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赞三首原文
一肩担荷非轻,是什么破落索。虽然顾后瞻前,不知打失楼阁。
诗词问答
问:布袋和尚赞三首的作者是谁?答:释智朋
问:布袋和尚赞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智朋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智朋名句大全
释智朋布袋和尚赞三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一肩
(1).用肩负物时,换一次肩的行程称为一肩。《三国演义》第六八回:“你等挑担劳苦,贫道都替你挑一肩何如?”
(2).一副担子。用以喻全部责任。《说岳全传》第十三回:“早有 张邦昌 奏道:‘今科武场,被 宗泽 门生 岳飞 挑死了 梁王 ,以致武生俱各散去。’一肩儿都卸在 宗泽 身上。”《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自己便轻轻儿的把这桩不相干没头没脑的事儿一肩儿担了起来。”
(3).表数量。用于肩荷之物。《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自己一肩行李,跨一个疲驴,出了 泗州 城。”《孽海花》第二回:“后面来了一肩轿子。”
担荷
(1).肩挑背负。《管子·小匡》:“今夫商羣萃而州处,观凶饥,审国变,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货,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服牛輅马,以周四方。”
(2).引申为担负的重物。 汉 严忌 《哀时命》:“负担荷以丈尺兮,欲伸腰而不可得。”
(3).承当。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女子为天生之人,即当同担荷天下之事者也。”
(4).承受的压力或担负的责任。 明 李贽 《复周柳塘书》:“若特地出来,要扶纲常,立人极,继往古,开群蒙,有如许担荷,则一言之失,乃四海之所观听,一行之谬,乃后生小子之所效尤,岂易放过乎?” 郭沫若 《今昔集·致木刻工作者》:“木刻工作者的担荷和责任是多么地加重了呀!”
什么
(1)
(2) 表示询问某人、某物或某事的本身或性质
你从那里得到了什么消息
(3) 表示询问某物或某事的情况
告诉我你在找什么
(4) 虚指,表示不肯定的事物
闻到一种什么花香
(5) 表示否定
他算什么,你竟挂念他
(6) 表示责难
你笑什么?
(7) 表示询问在它前面的词或一系列的词中所未包括的可能性
这是爬行动物、两栖动物,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8) 表示惊讶或激动
什么,不吃早餐啦!
(9) 一切事物
无论大地——生育一切的母亲——出产什么
(10) 用在“也”前,表示所说的范围之内无例外
他什么也不怕
(11) 用在“都”前,表示所说的范围之内无例外
只要认真学,什么都能学会
落索
冷落;萧索
落索阿姑餐。——《颜氏家训·治家》
虽然
(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顾后瞻前
同“ 瞻前顾后 ”。《封神演义》第五三回:“你往我来,遭着兵刃命随倾;顾后瞻前,错了心神身不保。”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打失
丢失,遗失。 艾芜 《我的青年时代》三:“好好收着,不要打失哪,这是要报上去的。” 艾芜 《端阳节》四:“ 王团总 恍惚觉出打失了什么可爱的东西一样,停住了足。”
楼阁
泛指楼房。阁,架空的楼。《后汉书·吕强传》:“造起馆舍,凡有万数,楼阁连接,丹青素堊,雕刻之饰,不可单言。”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楼阁玲瓏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西游记》第三六回:“幸得那壁厢有楼阁不远,想必是庵观寺院,我们都到那里借宿一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