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脱银袍原文 诗词名句

脱银袍

作者:曹组 朝代:宋代

脱银袍原文

济楚风光,升平时世。
端门支散,碗遂逐旋温来,吃得过、那堪更使金器。
分明是。
与穷汉、消灾灭罪。
又没支分,犹然递滞。
打笃磨槎来根底。
换头巾,便上弄交番斯替。
告官里。
驼逗高阳饿鬼。

诗词问答

问:脱银袍的作者是谁?答:曹组
问:脱银袍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脱银袍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曹组的名句有哪些?答:曹组名句大全

曹组脱银袍书法欣赏

曹组脱银袍书法作品欣赏
脱银袍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楚风

楚 之风尚。 柳亚子 《闻萍醴义师失败有作》诗:“胡运百年永, 楚 风三户雕。”

平时

(1) 通常的普通的时候(区别于特定的或非常时候)

(2) 指平常时期(区别于非常时期,如战时、戒严时)

端门

(1).宫殿的正南门。《史记·吕太后本纪》:“ 代王 即夕入 未央宫 ,有謁者十人持戟卫端门,曰:‘天子在也,足下何为者而入?’”《后汉书·左雄传》:“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牋奏,副之端门。” 王先谦 集解引 胡三省 曰:“宫之正南门曰端门。尚书於此受天下奏章,令举者诣公府课试,以副本纳之端门,尚书审覈之。” 宋 晁冲之 《上林春慢》词:“鹤降詔飞,龙擎烛戏,端门万枝灯火。”《前汉书平话》卷下:“日正端门登极位,万国来朝有道君。”

(2).太微垣南藩二星,东曰左执法,西曰右执法,左、右执法之间叫“端门”,为太微垣的南门。《后汉书·李固传》:“加近者月食既於端门之侧。” 李贤 注:“端门, 太微宫 南门也。”《晋书·天文志上》:“太微,天子庭也……南蕃中二星间曰端门。”

支散

发放,散发。 宋 苏辙 《乞赈救淮南饥民状》:“窃见顷立义仓,至今已将十年,所聚粮斛,数目甚多。每遇灾伤,未尝支散一粒,民情深所不悦。”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只怕你飞花儿支散养家钱,旋风儿推转团圆磨。”《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操 军相距月餘,粮食将尽,致书於 孙策 ,借得粮米十万斛,不敷支散。”

逐旋

逐渐;渐渐。 宋 苏轼 《议给田募役状》:“宽剩役钱本非经赋常入,亦非国用所待而后足者,今付有司逐旋支费。”《元典章·圣政二·减私租》:“借过贷粮,丰年逐旋归还,田主无以巧计多取租数,违者治罪。”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诀》:“放笔如在笔底,然后以淡墨霸定,逐旋积起。”

得过

(1).犹得罪;获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夫 数以酒失得过丞相,丞相今者又与 夫 有郄。”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譬如人子,得过於父母,惟有恭顺静默,引咎自责,庶几可解。”

(2).得以通过,得以度过。 唐 徐夤 《河流》诗:“ 大禹 成门嶮,为龙始得过。”

(3).指生活、工作等过得去。参见“ 得过且过 ”。

那堪

1.怎堪;怎能禁受。 2.犹言兼之;何况。

金器

(1).金属制成的器具。《墨子·杂守》:“寇近,亟收诸离乡金器,若铜铁。”《淮南子·本经训》:“土事不文,木工不斵,金器不鏤。”

(2).金质器物。 宋 周必大 《玉堂杂记》卷下:“御前列金器如砚匣、压尺、笔格、糊板、水滴之属,几二百两,既书除目,随以赐之。” 茅盾 《微波》:“这里头还有 李太太 和少奶奶的金器。”《苏州杂志》1990年第4期:“ 若若 的生母死时将一批金器交给 若若 的外婆的,并千叮万嘱,不管怎样,金器要跟 若若 。”

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穷汉

(1).贫寒的男子。 唐 李商隐 《杂纂》:“穷汉説大话。”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一折:“这的是你自作下穷汉家私暴。”

(2).泛指穷苦人。 贺敬之 丁毅 等《白毛女》第一幕:“哼!杀不了穷汉,当不了富汉。”

消灾

消除灾祸。《后汉书·党锢传·尹敏》:“上疏陈《洪范》消灾之术。”《三国志·魏志·张臶传》:“詔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復异者。”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 * 钱财,与人消灾。”

支分

(1).分割,分解。《战国策·秦策三》:“ 秦 乌能 齐 县衡 韩 魏 ,支分 方城 膏腴之地以薄 郑 ?” 高诱 注:“支,言细散取之。” 唐 白居易 《花前感怀兼呈崔相公刘郎中》诗:“四时轮转春常少,百刻支分夜苦长。”

(2).古代碎裂犯人肢体的一种酷刑。《后汉书·苏竟传》:“ 王氏 虽乘閒偷簒,而终婴大戮,支分体解,宗氏屠灭。”《魏书·术艺传·刘灵助》:“战败被擒,斩於 定州 ,传首 洛阳 ,支分其体。”《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今闻已有密敕下本军,至则支分灭族矣!” 胡三省 注:“支分,谓被支解而支体异处也,即冎刑。”

(3).处置;安排。 唐 白居易 《自咏老身示诸家属》:“支分闲事了,把背向阳眠。”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剪发卖发》:“飢荒先自窘,那堪连丧双亲,身独自,怎支分?”《天雨花》第二四回:“ 荣 妻答应厨下去,支分晚膳到来临。”

(4).支使;分派。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一折:“等不得水温,一声要面盆;恰递与面盆,一声要手巾;却执与手巾,一声解纽门。使的人无淹润,百般支分!”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录摄》:“支分各色人,远远去迎接。”

(5).支付;付给财物。 唐 陆贽 《赐吐蕃将书》:“赞普若须繒帛,朕随要支分,多少之间,岂拘定限。” 宋 周密 《武林旧事·酒楼》:“又有小鬟,不呼自至,歌吟强聒,以求支分。”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泊淮》:“兼且小生看书之眼,并不认得等子星儿;一路上赚骗无多,逐日里支分有尽。”

(6).分辩。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二折:“父亲呵,你既然恁般发狠,怎教我不要半语支分?”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二折:“若是初检时不曾审问,怕只怕再检日怎支分?”

(7).犹分支。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 南山 在 陕西 西安府 之南…… 镇安 、 洵阳 、 汉阴 、 石泉 、 洋县 各山,皆其支分别派。”

犹然

(1).舒迟貌。《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君子犹然如将可及也,而不可及也。”《逸周书·官人》:“喜色犹然以出。” 朱右曾 校释:“犹然,舒和貌。”

(2).微笑自得之貌。《庄子·逍遥游》:“ 宋荣子 犹然笑之。” 陆德明 释文:“ 崔 李 云:‘犹,笑貌。’”

(3).尚且。《史记·游侠列传》:“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

(4).尚且如此。 清 方文 《胡母节寿诗》:“世变节义如轻尘,男子犹然况妇人。”

(5).仍然。《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只因小夫人生前甚有 张胜 的心,死后犹然相从。”《儒林外史》第四六回:“﹝一对料丝灯﹞今已六十餘年,犹然簇新。”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一部分一:“至今四十多年了,这幅画景,犹然清清楚楚的摆在脑际。”

(6).仍然如此。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唐 世士人宴聚,盛行叶子格, 五代 、国初犹然,后渐废不传。”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关镇杂记·秦皇岛》:“﹝ 秦皇 ﹞下马拜,荆皆垂首向地,如顿伏状。至今犹然。”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五:“ 明 季士大夫投刺率称某某拜,开国犹然,近人多易以‘顿首’二字。”

打笃磨

见“ 打独磨 ”。

根底

(1) 事物赖以建立的基础;事物得以成立或受到支持的根据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他的英文根底不错

(2) 底细

你了解这人的根底吗?

追问根底

换头

(1).词的下片起头句和前片不相同的叫换头。 明 杨慎 《词品·秦少游赠楼东玉》:“ 秦少游 《水龙吟》赠营妓 楼东玉 者,其中‘小楼连苑’,及换头‘玉佩丁东’,隐‘楼东玉’三字。” 清 周济 《宋四家词选·论》:“吞吐之妙,全在换头煞尾。古人名换头为过变,或藕断丝连,或异军突起,皆须令读者耳目振动,方成佳製。换头多偷声,须和婉,和婉则句长节短,可容攒簇。”或谓《诗》中已有换头,但其名称在填词时始出现。 清 纳兰性德 《填词》诗:“不见句读参差三百篇,已自换头兼转韵。”有时亦指词由前片转入下片句法和前片完全相同的,即谓乐曲过拍后另起一头。

(2).曲牌的一种体式。重复同一曲调,后曲换前曲的头一句或头几句,稍增减其字数,其性质与“前腔”、“幺篇”等相同。曲中的换头也可以自成一调,与词中的换头不同。

(3).旧时剃头担子鸣以招人的一种乐器。

交番

轮流值班。《隋书·裴政传》:“时武职交番,通事舍人 赵元愷 作辞见帐,未及成。”《北史·杨勇传》:“恒於交番之日,分向东宫上下,团伍不别,岂非好事邪?”

官里

(1).犹言衙门里,官府里。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六:“ 朴 言:‘独臣妻有诗一首云:更休落魄贪盃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邹韬奋 《萍踪寄语》十六:“结果大家不答应他,把他捉将官里去,坐了六个月的监牢。”

(2).犹官家。指皇帝。 宋 周密 《武林旧事·乾淳奉亲》:“是日官里大醉,申后,宣 逍遥子 入便门,升輦还内。” 元 王伯成 《贬夜郎》第一折:“官里御手亲调醒酒汤。”《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且喜得夫人贵体无事,万千之喜。旦晚奏过官里,选日入宫,未知夫人意下如何?”

高阳

(1).指高而向阳之地。《孙子·地形》:“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张预 注:“居高面阳。”《后汉书·冯衍传上》:“凿巖石而为室兮,託高阳以养仙。”

(2). 颛顼 有天下,号 高阳 。《楚辞·离骚》:“帝 高阳 之苗裔兮,朕皇考曰 伯庸 。” 王逸 注:“ 高阳 , 顓頊 有天下之号也。”《史记·五帝本纪》:“帝 顓頊 高阳 者, 黄帝 之孙而 昌意 之子也。” 汉 刘向 《九叹·逢纷》:“云余肇祖于 高阳 兮,惟 楚怀 之嬋连。”

(3).“高阳酒徒”的略语。 宋 贺铸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何以遇 高阳 ?多营瓮头醁。”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古人嗜酒,以斗为节。十斗一石,量之极也。故善饮若 淳于髠 、 卢植 、 蔡邕 、 张华 、 周顗 之辈,未有逾一石者。独 汉 于定国 饮至数石不乱,此是古今第一 高阳 矣。”

(4).池名。 晋 山简 置酒游赏的园池。 唐 李白 《襄阳曲》之二:“ 山公 醉酒时,酩酊 高阳 下。” 唐 李百药 《王师渡汉水经襄阳》诗:“ 山公 不可遇,谁与访 高阳 。”参见“ 高阳池 ”。

饿鬼

不断受饥渴折磨而不安的鬼魂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遮藏水面被残冰,流尽残冰水正明。幸自奔流总驩喜,落洪须做不平声。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静室不可怢,每来必即到。

    沿途数停憩,究皆逊此妙。

    回薄含万象,寥朗悬高照。

    是宜付山林,而岂云廊庙。

    自问是何为,冁然亦失笑。

  • 作者:伍瑞隆,朝代:明代

    一径翳丛篁,人家在深处。

    俗者不肯来,清者不肯去。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鉏犁满野及冬耕,时听儿童叱犊声。逐客固宜安散地,闲民何幸乐升平。雪花漫漫荞将熟,绿叶离离荠可烹。饭饱身闲书有课,西窗来趁夕阳明。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
    落日驱单骑,凉风换袷衣。远鱼传信至,秋雁趁行飞。洛下闲居住,城东醉伴稀。莫辞船舫重,多觅酒钱归。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可望春山万景赅,高人策杖共徘徊。

    恰如摩诘尺鱼寄,招得关中裴迪来。

  • 作者:李弥逊,朝代:宋代
    十月水西寺,兴穷还为留。净坊深闭雨,虚阁暗藏秋。妄尽霜中叶,身闲水上鸥。知几伤太白,五月念貂裘。
  • 作者:周敦颐,朝代:宋代
    闻有山岩即去寻,亦跻云外入松阴。虽然未是洞中境,且异间名利心。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暮色苍苍日初落,寒声策策风正作。湖边倚杖堤上行,病起聊试游山脚。平生出门轻万里,老去谢客专一壑。风涛澒洞鲛鳄横,阊阖崔嵬鬼神恶。春芜二顷叱黄犊,老学为农元不错。兜鍪蝉冕俱扫空,雨笠香新织青篛。
  •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代
    过闻联骑出,登览思踰清。晓涨林烟重,春归野水平。始看僊杏发,已爱裌衣轻。谁见吟余处,残阳上古城。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