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原文 诗词名句

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

作者:顾况 朝代:唐代

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原文

谷鸟犹呼儿,山人夕沾襟。
怀哉隔生死,怅矣徒登临。
东门忧不入,西河遇亦深。
古来失中道,偶向经中寻。
大象无停轮,倏忽成古今。
其夭非不幸,炼形由太阴。
凡欲攀云阶,譬如火铸金。
虚室留旧札,洞房掩闲琴。
泉源登方诸,上有空青林。
仿佛通寤寐,萧寥邈微音。
软草被汀洲,鲜云略浮沈。
赪景宣叠丽,绀波响飘淋。
石窟含云巢,迢迢耿南岑。
悲恨自兹断,情尘讵能侵。
真静一时变,坐起唯从心。
第二百六十五卷

诗词问答

问: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的作者是谁?答:顾况
问: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顾况的名句有哪些?答:顾况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264_43

参考注释

山人

(1) 指隐士

山人墨客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唐· 王勃《赠李十四》

(2) 旧称以卜卦、算命为职业的人;方士

也不索唤师婆擂鼓邀神,请山人占卦揲蓍。——元· 罗国宾《罗李郎》

沾襟

浸湿衣襟。多指伤心落泪。《庄子·应帝王》:“ 列子 入,泣涕沾襟以告 壶子 。” 唐 白居易 《慈乌夜啼》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明 夏完淳 《大哀赋》:“瞻山而陨涕,抚草木而沾襟。”

隔生

(1).犹隔世。 唐 王建 《渡辽水》诗:“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宋 苏轼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诗:“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 宋 范成大 《续长恨歌》之二:“莫道故情无觅处,领巾犹有隔生香。”

(2).隔阂陌生。 王士美 《铁旋风》第一部:“我总觉得,他和我们,好像是隔着一层什么似的,总是隔生。”

登临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南望彭泽、 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东门

(1).东城门。《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汉 张衡 《东京赋》:“西阻 九阿 ,东门于 旋 。” 清 王鸣盛 《蛾术编》卷四十:“ 汉 唐 时州郡多在京师之东,士大夫游宦於京者,出入皆取道东门。”

(2).复姓。 春秋 鲁 公子遂 字 襄仲 ,居东门,号 东门襄仲 ,后因以为姓氏。 汉 有 东门云 。

西河

(1)

(2) 古地区名,春秋时指卫国的沿黄河地区(今河南浚县、滑县地区),在卫之西境

(3) 战国时魏国黄河以西之地,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的一段

古来

自古以来

古来如此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 李白《将进酒》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中道

(1) 半路;中途

中道而返

中道还兄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若中道而归。——《后汉书·列女传》

(2) 中庸之道

(3) 指一种特定的德操和哲理,据认为,人持有它就可以不至于趋向自满和自苦的两个极端而从速彻悟

大象

(1).《易》传之一。以卦象为根据来解释卦辞。《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唐 孔颖达 疏:“此大象也。十翼之中第三翼,总象一卦,故谓之大象。”

(2).大道,常理。《老子》:“执大象,天下往。” 河上公 注:“象,道也。圣人守大道,则天下万民移心归往之。” 晋 干宝 《晋纪总论》:“昔 高祖 宣皇帝 ,以雄才硕量,应运而仕……於是百姓与能,大象始构矣。”

(3).犹天象。旧指日月星辰运行等天文现象,有时亦指气象现象。 晋 陆机 《应嘉赋》:“寄冲气於大象,解心累於世罗。” 晋 陶潜 《咏二疏》:“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 唐 杨炯 《登秘书省阁诗序》:“观星文而考南北,大象入於璣衡。”

(4).动物名。即象。《后汉书·和帝纪》:“﹝ 永元 ﹞六年正月, 永昌 徼外夷遣使译献犀牛、大象。”

倏忽

(1) 很快地

倏忽往来,莫知其方。——《吕氏春秋·决胜》

倏忽已三年

(2) 忽然

倏忽之间

古今

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非不

非常;极其。《敦煌变文集·唐太宗入冥记变文》:“□□将书来苦嘱,非不慇懃。” 蒋礼鸿 通释:“‘非不殷勤’,就是非常殷勤,极其殷勤。”

炼形

道家谓修炼自身形体。《汉武帝内传》附录:“又夜恒存赤气,从天门入周身内外,在脑中变为火以燔身,身与火同光,如此存之,亦名曰鍊形。” 唐 刘得仁 《山中寻道人不遇》诗:“年过弱冠风尘里,常拟随师学鍊形。” 清 洪昇 《长生殿·尸解》:“方纔鍊形之时,那锦褥也沾着金浆,故此得了仙气。”

太阴

〈方〉∶月亮

云阶

亦作“ 云堦 ”。高阶。《艺文类聚》卷八二引 晋 傅玄 《蓍赋》:“弃原野之萧条,升云阶而内御。” 元 张雨 《烛影摇红·红梅》词:“看花犹自未分明,雪在云堦砌。” 清 厉鹗 《扬州慢·广陵芍药》词:“奈月幌低笼,云堦斜倚,梦到迢迢。”

譬如

(1) 举个例子,打个比方;例如

(2) 比如,好比

天下之势譬如一身。——宋· 苏轼《教战守策》

铸金

指以铜、锡等金属铸物。《庄子·大宗师》:“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鏌鋣!’”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越王 乃使良工铸金,象 范蠡 之形,置之坐侧,朝夕论政。”

虚室

(1).空室。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一:“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餘闲。” 唐 李百药 《登叶县故城谒沉诸梁庙》诗:“椒桂奠芳樽,风云下虚室。”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二》:“予友人家有一琵琶,置之虚室。”

(2).比喻心境。 宋 司马光 《复用三公燕集韵酬子骏尧夫》:“官闲虚室白,粟饱太仓红;朝夕扫三径,往来从二公。” 清 赵翼 《同北墅漱田观西洋乐器》诗:“斯须请奏乐,虚室静生白。”参见“ 虚室生白 ”。

洞房

(1) 深邃的内室

搬来搬去,也很费事,不如竟到你洞房里去弹罢。——《老残游记》

(2) 新婚夫妇的居室

泉源

(1) 泉水的源头

(2) 河流上游处的水源

(3) 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原因

我们的学院是…人文学和科学的取之不尽的泉源

方诸

(1).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淮南子·览冥训》:“夫阳燧取火於日,方诸取露於月。” 唐 陆龟蒙 《自遣》诗之十五:“月娥如有相思泪,秪待方诸寄两行。” 明 李东阳 《又和王世赏韵》:“天临华盖春星近,月照方诸夜水清。” 清 龚自珍 《捕蜮第一》:“又用方诸取月中水洗眼,著纯墨衣,则人反见蜮,可趋入蜮羣。”

(2).传说中仙人住所。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协昌期一》:“ 方诸 正四方,故谓之 方诸 ,一面长一千三百里,四面合五千二百里,上高九千丈。”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协昌期一》:“ 方诸 东西面又各有 小方诸 ,去 大方诸 三千里, 小方诸 亦方面各三百里,周迴一千二百里,亦各别有青君宫室,又特多中仙人及灵鸟灵兽辈。” 南朝 梁武帝 《上云乐·方诸曲》:“ 方诸 上,上云人。业守仁,摐金集 瑶池 ,步光礼玉晨。霞盖容长肃,清虚伍列真。”《云笈七籤》卷七八:“纵赏三清,遨游五岳,往来 圆嶠 ,出入 方诸 。” 清 缪艮 《沉秀英传》:“ 秀英 香消玉损,已返 方诸 。”

青林

(1).指云烟,云雾。《文选·扬雄<羽猎赋>》:“羽骑营营,昈分殊事,繽纷往来,轠轤不絶,若光若灭者,布乎青林之下。” 张铣 注:“烟色,青林映之,故云青林。” 晋 陆云 《登台赋》:“北溟浩以扬波兮,青林焕其兴蔚。”

(2).苍翠的树林,苍翠的树木。 南朝 梁 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宋 陆游 《舍北望水乡风物戏作绝句》:“乞与画工团扇本,青林红树一川秋。” 清 厉鹗 《七月十七日病起小园作》诗:“青林曲堵迴塘,卧起西风竹牀。”

(3).清静的山林。青,通“ 清 ”。《文选·潘岳<射雉赋>》:“涉青林以游览兮,乐羽族之羣飞。” 李善 注引 薛君 《韩诗章句》:“青,静也。” 刘良 注:“清林,清静之林。”

(4).寺庙的别称。《释氏要览·住持》:“禪门别号:丛林……青林。” 唐 王昌龄 《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诗:“道安风尘外,洒扫青林中。” 清 厉鹗 《过硖石登西山广福院》诗之三:“顾逋翁有读书臺,白塔青林相对开。”

(5).星名。即天苑星。《文选·张衡<思玄赋>》:“建罔车之幕幕兮,猎青林之芒芒。” 李善 注:“罔车,毕星也。青林,天苑星也。” 清 吴锡麒 《星象赋》:“驭元气之广大,按六飞而巡行,遂集於青林之苑。”

仿佛

好像;似乎

犹仿佛其若梦从者。——《汉书·扬雄传》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仿佛陈涉之称 项燕。——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读着这些有趣的故事,我仿佛也被引进了童话世界

寤寐

日夜。寤:醒时。寐:睡时

寤寐以求

萧寥

(1).寂寞冷落。 五代 徐铉 《题雷公井》诗:“揜靄 愚公谷 ,萧寥羽客家。” 元 揭傒斯 《晓坐张先生朝阳轩》诗:“萧寥尘外事,风叶满窗间。” 清 魏之琇 《买陂塘·苹花》词:“萧寥坐觉添秋思,还袭舞帬歌扇。”

(2).风雨声。 唐 孟郊 《溧阳秋霁》诗:“晚雨晓犹在,萧寥激前阶。” 唐 白居易 《松声》诗:“西南微风来,潜入枝叶间;萧寥发为声,半夜明月前。”

微音

轻靡之音;细微之音。《文选·阮籍<咏怀>诗之十二》:“《北里》多奇舞, 濮 上有微音。” 李善 注引《礼记》:“ 桑间 濮 上之音,亡国之音也。”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翩緜飘邈,微音迅逝。” 唐 庄若讷 《湘灵鼓瑟》诗:“微音时扣徵,雅韵乍含商。”

汀洲

水中小洲

鲜云

亦作“鱻云”。轻云。 晋 陆机 《悲哉行》:“和风飞清响,鲜云垂薄阴。” 唐 虞世南 《奉和月夜观星应令》:“薄雾销轻縠,鲜云卷夕鳞。” 明 吴承恩 《寿陈拙翁》:“桂室兮兰户,鱻云流兮白鹤举。” 清 黄景仁 《晓发牛渚矶》诗:“短帆拂晓春江上,鲜云生纈波如掌。”

浮沈

亦作“ 浮沉 ”。1.古代一种祭河川的仪式。《尔雅·释天》:“祭川曰浮沉。” 郭璞 注:“投祭水中,或浮或沉。”

(2).在水中或空中忽上忽下。 唐 李绅 《溯西江》诗:“孤棹自迟从蹭蹬,乱帆争疾竞浮沉。” 艾青 《鱼化石》诗:“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

(3).随波逐流。谓追随世俗。《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病免居家,与閭里浮沉,相随行,鬭鸡走狗。”《旧唐书·裴度传》:“﹝ 度 ﹞及晚节,稍浮沉以避祸。” 宋 司马光 《右班殿直傅君墓志铭》:“然不能与世浮沉,平视贵要。” 清 龚自珍 《对策》:“其仕也,餘力及之而已,浮沉取容,求循资序而已。”

(4).喻升降、盛衰、得失。 汉 班倢伃 《捣素赋》:“佇风轩而结睇,对愁云之浮沉。” 三国 魏 曹植 《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文选·王僧达<答颜延年>诗》:“结游略年义,篤顾弃浮沉。” 李善 注:“ 高诱 《淮南子》注曰:‘浮沉,犹盛衰也。’” 唐 刘复 《出东城》诗:“一为浮沉隔,会合殊未央。”《明史·文苑传四·李维桢》:“﹝ 维楨 ﹞浮沉外僚,几三十年。” 茅盾 《子夜》八:“好计策!不是十年宦海浮沉,磨老了的,就想不出来。”

(5).埋没;沉沦。 宋 苏轼 《与人书》之二:“君自名臣子,才美渐著,岂復久浮沉里中?” 明 宋濂 《故绍兴路总管府金府君墓碣》:“吾掌腴且厚如此,肯浮沉田閒乎?” 清 陆嵩 《赠龚蓝生》诗:“浮沉下位不得志,眼看时事动愤懣。”

(6).出现和消失。 汉 陆贾 《新语·道基》:“天气所生,神灵所治,幽閒清浄,与神浮沉。” 周立波 《第一夜》:“蒙矓里,许多的幻影在前面浮沉。”

(7).指书信未送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殷羡 作 豫章郡 太守。临去,都下人因寄百计函书。既至 石头 ,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 殷洪乔 不能作致书邮!’”后称书信未送到为“浮沉”。 清 孙枝蔚 《淮渎庙楼寓作》诗:“ 扬州 虽咫尺,书信易浮沉。”

飘淋

流泻。 唐 顾况 《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诗:“赬景宣叠丽,紺波响飘淋。”

石窟

(1) 古时一种就着山崖开凿成的寺庙建筑,内有佛像或佛教故事的壁画和石刻等

敦煌石窟

云岗石窟

(2) 山岩上的洞

云巢

(1).高处的鸟窠。《文选·张协<七命>》:“仰倾云巢,俯殫地穴。” 吕向 注:“云巢,高巢也。” 宋 陆游 《秋思》诗之六:“露浓乍警云巢鹤,风劲先凋玉井桐。”

(2).隐居修道之处。 宋 陆游 《书怀》诗:“ 青城 结云巢,拟住三千年。” 宋 杨万里 《过土笕冈》诗:“衰年走尘鞅,何计返云巢。” 元 虞集 《为汪华玉题所藏<长江万鸦图>》诗:“云巢幽人爱 江 渚,抽思挥毫写横素。”

迢迢

(1) 形容遥远。也作“迢递”

千里迢迢

(2) 漫长;长久

夜迢迢

恨迢迢

悲恨

悲伤怨恨。《汉书·刑法志》:“夫决狱不当,使有罪兴邪,不辜蒙戮,父子悲恨,朕甚伤之。” 唐 李德裕 《瀑泉亭》诗:“向老多悲恨,悽然念一丘。”《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和尚﹞带着悲恨而去。”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五幕:“他们抬头望着 忠王 的去路,听见枪声响了,又增加无穷的悲恨。”

情尘

指情爱, * 。佛教视 * 若尘垢,故称。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爱流成海,情尘为岳。”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三:“吾生好清静,蔬食去情尘。” 唐 顾况 《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诗:“悲恨自兹断,情尘詎能侵?” 宋 陆游 《对云堂记》:“一日,进此道,幻瞖消,情尘灭,真实相见。”

讵能

岂能。 南朝 梁 江淹 《休上人怨别》诗:“宝书为君掩,瑶瑟詎能开。”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顾求书之詔屡下,天下家藏,詎能悉上册府!” 清 纳兰性德 《桑榆墅同梁汾夜望》诗:“丝竹在 东山 ,怀哉詎能忘。”

真静

静谧。 清 周亮工 《与张瑶星》:“空山落叶,光景更真静者,於此中自有玄契,城市中人可想而不可即也。”

一时

(1) 一个时期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短时间

一时半刻

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同一时候。

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一些时候

攻一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坐起

(1).安坐或起立。指举止行动。《礼记·儒行》:“儒有居处齐难,其坐起恭敬。”《三国志平话》卷中:“倘若 关 张 二将得知,定杀 曹操 。 曹操 坐起,常有十万军、百员将,两壁相併,把 长安 变成尸山血海。” 孙百刚 《郁达夫外传·风雨茅庐》:“白天吃饭坐起,都在后面三间小屋中。”

(2).起身而坐。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一:“微灯照空牀,夜半偏入耳。愁忧无端来,感嘆成坐起。” 唐 元稹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诗:“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謫 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3).见“ 坐啟 ”。

(4).指房屋内装修成的一种隔间。《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许宣 转到里面,只见:四扇暗槅子窗,揭起青布幕,一个坐起。”

从心

(1).顺从意愿。 唐 顾况 《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诗:“真静一时变,坐起唯从心。”

(2).见“ 从心所欲 ”。

(3).由衷;发自内心。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三幕:“始终忧郁和苦闷着的他,此时方从心的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应修人 《欢愉引》:“有些人会刚象我所要地帮助我,也会从心地、不禁地顾我而美笑。”

任心。《列子·杨朱》:“太古之人,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故从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 杨伯峻 集释引 殷敬顺 释文云:“从音纵,下同。”

百六

(1).古代以为厄运。《汉书·谷永传》:“遭无妄之卦运,直百六之灾阸。”《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百六道丧,干戈迭用。” 吕延济 注:“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一百六岁曰阳九之厄。”《云笈七籤》卷十六:“百六应机,阳九激扬。” 清 宋琬 《先大夫讳日》诗:“乾坤当百六,梁木忽然摧。”参见“ 百一 ”。

(2).寒食日的别称。 元 赵善庆 《庆东原·晚春杂兴》曲:“百六 楚 风酸,三月 吴 姬瘦。”参见“ 一百六 ”、“ 百五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杜审言,朝代:唐代
    使出凤凰池,京师阳春晚。圣朝尚边策,诏谕兵戈偃。拜手明光殿,摇心上林苑。种落逾青羌,关山度赤坂。疆场及无事,雅歌而餐饭。宁独锡和戎,更当封定远。
  • 作者:释行海,朝代:宋代
    方丈山中草亦灵,参差小朵结菁英。玉团紫气晴霞淡,金缕红光晓日明。四皓自餐商谷稳,九茎曾见泰阶平。蟠桃春色应同永,香比蟾枝此更清。
  • 作者:李建勋,朝代:唐代
    鹤立瘦棱棱,髭长白似银。衣冠皆古制,气貌异常人。听雪添诗思,看山滞酒巡。西峰重归路,唯许野僧亲。
  • 作者:吴当,朝代:元代

    东南佳丽独钱塘,君向青郊结草堂。

    几曲云山分野色,满池秋水纳天光。

    松阴落处琴书润,柳絮飞来枕簟凉。

    衮衮京华尘土梦,好因鲈鲙踏吴航。

  • 作者:李孙宸,朝代:明代

    论交无久暂,欢会慰天涯。

    情惬邱中赏,言多物外期。

    乡心砧杵急,秋色鬓毛知。

    拚醉兹宵酒,城头漏下迟。

  • 作者:艾性夫,朝代:宋代
    寒具油乾火已新,流觞水暖酒初醺。蔷薇半树花孤注,杜雨一声春分二。薄晚草心先浥露,久晴山意欲生云。老来尚费閒精力,自种窗前辟蠹芸。
  •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
    三界里,有取总灾危。普愿众生同我愿,能於空有善思惟。三宝共住持。
  • 作者:朱志,朝代:明代

    束书孤剑别西秦,红树青山泼眼新。

    千里风尘双短鬓,五湖烟水一闲身。

    梦回孤馆寒砧急,望入遥空候雁宾。

    料得纪行多赋咏,云笺无惜寄《阳春》。

  • 作者:佚名,朝代:先秦
    标签:诗经写雨怀人民谣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霜气凋关树,晴光入市楼。闲人无造请,佳日亦遨游。湖白方新出,淮亦亦易求。秋来幸无病,作意试新篘。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