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暑正隆望秋得雨风赋长句原文
夏日烈烈扬晖光,阳气入土土力强。望秋三日雨滂滂,庶物浡然俱阜昌。
雨暘时若异咎恒,秔稻薿薿如人长。
西风朝夕吹新凉,风来已作酒饭香。
老农再拜谢穹苍,此去足以供烝尝。
只今吏卒多豺狼,唯恐肆威回夺攘。
一粒不得入我肠,父子悲啼茹糟糠。
愿将此意达君王,毋官贪冒官循良。
诗词问答
问:夏暑正隆望秋得雨风赋长句的作者是谁?答:释文珦
问:夏暑正隆望秋得雨风赋长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文珦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文珦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夏日
(1) 夏天
夏日葛衣。——《韩非子·五蠹》
(2) 夏季的太阳
夏日炎炎似火烧
烈烈
(1).猛火炎炽貌。《诗·商颂·长发》:“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 郑玄 笺:“其威势如猛火之炎炽。” 宋 范仲淹 《水火不相入而相资赋》:“水以流而顺,火以明而盛……烈烈汤汤,曰阴曰阳。”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风北来,礮火及茅苇,野燎焰天,乘势薄敌营,兵火俱烈烈。”
(2).鲜明灿烂貌。 三国 魏 曹植 《弃妇篇》:“丹华灼烈烈,璀璨有光荣。” 唐 牟融 《赠浙西李相公》诗:“长庚烈烈独遥天,盛世应知降謫仙。”《诗刊》1978年第3期:“成败百年战友情,丰碑酣笔丽于金。夜深无月非寂寞,烈烈繁星俱是君。”
(3).引申为显豁,显著。 宋 洪迈 《容斋随笔·论韩公文》:“属文意语天出,业 孔子 、 孟軻 而侈其文,焯焯烈烈,为 唐 之章。”
(4).功业、德行显赫貌。《汉书·韦贤传》:“明明天子,俊德烈烈。”《晋书·祖逖传赞》:“ 祖生 烈烈,夙怀奇节。扣楫中流,誓清凶孽。” 明 方孝孺 《春秋诸君子赞·公子友》:“烈烈 季子 ,不忝皇祖。”
(5).威武貌。《诗·小雅·黍苗》:“烈烈征师, 召伯 成之。” 郑玄 笺:“烈烈,威武貌。” 唐 柳宗元 《鼓吹铙歌·高昌》:“烈烈王者师,熊螭以为徒。”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圣武成功诗》:“﹝ 康熙 丁丑﹞闰三月十三日,奏凯而旋,万骑駸駸,六师烈烈。”
(6).刚正貌;坚贞貌。 三国 蜀 诸葛亮 《心书·将器》:“外貌桓桓,中情烈烈,知人勤劳,惜人飢寒,此万人之将。”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烈烈 王生 ,知死不挠,求仁不远,期在忠孝。” 清 褚人穫 《坚瓠首集·朱静庵》:“﹝其﹞《咏虞姬》云:‘贞魂化作原头草,不逐东风入 汉 郊。’词气烈烈。”
(7).高峻貌。《诗·小雅·蓼莪》:“ 南山 烈烈,飘风发发。” 毛 传:“烈烈然,至难也。” 胡承珙 后笺:“烈烈为山之高峻险阻之状,故《传》以为至难。”
(8).引申为雄伟貌。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干王洪宝制》:“堂堂中土,亘古制 匈奴 ,烈烈神州,岂今容胡狗?”
(9).忧伤貌。《诗·小雅·采薇》:“忧心烈烈,载飢载渴。” 郑玄 笺:“烈烈,忧貌。”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七:“军旅令人悲,烈烈有哀情。”
(10).寒冷貌。《诗·小雅·四月》:“冬日烈烈,飘风发发。” 郑玄 笺:“烈烈,犹栗烈也。” 汉 王粲 《赠蔡子笃》诗:“烈烈冬日,肃肃凄风。”
(11).象声词。 三国 魏 曹植 《七哀诗》:“北风行萧萧,烈烈入吾耳。” 南朝 宋 谢惠连 《捣衣》诗:“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螿啼。” 唐 皮日休 《霍山赋》:“有泉烈烈,其来如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妾》:“言已,大笑,烈烈如鴞鸣。”
晖光
犹光辉。 汉 扬雄 《太玄·差》:“其亡其亡,将至于暉光。”《文选·乐府古辞<伤歌行>》:“昭昭素月明,暉光烛我牀。”
阳气
(1).暖气,生长之气。《管子·形势解》:“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淮南子·天文训》:“阳气胜则散而为雨露,阴气胜则凝而为霜雪。”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诗之十四:“仲春冻初解,阳气方满盈。”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四:“明亮的灯光洋溢在这小小的房间内,找不出半个阴森森的暗陬,精致而又舒服的陈设都像在放射温暖的阳气。”
(2).指活人的生气。《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小道摄召亡魂渡桥来相会,却是只好留一个亲人守着,人多了阳气盛,便不得来。”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其憧憧往来之鬼……遇人则避路,畏阳气也。”
(3).喜气;喜色。《文选·枚乘<七发>》:“然阳气见於眉宇之间,侵淫而上,几满大宅。” 李善 注:“《周书》曰:‘民有五气,喜气内蓄,虽欲隐之,阳喜必见。’”
(4).比喻精神焕发,得意洋洋。 李广田 《花潮》:“青年们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好像参加什么盛会,不少人已经穿上雪白的衬衫……东张张,西望望,既看花,又看人,阳气得很。” 沙汀 《记贺龙》三八:“他阳气地笑着;而他的神情、态度,更加使我深切地感觉到,他正是一个除开革命利益,什么也不在乎的人。”
(5).中医学名词。指具有温养组织脏器、维持生理功能和固卫体表等作用,并充盈于周身之气。因散布部位不同,其具体作用和名称亦各有异。《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入土
埋到坟墓里
快入土了
力强
亦作“ 力彊 ”。勉强。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三国志·蜀志·孟光传》:“今天下未定,智意为先,智意虽有自然,然亦可力彊致也。”
望秋
(1).盼望秋收。《隋书·高祖纪上》:“谋新去故,如农望秋。”
(2).接近秋天。参见“ 望秋先零 ”。
三日
(1).三天。《易·蛊》:“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2).一个月的第三天。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二月三日, 丕 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復四年。”
(3).指三月三日上巳节。 晋 潘尼 《三月三日洛水》诗:“聊为三日游,方驾结龙旂。”
滂滂
(1).水流大貌。 汉 焦赣 《易林·同人之蛊》:“跪进酒浆,流潦滂滂。” 元 鲜于枢 《八声甘州》套曲:“浪滂滂,水茫茫,小舟斜缆坏桥桩。”喻恩泽广大。 明 方孝孺 《成都杜先生草堂碑》:“推其本心,可宰天下,利泽滂滂,物无遗者。”
(2).形容泪、血等流得多。《晏子春秋·谏上十七》:“ 景公 游於 牛山 ,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望敌设阵,飞矢扬兵,履腹涉尸,血流滂滂。” 唐 卢仝 《月蚀诗》:“天狗下舐地,血流何滂滂。”
庶物
各种事物
置三公三孤,以为论道之官;次置六卿,以分司庶务。——《隋书·百官志》
阜昌
(1).繁盛;昌盛。《楚辞·大招》:“田邑千畛,人阜昌只。” 王逸 注:“阜,盛也。昌,炽也。言 楚国 ……人民炽盛,所有肥饶,乐於他国也。”《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闻王会之阜昌,知函夏之充牣。” 李善 注:“阜,盛也。”
(2).丰盛。 宋 司马光 《瞻彼南山》诗:“君子之燕,籩豆洋洋,鼎俎将将,百羞阜昌。”
时若
四时和顺。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雨表》:“臣闻圣明在上,刑政叶中,则天地气和,风雨时若。” 宋 苏轼 《春祈诸庙祝文》:“愿疾沴之不兴,庶风雨之时若。”
秔稻
粳稻。《文选·扬雄<长杨赋>》:“驰骋秔稻之地,周流棃栗之林。” 李善 注:“《説文》曰:‘秔,稻属也。《声类》以为秔,不黏稻也。’《汉书》 东方朔 曰:‘ 涇 渭 之南,又有秔稻、棃、栗之饶。’”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臣论秔稻书》:“ 江 表惟 长沙 名有好米,何得比 新城 秔稻邪?”《明史·食货志三》:“供用库,贮秔稻、熟米及上供物。”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 西藏 山谷阻深……特其土地磽确,栽种独宜青稞,上者止於牟麦,而秔稻不适於土宜。”
薿薿
茂盛貌。《诗·小雅·甫田》:“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 朱熹 集传:“薿,茂盛貌。” 唐 柳宗元 《礼部贺嘉禾及芝草表》:“既呈薿薿之祥,更覩煌煌之秀。” 清 钱谦益 《昔我年十七》诗:“皇天可怜我,如禾秋薿薿。”
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朝夕
(1) 时时;日日夜夜
朝夕思慕
朝夕遣人。——《汉书·李广苏建传》
汝朝夕待母。——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史朝夕狱门外。——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 一朝一夕,指短时间
只争朝夕
新凉
指初秋凉爽的天气。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时秋积雨霽,新凉入郊墟。” 宋 徐玑 《新凉》诗:“黄鶯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元 萨都剌 《溪行中秋翫月》诗:“微波漾漾风徐徐,新凉拂拂飘裙裾。”
酒饭
酒和饭食
老农
年老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长久而经验丰富的农民
拜谢
(1)
(2) 恭敬地表示感谢
(3) 用恭敬的礼节(跪拜)表示感谢
范进拜了母亲,也拜谢了丈人。——《儒林外史》
穹苍
地球上空巨大的圆拱或穹窿;天空,苍穹
舒愤诉穹苍
杀气凌穹苍
足以
完全可以
凭他的成绩足以取胜
足以立事。——《资治通鉴》
力尚足以入。——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火尚足以明。
烝尝
本指秋冬二祭。后亦泛称祭祀。《诗·小雅·楚茨》:“絜尔牛羊,以往烝尝。” 郑玄 笺:“冬祭曰烝,秋祭曰尝。” 汉 蔡邕 《文范先生陈仲弓铭》:“立庙旧邑,四时烝尝,欢哀承祀,其如祖襧。” 明 宋濂 《故秦母夫人金氏墓志铭》:“烝尝宾燕,悉中条序。”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宗法者,敬宗而严父,寝庙烝尝,以为大典。”
只今
如今;现在。 唐 李白 《苏台览古》诗:“只今惟有 西江月 ,曾照 吴王 宫里人。” 宋 陈师道 《春怀示邻里》诗:“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清 李国宋 《朝天宫感怀》诗:“自昔鼎成龙已去,只今松老鹤还飞。” 郭沫若 《雄师百万挽狂澜》诗:“只今双喜大临门,‘七一’佳期水库成。”
吏卒
(1).官兵。《孙子·地形》:“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下》:“又东涇 汉武帝 茂陵 南……《汉武帝故事》曰:‘帝崩后见形,谓陵令 薛平 曰:吾虽失势,犹为汝君,奈何令吏卒上吾陵磨刀剑乎?’”
(2).指胥吏与衙役。《史记·滑稽列传》:“﹝ 西门豹 ﹞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嫗投之 河 中。”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抱琴行吟,弋钓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动。”
豺狼
(1) 豺和狼
(2) 比喻贪婪残忍的人
唯恐
唯独害怕(担心);只怕(担心)
【近义词】恐怕
【反义词】放心
【出处】 * 《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这种混乱状况确实给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的活动,提供了一方面的有利条件。”
【造句】他做事小心翼翼的,唯恐出错.为了不惊醒他,我生怕发出声音!
肆威
大逞威风。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三四:“ 唐 时大吏有擅杖官吏之弊, 明 制已革除,然权势在手,亦竟有违例肆威者。” 艾芜 《左手行礼的兵士》:“仿佛世间只有痛苦在向人类肆威,其他一切都不存在似的。”
夺攘
抢夺。《书·吕刑》:“罔不寇贼,鴟义姦宄,夺攘矫虔。” 唐 韩愈 《病鸱》诗:“夺攘不愧耻,饱满盘天嬉。” 明 宋濂 《杨氏家传》:“昔之争鬭夺攘之祸,亦几乎熄矣。”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父子
父亲和儿子,古时也指叔侄
悲啼
哀伤啼哭;哀鸣。 唐 李白 《夜坐吟》:“冰合井泉月入闺,金釭青凝照悲啼。”《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姑娘这才止住了悲啼。” 郭沫若 《失巢的瓦雀》诗:“不息的鸣蝉哟,都只死呀死呀地悲啼。”
糟糠
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借指共过患难的妻子
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居富贵者不易糟糠。——《东坡志林》卷三
遗其糟糠,别婚士族
君王
古称天子或诸侯
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君王与沛公饭。
贪冒
(1).贪得;贪图财利。《左传·成公十二年》:“诸侯贪冒,侵欲不忌。”《隋书·炀帝纪下》:“贪冒货贿,不知纪极。”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仁者耻贪冒,受禄量所宜。” 明 徐光启 《漕河议》:“公忠廉直之官可得见长,贪冒闒茸之伦可得著罪。”
(2).指贪图财利的人。《旧唐书·职官志二》:“较之优劣,而定其留放,所以正权衡,明与夺,抑贪冒,进贤能。”
循良
(1).谓官吏奉公守法。《北史·孙搴等传论》:“ 房謨 忠勤之操,始终若一。 恭懿 循良之风,可谓世有人矣。” 唐 李邕 《唐赠太子少保刘知柔神道碑》:“出膺贤守,则郡国循良。”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吾每见循良之吏,有活民之心,而民终不能活者,不刚也。” 孙中山 《孙文学说·不知亦能行》:“官吏不过为人民之僕,当受人民之监督制裁也。其循良者,吾民当任用之;其酷劣者,当淘汰之。”
(2).指循良的官吏。 唐 柳宗元 《柳州谢上表》:“常以万邦共理,必藉於循良。” 清 朱彝尊 《送张夫子巡抚山东》诗之一:“循良久数 张京兆 ,副相依然 汉 上公。”
(3).善良。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富家中亦有循良懦弱者,乌可执一哉?”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舟子颇循良,令其糴米煮饭。”
精彩推荐: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