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八首原文
东方有乐国,开辟先柏皇。鸾凤为鸡鹜,麒麟为犬羊。
晨霞作朝食,太和为酒浆。
土无干戈祸,人各千年长。
下视禹九州,有土皆战场。
白日虎狼行,青天蛟龙翔。
我欲为东游,沧海渺无梁。
何年夸蛾氏,移置天中央。
诗词问答
问:拟古八首的作者是谁?答:陈普
问:拟古八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普的名句有哪些?答:陈普名句大全
陈普拟古八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东方
——复姓 如:东方朔(西汉人,知识丰富,生性恢谐。长于文辞,有不少关于他的传说)
乐国
犹乐土。《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汉 马融 《长笛赋》:“皆 * 和,以美风俗。 屈平 适乐国, 介推 还受禄。” 明 张居正 《答两广凌洋山计罗旁善后书》:“其中徭赋,务从轻省,法令不宜烦苛,使人怀定居,远邇争赴,数年之后,可尽化为乐国矣。”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酒阑棋罢,堕珥遗簪,真欲界之仙都,昇平之乐国也。”
开辟
(1) 打通;开拓
开辟光辉的未来
(2) 创立
开辟航线
(3) 开办
开辟专栏
柏皇
亦作“柏黄”。亦作“栢篁”。上古帝名。 晋 干宝 《晋纪·论晋武帝革命》:“故古之有天下者, 柏皇 、 栗陆 以前,为而不有,应而不求,执大象也。” 南朝 宋 鲍照 《喜雨》诗:“无谢 尧 为君,何用知 栢篁 。”《陈书·后主纪》:“ 柏皇 、 大庭 ,鼓淳和於曩日, 姬王 、 嬴后 ,被浇风於末载。”《易·繫辞下》“ 包牺氏 没, 神农氏 作” 唐 孔颖达 疏:“ 女媧氏 没,次有 大庭氏 、 柏黄氏 ……凡十五世,皆习 包牺氏 之号也。”
鸾凤
(1).鸾鸟与凤凰。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驾鸞凤以上游兮,从玄鹤与鷦明。”《西京杂记》卷一:“ 武帝 匣上,皆鏤为蛟龙、鸞凤、龟麟之象。”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虽啸旨沦亡,不闻鸞凤之响,而琴引未沫,如听水仙之吟。”
(2).比喻贤俊之士。《楚辞·贾谊<惜誓>》:“独不见夫鸞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壄。” 王逸 注:“以言贤者亦宜处山泽之中,周流观望,见高明之君,乃当仕也。” 唐 韩愈 《重云李观疾赠之》诗:“劝君善饮食,鸞凤本高翔。” 陈去病 《重九歇浦示侯官林獬仪真刘光汉》诗:“凄迷鸞凤同罹网,浩荡沧瀛阻远游。”
(3).比喻君王。《敦煌曲子词·菩萨蛮》:“良以安国部,金(今)喜迴鸞凤。”《旧唐书·马周传》:“ 太宗 尝以神笔赐 周 飞白书曰:‘鸞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
(4).比喻美人。 唐 卢储 《催妆》诗:“今日幸为 秦 晋 会,早教鸞凤下妆楼。”
(5).比喻夫妇。《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鸞凤之配,虽有佳期;狐兔之悲,岂无同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陆判》:“岂有百岁不拆之鸞凤耶!”参见“ 鸞凤和鸣 ”。
鸡鹜
(1).鸡和鸭。比喻小人或平庸的人。《楚辞·九章·怀沙》:“凤皇在笯兮,鸡鶩翔舞。” 王逸 注:“言贤人困厄,小人得志也。”《陈书·蔡景历传》:“欲以鸡鶩厕鸳鸿於池沼,将移瓦砾参金碧之声价。” 唐 李白 《送崔度还吴》诗:“胡为杂凡禽,鸡鶩轻贱君。”
(2).鸡和鸭。古代以之为赠送礼品。 宋 曾巩 《应举启》:“仰遵旧礼,敢忘桑梓之恭;輒进曼辞,庶当鸡鶩之贄。”
麒麟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古人以为仁兽、瑞兽,拿它象征祥瑞。《管子·封禅》:“今凤凰麒麟不来,嘉穀不生。” 宋 黄庭坚 《送范德孺知庆州》诗:“阿兄两持 庆州 节,十年麒麟地上行。” 郭沫若 《屈原》第三幕:“你们要听那妖精的话,说凤凰是鸡,说麒麟是羊子,说龙是蚯蚓,说灵龟是甲鱼。”
(2).比喻才能杰出的人。《晋书·顾和传》:“ 和 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 荣 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兴吾宗者,必此人也。’”
(3).见“ 麒麟阁 ”。
(4).见“ 麒麟殿 ”。
犬羊
(1).狗和羊。《论语·颜渊》:“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唐 李白 《经离乱后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公卿如犬羊,忠讜醢与葅。”
(2).常用以比喻任人宰割者,如俘虏、囚犯等。 宋 范仲淹 《让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表》:“及 麟府 丧陷, 镇戎 三败,杀者、伤者前后仅二十万人矣,死者为鱼肉,生者为犬羊。”《说岳全传》第二五回:“若不今朝邀赦免,何至他年作犬羊?”
(3).旧时对外敌的蔑称。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尔乃大军过荡西山, 屠各 左校,皆束手奉质,争为前登,犬羊残丑,消沦山谷。” 宋 陆游 《涉白马渡慨然有怀》诗:“ 太行 之下吹虏尘, 燕 南 赵 北空无人; 袁 曹 百战相持处,犬羊堂堂自来去。”
晨霞
朝霞。 南朝 梁 江淹 《学梁王<兔园赋>》:“朝日晨霞兮赩红壁,仰望泬寥兮数千尺。” 唐 韦应物 《长安道》诗:“晨霞出没弄丹闕,春雨依微自 甘泉 。”
朝食
(1).早晨进餐,吃早饭。《诗·陈风·株林》:“乘我乘驹,朝食于 株 。” 晋 陆机 《从军行》:“朝食不免胄,夕息常负戈。”《明史·刘宗周传》:“凶问已确,诸臣奋戈而起,决一战以赎前愆,自当不俟朝食。”
(2).早餐。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朝食不盈肠,冬衣纔掩骼。”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他因为事情忙,是早就废止了朝食的。”
太和
见“ 太和 ”。
亦作“ 大和 ”。1.天地间冲和之气。《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义:“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汉书·叙传上》:“沐浴玄德,禀卬太和。”《文选》作“太龢”。 唐 元稹 《竞渡》诗:“数极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积为丰登之庆。”
(2).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 唐 刘长卿 《同姜濬题裴式微余干东斋》诗:“藜杖全吾道,榴花养太和。” 宋 司马光 《论燕饮状》:“伏望陛下当此之际,悉罢燕饮,安神养气……无益奉养者,皆不宜数御以伤大和。” 宋 陆游 《蓬户》诗:“白头万事都经遍,莫为悲伤损太和。”
(3).谓太平。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吾子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华委世。” 李善 注:“太和,谓太平也。”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思与海内同臻大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兴。”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昔闻有 明 全盛日,长养宇宙登太和。”
(4).和睦。 清 恽敬 《答陈云渠书》:“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乐矣。”
(5). 魏 鼓吹曲名。《晋书·乐志下》:“改《上邪》为《太和》,言 明帝 继体承统, 太和 改元,德泽流布也。”
(6).雅乐名。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雅乐部》:“郊天及诸坛祭祀,即奏太和、冲和、舒和三曲。”《金史·乐志上》:“乃取大乐与天地同和之义,名之曰‘太和’。”
无干
不相干;无关
这事与你无干
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下视
(1).由高处往下看。《墨子·非儒》:“高拱下视。” 汉 扬雄 《甘泉赋》:“攀琁璣而下视兮,行游目乎 三危 。”《旧唐书·王方庆传》:“山径危险,石路曲狭,上瞻骇目,下视寒心。”
(2).轻视,看不起。 宋 范仲淹 《议守》:“ 匈奴 屡变,往往犯塞,杀戮吏民,不胜其酷。至于书问傲慢,下视中国。”《三国志平话》卷下:“ 曹相 下视 张松 。” 明 李贽 《定林庵记》:“子欲学,幸毋下视 周安 。”
九州
(1) 中国的别称
(2) 日本四主岛中最南的岛
有土
(1).有土地;有封地。《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史记·平準书》:“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汉书·食货志上》引此文, 颜师古 注曰:“有土,谓国之宗姓受封邑土地者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若夫剖符有土,所谓禄利耳,非富贵也。”
(2).指有土地之君或有封地之臣。《书·皋陶谟》:“达于上下,敬哉有土!” 孔 传:“有土之君,不可不敬慎。”《书·吕刑》:“王曰:‘吁!来,有邦有土,告尔祥刑。’” 曾运乾 正读:“有土者,畿内有采地之臣。”
(3).谓任地方行政长官。 唐 元稹 《赠楚继吾等制》:“竝追有土之荣,用明死政之节。” 章炳麟 《谢本师》:“昔 戴君 与 全绍衣 并污伪命,先生亦授职为伪编修。非有土子民之吏,不为谋主,与 全戴 同。何恩于虏,而恳恳蔽遮其恶?”
战场
交战的场所
开赴战场
身外即战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白日
(1) 白天
(2) 太阳
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泛指时光
浪费白日
虎狼
比喻穷凶极恶的人
青天
(1) 蔚蓝色的天空
(2) 晴朗的白天。比喻清官
老百姓管包公叫“包青天”
蛟龙
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
沧海
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无梁
(1).没有桥。 汉 严忌 《哀时命》:“道壅塞而不通兮, 江 河 广而无梁。”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乡赋》:“若济 河 无梁兮,沉此心於千里。” 金 元好问 《潞州录事毛君墓表》:“我思古人得伯朋,任重道远毅以弘。 大河 无梁岂乐冯,以孝则勇信有徵。”
(2).没有屋梁。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以作零齣则可,谓之全本,则为断线之珠,无梁之屋。”
(3).古代博戏用语。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四折:“且休説百步穿杨,我和你先打一盘无梁。从今后你也要安详,我也不夸强。”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双陆一名握槊,本胡戏也……其法以先归宫为胜。亦有任人打子,布满他宫,使之无所归者,谓之‘无梁’,不成则反负矣。”
夸蛾
传说中的大力神。《列子·汤问》:“帝感其诚,命 夸蛾氏 二子负二山,一厝 朔 东,一厝 雍 南。自此 冀 之南, 汉 之阴,无陇断焉。”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终令 夸蛾 抉女出,卜师烧锥钻灼满板如星罗。”
移置
(1).转移建置;移动放置。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又东逕 宣阳门 南,故苑门也,皇都迁 洛 ,移置於此。”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刘次方侍御奏殿廷考试严除积弊》:“其分閲未入己手之卷,并不准检寻移置,致滋弊端。”
(2).调动安置。 宋 欧阳修 《论台谏官唐介等宜早牵复札子》:“ 唐介 前因言 文彦博 远窜 广西 烟瘴之地,赖陛下仁恕哀怜,移置 湖南 。”
天中
(1).天的中央。 汉 王充 《论衡·谈天》:“极为天中,方今天下在天极之南。”《晋书·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七政之枢机,阴阳之元本也。故运乎天中,而临制四方,以建四时,而均五行也。”
(2).犹中天,天半。《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北周 王褒 《京师突厥寺碑》:“应现十方,分身百佛,上极天中,下穷地际。”
(3).谓鼻之所在。《三国志·魏志·管辂传》:“鼻者艮,此天中之山,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 裴松之 注:“相书谓鼻之所在为天中,鼻有山象,故曰‘天中之山’也。”参阅《云笈七籤》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