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右军得示帖赞原文 诗词名句

右军得示帖赞

作者:岳珂 朝代:宋代

右军得示帖赞原文

淳古有真味,不特见于结子。
兹帖之名得示,纵摹倣於唐世,隐然犹有西晋之遗意。
彼昌黎者,或肆讥议。
谓以俗书趁姿媚,予未敢以为是。

诗词问答

问:右军得示帖赞的作者是谁?答:岳珂
问:右军得示帖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岳珂的名句有哪些?答:岳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淳古

淳厚古朴。 唐 高适 《留上李右相》诗:“风俗登淳古,君臣挹大庭。”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棺外列置瓦器,皆极淳古。” 明 胡应麟 《诗薮·杂言》:“按四章体气如一,皆四字为句,辞虽淳古,而意极典明,当出一人之手,是为 邹 作无疑。” 鲁迅 《坟·我之节烈观》:“譬如甲男引诱乙女,乙女不允,便是贞节,死了,便是烈;甲男并无恶名,社会可算淳古。”

真味

(1).真实的意旨或意味。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读《骚》之久,方识真味。” 明 朱承爵 《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声音之外,乃得真味。” 叶圣陶 《倪焕之》四:“他们只是没有尝到教育事业的真味罢了,一旦尝到这人世间至高至上的真味,那就硬教他们淡漠也决不肯了。”

(2).指味道纯正的食品。 宋 朱熹 《乳饼》诗:“清朝荐疎盘,乳鉢有真味。”

(3).指食物本来的味道。 清 曹庭栋 《老老恒言·饮食》:“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真味真性俱得。”

不特

不仅;不但。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休烈浹洽,符瑞众变。期应绍至,不特创见。” 唐 王睿 《灸毂子录·墓前羊虎》:“陵丘驱罔象,恐不特 杨震 也。”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古人集中无冗复》:“古人之文,不特一篇之中无冗复也,一集之中亦无冗复。” 鲁迅 《热风·“与幼者”》:“将来便不特没有解放的话,并且不起解放的心。”

见于

即出现于

结子

植物结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二:“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鶯。”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自笑公门嬾桃李,五更结子要风催。” 郭沫若 《星空·广寒宫》:“你看,它又不开花,又不结子。”

(1).指用线、丝、草绳等结成之物。《水浒传》第五六回:“下面一个婭嬛上来,就侧首春臺上,先摺了一领紫绣围领……一条红緑结子,并手帕一包。”《红楼梦》第二四回:“ 袭人 被 宝釵 烦了去打结子了。” 王西彦 《死在担架上的担架兵》:“ 李娃娃 把‘行床’的木栅门关得铁紧,上了闩,还用稻草绳把它绑住,结子打在里面。”

(2).比喻疑难困惑的关键。 艾芜 《百炼成钢》第六章:“她觉得她心里的一个结子,现在突然一下散了,感到非常的愉快。”

隐然

隐隐约约的样子

隐然可见

西晋

中国于公元265-317年的朝代,司马炎所建,建都洛阳

遗意

(1).死者生前或临终时的意见、愿望。《后汉书·刘恺传》:“故 居巢侯 刘般 嗣子 愷 ,当袭 般 爵,而称父遗意,致国弟 宪 ,遁亡七年,所守弥篤。”《三国志·魏志·东海定王霖传》:“ 明帝 即位,以先帝遗意,爱宠 霖 异於诸国。”《陈书·袁泌传》:“其子述 泌 遗意,表请之,朝廷不许,赠金紫光禄大夫,謚曰 质 。”

(2).指前人的心愿、意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一·起居注》:“ 江陵相 定议,以修撰、编、检、史官充日讲者,日轮一员,记注起居,兼録圣諭詔册等。今日之制,即本 江陵 遗意也。”

(3).前人或古代事物留下的意味、旨趣。 宋 梅尧臣 《省符上人》诗:“独闻依旧坐焚香,尚把残编讨遗意。” 清 梁章鉅 《浪跡续谈·玉皇山》:“《杭州府志》云: 龙山 者, 钱氏 郊天之所,释老之谈,或云 阿育王 ,或云 玉皇 ,皆祀天遗意也。” 郁达夫 《过去》:“所以这港市的建筑,还带着些当时的时代性,很有一点中古的遗意。”

昌黎

(1). 唐 韩愈 世居 颍川 ,常据先世郡望自称 昌黎 (今 河北省 昌黎县 )人; 宋 熙宁 七年诏封 昌黎伯 ,后世因尊称他为 昌黎先生 。 唐 韩愈 《送陆歙州》诗序:“於是 昌黎 韩愈 道愿留者之心,而泄其思。”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绍 昌黎 之道脉,岂兴八代之衰!” 清 周亮工 《王王屋传》:“公著诗一卷、文二卷。诗清婉有志,文则力追 昌黎 、 柳州 。” 马其昶 《<古文辞类纂标注>序》:“ 昌黎 论文,务去陈言。”

(2).借指 韩 姓。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之一:“中朝第一人,春官有 昌黎 。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按,此“昌黎”指 韩肖胄 。

讥议

嘲笑,议论

俗书

(1).通俗流行的书体。 唐 韩愈 《石鼓歌》:“ 羲之 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沉德潜 注:“隶书风俗通行,别于古篆,故云俗书,无贬 右军 意。” 清 顾炎武 《赠张力臣》诗:“削柎追 宜官 ,俗书嗤 逸少 。”

(2).品格不高的书法。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十一:“ 元章 论 唐 人书,最不喜 柳 ,云 柳 出 欧阳 ,而为怪丑恶札之祖。自此世人始有俗书。”

(3).通俗流行而有别于正体的字。 宋 黄庭坚 《山谷题跋·辨菴字》:“今俗书‘庵’字,既於篆文无有,又菴非屋,不当从广。”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十:“俗书不可从者,谓古无此字,近人譌用者耳。”

(4).民间流行的通俗读物。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今《百中经》前所绘小儿树,想沿於此。乃知俗书,亦有所本。”

(5).佛门指佛教经典以外的书籍,如《老子》《庄子》等具有哲理性的书籍。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九章:“ 远 引《庄子》为连类,乃似格义之拟配外书。 安公 听 远 不废俗书,则其通常令弟子废俗书可知。”

姿媚

犹妩媚。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二:“流盼发姿媚,言笑吐芬芳。” 南朝 梁 徐防 《长安有狭斜行》:“小妇多姿媚,红纱映削成。” 唐 韩愈 《石鼓歌》:“ 羲之 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宋 苏舜钦 《和韩三谒欧阳九之作》:“自顾屯钝极,出语少姿媚。”

以为

认为

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以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资治通鉴》

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以为豪。——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以为妙绝。——《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曹组,朝代:宋代
    饥乌哑哑啼暮寒,回风急雪飘朱阑。琐窗绣阁艳 * ,画幕金泥摇彩鸾。吴妆秀色攒眉绿,能唱襄阳大堤曲。酒酣横管咽孤吟,吹裂柯亭傲霜竹。远空寒云浑不动,老狐应渡黄河冻。暗回微暖入江梅,何处荒榛挂幺凤。归来只夸青连钱,貂茸拥鼻行翩翩。笼纱蜜炬照飞霰,十二玉楼人未眠。
  • 作者:胡南,朝代:宋代
    世数有迁革,田园无古今。鸟喧争树暖,牛倦憩墙阴。水活土膏动,风微花气深。渊明千古士,儜立此时心。
  • 作者:张洎,朝代:宋代
    几忆汤师役梦魂,醉吟想在落花村。背尘事见寻常说,出格诗曾子细论。书信寄凭暗有路,笑谈重约恨无门。今来鬓雪应多也,莫惜频频近酒罇。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孟春下浣每生云,时复密霙落以纷。

    谁识齐东逢雨渥,遂教烟驿达章闻。

    二州九府胥沾泽,冬麦春麰自利耘。

    接壤豫郊应亦被,递来佳信望犹勤。

  • 作者:_,朝代:近现代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 * ,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 * ,敬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中华民族之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而致词曰: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
  • 作者:陈与义,朝代:宋代
    乱眼龙蛇起平陆,前身羲献已黄墟。客来空认袁公额,泪尽惭无杨恽书。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比户欣时泰,登场幸岁丰。

    围炉聚老辈,燃爆闹孩童。

    盘里奴为木,樽中友是红。

    古梅与瘦鹤,同喜迓东风。

  • 作者:马子严,朝代:宋代
    游人拾翠不知远。被子规呼转。红楼倒影背斜阳,坠几声弦管。荼香透,海棠红浅。恰平分春半。花前一笑不须悭,待花飞休怨。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清晓保阳发六骖,润融风景学江南。

    柳烟芜露无尘里,十里吟情逐处探。

  • 作者:李致远,朝代:元代
    标签:秋天

    梵宫,晚钟,落日蝉声送。半规凉月半帘风,骚客情尤重。何处楼台,笛声
    悲动?二毛斑,秋夜永。楚峰,几重,遮不断相思梦。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