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隐者不遇原文
秋高山色青如染,寒雨霏微时数点。兰亭在眼久不到,每对湖山辄怀歉。
雅闻其下有隐士,漠漠孤烟起松崦。
独携拄杖行造之,枳篱数曲柴门掩。
笛声尚斤人已遯,日啜薄糜终不贬。
何如小住共一尊,山藜野芋分猿嗛。
诗词问答
问:访隐者不遇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访隐者不遇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高山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杜氏新书》:“今吾亦冀众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举举西州士,来为邦国华。艺文尤尔雅,经术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参见“ 高山景行 ”。
(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
(3).少数民族名。 清 魏祝亭 《两粤傜俗记》:“其在西者,种凡三:曰 高山 ,曰 花肚 ,曰 平地 。”
微时
(1).卑贱而未显达的时候。《史记·吕太后本纪》:“ 吕太后 者, 高祖 微时妃也。”《后汉书·杨秉传》:“ 南阳 太守 张彪 与帝微时有旧恩。” 宋 曾巩 《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方微时,已数劘切上官,无顾避。” 清 戴名世 《赠叶苍岩序》:“两人微时,日相聚茅屋中。” 陈毅 《湖海诗社开征引》:“微时工穷愁,达时颂高位。”
(2).指日月亏损薄蚀的时候。《国语·越语下》“明者以为法,微者则是行” 三国 吴 韦昭 注:“明,谓日月盛满时;微,谓亏损薄蚀时。法,其明者以进取;行,其微时以隐遁。”
数点
指着事物数
妈妈在数点刚买来的梨子
兰亭
(1).亭名。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之 兰渚山 上。 东晋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 王羲之 之 谢安 等同游于此, 羲之 作《兰亭集序》。
(2).指《兰亭帖》。 唐 李约 《萧子云飞白萧字赞序》:“比获《兰亭》之书,世情观之,未若野人之块,不闕於世,在世为无用之物,苟适余意,於余则有用已多。” 宋 陆游 《太平时》词:“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 明 陶宗仪 《<兰亭集>刻》:“《兰亭》一百一十七刻,装褫作十册,乃 南宋 理宗 内府所藏,每版有内府图书鈐缝玉池上,后归 贾平章 。” 郁达夫 《寄映霞》诗之二:“欲撰 西泠 才女传,苦无椽笔写《兰亭》。”
(3).见“ 兰亭春 ”。
不到
(1)
不足,少于…
不到四分钟驶行了一公里
(2)
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
教师抱怨那个孩子不到学校上课
(3)
不周到
我们是粗人,照顾不到,请多原谅
湖山
(1).湖水与山峦。 唐 元稹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唐 杜牧 《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宋 曾巩 《归老桥记》:“虽欲遗章綬之荣,从湖山之乐,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赵孟頫 《钱塘怀古》诗:“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诗之一:“ 林逋 、 苏軾 俱名世,指点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倚湖山梦绕,对垂杨风裊。”
隐士
隐居不做官的人
魏有隐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漠漠
(1) 寂静无声
漠漠门长掩
(2) 密布;布满
云漠漠,风瑟瑟
(3) 迷蒙
天漠漠
雨漠漠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雁荡经行云漠漠。——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广阔
荒原漠漠
(5) 冷淡,不关心
何乃视之漠漠
(6) 茂盛、浓郁
漠漠芳馨
孤烟
远处独起的炊烟。 唐 陈子昂 《金门饯东平序》:“残霞将落日交暉,远树与孤烟共色。” 唐 王维 《使至塞上》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宋 柳永 《诉衷情近》词:“遥想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拄杖
(1).执持。 三国 魏 曹操 《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
(2).支撑着拐杖。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韩康伯 病,拄杖前庭消摇。” 宋 苏轼 《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
(3).手杖,拐杖。 唐 钱起 《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 宋 陆游 《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憨皮袋》:“乃 贯休 所画 弥勒佛 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 禹 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 鲧 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枳篱
枳木篱笆。《晋书·成都王颖传》:“ 颖 乃造棺八千餘杖,以 成都 国秩为衣服,敛祭,葬於 黄桥 北,树枳篱为之塋域。” 唐 韩偓 《南安寓止》诗:“此地三年偶寄家,枳篱茅厂共桑麻。”
柴门
用零碎木条木板或树枝做成的门,旧时也比喻贫苦人家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唐·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小住
(1).稍停。《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顾视见人而去,犹驾昔所乘驴车也。见者呼之曰:‘ 蓟先生 小住!’” 宋 汪晫 《蝶恋花·秋夜简赵尉》词:“午夜凉生风小住,银汉无声,云约疏星度。”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尹文端公》:“次年召还,临行时,吏民环送悲号,公不觉悽愴伤怀,过村桥野寺,必流连小住,慰劳送者。”
(2).暂时居住。 宋 陆游 《留题云门草堂》诗:“小住初为旬月期,二年留滞未应非。” 陈毅 《失题》诗:“小住 杨沟 一月长,评衡左右费思量。”
一尊
(1).犹独尊。《史记·李斯列传》:“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 司马贞 索隐:“谓 始皇 并六国,定天下,海内共尊立一帝,故云。”《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天子不自安,亦请氏 武 ,示一尊。” 李详 《论桐城派》:“若举天下统定一尊,犹之四瀆并而为一,云此为正派,餘则非是,固无此理。”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但到奴隶制成立以后,地上权力统于一尊,于是天上的神秘便也不能不归于一统。”
(2).表数量。用于神佛塑象、大炮等,犹言一座。《花月痕》第四四回:“到得街坊来救,只救出 秋痕 、 跛脚 ,只抢得一尊观音小龕,一轴 痴珠 小照,其餘都归毒燄。”如:大炮一尊。
(3).一杯。 元 郝经 《落花》诗:“玉阑烟冷空千树,金谷香销谩一尊。”
野芋
一种野生的芋。《太平御览》卷九七五引 晋 张华 《博物志》:“野芋食之煞人,家芋种之三年不收,后旅生,亦不可食。”《太平御览》卷九七五引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蜀录》:“ 李雄 尅 成都 ,众甚飢馁,乃将民就穀于 郪 ,掘野芋而食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芋》﹝附录﹞:“ 弘景 ( 陶弘景 )曰:‘野芋形叶与芋相似,芋种三年不採成梠芋,并能 * 。误食之烦闷垂死者,惟以土浆及粪汁、大豆汁饮之,则活矣。’ 陈藏器 曰:‘野芋生溪涧侧,非人所种者,根、叶相似。又有天荷,亦相似而大。’”
猿嗛
亦作“猨嗛”。1.传说猿颊中藏食的囊。 宋 梅尧臣 《和王仲仪咏瘿二十韵》:“ 汝水 出山险, 汝 民多病癭。或如鸡精满,或若猨嗛并。”猨,一本作“ 猿 ”。
(2).指猿颊中所藏的食物。多借指微薄的食品。 宋 陆游 《访隐者不遇》诗:“笛声尚近人已遁,日啜薄糜终不贬。何如小住共一樽,山藜野芋分猿嗛。”
精彩推荐:
- 览胜涉幽境,城市阅林泉。延英分半榻,诛茅营一椽。骑联天上客,鹤引洞中仙。奇谈穷渺渺,妙理极玄玄。煮石饱长日,烧丹寿永年。学须磨共琢,道合圣与贤。南山悲宁戚,北渚问张骞。移根求楚璞,种子得蓝田。凿硬碎冰屑,制软挼春棉。虽弃庖厨内,当呈俎豆前。洪垆恣锻鍊,高鼎任烹煎。水纹涌碧藻,火燄绽红莲。蚓喙咿呜叫,蟾腹婆娑眠。灵光贯夜月,爽气凝秋烟。巉岩堆重器,磊落荐芳筵。类芋冻芽吐,如瓜霜蒂悬。餐玉润肠胃,辟谷渴津涎。梦托疑飞蝶,形逃若蜕蝉。澹泊罔调味,轻重自持权。怪禽谩填海,神娲空补天。法閟黄庭诀,文窥紫府编。叱羊时隐见,化燕羽蹁跹。落星留古迹,缩地云先传。尝存烈士志,宁施小儿拳。斗筲量岂尽,邱山势莫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