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原文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
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
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
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
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
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
因途再登历,山河属晴明。
寂寞僧侣少,苍茫林木成。
墙宇或崩剥,不见旧题名。
旧游况存殁,独此泪交横。
交横谁与同,书壁贻友生。
今兹守吴郡,绵思方未平。
子复经陈迹,一感我深情。
远蒙恻怆篇,中有金玉声。
反覆终难答,金玉尚为轻。
诗词问答
问: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的作者是谁?答:韦应物
问: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韦应物的名句有哪些?答:韦应物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190_55
参考注释
洛都
即 洛阳 。因是著名的古都,故称。 宋 张元干 《满庭芳·寿富枢密》词:“ 韩国 殊勋, 洛都 西内,名园甲第相连。”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永嘉 之乱, 洛都 覆没。”
游宦
远离家乡在官府任职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携手
手拉手
携手并肩
总辔
(1).控制缰绳。《晋书·王接传》:“夫騂駵不总轡,则非 造父 之肆;明月不流光,则非 随侯 之掌。” 唐 僧鸾 《苦热行》:“烟岛摶鹏嚲双翅, 羲和 赫怒强总轡。”
(2).喻掌握纲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是以駟牡异力,而六轡如琴;并驾齐驱,而一轂统辐;驭文之法,有似於此。去留随心,修短在手,齐其步骤,总轡而已。”
(3).犹系马。谓停驻。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总轡遐路,则有前言之艰;悬鞌陋宇,则有后虑之戒。”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洞过水》:“ 乐平郡 有 受阳县 , 卢諶 《征艰赋》所谓歷 受阳 而总轡者也。” 明 夏完淳 《谢益寿游览》诗:“总轡大野间,徙倚随物化。”
华缨
彩色的冠缨。古代仕宦者的冠带。《文选·鲍照<咏史>》:“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轡。” 李善 注:“《七启》曰:‘华组之缨。’” 宋 龚鼎臣 《东原录》:“纸尾勤勤问姓名,禁林依旧玷华缨,莫惊书録称臣 向 ,便是当年 刘更生 。” 明 高启 《青丘子歌》:“不慙被宽褐,不羡垂华缨。”
关塞
(1).边关;边塞。《墨子·号令》:“数使人行劳赐守边城关塞、备蛮夷之劳苦者。” 唐 杜甫 《伤春》诗之一:“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一个世情懂得很透的老人,在关塞一带住过很久,知道 汉 人的生活和感情,更懂得 匈奴 百姓的生活和感情。”
(2).指 函谷关 和 桃林塞 。《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二年》:“ 关 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迫於 董卓 ,远隔 关 塞 ,不知存否, 幽州 牧 刘虞 ,宗室贤儁,欲共立为主。” 胡三省 注:“ 关 塞 ,谓 函谷关 、 桃林塞 也。”
佳气
(1).美好的云气。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 汉 班固 《 * 通·封禅》:“德至八方则祥风至,佳气时喜。” 唐 李白 《明堂赋》:“含佳气之青葱,吐祥烟之鬱嵂。” 宋 王安石 《南乡子》词之二:“自古帝王州,鬱鬱葱葱佳气浮。” 明 高启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诗:“ 秦皇 空此瘞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远望宫殿嵯峨,满山翠柏,丽日阳春,佳气腾腾。”
(2).泛指美好的风光。 唐 储光羲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之三:“大道直如髮,春日佳气多。”
(3).清雅的气味。 唐 杜甫 《枯楠》诗:“涷雨落流胶,衝风夺佳气。” 宋 王安石 《朱朝议移法云兰》诗:“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
伊水
伊河 。在 河南省 西部,源出 栾川县 伏牛山 北麓,东北流,在 偃师县 杨村 附近入 洛河 。《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二百里,曰 蔓渠之山 ,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 伊水 出焉,而东流注入 洛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伊水》:“ 伊水 出 南阳 鲁阳县 西 蔓渠山 ……又东北至 洛阳县 南,北入於 洛 。” 南朝 陈 徐陵 《新亭送别应令》诗:“风吹临 伊水 ,时驾出河梁。” 唐 李白 《秋夜宿龙门香山寺》诗:“流恨寄 伊水 ,盈盈焉可穷。”
攀林
折取或拉下树枝。 南朝 宋 颜延之 《和谢监灵运》:“倚巖听绪风,攀林结留荑。”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憩花挹飞泉,攀林搴落英。”
佛寺
佛门的寺院
高望
(1).登高远望。《史记·孔子世家》:“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唐 司空曙 《送郑况往淮南》诗:“登树因高望,停橈放溜閒。” 明 傅汝舟 《屴崱峰酬陈子惟濬》诗:“秋日同高望,秋空指顾间。”
(2).高门望族。《北齐书·祖珽传》:“ 珽 推崇高望,官人称职,内外称美。” 清 恽敬 《赠光禄大夫陈公神道碑铭》:“自古高望华阀,品升于朝,门地著于天下。”
都城
古代诸侯封给卿大夫的采邑;首都;国都
蹉跎
(1) 时间白白地去;虚度光阴
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晋书·周处传》
白日忽蹉跎,驱马复来归。——三国 魏· 阮籍《咏怀诗》
日月蹉跎
(2) 失足
世务
(1).谋身治世之事。《孔丛子·独治》:“今先生淡泊世务,脩无用之业。” 汉 桓宽 《盐铁论·论儒》:“ 孟軻 守旧术,不知世务,故困於 梁 、 宋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名臣》:“是将婴我以世务也。”《红楼梦》第四八回:“天天又説我不知世务。”
(2).佛道、隐士谓尘世间的事务。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自非絶弃世务,则曷缘修习玄静哉?” 唐 陆龟蒙 《四明山诗》序:“ 谢遗尘 者,有道之士也。尝隐於 四明 之 南雷 ,一旦访余来,语不及世务。”《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一住过了三四日,早晚説些经典或世务话,和尚都晓得。”
(3).世情;时势。 清 李渔 《蜃中楼·点差》:“这分明是个半送半卖之法,怎奈这些新进小子不达世务,一些礼物也不来餽送。” 郁达夫 《迟桂花》:“但因这许多年数的不看报,不识世务,不亲笔砚的缘故,终于下了好几次决心,而仍不敢把这心愿来实现。”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前岁
(1).前年。《南史·后妃传上·宋孝武昭路太后》:“ 泰始 四年夏,詔有司曰:‘ 崇宪 昭太后 脩寧陵 地, 大明 之世,久所考卜。前岁遭诸蕃之难,礼从权宜,未暇营改,而塋隧之所,山原卑陋,可式遵旧典,以礼改创。’”按, 路太后 卒于 泰始 二年。
(2).去年。 唐 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前岁之春, 愈 以罪犯,黜守 潮州 。”按, 韩愈 于 元和 十四年贬 潮州 ,十五年作此文。
(3).前几年。 唐 白居易 《花前叹》诗:“前岁花前五十二,今年花前五十五。”
恩诏
帝王降恩的诏书。 晋 羊祜 《让开府表》:“臣伏闻恩詔,拔臣使同台司。”《南史·王藻传》:“若恩詔难降,披请不申,便当刊肤剪髮,投山窜海。” 唐 岑参 《奉送李宾客荆南迎亲》诗:“迎亲辞旧苑,恩詔下储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 卜子修 如奉恩詔一般,才敢把第二条腿拿了进来,顺手关上车门。”
咸京
原指 秦 代京城 咸阳 。后人常用以借指 长安 。 唐 李乂 《饯唐永昌》诗:“ 田郎 才貌出 咸京 , 潘子 文华向 洛城 。” 宋 文天祥 《平原》诗:“贼闻失色分兵还,不敢长驱入 咸京 。” 元 范梈 《题李白郎官湖》诗:“当时郎官奉使出 咸京 ,仙人千里来相迎。”
登历
登临游历。 唐 王维 《蓝田山石门精舍》诗:“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歷。” 唐 戴叔伦 《下鼻亭泷行八十里聊状艰险寄青苗郑副端朔阳》诗:“云涯多候馆,努力勤登歷。” 明 周履靖 《锦笺记·访姨》:“旷岁一登歷,逈然洗愁辛。” 清 黄鷟来 《雨晴游弘济寺》诗:“雨餘静客怀,短屐试登歷。”
山河
山岭和河流,指国家的疆土
锦锈山河
晴明
明澈,天空明朗
晴明的早晨
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僧侣
和尚,也借称古印度婆罗门教,中世纪天主教等的修道者
在修道院一直呆到二十二岁,他也成了一个僧侣——《火刑》
苍茫
空旷辽远
苍茫大地
暮色苍茫
林木
(1) 生长在树林中的树
(2) 树林
林木葱郁
墙宇
(1).指房屋。 汉 孔融 《缮治郑公宅教》:“必缮治墙宇,以俟还。”《晋书·孝愍帝纪》:“帝之继皇统也,属 永嘉 之乱,天下崩离, 长安 城中户不盈百,墙宇穨毁,蒿棘成林。” 唐 杜甫 《课伐木》诗:“墙宇资屡修,衰年怯幽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成》:“时盛夏燠热,村外故有 周 氏园,墙宇尽倾,唯存一亭。”
(2).引申为庇荫。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祖考之嘉名美誉,亦子孙之冕服墙宇也。”
(3).喻风范,气度。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邈哉 崔生 ,体正心直,天骨疏朗,墙宇高嶷。”《晋书·王湛王坦之等传论》:“ 坦之 墙宇凝旷,逸操金贞。” 清 曾国藩 《邓湘皋先生墓表》:“ 磵东 墙宇自峻,与人少可。”
崩剥
(1).纷乱,衰乱。《后汉书·董卓传论》:“ 董卓 初以虓闞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 李贤 注:“剥犹乱也。”
(2).倒塌;剥落。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正始寺》:“纤列之状如一古,崩剥之势似千年。” 唐 韦应物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诗:“墻宇或崩剥,不见旧题名。” 清 陈维崧 《倾杯乐·善权寺火》词:“雨淋浪,蘚崩剥,坏梁雷篆。”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题名
(1) 题目名称,写作、印刷品、讲述或影印作品名称
(2) 写上姓名作为标记
对联、题名。——明· 魏学洢《核舟记》
请题名留念
旧游
从前游玩过
重历旧游令我思绪万千
存殁
(1).生存和死亡。犹言生死。 唐 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序:“自枉诗已十餘年,莫记存殁又六七年矣。” 唐 韦应物 《登蒲塘驿沿路见泉谷村墅忽想京师旧居追怀昔年》诗:“存殁阔已永,悲多欢自疏。”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旬会之异》:“十日一宴,集中一举子物故,诸子感叹存殁,仍於故人设位。”
(2).生者和死者。 前蜀 杜光庭 《户部张相公修迁拔明真斋词》:“三籙定金明之典,功被人天;九幽悬玉匱之科,惠周存殁。”《红楼梦》第四回:“求太老爷拘拿凶犯,以扶善良,存殁感激大恩不尽!”
交横
纵横交错。《楚辞·九辨》:“叶菸邑而无色兮,枝烦挐而交横。”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轻蹟凌乱,浮影交横。” 郭沫若 《晨心》诗:“银白色的沙中交横着迷离的疏影。”
与同
(1).与之相同。《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郑玄 笺:“ 卫 之诸臣行如是,不与诸伯之臣同。”《淮南子·泰族训》:“故圣主者,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
(2).犹同。谓与人一齐。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四折:“寡人带酒,与同二人欲要起身,被店主人家扯住。”《水浒传》第六七回:“却説 关胜 与同 宣赞 、 郝思文 ,引领五千军马接来,相近 凌州 。”
友生
(1).朋友。《诗·小雅·常棣》:“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唐 李华 《云母泉诗》:“共恨川路永,无由会友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优容大臣》:“﹝ 仁皇 ﹞厚待儒臣,如 张文端 英 , 高江村 士奇 等,朝夕谈论,无异友生。”
(2).师长对门生自称的谦词。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名帖》:“余乙卯年三月,过故 鄣 姚氏 ,乃大京兆 画溪公 之孙,出公座主 王槐野 先生单名帖,称友生字,仅蝇头细书。”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师称友生》:“今师与弟子帖称友生,不知所始……《孔丛子》 孔子 云:‘自吾得 由 也,而恶言不入于耳;自吾得师也,而前有光后有辉,吾得四友焉。’云云。是师称友生之滥觴乎!”
今兹
(1).今此;现在。《诗·小雅·正月》:“今兹之正,胡然厉矣。”《左传·昭公三年》:“今兹吾又将来贺。” 唐 萧至忠 《陪幸五王宅》诗:“畴昔王门下,今兹制幸晨。” 明 刘基 《郁离子·天地之盗》:“今兹备矣,而民不言,是怨不在口而在腹也。”
(2).今年。《左传·僖公十六年》:“今兹 鲁 多大丧,明年 齐 有乱。” 杜预 注:“今兹,此岁。”《后汉书·明帝纪》:“昔岁五穀登衍,今兹蚕麦善收。” 唐 韩愈 《潮州祭神文》之五:“今兹无有水旱雷雨风火疾疫为灾。”
未平
(1).未必妥当。《三国志·吴志·顾雍传》“ 顾君 不言,言必有中”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权 曰:‘ 顾公 欢悦,是事合宜也;其不言者,是事未平也,孤当重思之。’”
(2).没有平息。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陈迹
过去的事迹;旧迹;过去的事情(物)
夫普法之战,迄今虽为陈迹,而其事信而有征。——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清· 袁枚《祭妹文》
六朝陈迹
深情
(1) 深长悠厚的情感
难忘深情
(2) 怀有深厚感情
他又站在高台上,深情地望着兰考的土地。——《鞠躬尽瘁》
恻怆
哀伤。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论》:“夫 贾谊 过 湘水 ,弔 屈原 ,惻愴慟怀,岂徒忿怨而已哉!” 宋 秦观 《田居》诗之三:“辛勤稼穡事,惻愴田畴语;得穀不敢储,催科吏旁午。”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述德故文体瑰伟,誌哀则文词惻愴。”
中有
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金玉声
喻他人声音或诗文优美动人。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义心多苦调,密比金玉声。” 唐 钱起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诗:“齐唱阳春曲,唯君金玉声。” 唐 白居易 《题故元少尹集后》诗之二:“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
反覆
亦作“ 反復 ”。 1.重复再三;翻来覆去。《易·乾》:“终日乾乾,反復道也。” 朱熹 本义:“反復,重復践行之意。”《孟子·万章下》:“君有大过则諫,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后汉书·陈蕃传》:“言及反覆,诚辞恳切。” 殷夫 《放脚时代的足印》诗:“春给我一瓣嫩绿的叶,我反复地寻求着诗意。”
(2).变化无常。《诗·小雅·小明》:“岂不怀归,畏此反覆。” 朱熹 集传:“反覆,倾侧无常之意也。” 汉 桓宽 《盐铁论·和亲》:“反復无信,百约百叛。” 宋 苏轼 《罢徐州往南京寄子由》诗之四:“岁月如宿昔,人事几反覆。” 明 王琼 《双溪杂记》:“故世道反覆,相寻亦无一定。” 陈白尘 《大风歌》第五幕:“当年他投奔 高皇帝 之时,我等大都说他是反复乱臣?”
(3).翻转,颠倒。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往者天尝在下,地尝在上,反覆颠倒。”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夫 庄周 安知有毁誉哉!彼盖不胜天下之颠倒反覆於名实者,故激而为是言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音律》:“调得平仄成文,又虑阴阳反覆。”
(4).倾覆;倾动。《战国策·赵策二》:“欲反覆 齐国 而不能。”《文选·班固<西都赋>》:“草木涂地,山渊反覆。” 李善 注:“反覆,犹倾动也。”
(5).动荡,动乱。《后汉书·伏湛传》:“遭时反覆,不离兵凶。” 宋 李纲 《议迎还两宫札子》:“宗社颠危,天下反覆。” 清 顾炎武 《井中心史歌》:“天知世道将反覆,故出此书示臣鵠。”
(6).来回;往返。《后汉书·耿弇传》:“我至 长安 ,与国家陈 渔阳 、 上谷 兵马之用,还出 太原 、 代郡 ,反覆数十日。”《陈书·周文育传》:“﹝ 文育 ﹞年十一,能反覆游水中数里。” 唐 罗隐 《芳树》诗:“春夏作头,秋冬为尾,循环反覆无终已。” 宋 曾巩 《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 巩 辞不能,书反復至五六,辞不获。”《西游记》第二八回:“乘龙福老,往来必定皱眉行;跨鹤仙童,反覆果然忧虑过。”
(7).再三考虑;再三研究。 唐 韩愈 《上兵部李侍郎书》:“沉潜乎训义,反復乎句读。” 宋 苏舜钦 《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反復身世,惘然莫知。”《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元年》:“愿陛下反覆臣言,慎勿轻事改易。”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及反覆《明史·土司传》,始知 明 代用兵多者,皆在 滇 粤 土司之地,汉兵三而土兵七。”
(8).指反覆诗。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反覆。”原注:“举一字而诵,皆成句,无不押韵,反覆成文也。 李 公《诗格》有此二十字诗。” 郭绍虞 校释引《冰川诗式》所举一例为:“碧天临逈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歛闲亭。”并谓“此二十字,连环读,反覆成诗四十首”。
(9).修辞格之一。用同一语句,反复申说,以表现强烈情感的修辞手法。《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孟子·万章上》:“ 子产 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以上例句都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10).重迭。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山反覆而参错,水遶灌而縈薄。” 明 冯梦龙 《挂枝儿·送别》:“那瓦儿一片片反覆又蹊蹺。”
金玉
(1).黄金与珠玉。珍宝的通称。《左传·襄公五年》:“无藏金玉,无重器备。”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 唐 杜甫 《黄河》诗之二:“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2).比喻珍贵和美好。《诗·小雅·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是以古书虽质朴,而俗儒谓之堕於天也。今文虽金玉,而常人同之於瓦砾也。” 唐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玉娇梨》第八回:“ 白公 説道:‘昨承佳句见投,真是字字金玉,玩之不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