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原文
山灵未许到天池,又作西林一宿期。寺是晋时陶侃宅,记传隋代率更碑。
山椒云气易为雨,客子情怀多费诗。
暂借蒲1一1团学禅寂,茶烟飞绕鬓边丝。
诗词问答
问:庐山的作者是谁?答:戴复古
问:庐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戴复古的名句有哪些?答:戴复古名句大全
戴复古庐山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山灵
(1).山神。《文选·班固<东都赋>》:“山灵护野,属御方神。” 李善 注:“山灵,山神也。” 元 房皞 《送王升卿》诗:“我欲从君觅隐居,却恐山灵嫌俗驾。” 清 林则徐 《塞外杂咏》:“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郭沫若 《月蚀》:“我们 四川 的山灵水伯远远在招呼我。”
(2).山间出产的珍异食物。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舒心的列山灵,陈水陆, 张君瑞 合当钦敬。”
(3).昆虫名。彝族民间史诗《梅葛》第三部七:“岩上‘伯幺’有三对,河坝‘山灵’有二对,人人见了都喊打。”原注:“伯幺、山灵,都是昆虫。”
天池
(1).海。《庄子·逍遥游》:“ 南冥 者,天池也。” 成玄英 疏:“大海洪川原夫造化,非人所作,故曰天池也。” 南朝 宋 王韶之 《殿前登歌》:“沔彼流水,朝宗天池。” 唐 韩愈 《应科目时与人书》:“天池之滨,大江之濆,曰有怪物焉。”
(2).天上 仙界 之池。 唐 韩愈 《漫作》诗之一:“ 玄圃 珠为树,天池玉作砂。” 明 李东阳 《与李中舍应正同饮时旸邸》诗:“又如骤天马,雾鬣天池通。”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之四:“神物在天池,烟云与吞吐。”
(3).指山顶之池。 唐 杜甫 《天池》诗:“天池马不到,嵐壁鸟纔通。” 宋 范仲淹 《天池》诗:“岳顶见天池,神异安可度。”
(4).星名。《晋书·天文志上》:“九坎间十星,曰天池。”
(5).穴位名。即承浆。参见“ 承浆 ”。
西林
(1).西面的树林。 三国 魏 阮籍 《首阳山赋》:“蟋蟀鸣乎东房兮,鶗鴃号乎西林。” 唐 陈子昂 《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诗:“西林改微月,征斾空自持。” 唐 王维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诗:“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2).寺名。在 江西省 星子县 庐山 麓,与 东林寺 相对, 晋 太原 中僧 慧永 建。后因以泛指寺院。 唐 许浑 《题苏州虎丘寺僧院》诗:“世间谁似 西林 客?一卧烟霞四十春。” 唐 许浑 《寄契盈上人》诗:“何处是 西林 ?疏鐘復远砧。” 唐 李商隐 《华师》诗:“孤鹤不睡无云心,衲衣笻杖来 西林 。”
一宿
(1).谓住宿一夜。《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庄子·天运》:“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儒林外史》第三五回:“我虽则在此一宿,我不殯葬他,谁人殯葬?”参见“ 一宿之行 ”。
(2).一夜。 汉 王充 《论衡·命义》:“闻 歷阳 之都一宿沉而为湖。”《敦煌曲子词·乐世词》:“霜多雨湿飞难进,慙借荒田一宿眠。”《红楼梦》第二四回:“那天已是掌灯时候, 贾芸 吃饭,收拾安歇,一宿无话。” 峻青 《黎明的河边·老交通》:“谁的身子也不是铁打的,一宿的工夫要走一百一二十里,怎么能抗得了?”
记传
历史传记。《后汉书·卢植传》:“与諫议大夫 马日磾 、议郎 蔡邕 、 杨彪 、 韩説 等并在 东观 ,校中书《五经》记传,补续《汉记》。” 南朝 梁 僧祐 《<释迦谱>序》:“爰自降胎,至于分塔,瑋化千条,灵瑞万变,并义炳经典,事盈记传。” 唐 许尧佐 《五经阁赋》:“櫺槛风来,动芸香之苾苾;綺疎日映,见铅槧之纍纍,览彼縑湘,请披记传。”
率更
(1).即率更令。《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詹事, 秦 官……属官有太子率更。” 颜师古 注:“掌知漏刻,故曰率更。” 汉武帝 《柏梁诗》:“外家公主不可治,椒房率更领其材。”
(2).指 唐 书法家 欧阳询 。 询 曾任率更令,故称。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 赵公 无忌 嘲 欧阳率更 。” 明 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评书法》:“即 米颠 书自 率更 得之,有冰寒于水之奇。”
(3).指 欧阳询 的法书。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唐九成宫醴泉铭》:“椎搨日多,佳本日少。故字多残闕,又经俗工洗凿,满纸模糊, 率更 面貌十不存一矣。”
山椒
(1).山顶。 汉武帝 《李夫人赋》:“惨鬱鬱其芜秽兮,隐处幽而怀伤;释舆马於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阳。”《文选·谢庄<月赋>》:“ 洞庭 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於山椒,雁流哀於江瀨。” 李善 注:“山椒,山顶也。” 元 汤式 《天净沙·小景》曲:“翠岧嶢天近山椒,緑蒙茸雨涨溪毛,白靉靆云埋树腰。” 清 顾炎武 《劳山歌》:“何时结屋倚长松,啸歌山椒一老翁。”
(2).即花椒。
云气
稀薄游动的云
客子
旅居异乡的人
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情怀
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
畅舒情怀
学禅
犹学佛。 宋 翁卷 《山中》诗:“不奈邻峰学禪伴,时时来此叩巖扉。” 清 恽敬 《与李汀州书》:“自 隋 唐 学禪者,以山名寺名称其本师。”参见“ 学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