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二原文
新春过眼秋还近,急景抛人志欲荒。
已悟云程难阔步,得依兰室且薰香。
床头古史三千卷,天上霄衣十二章。
一缕色丝如可用,凭谁持此报中郎。
诗词问答
问: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二的作者是谁?答:石宝
问: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石宝的名句有哪些?答:石宝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熊峰集卷四
参考注释
新春
初春,早春。尤指春节过后的一二十天
过眼
(1).经过眼前。喻迅疾短暂。 宋 苏轼 《吉祥寺僧求阁名》诗:“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 明 冯梦龙 《洒雪堂·宋婆课女》:“嘆过眼时光去渺茫,休得贪閒放。” 清 吴伟业 《赠总宪龚公芝麓》诗:“侧身天地竟何心,过眼风光有谁羡。”
(2).过目,略加看视。 宋 李清臣 《钦圣宪肃皇后哀册文》:“诸书过眼,疑微洞析。兢兢瞿瞿,殆忘寝食。”《老残游记》第十七回:“那家人揭开盒盖,请老爷们过眼。” 孙犁 《白洋淀纪事·采蒲台》:“她像很疲累了,弯着腰一张一张掀开席,叫收席的人过眼看成色。”
秋还
秋至。 南朝 宋 王僧达 《七夕月下》诗:“气往风集隙,秋还露泫柯。” 唐 李乂 《招谕有怀赠同行人》诗:“春去辞国门,秋还在边戍。”
急景
急驰的日光。亦指急促的时光。 唐 曹邺 《金井怨》诗:“西风吹急景,美人照金井。” 宋 楼钥 《次韵翁处度同游北山》:“我携旧纪访陈迹,止恐急景不得延。” 元 高士谈 《次伯坚韵》:“急景只教人貌改,沧溟不放酒杯深。” 郁达夫 《春风沉醉的晚上》一:“春天的急景,已经快晚了的五点钟的时候,我点了一枝蜡烛,在那里安放几本刚从栈房里搬过来的破书。”参见“ 急景凋年 ”、“ 急景流年 ”。
志欲
欲念。《南史·王晏传》:“ 晏 性浮动,志欲无厌,自谓旦夕开府。”
云程
(1).遥远的路程。《太平广记》卷四一八引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卫公靖》:“计两处云程,合踰万里。”《水浒传》第二八回:“ 施恩 答道:‘小弟久闻兄长大名,如雷灌耳,只恨云程阻隔,不能勾相见。’” 清 赵翼 《李郎曲》:“送上云程心事了,忽伤老大苦思家。”
(2).喻远大的前程。指得意的仕途。 宋 陆游 《答发解进士启》:“将鸿渐於天廷,姑龙驤於学海……万里摶风,莫测云程之远;一第溷子,行闻桂籍之传。” 宋 陈著 《卜算子·次韵舅氏竺九成试黜》词:“三岁事非遥,三捷功非远。管取微生共此荣,联步云程稳。”《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我自己纔识云程,便这等欺心把窗课来塞责的理?”
(3).云中之路。 金 元好问 《普照范炼师写真》诗之一:“嚮日神仙看地行,只今烟驾想云程。”
阔步
大步走
阔步前进
兰室
芳香典雅的居室
床头
(1).坐榻或床铺的旁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魏武 将见 匈奴 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 崔季珪 代,帝自捉刀立牀头。”《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太公病篤,唤 可成 夫妇到牀头叮嘱。”
(2).床的一端。《晋书·艺术传·韩友》:“ 友 为筮之,令以丹画版作日月置牀头,又以豹皮马鄣泥卧上,立愈。” 唐 岑参 《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疏鐘入卧内,片月到牀头。” 谌容 《人到中年》二:“ 孙逸民 抬头望着阴森森竖在墙角的氧气筒,又盯着床头的心电监视仪。”
三千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天上
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十二章
古代天子之服绘绣的十二种图象。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称上六章;裳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称下六章。《周礼·春官·司服》“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 汉 郑玄 注:“《书》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繢,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希绣。’此古天子冕服十二章。” 孙诒让 正义:“日也,月也,星也,山也,龙也,华虫也,六者画以作绘,施於衣也;宗彝也,藻也,火也,粉米也,黼也,黻也,此六者紩以为绣,施之於裳也。” 清 恽敬 《十二章图说序》:“古者十二章之制始於 轩辕 ,著於有 虞 ,垂於 夏 殷 ,详於有 周 ,盖二千有餘年。” 鲁迅 《致国务院国徽拟图说明书》:“考诸载籍,源之古者,莫如龙,然已横受抵排,不容作绘,更思其次,则有十二章。”
色丝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魏武 尝过 曹娥 碑下, 杨脩 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字。 魏武 谓 脩 曰:‘解不?’…… 脩 曰:‘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絶;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孙,女子也,於字为好;虀臼,受辛也,於字为辞:所谓絶妙好辞也。’”后因以“色丝”指绝妙好辞,犹言妙文。 唐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斋戒观华玉,留连叹色丝。” 宋 曾巩 《寄孙莘老湖州墨妙亭》诗:“枣木已非真篆刻,色丝空喜好文章。” 明 高启 《感怀次蔡参军韵》:“年来只念 江 东去,下马碑阴看色丝。”
中郎
(1).官名。 秦 置, 汉 沿用。担任宫中护卫、侍从。属郎中令。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署长官称中郎将,省称中郎。 汉 苏武 、 蔡邕 曾任中郎将,后世均以中郎称之。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 中郎 石经后, 八分 盖憔悴。”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十和林卿得女》词:“ 中郎 传业, 蔡琰 词章。”此指 蔡邕 。 元 张翥 《上京秋日》诗:“ 中郎 节在仍归 汉 ,校尉城空罢护 羌 。”此指 苏武 。
(2).次子。 元 成廷珪 《戚戚行》:“大郎荷鍤北开河,中郎买刀南讨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