘 ”。
尚友
(1).上与古人为友。《孟子·万章下》:“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宋 朱熹 《陶公醉石归去来馆》诗:“予生千载后,尚友千载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满洲二理学之士》:“近日士大夫皆不尚友 宋 儒,虽 江 浙 文士之藪,其仕朝者无一人以理学著。”
(2).指与高于己者交游。 明 李贽 《覆耿中丞书》:“僕尚友四方,愿欲生死於友朋之手而不可得。”
论世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后以“论世”指研究时世。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元 柳贯 《故相东平忠献王挽歌词》:“记功宜显显,论世匪区区。” 鲁迅 《<且介亭杂文>序言》:“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
公实
(1).公正而朴实。《汉书·薛宣传》:“臣恐陛下忽於《羔羊》之诗,舍公实之臣,任华虚之誉。”
(2).公开的事实。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此三者,外虽有勤力富家之私名,然内有损民贫国之公实。”
近功
指目前的功利。 宋 曾巩 《秘书监制》:“故书省之设,吾不计近功,而要於广畜德,所以厚其礼秩。”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食货》:“不拘文法,不求近功,不听浮言。” 朱自清 《<文心>序》:“没有忍耐而求近功,实在是苟且的心理。”
伪说
犹言欺人之谈。 汉 王充 《论衡·非韩》:“ 韩子 非儒,谓之无益有损,盖谓俗儒……以儒名而俗行,以实学而伪説,贪官尊荣,故不足贵。”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 挚虞 品藻,至为精核,至云杂以风雅,而不变旨趣,徒张虚论,有似黄白之伪説矣。”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 武王 为《泰誓》,数 紂 过失,亦犹近代之有 吕相 为 晋 絶 秦 , 陈琳 为 袁 檄 魏 ,欲加之罪,能无辞乎?而后来诸子,承其伪説,竞列 紂 罪,有倍五经。”
横流
(1).形容涕泪交流。《楚辞·九歌·湘君》:“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惻。” 王逸 注:“内自悲伤,涕泣横流。” 晋 潘岳 《寡妇赋》:“哀鬱结兮交集,泪横流兮滂沱。” 徐迟 《牡丹》:“ 老牡丹花 和 小牡丹花 的重逢极为动人。不仅师徒两人涕泪横流,就是他们旁边的人也噙着泪珠。”
(2).充盈,遍布。《文选·司马迁<封禅文>》:“协气横流,武节猋逝。” 李善 注:“横流,多也。” 三国 魏 曹植 《改封陈王谢恩章》:“臣既弊陋,守国无效,自分削黜,以彰众诫。不意天恩滂霈,润泽横流,猥蒙加封。”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訞学已为今日患,后三十年横流,其患有不可胜言者。”
(1).大水不循道而泛滥。《孟子·滕文公上》:“当 尧 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氾滥於天下。” 汉 孔融 《荐祢衡表》:“洪水横流,帝思俾乂。” 宋 苏轼 《奏论八丈沟不可开状》:“但遇 淮水 涨溢, 潁河 下口壅遏不行,则皆横流为害。” 清 曾灿 《舟次》诗:“一叶信如此,横流何处安。”
(2).比喻动乱,灾祸。《文选·谢灵运<述祖德诗>之二》:“中原昔丧乱,丧乱岂解已……万邦咸震慑,横流赖君子。” 李善 注引 谢灵运 《山居赋》自注:“余祖车骑,建大功, 淮 肥 左右,得免横流之祸。” 唐 王维 《谢除太子中允表》:“孝德动天,圣功冠古。復宗社於坠地,救涂炭於横流。” 宋 叶适 《故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铭》:“甫一再传,天下横流,至於父子兄弟不能相保。” 闻一多 《给梁实秋》:“因为我们若要抵抗横流,非同别人协力不可。”
(3).放纵恣肆。 宋 朱熹 《答林择之》:“人欲横流,天理几灭。今而思之,怛然震悚。”
白首
(1).犹白发。表示年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论》:“ 范雎 、 蔡泽 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説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説力少也。” 前蜀 韦庄 《与东吴生相遇》诗:“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元 钱应庚 《春草碧·次韵酬复孺》词:“西园长记前游,乘兴重来看兰药。白首友於情,同忧乐。” 明 冯惟敏 《不伏老》第三折:“青春易迈,白首无成。独坐无聊,老怀难遣。” 清 吴敬梓 《移家赋》:“羡白首之词臣,久赤墀之记注。”
(2).谓男女相爱誓愿白头偕老。 宋 陈师道 《送内》诗:“三岁不可道,白首以为期。” 明 何景明 《送崔氏》诗:“深言匪曲衷,白首为所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妾向以君儇薄,未必遂能相白首。”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纯洁的初恋,信托的心,白首的约,不辞的别。”
愆素
谓越过原来计划。语本《左传·宣公十一年》:“事三旬而成,不愆於素。” 杜预 注:“不过素所虑之期也。” 杨伯峻 注:“素谓原来计划。《广雅·释詁》:‘素,本也。’” 唐 陆贽 《韩滉检校左仆射平章事制》:“张我威武,实我资储,令必应期,谋无愆素。” 宋 王安石 《赐元丰敕令格式表》:“虑无愆素,举必要终。”
清名
(1).清美的声誉。《汉书·儒林传·施雠》:“ 鲁伯 授 太山 毛莫如 少路 、 琅玡 邴丹 曼容 ,著清名。”《隶释·汉孙叔敖碑》:“廉吏而可为者,当时有清名。” 宋 苏轼 《次韵王滁州见寄》:“笑捐浮利一鸡肋,多取清名几熊掌。” 曲波 《林海雪原》十一:“那你们搜好啦,为什么平白无故污损贫道的清名?”
(2).指有清美声誉的人。
所得
指所获得的东西
所得无几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瓮牖
亦作“瓮牖”。以破瓮为窗,指贫寒之家。《礼记·儒行》:“篳门圭窬,蓬户瓮牖。” 郑玄 注:“以瓮为牖。” 孔颖达 疏:“又云:以败瓮口为牖。”《庄子·让王》:“桑以为枢而瓮牖。” 成玄英 疏:“破瓮为牖。” 宋 邵雍 《安乐吟》:“收天下春归之肝肺盆池,资吟瓮牖。”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一折:“久淹在桑枢瓮牖,几时能勾画阁楼臺?” 清 姚鼐 《寄朱二亭》诗:“居惟瓮牖仍耽酒,行过旗亭就卖浆。”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浮游
(1) 在水面上漂浮移动
浮游生物
(2) 漫游
太守
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
太守即遣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太守自谓也。——宋· 苏轼《教战守》
太守与客来饮。
太守宴也。
乡人
(1) 乡下的老百姓
乡人起得很早
(2) 同村同乡的人
在这里他的乡人很多
桃李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薰莸
香草和臭草。喻善恶、贤愚、好坏等。语本《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杜预 注:“薰,香草;蕕,臭草。十年有臭,言善易消,恶难除。”《魏书·辛雄传》:“今君子小人薰蕕不别,岂所谓赏善罚恶,殷勤隐恤者也。” 清 李渔 《奈何天·形变》:“人中魔怪,竟做了云中仙客,一般的桃柳三春,不枉我薰蕕半载。”
闻风
(1).听到音讯或传闻。 唐 刘禹锡 《平蔡州》诗之三:“四夷闻风失匕筯,天子受贺登高楼。”《前汉书平话》卷上:“灭 楚 以来,四海安寧,民皆快乐,万里闻风,一鼓而收之。”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二:“一夜之间,闻风逃遁,真真是无上的耻辱。”
(2).探听消息。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五:“ 老孙头 也闻风来了。”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一四章:“ 马斋 是从小河边上来,也是到处闻风的。”
置邮
用车马传递文书信息。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孟子·公孙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邮而传命。” 焦循 正义:“置、邮、传三字,同为传递之称。以其车马传递谓之置邮,谓之驛。其传递行书之舍,亦即谓之置邮,谓之驛。” 唐 杨炯 《<王子安集>旧序》:“教之者逾於激电,传之者速於置邮。” 宋 范成大 《麻线堆》诗:“舟檝避潢潦,置邮疾飞驰。”按,古制,置为马递,邮为步递,原有区别,后即混用。
碧云
(1).青云;碧空中的云。《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惠休“别怨”>》:“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 张铣 注:“碧云,青云也。” 唐 戴叔伦 《夏日登鹤岩偶成》诗:“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 宋 刘克庄 《沁园春》词:“悵佳人未来,碧云冉冉;王孙去后,芳草萋萋。” 程善之 《古意》诗:“高城回首碧云边,玉漏淙淙天未曙。”
(2).喻远方或天边。多用以表达离情别绪。 唐 韦应物 《奇皎然上人》诗:“愿以碧云思,方君怨别餘。” 宋 王禹偁 《仲咸以四韵见寄因次原韵兼纾客情》:“喜霽未遑抽赋笔,劳君先惠碧云诗。” 宋 柳永 《倾杯》词:“最苦碧云信断,仙乡路杳,归雁难倩。”
怅望
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南朝 齐 谢朓 《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犹。”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二:“悵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元 萨都剌 《满江红·金陵怀古》词:“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悵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西游记》第五十回:“却説 唐僧 坐在圈子里,等待多时,不见 行者 回来,欠身悵望道:‘这猴子往那里化斋去了?’”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九:“在那高坡上立着怅望的时候,有一群 日本 的新闻记者也走了来,其中有几个是我在 汉口 认识的。”
石鼎
陶制的烹茶用具。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拓拔俭神道碑》:“居常服翫,或以布被、松牀;盘案之间,不过桑杯、石鼎。” 唐 皮日休 《冬晓章上人院》诗:“松扉欲啟如鸣鹤,石鼎初煎若聚蚊。” 宋 范仲淹 《酬李光化见寄》诗之二:“石鼎鬭茶浮乳白,海螺行酒灔波红。” 元 刘詵 《和友人游永古堂》:“胜日偶寻山寺幽,老僧石鼎沸茶沤。”
冥搜
(1).尽力寻找,搜集。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非夫远寄冥搜,篤信通神者,何肯遥想而存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书籍之厄》:“吾家三世积累,先君子尤酷嗜,至鬻负郭之田以供笔札之用。冥搜极讨,不惮劳费,凡有书四万二千餘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而心目耳力俱穷,絶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癩头蟆猝然跃去。”
(2).深思苦想。 唐 王昌龄 《箜篌引》:“ 明光殿 前论九畴,簏读兵书尽冥搜。” 元 曾瑞 《青杏子·骋怀》曲:“情动魂消,腹稿冥搜,宿恩当受。”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下:“必兢兢焉冥搜积想,务期周遍而后已。”
谢池
见“ 谢家池 ”。
钟磬
(1).钟和磬,古代礼乐器。《周礼·春官·小胥》:“凡县钟磬,半为堵,全为肆。” 郑玄 注:“钟磬者,编县之二八十六枚而在一虡,谓之堵。钟一堵,磬一堵,谓之肆。”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 汉 末丧乱,絶无金石之乐。 魏武帝 至 汉中 ,得 杜夔 旧法,始復设轩悬钟磬。” 宋 蔡梦弼 《草堂诗话》卷一:“ 郭受 寄 杜 云:‘春兴不知凡几首。’ 杜 答云:‘药裹关心诗总废。’皆如钟磬在簴,扣之则应。”
(2).佛教法器。 金 王庭筠 《超化寺》诗:“隔竹微闻钟磬音,墻头脩緑冷阴阴。”
(3).指钟、磬之声。 金 赵亮功 《甘露寺》诗:“别后闻钟磬,山阴空夕阳。”
(1).钟和磬。古代礼乐器。《礼记·檀弓上》:“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有鐘磬而无簨虡,其曰明器,神明之也。”《史记·乐书》:“然后鐘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
(2).钟和磬。借指礼乐。 清 欧榘甲 《新广东》五:“ 满清 之入关,孰不有 汉 人为之功狗,以剗灭销磨华种,以奉异族之鐘磬哉!”
(3).钟和磬。佛教法器。 唐 岑参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诗:“猿鸟乐鐘磬,松萝泛天香。” 巴金 《秋》二五:“他走到家不过五六十步的光景,忽然一阵钟磬声和念佛声送进他的耳里来。”
林园
山林田园。亦指园林。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作》诗:“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 唐 元稹 《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诗:“浦屿崎嶇到,林园次第巡。” 宋 范成大 《休宁》诗:“林园富瓜笋,堂密美杉柏。”
摇落
凋残,零落。《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如何对摇落,况乃久风尘。” 明 何景明 《答望之》诗:“江湖更摇落,何处可安栖?” 清 曹寅 《和程令彰十八夜饮南楼》之一:“客心摇落傍孤笳,步屧随时向酒家。”
岩壑
(1).山峦溪谷。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寝瘵谢人事,灭跡入云峯。巖壑寓耳目,欢爱隔音容。” 唐 卢纶 《太白西峰书怀》诗:“山明鸟声乐,日气生巖壑。” 明 王守仁 《登泰山》诗:“阳光散巖壑,秋容淡相辉。”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巖壑白浩浩,千里不可别。”
(2).借指隐者的住所或隐者。 唐 岑参 《下外江舟中怀终南旧居》诗:“巖壑归去来,公卿是何物?” 宋 黄庭坚 《和答外舅孙莘老》诗:“少监巖壑姿,宿昔廊庙具。”
雕锼
(1).雕刻。 唐 李商隐 《富平少侯》诗:“綵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廻枕玉雕鎪。” 宋 陈亮 《汉宫春》词:“随缘柳緑柳白,费尽雕鎪。”
(2).刻意修饰文辞。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开场》:“古今词传,纷纷迭出、雕鎪矫揉,虫技轰轰。” 明 袁宏道 《湖上别同方子公赋》之五:“十年而一叶,枉自费雕鎪。”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近古期·北宋政治家的文论》:“就反对雕锼无用的文辞这一点讲,政治家和道学家、古文家都是一致的。”
(3).犹琢磨。
彫鎪:1.雕刻,刻镂。《文选·左思<魏都赋>》:“匪朴匪斵,去泰去甚,木无彫鎪,土无綈锦。” 张铣 注:“鎪,鏤也。”
(2).引申指雕琢文字。 宋 苏辙 《次韵子瞻留别》之三:“彫鎪不遣治章句,烂漫先令饱文字。”
徵逐
1.谓交往过从。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徵逐。” 宋 韩维 《送孔先生还山》诗:“蚕桑事未起,农里得徵逐。”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弟墨书》:“ 徐宗于 、 陆白义 辈,是旧时同学,日夕相徵逐者也。”
2.特指不务正业,唯在吃、喝、玩、乐上的往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还有那些手头空乏的,虽是空着心儿,亦要充作大老官模样,去逐队嬉游,好像除了徵逐之外,别无正事似的。”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清之狭邪小说》:“作者虽目光始终不离於 赵 ,顾事跡则仅此,惟因 赵 又牵连租界商人及浪游子弟,杂述其沉湎徵逐之状,并及烟花。”
3.追随;追求。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李朱画得坡仙赏识》:“ 毛 * 为郡守……常延致 象先 为作一大屏,真近世絶笔。但日来鉴赏之家,未免徵逐时好,未有深知二人者。” 清 朱焘 《北窗呓语》:“人一好名,则访求师友,购买书籍,徵逐声气,驰騖名场。”
阻修
亦作“ 阻脩 ”。谓路途阻隔遥远。 晋 张载 《拟四愁诗》:“我所思兮在 营州 ,欲往从之路阻脩。” 宋 梅尧臣 《送许璋监簿归泰州》诗:“我非鱼鸟情,贫缚路阻修。” 清 黄遵宪 《九月初三夜》诗:“蒹葭别有凄凄恨,不向中央怨阻修。”
駏蛩
《淮南子。道应训》:“北方有兽,其名曰蹷,鼠前而兔后,趋则顿,走则颠,当为蛩蛩駏驉取甘草以与之,蹷有患害,蛩蛩駏驉必负而走。”后因以“駏蛩”形容关系密切。 唐 韩愈 《醉留东野》诗:“低头拜 东野 ,愿得终始如駏蛩。” 清 钱谦益 《送何士龙南归一百十韵》:“駏蛩一相背,嚙负徒仿佯。” 清 张五典 《示吏》诗:“里豪蠹吏共利藪,駏蛩狼狈相扶将。”
针石
用金属做的针和石头做的针刺入一定的穴位治病,指针灸。
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韩非子·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