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苫块三春伏枕馀,庐前风木耐萧疏。
山河未付支床骨,风雨谁来策素车。
此日匪莪诗转废,十年捧檄事全虚。
怜君易返剡溪棹,夜雪凄其涕满裾。
诗词问答
问:《欧子建邓伯乔戴安仲黎有道诸子枉唁江村别后赋寄》的作者是谁?答:李孙宸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孙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孙宸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参考注释
苫块
1.亦作"苫条"。
2."寝苫枕块"的略语。苫,草席;块,土块。古礼,居父母之丧,孝子以草荐为席,土块为枕。
三春
(1).春季三个月: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 汉 班固 《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唐 李白 《别毡帐火炉》诗:“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 元 宋方壶 《斗鹌鹑·踏青》套曲:“娇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带青山。” 刘大白 《春尽了》诗:“算三春尽了,总应该留得春痕多少。”
(2).指春季的第三个月,暮春。 唐 岑参 《临洮龙兴寺玄上人院同咏青木香丛》诗:“六月花新吐,三春叶已长。” 清 姚鼐 《乙未春出都留别同馆诸君》诗:“三春红药熏衣上,两度槐黄落砚前。”
(3).三个春天,即三年。 晋 陆机 《答贾谧》诗:“游跨三春,情固三秋。” 唐 崔璞 《蒙恩除替将还京洛》诗:“两载求人瘼,三春受代归。”原注:“到任十二箇月,除替未及三年。”
伏枕
(1).伏卧在枕上。《诗·陈风·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后多指因病弱、年老而长久卧床。《北齐书·陆卬传》:“遭母丧,哀慕毁瘁,殆不胜丧,至沉篤,顿昧伏枕。” 唐 杜甫 《病后过王倚饮赠歌》:“ 王生 怪我颜色恶,答云伏枕艰难遍。” 明 李贽 《复焦弱侯》:“然我老矣,伏枕待死,笔墨久废。”
(2).指卧病在床的人。 唐 杜甫 《秋兴八首》之一:“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风木
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奉养。典出《韩诗外传》。 宋 刘宰 《分韵送王去非之官山阴得再字》:“桃李春正华,风木养不待。”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宴会》:“ 温嶠 今日正可承欢养志,报效劬劳,岂敢浮慕勛名,遗忧风木。”
萧疏
(1) 凄凉的,孤寂的
白云飞雨过南山,碧落萧疏春色闲。——《封神演义》
(2) 清冷疏散;稀稀落落的
瓠叶转萧疏。——杜甫《除架》
山河
山岭和河流,指国家的疆土
锦锈山河
支床
(1).支撑在床上。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王戎 、 和嶠 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 王 鸡骨支牀, 和 哭泣备礼。”
(2).语出《史记·龟策列传》。后用作典故。 唐 王维 《春日上方即事》诗:“鳩形将刻杖,龟壳用支牀。”此喻养生延年。 清 顾炎武 《过朝邑王处士建常》诗:“黄鵠山川意,相随万里翔。谁能三十载,龟壳但支牀?”此喻守志不移。参见“ 支牀有龟 ”。
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素车
(1).古代凶、丧事所用之车,以白土涂刷。《周礼·春官·巾车》:“素车,棼蔽。” 郑玄 注:“素车,以白土堊车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素车祷旱,以六事责躬,则雩禜之文也。”
(2).泛指丧事所用之车。 唐 柳宗元 《为韦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素车千里,逶迤山谷。” 宋 梅尧臣 《温成皇后挽词》:“素车迎紫气,灵韤度青云。” 清 孙枝蔚 《哭王于一》诗:“妻子君无虑,素车多故人。”
(3).未经油漆、装饰的车。 汉 王充 《论衡·须颂》:“素车朴船,孰与加漆采画也?”
匪莪
《诗·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孔颖达 疏:“以己二亲今且病亡,身在役中,不得侍养,精神昬乱,故视物不察也。”莪,蒿之一种,茎抱根而生,俗称抱娘蒿。后遂借指对父母的悼念。 唐 白居易 《与从史诏》:“卿亡父早践班荣,久著声绩,永言褒赠,自叶典常。况卿孝友承家,勤劳事国;念兹忠节,皆禀义方。将慰匪莪之心,宜流自叶之泽。”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捧檄
东汉 人 毛义 有孝名。 张奉 去拜访他,刚好府檄至,要 毛义 去任守令, 毛义 拿到檄,表现出高兴的样子, 张奉 因此看不起他。后来 毛义 母死, 毛义 终于不再出去做官, 张奉 才知道他不过是为亲屈,感叹自己知他不深。见《后汉书·刘平等传序》。后以“捧檄”为为母出仕的典故。 唐 骆宾王 《渡瓜步江》诗:“捧檄辞幽径,鸣桹下 贵洲 。” 南唐 伍乔 《送江少府授延陵后寄》诗:“束书西上謁明主,捧檄南归慰老亲。” 明 徐渭 《谢督府胡公启》:“徒知母在而喜,顽然捧檄之情;务拟身教所先,遵以齐眉之敬。” 清 冯桂芬 《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 毛义 捧檄色喜,固以家贫亲老。”
剡溪
水名。 曹娥江 的上游。在 浙江 嵊县 南。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湖月照我影,送我至 剡溪 。” 明 许时泉 《午日吟》:“我是箇 子猷 乘兴到 剡溪 ,你似箇 远 老忘情过 虎谿 。”参阅《太平寰宇记》卷九六。
凄其
悲凉伤感。 晋 陶潜 《自祭文》:“故人悽其相悲,同祖行於今夕。”《文选·谢灵运<初发石头城>诗》:“钦圣若旦暮,怀贤亦悽其。” 李善 注:“ 毛萇 《诗》传曰:‘其,辞也。’” 唐 皎然 《同李洗马入馀不溪经辛将军故城》诗:“壁垒今犹在,勋庸近可思,苍然古溪上,川逝共悽其。” 清 边大绶 《虎口馀生》:“传语相见,相对悽其。”
(1).寒凉貌。《诗·邶风·绿衣》:“絺兮綌兮,凄其以风。”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往新安桐庐口》诗:“絺綌虽凄其,授衣尚未至。” 宋 汪元量 《满江红·吴江秋夜》词:“但满目、银光万顷,凄其风露。” 清 纳兰性德 《东风第一枝·桃花》词:“薄劣东风,凄其夜雨,晓来依旧庭院。”
(2).凄凉貌。 唐 高适 《送前卫县李寀少府》诗:“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宋 辛弃疾 《贺新郎·题傅岩叟悠然阁》词:“晚岁凄其无 诸葛 ,惟有黄花入手。”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团圆》:“天涯骤见,真同梦寐,无限凄其。” 清 顾炎武 《常熟归生晟陈生芳绩书来以诗答之》:“先朝旧事君休问,鼓角凄其满御街。”
(1).凄凉悲伤。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发石首城》诗:“钦圣若旦暮,怀贤亦凄其。” 唐 杜甫 《晚登瀼上堂》诗:“凄其望 吕葛 ,不復梦 周 孔 。”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三折:“对无穷景色,总是伤悲,好教我动旅怀,难成醉,枉了也壮志如虹英雄辈,都做助江天景物凄其。”
(2).寒凉貌。 元 张养浩 《长安孝子》诗:“退省百无有,满屋风凄其。” 柳亚子 《题<张苍水集>》诗:“盲风晦雨凄其夜,起读先生正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