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无题原文 诗词名句

无题

作者:沈光文 朝代:明代

无题原文

吾亦爱吾耳,如何欲乞怜。

叩阍翻有路,投刺竟无缘。

道以孤高重,持当困苦坚。

既来学避地,言色且从权。

诗词问答

问:无题的作者是谁?答:沈光文
问:无题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无题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沈光文的名句有哪些?答:沈光文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连横《台湾诗荟》、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2. 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连横《台湾诗荟》、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参考注释

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乞怜

求人怜悯、帮助

叩阍

扣击宫门,指官吏、百姓到朝廷诉冤

投刺

(1).投递名帖。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或有人慕其高义,投刺在门, 元慎 称疾高卧。” 唐 孟郊 《送李观韩愈别兼献张徐州》诗:“ 禰生 投刺游, 王粲 吟诗謁。”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五:“ 明 季士大夫投刺率称某某拜,开国犹然,近人多易以‘顿首’二字。” 黄远庸 《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盖是日乃 中山君 不见客之日也,投刺而入,即蒙接见。”

(2).留下名帖。表示解职告退。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 滂 覩时方艰难,知其志不行,乃投刺而去。”《后汉书·循吏传·童恢》:“及 赐 被劾当免,掾属悉投刺去, 恢 独诣闕争之。”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序:“先君体有不安,昼则輟食,夜则废寝,方寸烦乱,容身无所,便投刺解职,以遵归路。”

无缘

(1) 人与事物或人与人之间没有碰到一起的可能性,为迷信说法

相见无缘

(2) 无由

孤高

特立高耸

孤高特立

困苦

(1) 艰难穷苦

战争所留下的种种损坏和困苦

困苦备尝

(2) 穷苦

(3) 困难

如果那人不将三国的事情讲完,他的豫备就决不至于这么困苦,他最熟悉的就是三国。——鲁迅《彷徨》

来学

(1).前来就学。《礼记·曲礼上》:“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孔颖达 疏:“礼闻来学者,凡学之法,当就其师处,北面伏膺;不闻往教者,不可以屈师亲来。” 宋 陈师道 《昌乐县君刘氏墓铭》:“夫人一子 衍 也来学,故其葬不以铭属人。”

(2).后来的学者。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有贤於 尧 舜 者。” 明 宋濂 《<日损斋笔记>序》:“疏通其晦塞者,其为来学寤疑辨惑之助,而功不既多矣乎!” 严复 《译<天演论>自序》:“夫如是,则虽有故训疏义之勤,而于古人詔示来学之旨,愈益晦矣。”

避地

亦作“ 避墬 ”。1.谓迁地以避灾祸。《汉书·叙传上》:“ 始皇 之末, 班壹 避墬於 楼烦 ,致马牛羊数千羣。”《汉书·叙传上》:“﹝ 班彪 ﹞知 隗嚣 终不寤,乃避墬於 河西 。” 颜师古 注:“墬,古地字。”《后汉书·东夷传·濊》:“ 汉 初大乱, 燕 、 齐 、 赵 人往避地者数万口。”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初, 粲 与族兄 凯 避地 荆州 ,依 刘表 。” 宋 文天祥 《指南后录·东海集序》:“自丧乱后,友人挈家避地。” 清 姚椿 《<乔处士遗集>序》:“尝避地至吾郡,交几社诸人。”

(2).犹言避世隐居。《后汉书·郅恽传》:“﹝ 郅惲 ﹞后坐事左转 芒 长,又免归,避地教授,著书八篇。” 李贤 注:“避地,谓隐遁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山中有三精舍,高薨凌虚,垂簷带空。俯眺平林,烟香在下,水陆寧晏,足为避地之乡矣!” 明 徐枋 《送笻在师游越》诗:“此行非避地,乘兴独相求。”

言色

言语和脸色。《无量寿经》卷下:“言色常和,莫相违戾。”《太平广记》卷三七二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不疑》:“言色惨沮,吁嘆不已。” 明 黄淳耀 《自监录一》:“吾尝众中察人,有以言色説人者,未尝不心鄙之,切勿自蹈此失。”

从权

采用权宜变通的办法。《逸周书·酆保》:“深念之哉,重维之哉!不深乃权不重,从权乃慰,不从乃溃。” 唐 康骈 《剧谈录·凤翔府举兵讨贼》:“咸以巨盗方炽,未可枝梧,众议且欲从权,俟兵集乃图收復。”《三国演义》第七三回:“今宜从权,不可拘执常理。” 郭沫若 《高渐离》第五幕:“所以对于四字一句,两句一韵的这一点,便不免从权了。”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石城下马入,岩馆憩躬佳。

    日色上阶渐,秋声奏树皆。

    驿章频问讯,诗思漫安排。

    万事都宜照,吾宁祗此斋。

  • 作者:徐侨,朝代:宋代
    羡君萧散脱尘□,别□□官自不卑。判断湖山诗有按,追呼风月酒随司。衙官宋玉供奔走,从事青州奉指麾。惭我真成今俗吏,固应期会绝文移。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王藉当春举趾临,生香绀耦发腴沈。

    重农本意惟勤毖,岂系耕牛配纳音。

  • 作者:佚名,朝代:宋代
    群公灰相,奉事齐庄。率时农天,举耜载扬。播厥百台,以佑我皇。多黍多稌,丕应农祥。
  • 作者:叶适,朝代:宋代
    具区以为潴,吴江以为裨。自专一方浸,尽纳海所遗。逝川无发叹,丽泽可求师。昔人会心地,今为鱼鸟资。飞者自无极,游者自无涯。造物不谆谆,亦莫分何谁。此时余与子,相遇相谐嬉。曾观烟雨外,未满苍茫思。复来秋风后,重有骚屑悲。不及日月入,烂焉堕轮规。尚见波涛惊,累然拥丘坻。况彼琐细者,蒲菼争纷披。当年吴季子,德合无醇疵。范蠡之所矜,视之眇毫厘。末路张季鹰,适意亦见推。人才非一端,事近若易移。常恐后生辈,风流日凌迟。县忧公家迫,俗陋栋宇卑。子将跨大阁,对此连天瀰。英雄久销歇,枯槁乃光辉。寘余一榻处,析理定兴衰。
  • 作者:阿鲁威,朝代:元代
    激王侯四起冲风,望鱼屋鳞鳞,贝阙珠宫。两驾骖螭,桂旗荷盖,浩荡西东。试回首兮昆仑道中,问江皋兮谁集芙蓉。唤起丰隆,先逐鼋鼍,后驭蛟龙。
  • 作者:周贺,朝代:唐代
    黄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别路青青柳发,前溪漠漠花生。和风澹荡归客,落日殷勤早莺。灞上金樽未饮,宴歌已有余声。
  • 作者:许安世,朝代:宋代
    天下有诛赏,固非君所私。太宗泣君集,意恐劳臣疑。至公一以废,智术相维持。哀哉功名士,汲汲尚趋时。
  • 作者:宋景萧,朝代:宋代

    啑啑春虫闹扑窗,地炉茶鼎蚓声长。

    诗中有味清于酒,只欠冰梢数点香。

  • 作者:曾丰,朝代:宋代
    屋密风传冷,窗虚月漏明。九衢朝马动,四壁候虫鸣。街吏高呵道,衙官急杀更。人行吾尚卧,自分利名轻。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