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龙居寺原文
重来旧游处,触目景添幽。故墨犹余迹,忠魂已断头。
疎钟号暮雨,枯木响残秋。
欲诉愁人意,频怀杞国忧。
诗词问答
问:重过龙居寺的作者是谁?答:刘政
问:重过龙居寺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刘政重过龙居寺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重来
(1).再来;复来。 晋 陶潜 《杂诗》之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宋 秦观 《望海潮·洛阳怀古》词:“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事事堪嗟。” 刘大白 《丁宁·春雪》:“让寒飙卷将冻雨,重来称霸。”
(2). 汉 乐曲名。《宋书·乐志一》:“ 章帝 元和 二年,宗庙乐……加宗庙食举《重来》、《上陵》二曲,合八典为上陵食举。”《宋书·乐志一》:“ 汉 太乐食举十三曲:一曰《鹿鸣》,二曰《重来》。”
旧游
从前游玩过
重历旧游令我思绪万千
触目
(1) 容易被看到
大平原最为触目的特点是没有树
(2) 目光接触到
触目惊心
余迹
见“ 餘跡 ”。
亦作“餘蹟”。犹遗迹。死去的人或前代遗留的痕迹。 晋 陶潜 《赠羊长史》诗:“贤圣留餘跡,事事在中都。”《文选·潘岳<悼亡诗>之一》:“幃屏无髣髴,翰墨有餘跡。” 张铣 注:“翰墨餘迹,平生所作之文,尚有餘迹也。” 唐 李白 《赤壁歌送别》:“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鯢唐突留餘跡。”
忠魂
忠勇志士的英魂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毛 * 《答李淑一》
断头
(1) 河流水源被袭夺流入另一水系
(2) 在制造过程中棉条、粗纱或纱线断开
(3) 砍头
暮雨
傍晚的雨。 宋 柳永 《八声甘州》词:“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许地山 《空山灵雨·爱底痛苦》:“暮雨要来,带着愁容的云片,急急飞避。”
枯木
(1).老树;枯树。《管子·度地》:“伐枯木而去之,则夏旱至矣。”《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枯木復生,人君亡子。”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如因荣木变为枯木,枯木之质,寧是荣木之体!” 唐 卢照邻 《行路难》诗:“君不见 长安 城北 渭 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新唐书·五行志一》:“ 武德 四年, 亳州 老子祠 枯树復生枝叶……占曰:‘枯木復生,权臣执政。’”
(2).比喻颓丧之心或老朽之人。 北周 庾信 《小园赋》:“心则 歷陵 枯木,髮则 睢阳 乱丝。” 宋 范成大 《与时叙现老纳凉池上》诗:“笑我两枯木,独与三冬期。”
(3).指刑具。 唐 高彦休 《唐阙史·秦中子得先人书》:“富室少年列状始末,诉於县官,詰问伏罪,遂寘枯木。” 宋 陶穀 《清异录·肉雷》:“ 来绍 ,乃 唐 酷吏 俊臣 之裔,天禀鷙忍……每肆枯木之威,则百囚俱断,轰响震动一邑,时呼肉雷。”
(4).指神主;棺材。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直谏》:“今兵士之徒无罪,乃驱之行阵之间,委之锋鏑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儿、寡妻、慈母望轊车而掩泣,抱枯木以摧心。” 宋 黄庭坚 《母安康郡太君祭亡女陈氏十娘文》:“惟女面目,永隔枯木。呜呼昊天,忍此荼毒。”
残秋
指秋天将尽的时节。 唐 沉佺期 《饯唐郎中洛阳令》诗:“郊筵乘落景,亭传理残秋。” 唐 权德舆 《舟行夜泊》诗:“萧萧落叶送残秋,寂寂寒波急暝流。”
人意
人的意愿、情绪
不满人意
国忧
(1).国家的忧患;国家的危难。《淮南子·人间训》:“遇之无礼,必为国忧。”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五:“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唐 刘长卿 《送崔使君赴寿州》诗:“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
(2).指国有患难。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吴王 曰:‘ 勾践 国忧而寡人给之以粟,恩往义来,其德昭昭,亦何忧乎!’”
(3).指国丧。《后汉书·窦宪传》:“ 齐殤王 子 都乡侯畅 来弔国忧。” 李贤 注:“ 章帝 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