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柘枝舞原文 诗词名句

柘枝舞

作者:史浩 朝代:宋代

柘枝舞原文

我是柘枝娇女。
□□多风措。
□□□、□住深□,妙学得柘枝舞。
□□头戴凤冠,□□□纤腰束素。
□□遍体锦衣装,来献呈歌舞。

诗词问答

问:柘枝舞的作者是谁?答:史浩
问:柘枝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柘枝舞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史浩的名句有哪些?答:史浩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柘枝

(1).柘枝舞的省称。 唐 章孝标 《柘枝》诗:“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鈿罗衫耸细腰。” 清 吴伟业 《赠妓朗圆》诗:“轻靴窄袖柘枝装,舞罢斜身倚玉床。”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胡腾、胡旋和柘枝都由女伎歌舞。”

(2).荔枝的一种。 宋 黄庭坚 《次韵任道食荔支有感》之二:“五月照江鸭头緑,六月连山柘枝红。” 任渊 注:“ 山谷 《与王观復书》云:‘今年 戎州 荔子盛登,一种柘枝头出於 遏腊平 ,大如鷄卵,味极美。’”

娇女

受宠爱的小女孩;娇美的姑娘

风措

犹风流。形容风韵美好动人。 宋 柳永 《合欢带》词:“身材儿,早是妖嬈。算风措,实难描。” 宋 周邦彦 《木兰花令》词:“歌时宛转饶风措,鶯语清圆啼玉树。” 宋 李德载 《早梅芳近》词:“雪难欺,霜莫妒。别是一般风措。”

柘枝舞

唐 代西北民族舞蹈。自西域 石国 (今 苏联 中亚塔什干 一带)传来。最初为女子独舞,舞姿矫健,节奏多变,大多以鼓伴奏。后来有双人舞,名《双柘枝》。又有二女童藏于莲花形道具中,花瓣开放,出而对舞,女童帽施金铃,舞时转动作声。 宋 时发展为多人队舞。 宋 梅尧臣 《和永叔柘枝歌》:“始知事简乐民和,不厌来观柘枝舞。”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西域乐舞在 长安 处于压倒 中国 乐舞的优势,是在 开元 天宝 间……柘枝舞女着窄袖薄罗衫。”参阅《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五·柘枝词》 宋 郭茂倩 题解、《宋史·乐志十七》。

凤冠

古代皇帝后妃的帽子,其上饰有凤凰样珠宝。亦指妇女出嫁时的礼帽

纤腰

亦作“纎腰”。1.细腰。 唐 韦瓘 《周秦行纪》卷上:“见前一人纤腰修眸,容甚丽。” 宋 周邦彦 《解语花·元宵》词:“衣裳淡雅,看 楚 女纤腰一把。”

(2).指细腰美女。 宋 苏轼 《姝丽不肯开樽》诗:“莫嫌衰鬢聊相映,须得纤腰与共回。” 明 焦竑 《焦氏笔乘·金陵旧事上》:“宫中细草香红湿,宫内纤腰碧窗泣。”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二九:“ 窅娘 侧足跛行苦, 楚国 纎腰饿死多。”

束素

(1).一束绢帛。常用以形容女子腰肢细柔。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 阳城 ,迷 下蔡 。” 南朝 梁 张率 《楚王吟》:“相看重束素,唯欣争细腰。”《宣和遗事》前集:“裁云剪雾製衫穿,束素纤腰恰一搦。”

(2).犹束帛。用作礼品。《旧五代史·晋书·郑沅传》:“有属邑令,因科醵拒命,密以束素募人阴求其过,后竟停其职。人甚非之。” 宋 陶穀 《清异录·人事》:“ 魏仁浦 长百僚,提奬 单隐巗 至列郎……而 隐巗 至,以束素赠别。”

遍体

浑身,满身。《隋书·李德林传》:“因发热病,遍体生疮,而哀泣不絶。” 元 王和卿 《拨不断·长毛小狗》曲:“遍体浑身都是毛,我道你有似箇成精物,咬人的苕菷。” 巴金 《探索集·春蚕》:“我虽然伤痕遍体,但是我掏出来交给读者的仍然是那一颗燃烧的心。”

衣装

(1)

(2) 随身的衣服及行装

(3) 衣着,衣饰

贫亦罄衣装。——清· 方苞《狱中杂记》

献呈

恭敬地送给。 郭沫若 《文艺论集·太戈儿来华的我见》:“《迷途之鸟》里面的诗都是﹝ 太戈儿 ﹞在 日本 的收获……他所献呈的那 横滨 的 原某 (T.HaraofYokohama),是他当时的居停主人。” 殷夫 《给茂》诗:“我们在一个晴明早晨,我束了黄花向你献呈?”

歌舞

合称歌唱与舞蹈

歌舞晚会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曾揆,朝代:宋代
    终日劳劳雁鹜行,偶然来访赞公房。扶疏草木四围合,萦绕溪流一带长。倚槛岂能成杰句,把杯多是说名方。问师乞取安心法,宴坐 * 对佛香。
  • 作者:黄庭坚,朝代:宋代
    宝月清凉,寂照法界。以沙门相,藏世间解。谷响入耳,性不可为。青莲出水,深不可窥。万象纷披,花开古锦。启迫群氓,与甘露饮。哲人去矣,资何所参。即事之理,塔锁终南。
  • 作者:胡楚材,朝代:宋代
    久客倦行役,故山安在哉。松竹读书室,水石 * 。明月照归梦,西风吹酒杯。亭亭篱下菊,寂寞为谁开。
  • 作者:陈耆卿,朝代:宋代
    春兰愧死菊羞黄,世上龙涎不敢香。独有含香人晚步,搘筇一笑倚斜阳。
  • 作者:娄寅亮,朝代:宋代

    居与仙岩邻,未悉仙岩路。

    片棹偶相及,山僧频礼数。

    指点觅馀迹,行行道其故。

    是为梅雨潭,排空成瀑布。

    常生六月寒,輶轩每相顾。

    嗟哉往来者,宁不忝尸素。

  • 作者:李云龙,朝代:明代

    凉风日以发,水树尽迎秋。

    古堞寒云积,平池暮雨流。

    虫吟读书舍,雁下钓鱼舟。

    无限思君意,城东明月楼。

  • 作者:方岳,朝代:宋代
    题遍南墙玉,与春相伴归。花明晴岸阔,帆转暮江肥。鹃老催红药,云香近紫微。樯竿两燕子,也带笑声飞。
  • 作者:佚名,朝代:唐代

    昭潭无底橘州浮。

  • 作者:司空曙,朝代:唐代
    业成洙泗客,皓发著儒衣。一与游人别,仍闻带印归。林多宛地古,云尽汉山稀。莫爱浔阳隐,嫌官计亦非。
  • 作者:李贺,朝代:唐代
    标签:写人
    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何处偏伤万国心?中天夜久高明月。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