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高著凭君肯让先,行旌南指卜星躔。
三年磨砺功由己,八月泥金信自天。
文贵碧鸡堪刮目,岁逢玉兔好仔肩。
衣裳试整新罗绮,释褐从教似蜕蝉。
诗词问答
问:《次近复兄送伯发侄南征三首·其三》的作者是谁?答:李全昌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全昌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全昌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参考注释
让先
让别人占先
行旌
(1).旧指官员出行时的旗帜。亦泛指出行时的仪仗。 太平天囯 洪仁玕 《香港饯别》诗:“未挈琵琶挥别调,聊将诗句壮行旌。” 周咏 《去国吟》:“落红片片迷征程,萋萋芳草映行旌。” 鲁迅 《三闲集·太平歌诀》:“恭喜的英雄,你前去罢,被遗弃了的现实的现代,在后面恭送你的行旌。”
(2).借以敬称出行的官员。《英烈传》第十九回:“ 宋濂 对 孙炎 道:‘请问行旌从何而来?高姓大名?不知来寻在下,有何见教?’”《荡寇志》第一二三回:“舍下离此不远,愿请行旌小住一日,未知可否。”
星躔
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 南朝 梁武帝 《阊阖篇》:“长旗扫月窟,凤迹辗星躔。”《旧唐书·文宗纪下》:“德有所未至,信有所未孚,灾气上腾,天文謫见,再周期月,重扰星躔。” 宋 辛弃疾 《归朝欢》词:“有时光彩射星躔,何人汗简讎 天禄 ?” 明 唐顺之 《送蒋尉赴金华》诗:“分野应星躔, 金华 婺女边。” 清 高其倬 《望雪山》诗:“竖指数峰插霄汉,如坐井底窥星躔。”
磨砺
用磨擦法使物尖锐,比喻人经受磨练或锻炼
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颜氏家训·勉学》
泥金
用金粉或金属粉制成的金色涂料,用来装饰笺纸或调和在油漆中涂饰器物
碧鸡
亦作“ 碧鷄 ”。 1.传说中的神物。《汉书·郊祀志下》:“或言 益州 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於是遣諫大夫 王褒 使持节而求之。”《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夷》:“ 青蛉县 禺同山 有碧鷄、金马,光景时时出见。”《文选·左思<蜀都赋>》:“金马骋光而絶景,碧鸡儵忽而曜仪。” 吕延济 注:“金马、碧鸡,神物也。” 宋 王安石 《送文学士倅邛州》诗:“时平无喻檄,不访碧鸡祥。” 明 李梦阳 《得何子过湖南消息》诗:“ 马援 留铜柱, 王褒 祀碧鸡。” 清 姚鼐 《云南布政使王芥子入觐赋赠》诗:“维藩万里护边黎,拥节三年祀碧鸡。”
(2).山名。在今 云南省 昆明市 西南。 元 李京 《初到滇池》诗:“珍重 碧鸡 山上月,相随万里更多情。” 明 机先 《碧鸡秋色》诗:“ 碧鸡 西望水天虚,漠漠秋光画不如。”
(3).山名。在今 四川省 西昌市 。 唐 刘禹锡 《送杨处厚》诗:“王城晓入窥 丹凤 , 蜀 路晴来见 碧鷄 。”
(4). 汉 王褒 《碧鸡颂》的省称。《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骋黄马之剧谈,纵《碧鸡》之雄辩。” 吕延济 注:“ 王褒 为《碧鸡颂》,雄盛辩(辞)之谓也。”《梁书·任昉传》作“碧鷄”。 唐玄宗 《鹡鸰颂》序:“才雄白凤,辩壮《碧鸡》。”
(5).一种会报更的林鸟。 明 刘基 《绝句漫兴》之七:“碧鸡啼落山头月,肠断槐根梦不回。” 明 张佳胤 《游太华山记》:“每鼓林鸟叫号,互移栖所,夜凡五起,山僧视为更候。是夕,余不能寐,验之果尔。枕上口占四诗,内云:‘山中无玉漏,自有碧鸡啼。’盖谓是也。”
刮目
(1).拭目。谓改变旧看法。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 子云 ( 萧子云 )嘆曰:‘此人(指 丁覘 )后生无比,遂不为世所称,亦是奇事。’於是闻者稍復刮目。”
(2).指集中注意力。《新唐书·张廷珪传》:“今受命伊始,华夷百姓清耳以听,刮目以视,冀有闻见,何遽孤其望哉?” 宋 苏舜钦 《送李冀州》诗:“众人刮目看能事,著鞭无为儒生羞。”
(3).谓另眼看待。《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只为 端卿 生得方面大耳,秀目龙眉,身躯伟岸,与其他侍者不同,所以天颜刮目。”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三篇:“但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因亦娱心,使人刮目矣。”
玉兔
(1)
(2) 月宫里的兔
(3) 又指月亮
玉兔东升
仔肩
担负的担子、任务
佛时仔肩。——《诗·周颂·敬之》
衣裳
衣服的通称
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与衣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罗绮
(1).罗和绮。多借指丝绸衣裳。 汉 张衡 《西京赋》:“始徐进而羸形,似不任乎罗綺。”
(2).指衣着华贵的女子。 唐 李白 《清平乐》词:“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綺三千。” 宋 柳永 《迎新春》词:“徧九陌罗綺,香风微度。” 清 李渔 《玉搔头·弄兵》:“看罗綺千行,列成屏架。”
(3).喻繁华。 明 夏完淳 《杨柳怨和钱大揖石》:“到今罗綺古 扬州 ,不辨 秦 灰十二楼。” 黄小配 《<廿载繁华梦>序二》:“最怜罗綺地,回首已荒烟。”
释褐
(1).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 汉 扬雄 《解嘲》:“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孔明 ﹞释褐中林,鬱为时栋。”《周书·李基传》:“ 大统 十年,﹝ 李基 ﹞释褐员外散骑常侍。”
(2).指进士及第授官。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旗旐采章·释褐》:“ 太平兴国 二年正月十二日,赐新及第进士诸科 吕蒙正 以下緑袍靴笏,非常例也。御前释褐,盖自是始。”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陈国佐》:“ 政和 癸巳, 国佐 遂魁辟雍,释褐第一。”
从教
(1).听从教导。《韩非子·诡使》:“无二心私学,听吏从教者,则谓之陋。”
(2).指信教的人;教徒。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江楚黜教》:“ 罗 至 抚州 中途,憩息於从教 陈 姓之宅。”
(3).指胁从、受教唆的人。 清 魏源 《陕西按察使赠布政使严公神道碑铭》:“以其间缚悍 回 於 华 渭 ,禽餘匪於 寧羌 城固 ,皆治渠魁,宽胁从,曰:‘吾但治从逆,不治从教。’”
(4).从此使得;从而使。 唐 韩偓 《偶见》诗:“千金莫惜旱莲生,一笑从教 下蔡 倾。”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余爱其晚年佳句,如:‘废书祇觉心无著,少饮从教睡亦清。’”
(5).听任;任凭。 宋 韦骧 《菩萨蛮》词:“白髮不须量,从教千丈长。” 明 高启 《夜雨》诗:“醉来独灭青灯卧,风雨从教滴夜长。” 清 钱谦益 《团扇篇》诗:“从教妾扇经秋掩,但愿君心并月圆。”
蜕蝉
蝉脱壳。谓解脱成仙。 唐 韩愈 《谢自然诗》:“入门无所见,冠屨同蜕蝉,皆云神仙事,灼灼信可传。”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脱兔 彭 殤之囿,蜕蝉人鬼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