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修撰义问挽词二首原文
家风台柏老,遗直故依然。节见南迁后,神凝未瞑前。
临民旧有法,训子适成篇。
九转今犹在,参同岂妄传。
诗词问答
问:唐修撰义问挽词二首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问:唐修撰义问挽词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辙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辙名句大全
苏辙唐修撰义问挽词二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风台
指敞露透风的台榭。 唐 韩愈 《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风臺观滉瀁,冰砌步青荧。” 唐 柳宗元 《行路难》诗之三:“风臺露榭生光饰,死灰弃置参与商。”
遗直
指直道而行、有古人遗风的人。《左传·昭公十四年》:“ 叔向 ,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 叔鱼 之恶,不为末减。曰义也夫,可谓直矣。” 杜预 注:“言 叔向 之直,有古人遗风。”《陈书·孔奂传》:“ 世祖 曰:‘古之遗直,復见於卿。’” 宋 苏轼 《<田表圣奏议>叙》:“呜呼! 田公 古之遗直也,其尽言不讳。” 清 徐开任 《咏史》:“ 汉 廷有遗直, 淮南 寝反谋。”
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南迁
(1).迁都南方。《魏书·灵徵志下》:“ 魏氏 世居幽朔,至 献帝 世,有神人言应南迁。”《宋书·武帝纪论》:“ 晋 自社庙南迁,禄去王室,朝权国命,递归台辅。”《明史·英宗前纪》:“甲子,京师闻败,羣臣聚哭於朝,侍讲 徐珵 请南迁,兵部侍郎 于谦 不可。”
(2).被贬谪、流放到南方。 唐 李白 《江上赠窦长史》诗:“万里南迁 夜郎国 ,三年归及 长风沙 。” 宋 徐铉 《和州酬江中丞见寄》诗:“ 贾 傅南迁久,江关道路遥。”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徐汉玉》:“吾得罪必南迁,安得在畿乎?”
临民
治民。《国语·楚语下》:“夫神以精明临民者也。”《后汉书·崔寔传》:“初, 寔 在 五原 ,常训以临民之政, 寔 之善绩,母有其助焉。”《宋书·刘道彦传》:“善于临民,在 雍 部政绩尤著,蛮夷前后叛戾不受化者,并皆顺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冤狱》:“忽一人直上公堂,怒目视令而大駡曰:如此憒憒,何足临民!”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呜呼,古之临民者,一 * 也。”
成篇
(1).写成整篇的诗文。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发言可咏,下笔成篇。”《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 勃 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 勃 为腹稿。”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予襁褓识字,总角成篇。”
(2).全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 扬雄 之誄 元后 ,文实烦秽, 沙麓 撮其要,而 挚 疑成篇。”
九转
(1).九次提炼。道教谓丹的炼制有一至九转之别,而以九转为贵。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九转之丹服之,三日得仙。” 元 无名氏 《货郎担》第四折:“恰便似九转飞芒, 老君 炼丹。”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九:“盖仙人以万斛朱沙,十年伏火,九转成此渥丹耳。”
(2).指九转丹或其炼制秘诀。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神仙》:“寻玉尘於万里,守金灶於千年。三尸可度,九转难传。” 宋 苏辙 《唐修撰义问挽词》之一:“九转今犹在,参同岂妄传。”《镜花缘》第六回:“此草生於开闢之初,歷年既深,故功有九转之妙,洵为希世希珍。”
(3).指官秩相当于从三品。《南史·刘亨之传》:“ 亨之 出为 南郡 太守,帝谓尚书令 何敬容 曰:‘ 荆州 长史、 南郡 太守,皆是僕射出入。今者 亨之 便是九转。’”《旧唐书·职官志二》:“凡勋:十有二转为上柱国,比正二品;十一转为柱国,比从二品;十转为上护军,比正三品;九转为护军,比从三品。”
(4).九次迁官。《宋史·王安石传》:“ 慈圣 、 宣仁 二太后流涕谓帝曰:‘ 安石 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 观文殿 大学士知 江寧府 ,自礼部侍郎超九转为吏部尚书。”按 宋 制,礼部侍郎须九次转官始至吏部尚书。 王安石 由礼部侍郎迳转吏部尚书,故云“超九转”。参阅《宋史·职官志九》。
(5).反复诵读。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一折:“我和他十载习兵书,九转能成诵。”
(6).反复翻转。《平山冷燕》第八回:“一霎时,心中就有千思万虑,肠回九转。”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四回:“ 元洪 数月以来,踌躇再四,受功忧乱,五内交萦,回肠九转,忧心百结。”
参同
(1).验证合同。《韩非子·主道》:“有言者自为名,有事者自为形,形名参同,君乃无事焉。”《后汉书·襄楷传》:“其文易晓,参同经典。” 唐 牟融 《题山房壁》诗:“参同大块理,窥测知人心。”
(2).共同参加。《三国志·魏志·锺会传》:“ 会 典综军事,参同计策,料敌制胜,有谋謨之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