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第一枝(代寿李夫人)原文
雨蕊方桃,晴梢渐杏,东风娇语弦管。爱香帘约馀寒,唤舞袖翻嫩暖。
红颜清健,旧墨竹、扶疏手段。
且碧窗、写就黄庭,画楫海山开卷。
春自好、得花不淡。
花又好、得春不浅。
晓莺瑶佩秋生,月蘸翠尊波满。
长逢花处,笑西母、霜娥偷换。
要日边、争看貂蝉,彩侍更迎宣劝。
诗词问答
问:东风第一枝(代寿李夫人)的作者是谁?答:张辑
问:东风第一枝(代寿李夫人)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东风第一枝(代寿李夫人)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张辑的名句有哪些?答:张辑名句大全
张辑东风第一枝(代寿李夫人)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娇语
柔声细语。 唐 温庭筠 《舞衣曲》:“管含兰气娇语悲,胡槽雪腕鸳鸯丝。”
弦管
(1).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乐器。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此必为至乐,不可託之於瞽史,必须圣人理其弦管,尔乃雅音得全也。” 唐 崔亘 《春怨》诗:“妾有今朝恨,君无旧日情。愁来理弦管,皆是断肠声。”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的起源与发展》:“依乐府题以製辞,而其声不被弦管者,若 子建 、 士衡 所作是也。”
(2).泛指歌吹弹唱。 唐 李商隐 《思贤顿》诗:“内殿张弦管,中原絶鼓鼙。” 宁调元 《燕京杂诗》之一:“弦管 燕京 三月天,风沙扑面若为怜。”
絃管:亦作“ 絃筦 ”。 1.弦乐器与管乐器。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功可象於图画,德可刻於金石,声可託於絃管,名可留於竹帛。”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许汉阳》:“诸乐絃管尽备,其鸟再拜,女郎举酒,众乐具作,萧萧泠泠,杳入神仙。” 宋 韩维 《踏莎行·次韵范景仁寄子华》词:“辛夷花谢早梅开,应须次第调絃管。”
(2).指弹奏丝竹;丝竹乐声。 前蜀 韦庄 《上行杯》词之一:“满楼絃管,一曲离肠寸寸断。”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德行》:“教以歌舞絃筦六博之艺,饰之以珠翠金玉衣服之具。” 明 谭贞良 《楼桑先主庙》诗:“枌榆存旧社,絃管尚纷纷。” 清 曹寅 《中秋西堂待月》诗:“直待满城絃管歇,渐分清影上屏山。”《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新人坐在花轿里,但听得大吹大擂,絃管喧杂。”参见“ 弦管 ”。
红颜
(1).指年轻人的红润脸色。 唐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诗:“忆子初尉 永嘉 去,红颜白面花映肉。”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2).指少年。 南朝 梁 沉约 《君子有所思行》:“共矜红颜日,俱忘白髮年。” 唐 李白 《赠孟浩然》诗:“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宋 王安石 《客至当饮酒》诗之二:“自从红颜时,照我至白首。”
(3).特指女子美丽的容颜。 汉 傅毅 《舞赋》:“貌嫽妙以妖蛊兮,红颜曄其扬华。” 南朝 陈 徐陵 《和王舍人送客未还闺中有望》:“倡人歌吹罢,对镜览红颜。” 清 李渔 《玉搔头·讯玉》:“青眼难逢,红颜易改。”
(4).指美女。 明 王世贞 《客谈庚戌事》诗:“红颜宛转马蹄间,玉筯双垂别 汉 关。” 清 吴伟业 《圆圆曲》:“慟哭六军俱縞素,衝冠一怒为红颜。”
清健
(1).清明强健。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朱承议》:“ 朱公 清健康宁。”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七十九龄尚清健,老来第一老门生。”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老先生倒很清健,三公司, 大马路 ,都陪他去玩过啦?”
(2).清新刚劲。 宋 魏泰 《临汉隐居诗话》:“至如 永叔 之诗,才力敏迈,句亦清健,但恨其少餘味尔。” 明 袁宏道 《虎耳岩不二和尚碑记》:“短髩数茎如雪,见人闔其目,闻根甚利,语清健,望而知为有道。” 陈垣 《史讳举例·因避讳断定时代例》引 罗振玉 《雪堂校刊群书叙录》下,跋 敦煌 本残道书云::“书法清健,有 钟 薛 风。”
(3).精神清爽振奋。《 * 词话》第二七回:“涟漪戏彩鸳,緑荷翻,清香泻下琼珠溅,香风扇,芳沼边,闲亭畔,坐来不觉人清健。”
墨竹
(1).墨画的竹子。相传始于 唐 吴道子 。一说,始于 五代 郭崇韬 之妻 李氏 。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卷二:“﹝ 李夫人 ﹞月夕独坐南轩,竹影婆娑可喜,即起挥毫濡墨,模写窗纸上,明日视之,生意具足。或云自是人间往往效之,遂有墨竹。”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收藏·元》:“ 顾安 字 定之 ,善画墨竹。 吴仲珪 以苍老胜, 定之 以秀色胜也。”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墙上挂着一幅淡远秀劲的墨竹,看来似乎装裱得不久。”
(2).竹的一种。 宋 黄休复 《茅亭客话·滕处士》:“有丝竹,叶细而青,茎瘦而紫,亦谓之墨竹。”
扶疏
亦作“ 扶疎 ”。亦作“ 扶踈 ”。1.枝叶繁茂分披貌。《吕氏春秋·任地》:“树肥无使扶疏,树墝不欲专生而族居。肥而扶疏则多粃,墝而专居则多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枝柯扶疎,世罕其比。” 宋 姜夔 《虞美人·咏牡丹》词:“玉盘摇动半厓花。花树扶疏,一半白云遮。” 明 刘基 《梅颂》:“扶踈萧森清以直兮,玄冰沍寒不挠其节兮。”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一:“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
(2).回旋貌;飘散貌。《淮南子·修务训》:“龙夭矫,燕枝拘,援丰条,舞扶疏。” 高诱 注:“扶疏,槃跚貌。”《文选·嵇康<琴赋>》:“忽飘摇以轻迈,乍留联而扶疏。” 李善 注:“言扶疏四布也。” 元 揭傒斯 《寄题九江义门陈氏寿安堂》诗:“方瞳緑鬢红氍毹,春酒摇荡香扶踈。”
手段
(1) 为某种目的采取的方法、措施
为挽救病人的生命,医院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手段
(2) 待人处世的不正当方法
欺骗手段
(3) 本领;能耐
他办事很有手段
碧窗
绿色的纱窗。“ 碧纱窗 ”的省称。 唐 李白 《寄远》诗之八:“碧窗纷纷下落花,青楼寂寂空明月。” 南唐 张泌 《南歌子》词:“惊断碧窗残梦,画屏空。” 前蜀 尹鹗 《满宫花》词:“漏清宫树子规啼,愁锁碧窗春晓。”参见“ 碧纱窗 ”。
黄庭
(1).指《黄庭经》。道教的经典著作。 唐 李白 《送贺宾客归越》诗:“ 山阴 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宋 苏轼 《留题仙都观》诗:“飞符御气朝百灵,悟道不復诵《黄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曩所授《黄庭》之要道,仙人之梯航。”
(2).指 晋 王羲之 书写的《黄庭经》法帖。 宋 秦观 《春日》诗之四:“春禽叶底引圆吭,临罢《黄庭》日正长。”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曹娥》、《乐毅》,尚有蹊径可寻,至《兰亭》、《黄庭》,几莫知其端倪矣。”
(3).指中央。《黄庭内景经》 务成子 题解:“黄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外指事即天中、人中、地中,内指事即脑中、心中、脾中,故曰黄庭。”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方向呵,镇黄庭,通紫极,子午坤乾。”亦特指脾。一说为体中的虚拟之所。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古人以黄庭为脾。不然也,黄庭有名而无所,冲气之所在也。”
画楫
亦作“ 画檝 ”。1.有画饰的船桨。 唐 王勃 《采莲赋》:“飞木兰之画楫,驾芙蓉之綺船。” 唐 李群玉 《竞渡时在湖外偶为成章》诗:“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檝射初暉。” 宋 柳永 《破阵乐》词:“两两轻舠飞画檝,竞夺锦标霞烂。”
(2).指画船。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偏安佚豫》:“时承平日久,乐与民同,凡游观买卖,皆无所禁,画楫轻舫,旁午如织。”
开卷
(1)
(2) 打开书阅读
(3) 考试形式,可借助书面资料答题
自好
自以为美好。《庄子·天下》:“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荀子·修身》:“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
自爱;自重。《孟子·万章上》:“乡党自好者不为,而谓贤者为之乎?” 朱熹 集注:“自好,自爱其身之人也。”《韩非子·显学》:“立节参民,执操不侵,怨言过於耳必随之以剑,世主必从而礼之,以为自好之士。”《汉书·贾谊传》:“顽顿亡耻,奊詬亡节,廉耻不立,且不自好,苟若而可,故见利则逝,见便则夺。”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次即束身自好,优游卒岁,以自处于朝隐。”
瑶佩
亦作“瑶佩”。美玉制成的佩饰。 北周 庾信 《邛竹杖赋》:“岂比夫接君堂上之履,为君座右之铭,而得与綺绅瑶珮,出芳房於蕙庭。” 唐 杜牧 《汴河阻冻》诗:“千里长河初冻时,玉珂瑶珮响参差。” 宋 毛滂 《调笑·张好好》词:“云车瑶佩成惆悵,衰柳白鬚相向。” 清 龚自珍 《最录南唐五百字》:“琼琚瑶珮,纪烈采风。”
见“ 瑶珮 ”。
翠尊
见“ 翠樽 ”。
西母
(1). 西王母 。 晋 傅玄 《正都赋》:“ 东父 翳青盖而遐望, 西母 使三足之灵禽。” 唐 李贺 《马诗》之七:“ 西母 酒将阑, 东王 饭已乾。” 宋 张元干 《好事近》词:“ 西母 醉中微笑,看蟠桃初结。”参见“ 西王母 ”。
(2).指 清 慈禧太后 。俗称 西太后 。 清 黄遵宪 《感事》诗:“传书信口訶 西母 ,改制称尊託素王。”
霜娥
即 嫦娥 。借指月。 宋 黄裳 《蝶恋花·月词》:“俄落盏中如有恋,盏未乾时,还见 霜娥 现。” 清 黄景仁 《中秋夜雨》诗:“请从乐府歌 霜娥 ,肯向愁人鑑华髮。”
偷换
偷偷变换;交换
偷换别人衣服
日边
(1).太阳的旁边。犹言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 晋元帝 ﹞问 明帝 :‘汝意谓 长安 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唐 李白 《望天门山》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宋 陈师道 《和彦詹题远轩》:“开牕得远意,兴出杳冥间。芳草日边路,片云天外山。”
(2).比喻京师附近或帝王左右。 唐 赵嘏 《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诗:“ 江 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 唐 高蟾 《下第后献高侍郎》诗:“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宋 杨万里 《送丁卿季吏部赴召》诗:“吾州 史君 五十年,不曾召节来日边。” 清 李渔 《风筝误·请兵》:“羽书飞上九重天,佇望旌旗自日边。”
貂蝉
(1).貂尾和附蝉,古代为侍中、常侍等贵近之臣的冠饰。《后汉书·舆服志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璫,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 赵惠文 冠’。” 刘昭 注:“ 应劭 《汉官》曰:‘説者以金取坚刚,百鍊不耗。蝉居高饮絜,口在掖下,貂内劲捍而外温润。’此因物生义也。”
(2).借指貂蝉冠。《南史·江淹传》:“初, 淹 年十三时,孤贫,常采薪以养母,曾於樵所得貂蝉一具,将鬻以供养。其母曰:‘此故汝之休徵也,汝才行若此,岂长贫贱也,可留待得侍中著之。’”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词:“头上貂蝉贵客,花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彼固曰异种贱族,非吾中夏神明之胄,所为立於其朝者,特曰冠貂蝉、袭青紫而已。”参见“ 貂蝉冠 ”。
(3).指侍中、常侍之官。亦泛指显贵的大臣。《汉书·刘向传》:“今 王 氏一姓乘朱轮华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 唐 崔顥 《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宠列貂蝉位,恩深侍从年。” 宋 陆游 《草堂拜少陵遗像》诗:“ 长安 貂蝉多,死去谁復算!”
(4).《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司徒 王允 家的歌伎。 王允 欲除奸臣 董卓 ,无计可施, 貂蝉 请自献身,以博 董卓 欢心,后又故意勾引其义子 吕布 ,离间两人关系,终借 吕布 之手,杀死 董卓 。唯此事不见于正史。 清 梁章鉅 《浪跡续谈·貂蝉》:“《三国志演义》言 王允 献 貂蝉 於 董卓 ,作连环计。正史中实无 貂蝉 之名,惟《董卓传》云, 卓 尝使 布 守中閤, 布 与 卓 侍婢私通云云。 李长吉 作《吕将军歌》云:‘榼榼银龟摇白马,傅粉女郎大旗下。’盖即指 貂蝉 事,而小説从而演之也。 黄右原 告余曰:‘《开元占经》卷三十三,荧惑犯须女。占注云,《汉书通志》: 曹操 未得志,先诱 董卓 ,进 刁蝉 以惑其君。此事异同不可攷,而 刁蝉 之即 貂蝉 ,则确有其人矣。’《汉书通志》今亦不传,无以断之。”
宣劝
(1).敦促劝勉。《宋书·孝武帝纪》:“百姓乏粮种,随宜贷给。吏宣劝有章者,详加褒进。”
(2).指皇帝赐酒劝饮。 宋 苏轼 《次韵王仲至喜雪御宴》:“偶还仗内身如寄,尚忆 江 南酒可赊。宣劝不多心自醉,强扶衰白拜君嘉。” 宋 范成大 《寓直玉堂拜赐御酒》诗:“惭愧君恩来甲夜,殿头宣劝紫金杯。”《宋史·礼志十五》:“若宣劝,即立席后,躬,饮讫,讚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