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子陵钓台原文
中兴曾作故人看,抗节唯怜七里滩。枯枿卧沙疑野艇,丛篁生岸忆长竿。
天边旧迹星辰动,江上馀基水石寒。
应笑渭滨周吕望,白头因猎从和銮。
诗词问答
问:题子陵钓台的作者是谁?答:孙沔
问:题子陵钓台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孙沔的名句有哪些?答:孙沔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中兴
通常指国家由衰退而复兴
国家中兴
中兴机会。——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作故
谓不依旧规,自创先例。故,典故,成例。《国语·鲁语上》:“宗人 夏父展 曰:‘非故也。’公曰:‘君作故。’” 韦昭 注:“言君所作则为故事也。” 汉 张衡 《西京赋》:“自君作故,何礼之拘?”《南齐书·张敬儿传》:“伤负心期,自谁作故?”
抗节
坚守节操。 汉 贾谊 《治安策》:“故此一 豫让 也……已而抗节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 唐 王烈 《酬崔峝》诗:“荣宠无心易,艰危抗节难。” 明 张煌言 《罗子木诗序》:“逋臣处士,率抗节其间。” 苏曼殊 《岭南幽光录》:“﹝僧 祖心 ﹞每以淟涊苟全,不得死於家国,以见诸公地下为憾,而其弟 驎 、 騄 、 驪 以抗节……皆死。”
枯枿
(1).枯枝,枯株。 唐 喻凫 《宿石窟寺》诗:“野鹤立枯枿,天龙吟浄潭。” 宋 苏辙 《和子瞻司竹监烧苇园因猎园下》:“荻园斫尽有枯枿,束茅吹火初如灯。”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脱壳楸》:“ 代州 寿寧观 , 宋 天圣 中,一楸树老且枯矣……投药此树中,明年,枯枿再茂。”
(2).犹枯萎。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 蜀 中有木类柞,众木荣时枯枿,隆冬方萌芽布阴, 蜀 人呼为楷木。” 宋 朱松 《月桂花》诗:“芳根维无恙,岁晚但枯枿。”
野艇
指野船。 唐 张志和 《渔父》诗:“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宋 梅尧臣 《小村》诗:“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 清 陈大章 《戊子生日书怀》诗之二:“野艇笼烟催放鹤,断槎欹石坐垂纶。”参见“ 野船 ”。
丛篁
丛生的竹子。 唐 宋之问 《泛镜湖南溪》诗:“沓嶂开天小,丛篁夹路迷。” 宋 陈与义 《纵步至董氏园亭》诗之二:“自移一榻西窗下,要近丛篁听雨声。”
天边
无限的空间
你从哪里来的,亲爱的小东西?从天边来到这里
旧迹
(1) 指过去发生的事情
(2) 古迹
星辰
星的总称
日月星辰
江上
(1).江岸上。《吕氏春秋·异宝》:“﹝ 伍员 ﹞因如 吴 。过於 荆 ,至 江 上,欲涉。”《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 人怜之,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 南朝 宋 鲍照 《发后渚》诗:“ 江 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唐 岑参 《饯王崟判官赴襄阳道》诗:“津头 习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 沉尹默 《燕归梁》词:“江上花开趁蝶寻,拚买醉千金。”
(2).江面上。《史记·伍子胥列传》:“ 伍胥 遂与 胜 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 江 , 江 上有一渔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渡 伍胥 。” 唐 崔颢 《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 江 上使人愁。” 宋 苏轼 《江神子·江景》:“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 清 黄景仁 《太白墓》诗:“清风 江 上洒然来,我欲因之寄微慕。”
(3).江中。 宋 苏辙 《初发嘉山》诗:“洗砚去残墨,遍水如黑雾。至今江上鱼,顶有遗墨处。”
水石
(1).指流水与水中之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水石惊瀨,传响不絶,商舟淹留,聆翫不已。”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 宋 苏轼 《石钟山记》:“ 酈元 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鐘。”
(2).犹泉石。多借指清丽胜景。 唐 李白 《经乱后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忽思 剡溪 去,水石远清妙。” 五代 齐己 《将之匡岳过寻阳》诗:“此路便堪归水石,何门更合向尘埃。” 宋 王安石 《同陈伯通钱材翁游山二君有诗因次原韵》:“强策羸驂寻水石,忽惊幽鸟下烟林。” 宋 苏轼 《奉诏减决囚禁记所经历》诗:“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儔。”
渭滨
《韩非子·喻老》:“ 文王 举 太公 於 渭 滨者,贵之也。”后因以“渭滨”指 太公望 吕尚 。《宋书·周续之传》:“是以 渭 滨佐 周 ,圣德广运; 商洛 匡 汉 ,英业乃昌。”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四十千秋自咏》:“宠遇偏嗤 莘野 薄,奇逢半笑 渭 滨迟。”
吕望
即 周 初人 吕尚 。 尚 年老。隐于渔钓, 文王 出猎,遇于 渭 滨,与语大悦,曰:“吾 太公 望子久矣。”故号之曰 太公望 。后世亦称 吕望 。《楚辞·离骚》:“ 吕望 之鼓刀兮,遭 周文 而得举。”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此 寗子 商歌之秋,而 吕望 所以投纶而逝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吕望 铭功於 昆吾 , 仲山 鏤绩於庸器。”参阅《史记·齐太公世家》。
白头
(1) 白头发,多指年老
少白头
白头到老
(2) 老年
(3) 不署名的
白头帖子(不署名的字帖儿)
白头材料
和銮
同“ 和鸞 ”。 汉 班固 《东都赋》:“登玉輅,乘时龙,凤盖棽丽,和鑾玲瓏。”《后汉书·崔駰传》:“岂暇鸣和鑾,清节奏哉?” 宋 江休复 《牟驼冈阅马》诗:“军戎选轻捷,和鑾御调柔。” 元 李治 《敬斋古今黈》卷一:“古者登车有和鑾之音,谓马动则鑾鸣,车动则和应也。鑾或作鸞,其义皆同。鸞以其有声;鑾以其金为之也。”
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称“龢”,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鑾”。《文选·班固<东都赋>》:“凤盖棽丽,龢鑾玲瓏。” 李周翰 注:“和鑾,铃也。”参见“ 和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