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周道士原文
前山隐隐起雷声,细雨丝丝濯旱氛。何处飞来松上鹤,晚风唳断九天云。
诗词问答
问:示周道士的作者是谁?答:白玉蟾
问:示周道士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示周道士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白玉蟾的名句有哪些?答:白玉蟾名句大全
白玉蟾示周道士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隐隐
(1) 不分明的样子
隐隐的雷声
(2) 微弱的
感到隐隐作痛
(3) 形容车声
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起雷
(1).打雷。《列子·周穆王》:“深思三月,遂能存亡自在,憣校四时:冬起雷,夏造冰,飞者走,走者飞。”
(2).比喻声音洪亮。 宋 杨万里 《谢尤延之提举郎中自山间惠访长句》:“先生诵诗舌起雷,一字不似人间来。”
(3).扫雷,排除地雷。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挤垮它》:“人们起雷起得着了迷,也有了经验。”
细雨
小雨。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湘东王首夏诗》:“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 唐 刘长卿 《别严士元》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宋 陆游 《小园》诗:“点点水纹迎细雨,疎疎篱影界斜阳。” 茅盾 《子夜》十九:“现在是蒙蒙细雨,如烟如雾。”
丝丝
(1).形容纤细之物。犹言一丝一丝。 唐 司空图 《灯花》诗之一:“ 蜀 柳丝丝羃画楼,窗尘满镜不梳头。” 宋 苏轼 《三月二十日开园》诗之三:“鬱鬱苍髯真道友,丝丝红蕚是乡人。” 明 文徵明 《素发》诗:“素髮丝丝不满梳,衰容览镜已非吾。” 闻一多 《红烛·李白之死》:“月儿初还在池下丝丝柳影后窥看,像沐罢的美人在玻璃窗口晾发一般。”
(2).形容细微的感觉。犹一些、一点。 宋 苏轼 《江上值雪效欧阳体》诗:“江空野阔落不见,入户但觉轻丝丝。” 刘半农 《静》诗:“他俩已经麻木,不再觉得两边肋胁下一丝丝的噏着痛了。”
(3).象声词。 茅盾 《子夜》七:“车子已经开进他家的大门,车轮在柏油路上丝丝地撒娇。” 管桦 《二十八宿》:“油灯丝丝地烧着,灯光里飘动着抽烟的烟雾。”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九天
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传说古代天有九重。也作“九重天”、“九霄”
驰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