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嵩顶六月芍药初发原文 诗词名句

嵩顶六月芍药初发

作者:李廌 朝代:宋代

嵩顶六月芍药初发原文

谁言天地一无私,底事阳和到顶迟。
暑气已交五六月,云中初见两三枝。
可怜下土炎蒸日,却是青霄烂漫时,第有荣心莫嗟晚,物情先盛复先衰。

诗词问答

问:嵩顶六月芍药初发的作者是谁?答:李廌
问:嵩顶六月芍药初发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廌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廌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无私

(1) 不只是顾自己的利益

无私奉献

(2) 没有私心

底事

(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

(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阳和

(1).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宋 李昴英 《瑞鹤仙》词:“想阳和早遍南州,暖得柳娇桃冶。” 明 刘基 《梅花》诗之三:“不是孤芳贞不挠,阳和争得上枯枝。”

(2).借指春天。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虽阳和布气,鹰化为鳩,至於识者,犹憎其眼。”《旧唐书·于志宁传》:“今时属阳和,万物生育,而特行刑罚,此谓伤春。” 元 萨都剌 《雪中妃子》诗:“疑是阳和三月暮,杨花飞处牡丹开。”

(3).温暖;和暖。 唐 陈子昂 《谏刑书》:“狱吏急法,则惨而阴雨;陛下赦罪,则舒而阳和。” 郁达夫 《春风沉醉的晚上》三:“如今到了阳和的春日晒着的这日中,我还不能自觉,依旧穿了这件夜游的敝袍,在大街上阔步。”

(4).喻指和悦的脸色。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公内峻外和,相对者如登 泰 华 ,坐春风,非不阳和熙熙,贮在颜间,而业已置人於青云上。”

(5).阳气。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接煞气则彫瘁於凝霜,值阳和则鬱蔼而条秀。” 唐 方干 《除夜》诗:“煦育诚非远,阳和又欲昇。” 清 姚莹 《噶玛兰台异记》:“泽源与山脉僨兴,阴晦与阳和交战,二气相薄,梗塞乍通。”

(6).祥和的气氛。 唐 李白 《古风》之十四:“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 唐 杨巨源 《上裴中丞》诗:“政引风霜成物色,语回天地到阳和。” 清 曹寅 《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诗:“光浮太乙照千门,徧召阳和布密恩。”

(7).借指佳音。 明 孙柚 《琴心记·廷尉伸冤》:“ 长卿 本意九死为期,不意阳和忽布,且喜又復官爵,还令 文园 。”

到顶

到了顶点,不能再发展

要破除增产到顶的思想

暑气

盛夏的热气

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水浒传》

六月

《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国语·晋语四》:“ 秦伯 赋《六月》。” 韦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 重耳 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梁郊祀乐章》:“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於是竿木羣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鋭。”

云中

(1).云霄之中,高空。常用指传说中的仙境。《楚辞·九歌·云中君》:“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王逸 注:“云中,云神所居也。”《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四·王子乔》:“ 王子乔 ,参驾白鹿云中遨。” 宋 柳永 《玉蝴蝶》词:“云中鼓吹,游徧 蓬莱 。”

(2).高耸入云的山上。喻尘世外。 宋 严参 《沁园春·自适》词:“吾应有,云中旧隐,竹里柴扉。”

(3).比喻朝廷。 明 高启 《寓感》诗之十六:“ 蜀 琴有奇纹,本是枯桐枝……曾持荐 黄帝 ,云中奏《咸池》。”

(4).古郡名。原为 战国 赵 地, 秦 时置郡,治所在 云中县 (今 内蒙古 托克托 东北)。 汉 代辖境较小。有时泛指边关。《韩非子·喻老》:“故虽有 代 、 云中 之乐,超然已无 赵 矣。”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要途问边急,杂虏入 云中 。” 清 朱彝尊 《送曹侍郎溶备兵大同》诗之二:“知有 冯唐 论将略,不令 魏尚 久 云中 。”

(5).古 云梦泽 。《左传·定公四年》:“ 楚子 涉 雎 济 江 ,入于 云中 。” 杜预 注:“入 云梦泽 中。” 杨伯峻 注:“传説 云梦泽 跨 江 南北,此 江 南之 云梦 。”

初见

初次会见 ;初次面见

初见鲁迅

两三

几个。表示少量。《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九·相逢行》:“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 唐 皎然 《舟行怀阎士和》诗:“相思一日在孤舟,空见归云两三片。” 元 萨都剌 《秋词》:“清夜空车出 建章 ,紫衣小队两三行。” 老舍 《骆驼祥子》一:“两三个星期的工夫,他把腿溜出来了。”

怜下

怜惜下人。谓对仆人和蔼可亲。《红楼梦》第六九回:“众人虽素习惧怕 凤姐 ,然想 尤二姐 实在温和怜下,比 凤姐 原强,如今死去,谁不伤心落泪。”

炎蒸

亦作“ 炎烝 ”。1.暑热熏蒸。 北周 庾信 《奉和夏日应令》:“五月炎烝气,三时刻漏长。” 唐 杜甫 《热》诗之三:“歘翕炎蒸景,飘颻征戍人。” 宋 柳永 《玉山枕》词:“当是时, 河朔 飞觴,避炎蒸,想风流堪继。” 清 吴伟业 《雁门尚书行》:“六月炎蒸驱万马,二 崤 风雨断千山。”

(2).指炎热地区。 明 吴承恩 《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诗:“昨日尚书郎,今日投炎蒸。”

青霄

(1).青天;高空。 晋 左思 《蜀都赋》:“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气而为霞。” 唐 濮阳瓘 《出笼鹘》诗:“一点青霄里,千声碧落中。” 清 纳兰性德 《望江南·咏弦月》词:“初八月,半镜上青霄。”

(2).喻帝都;朝廷。 唐 杜甫 《收京》诗之二:“叨逢罪己日,洒涕望青霄。” 宋 张元干 《满庭芳·寿》词:“朝回处,青霄路稳,黄色起天庭。” 清 黄遵宪 《五用前韵》:“忽传罪己 兴元 詔,霑洒青霄泪万行。”

(3).喻巍科,高第。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 裴公 ( 裴度 )答曰:‘……各怀器业寧推让,俱上青霄岂后先!’” 元 石德玉 《曲江池》楔子:“万丈龙门则一跳,青霄有路终须到。”《再生缘》第四五回:“恐妹命孤无福分,不能平地步青霄。”

(4).清朗的夜晚。 明 秦时雍 《醉花阴·秋怀》套曲:“白昼看云,青霄步月。”

烂漫

(1) 色彩鲜丽

山花烂漫

(2) 坦荡,无做作

天真烂漫

物情

(1) 情理

物情世态

(2) 人情

(3) 人心

事多放滥,物情生怨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周孚,朝代:宋代

    旧识藤州簟,清寒惬病夫。

    深宜荐黄妳,真可配青奴。

    绝境无由致,衰年政此须。

    漫肤仍复汗,君记法曹无。

  • 作者:金应桂,朝代:宋代
    山林有真趣,得趣即神仙。好趁暮春月,来游大涤天。晴岚融玉室,花气袭丹泉。此地通悬霤,清吟过叔元。
  • 作者:裘万顷,朝代:宋代
    君姿正而刚,名节非所欠。临歧赠一言,惟有学不厌。
  • 作者:王冕,朝代:元代
    高昌野人见几早,发须不待秋风老。脱身放浪烟水间,富贵功名尽除扫。坐对渔翁交有道,青绫何似芦花好?从时拜赐芦花人,自云不让今古贫。高眠听梦梦更真,白月满船云满身。起来拍手波粼粼,款乃撼动人间春。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疏林噪归鸦,远峰衔落照。

    平溪渺烟霭,千里归一眺。

    板桥接茅店,历历皆诗料。

    是地岂富春,谁弄严公钓。

  •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一代风流尽,修文地下深。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短日行梅岭,寒山落桂林。长安若个畔,犹想映貂金。青琐陪双入,铜梁阻一辞。风尘逢我地,江汉哭君时。次第寻书札,呼儿检赠诗。发挥王子表,不愧史臣词。
  • 作者:王令,朝代:宋代
    世味久已谙,多恶竟少好。惟诗素所嗜,决切欲深造。人安己不休,众耻我独冒。有如獭行迹,欲改复自蹈。肝肠困寻搜,吻舌倦抟造。心灵无余多,为此日有耗。已勤尚无成,既苦每自劳。自笑如秋蝉,饥极不止噪。努力排韩门,屈拜媚孟灶。惟此二公才,百牛饱怀抱。我如饿旁者,盼盼不得犒。不知去几多,穷行究未到。无门隔籓篱,发罅窥堂奥。爱之不可入,抵触发狂噪。借使苟有成,不知竟何要。孤名非所求,弊俗讵足傲。况乃非所及,穷海未为浩。不知何时休,定讫死与耄。因疑今世人,恐有我同操。徽之才超高,竿幢出标纛。为学尚淹蕴,富橐不肯暴。文章内朱豹,外袭一以皂。大论尤坚强,推舟出行奡。珉砆不施功,径欲制珪瑁。幸此不我陋,教诲日陈告。
  • 作者:李曾伯,朝代:宋代
    本是住山人,来作开山计。云出元无心,有心为云累。执柯与纫兰,如幻亦如寄。神游有昆蓬,御风归欤是。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将谓湖石洞庭产,孰知北地多无限。万钟异石大房山,有奇必偶斯为伴。天地生物弗拘墟,龙井吴山率常见。米未能致今致之,青芝岫屏湖裔馆。彼劳奇文徒问答,物遇其时当自显。兹峰有过无不及,名曰玲实称岂舛。伊家颠叟上皇山,亦既艳称百夫辇。致此用力虽倍蓰,贲来宁费修书柬。略发内帑给雇值,肯教张事恣朱勔。大孔 * 尽灵透,凸突凹窳仍𡾰嵼。春风秋月几阅历,海水桑田任迁转。故土那忆埋黄沙,素质奚碍皴苍藓。一峰峙我文源阁,育秀通书映万卷。万卷徵实难更仆,特宜黄石觌面展。又如逸兴到栖霞,日面月面应谁辨。每来汲古遣几馀,讵同二米为高简。欣于斯即惭于斯,悦目怡情究非善。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三白先春浩泽培,便教写景搆清裁。

    顿看峦巘萦而缪,犹洒松篁素且皑。

    招客吟琼过石彴,呼童扫玉瀹茶杯。

    画诚似矣家声继,德业猷为尚勖哉。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