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送僧入三峰原文 诗词名句

送僧入三峰

作者:释仲皎 朝代:宋代

送僧入三峰原文

上人瞿昙裔,律身玉无瑕。
力究毗尼论,注汪海无涯。
振锡复何许,三峰隐苍霞。
堂上大道师,灵芝发根芽。
相见涌法施,冬冬鼓声挝。
上人从之游,勿惮岁月遐。
坐待霜露熟,香风散天葩。

诗词问答

问:送僧入三峰的作者是谁?答:释仲皎
问:送僧入三峰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仲皎的名句有哪些?答:释仲皎名句大全

释仲皎送僧入三峰书法欣赏

释仲皎送僧入三峰书法作品欣赏
送僧入三峰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上人

(1) 旧时尊称僧人

(2) 佛教称德行高尚的人

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

(3) 指职位高的统治者

(4) 上等人

农工商贾劳苦营生,非上人之所为

(5) 〈方〉∶指父母或祖父母

(6) 凌驾于他人之上

瞿昙

(1). 释迦牟尼 的姓。一译 乔答摩 (Gautama)。亦作佛的代称。 宋 陆游 《苦贫》诗:“此穷正坐清狂尔,莫向 瞿曇 问宿因。”《辽史·礼志六》:“ 悉达太子 者,西域 净梵王 子,姓 瞿曇 氏,名 释迦牟尼 。以其觉性,称之曰‘佛’。”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这花呵,不学他 瞿曇 对 迦叶 糊涂笑捻,谩劳他诸天女访 维摩 撒漫飞旋。” 鲁迅 《三闲集·柔石作<二月>小引》:“但是, 瞿昙 ( 释迦牟尼 )从夜半醒来,目睹宫女们睡态之丑,于是慨然出家。”

(2).借指和尚。 明 张煌言 《过仙洞访石田出荔枝为供》诗:“君自瞿曇我自客,相逢疑是 岭 南时。” 清 方文 《水月庵同盛伯含宿兼呈退谷师》诗:“湖上相逢如梦寐,风前一笑两瞿曇。”

律身

犹律己。 唐 杜牧 《卢搏除庐州刺史制》:“故行令不如行化,律人不如律身。” 唐 黄滔 《华岩寺开山始祖碑铭》:“晦迹樵客,庐於西巖石室,律身守道,如居千众。”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吴门 石琢 堂 殿撰 韞玉 ,以文章伏一世。其律身清谨,实不愧道学中人。”

无瑕

没有瑕疵,比喻没有缺点或污点

白璧无瑕

毗尼

佛教语。梵语vinaya的译音。又译作“毗奈耶”。意为律。《楞严经》卷一:“严浄毗尼,弘范三界。” 唐 颜真卿 《抚州戒坛记》:“学徒虽增,毗尼未立。” 宋 王禹偁 《<左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序》:“大师多毗尼著述,谓之‘律虎’。” 明 屠隆 《昙花记·夫人内修》:“莲臺宝刹新构起,云冠严浄毗尼。”

无涯

无尽;无限

灾祸无涯

振锡

谓僧人持锡出行。锡,锡杖。杖头饰环,拄杖行则振动有声。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建招提於幽峯,冀振锡之息肩。” 唐 司空图 《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振锡传深谷,翻经想旧臺。” 明 张煌言 《梅岑山居诗引》:“ 芥舟上人 以 远公 宿根,得 生公 妙解,振锡名山,玄风晻暖。” 清 钱谦益 《华严忏法序》:“尔时 六詔 不宾, 鷄足 越在化外,其振锡也何自?” 苏曼殊 《答邓孟硕书》:“ 欧洲 大乱平定之后,吾当振锡西巡,一弔 拜轮 之墓。”

何许

什么;哪里

陈留老父者,不知何许人也。——《后汉书·陈留老父传》

不知何许人。——明· 魏禧《大铁椎传》

贾二是何许人,竟敢搞到我的头上来了

三峰

(1).三山峰。指 华山 之 莲花 、 毛女 、 松桧 三山峰。 唐 陶翰 《望太华赠卢司仓》诗:“行吏到 西华 ,乃观三峰壮。”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泪添九曲 黄河 溢,恨压三峰 华岳 低。”

(2).三山峰。指 江苏 三茅山 之 大茅 、 中茅 、 小茅 三山峰。 唐 陆龟蒙 《寄茅山何威仪》诗之二:“大小三峰次 九华 ,灵踪今尽属 何 家。”

(3). 华州 之代称。《敦煌曲子词·菩萨蛮》:“鑾驾在三峰,天同地不同。” 前蜀 韦庄 《秦妇吟》:“明朝晓至三峰路,百万人家无一户。”

苍霞

青云。 唐 韩愈 《读东方朔杂事》诗:“一旦不辞诀,摄身凌苍霞。” 宋 王安石 《示安大师》诗:“道人深 北山 为家,宴坐白露眠苍霞。”

堂上

(1) 尊长居住的地方。

拜夫人于堂上。——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 父母居住的正房

堂上启阿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堂上阿奶仅汝扶持。——清· 袁枚《祭妹文》

道师

(1).道德之宗师。《晋书·文苑传·王沉》:“ 聃 周 道师, 巢 由 德林。”

(2).对道行高深者的敬称。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蔡少霞》:“仙翁鵠驾,道师冰洁。” 宋 苏轼 《题文与可墨竹》诗序:“故人 文与可 ,为道师 王执中 作墨竹。” 清 赵执信 《自题》诗之一:“落絮沾泥会有时,鬢丝禪塌最堪思。 阿难 一笑花偏著,合向《楞严》觅道师。”

灵芝

一种蕈( Ganoderma lucidum ),菌盖肾脏形,赤褐色或暗紫色,有环纹,并有光泽。中医入药,有滋补作用。我国古代用来象征祥瑞

根芽

从植物的根上长出来的幼芽。根芽出土后,经过移植,可以成为独立的植物体

相见

彼此会面

整个代表团在终点站与他们相见

法施

佛教语。三种布施之一。谓宣讲佛法,普度众生。出家人多行法施,在家人多行财施。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昙鉴》:“浑浑法施,弗緇弗涅。”《说郛》卷八五引 宋 张商英 《护 * 》:“财施犹轻,法施最重……比之如来大慈,法施诚諦之语,感通八部龙天,震动十方世界。”

冬冬鼓

街鼓的俗称。 唐 时设置在京城街道的警夜鼓。《新唐书·马周传》:“先是,京师晨暮传呼以警众,后置鼓代之,俗曰‘鼕鼕鼓’。”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京师街衢置鼓於小楼之上,以警昏晓。 太宗 时,命 张公 洎 製坊名,列牌於楼上。按 唐 马周 始建议置鼕鼕鼓,惟两京有之。后 北都 亦有鼕鼕鼓,是则京都之制也。”

人从

从人,随从的人

如今再去要他这园,不肯时,多叫些人从将花木尽打个稀烂,方出这气。——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坐待

坐等

霜露

霜和露水,两词连用常不实指,而比喻艰难困苦的条件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宋· 苏洵《六国论》

香风

(1).带有香气的风。 南朝 梁简文帝 《六根忏文》:“香风浄土之声,宝树鏗鏘之响,於一念中,怳然入悟。” 唐 杨师道 《赋终南山用风字韵应诏》:“登临日将晚,兰桂起香风。”《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钱青 贴里贴外,都换了时新华丽衣服,行动香风拂拂,比前更觉标致。” 刘半农 《饿》诗:“同时担子上的小火炉,煎着酱油,把香风一阵阵送来,叫他分外的饿。”

(2).比喻奢靡淫逸的风气。如: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战士,冲破十里洋场的香风迷雾,保持了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

天葩

非凡的花,常比喻秀逸的诗文。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 东野 动惊俗,天葩吐奇芬。” 宋 欧阳修 《会饮圣俞家有作兼呈原父景仁圣从》诗:“诗翁文字发天葩,岂比青红凡草木。” 明 宋濂 《<詹学士文集>序》:“萃灵凤之彩毛,擷天葩之奇馨。”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姜特立,朝代:宋代
    一别乡闾五十秋,今朝作意省松楸。山川良是人民改,故旧无多岁月流。不学钱侯夸驷马,聊同范子泛扁舟。风流二老今重会,把酒殷勤说旧游。
  • 作者:刘学箕,朝代:宋代
    何期一雨成三日,约客同行竟未能。春到分时阴不解,夜当深处气犹凝。帘低卷箔看飘洒,礎润添香散郁蒸。想见故园梅落尽,和羹消息又堪凭。
  • 作者:张先,朝代:宋代

    主人宴客玉楼西。风飘雪、忽雰霏。唐昌花蕊渐平枝。浮光里,寒声聚,队禽栖。
    惊晓日,喜春迟。野桥时伴梅飞。山明日远霁云披。溪上月,堂下水,并春晖。

  • 作者:谌祜,朝代:宋代
    此情消遣终难去,无路追寻岂是愚。
  • 作者:曾几,朝代:宋代
    欲访溪山老,无如此雨何。一春判弃置,十日断经过。灯火相看放,莺花即浙多。晴暄如有意,数数上南坡。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虽曰经筵循旧典,恰欣雨后晓春晴。

    幼龄逮此未探要,耄岁犹吾艰造精。

    无息至诚非勉强,有威自畏凛聪明。

    临民修已讵二事,却愧弗关言在行。

  • 作者:范仲淹,朝代:宋代
    山水真名郡,恩多补谏官。中间好田锡,风月亦盘桓。
  • 作者:马钰,朝代:元代
    李法师,听予劝。休苦哀人,自先救援。把心灯、剔正光明,照个中宫殿。大丹成,功夫遍。惺洒灵童,自然出现。等紫书、玉诏来宣,访瑶
  • 作者:曹松,朝代:唐代
    要路豪家非往还,岩门先有不曾关。众心惟恐地无剩,吾意亦忧天惜闲。白练曳泉窗下石,绛罗垂果枕前山。樵夫岂解营生业,贵欲自安麋鹿间。
  • 作者:曾几,朝代:宋代
    漫郎专一溪,万事俱不理。胡为堕我相,名字出奇诡。山林轩冕欤,等是寄焉耳。程公傍亭意,道眼深照此。端居亦偶然,小出聊复尔。宣城幻事了,却梦归故里。结庐澄潭上,尽室清镜里。木阴凉夏簟,荷气馥秋水。遥岑招不来,为我列窗几。昔吾与今吾,念念如脱屣。心期次山外,人要安石起。公勿赋远游,行应去天咫。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