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乐天何爱咏,尧夫非好吟。愧乏康济术,粗怀饥溺心。
弥旬雨翻屋,耄倪泣苍{左昏右页}。
微臣职刍牧,痒痛入肌深。
行若负刺芒,坐如隐毡鍼。
再拜告神明,寸心秉坚金。
蠲租还已债,议狱并弛刑。
但求讲实政,何暇竞虚名。
天威咫尺临,昏翳忽开明。
宿苗既丰硕,穉秧靡飘淫。
阿香亦效灵,排阴吐洪音。
推出太阳辉,天外旋收声。
老守宽近忧,濁醪呼客斟。
客有劝翁归,前身岂傅霖。
诗词问答
问:《久雨喜晴检阅计院纪以舂容之篇敬用韵为谢》的作者是谁?答:吴潜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吴潜的名句有哪些?答:吴潜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乐天
乐于顺应天命,引申为乐于自己的处境而无忧虑
乐天知命,故不忧。——《易·系辞上》
康济
(1).安抚救助。《书·蔡仲之命》:“康济小民,率自中。” 清 赵翼 《奉命出守镇安》诗:“多少苍生待康济,始怜试手乏牛刀。”
(2).指安民济世。《北齐书·武帝纪》:“君有康济才,终不徒然。”
(3).保养。 宋 苏轼 《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诗:“康济此身殊有道,医治外物本无方。” 宋 李光 《与赵元镇书》:“有病固当攻以药石,然不若调饮食,使日中二餐如意,乃康济上策也。”
溺心
(1).沉溺心灵。《庄子·缮性》:“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復其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於红紫。”
(2).潜沉心志。 明 唐顺之 《答俞教谕书》:“但古人於艺以为聚精会神极深研几之实,而今人於艺则以为溺心玩物争能好胜之具。” 宋 杨楫 《<云谷杂记>题跋》:“予既嘉其为人,且虑其溺心於是,反缓其所当行者。”
弥旬
满十天。 南朝 梁 何逊 《和刘谘议守风》:“弥旬苦凌乱,揆景候阡陌。” 唐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追随不觉晚,欵曲动弥旬。”《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逮 洛索 围城弥旬,外援不至,于是前 河东 路经制副使 傅亮 以精鋭数百夺门降 金 。”
耄倪
老少。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 赵岐 注:“旄,老耄也。倪,弱小,繄倪者也。 孟子 劝王急出令,先还其老小,止勿徙其宾重之器。” 明 宋濂 《故东吴先生吴公墓碣铭》:“先生推牛釃酒,集里中耄倪,諭以祸福,皆稽首听命。”
微臣
卑贱之臣。常用作谦词。《后汉书·文苑传上·崔琦》:“微臣司戚,敢告在斯。”《宋书·彭城王义康传》:“臣草莽微臣,窃不自揆,敢抱葵藿倾阳之心,仰慕《周易》匪躬之志。” 元 吴师道 《朝阳台》诗:“微臣 宋玉 夸能赋,当日 襄王 岂真遇。” 明 高明 《琵琶记·丹陛陈情》:“伏念微臣,初来有志。诵诗书,力学躬耕修己,不復贪荣利。” 姚雪垠 《燕辽纪事》:“微臣身为本兵,不能代陛下分忧,实在罪不容诛。”
刍牧
(1).割草放牧。《左传·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不入田。”《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帝令 史建瑭 以轻骑尝寇,获芻牧者二百人,问其兵数,精兵七万。” 梁启超 《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乘舆播荡,神京陆沉,天坛为芻牧之场,曹署充屯营之帐, 中国 数千年来,外侮之辱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2).放牧的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卜式 试于芻牧, 弘羊 擢于贾竖, 衞青 奋於奴僕, 日磾 出於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矣。” 唐 陆龟蒙 《村夜二篇》诗之二:“祗効芻牧言,敢防轻薄駡。”
(3).家畜。指马牛羊之类。《旧唐书·罗弘信传》:“ 存信 御军无法,侵 魏 之芻牧, 弘信 不平之。”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盖宗法社会之视外人,理同寇盗,凡皆侵其芻牧,夺其田畴而已。”
刺芒
某些果实外壳上的针状物。亦泛指棘刺。 宋 王禹偁 《回寇密植谢官启》:“目窥星斗之文章,身负刺芒之怵惕。”
再拜
(1) 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奉上的意思
谨使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墨子起,再拜。——《墨子·公输》
再拜大将军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公子再拜。——《史记·魏公子列传》
(2) 赵王再拜曰。
神明
(1) 神灵;神祗
那个被他奉为神明的人不公正地谴责过他
奉若神明
(2) 指人的精神和智慧
神明顿飒爽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3) 英明;圣明
皆颂其神明
寸心
(1) 微小的心意
略表寸心
(2) 心;心里
得失寸心知
蠲租
免除租税。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六:“由是推之, 唐 初以前,必皆有蠲租故事,中世方不然。”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熙朝财赋》:“宫中诸费,不及 明 季十分之一,故蠲租减赋,史不絶书,而库藏充裕。”《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 乾隆 时,虏最贪诈,恶租税厚敛,有黷货之名,且不能不归诸府库,乃时时蠲租以市惠。”
议狱
犹断狱,审议狱案。《易·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魏书·刑罚志》:“议狱定律,有国攸慎,轻重损益,世或不同。” 宋 韩元吉 《龙图阁待制知建宁府周公墓志铭》:“及其议狱也, 大理 有 阿杨 杀小儿案,而公以为可疑,不顾众论争之。”
弛刑
指弛刑徒。《汉书·宣帝纪》:“ 西羌 反,发 三辅 、中都官徒弛刑,及应募佽飞射士……诣 金城 。” 颜师古 注:“ 李奇 曰:‘弛,废也。谓若今徒解钳釱赭衣,置任输作也。’……弛刑, 李 説是也。若今徒囚但不枷锁而责保散役之耳。”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上》:“上以 干 为假司马,将弛刑及从千人诣 超 。”
何暇
(1).哪里有闲暇。 三国 魏 韦曜 《博弈论》:“君子之居室也,勤身以致养;其在朝也,竭命以纳忠。临事且犹旰食,而何暇博弈之足躭?”
(2).引申为哪里谈得上。《庄子·人间世》:“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於己者未定,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譬之种树,久则深固其根本,茂盛其枝叶,若造次徙於山林之中,植於宫闕之下,虽壅之以黑坟,暖之於春日,犹不救於枯槁,何暇繁育哉?” 晋 卢谌 《赠崔温》诗:“苟云免罪戾,何暇收民誉?”
(3).犹岂但。《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十八》:“今君嗜酒而并于乐,政不饰而宽于小人,近谗好优,恶文而疏圣贤人,何暇在慧!茀又将见矣。” 吴则虞 集释引 于鬯 云:“何暇,语助,若言‘岂但’。” 汉 刘向 《新序·杂事》:“ 孟尝君 曰:‘先生老矣……’ 楚丘先生 曰:‘噫!将我而老乎?噫!将使我追车而赴马乎?投石而超距乎!逐麋鹿而搏豹虎乎?吾已死矣,何暇老哉!’”
虚名
空虚的名称,不符实际的声誉
不求虚名
天威
(1) 天道威严;也指帝王的威严
(2) 神奇的威力;神威
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昏翳
(1).指光线昏暗。 前蜀 杜光庭 《王承郾为亡考修明真斋词》:“玄清昏翳,洒润焦劳。”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衢州府 江山县 ,每春时昏翳如雾,土人谓之‘黄沙落’。”
(2).指雾气。 宋 苏轼 《五月十日与吕仲甫周邠等同泛湖游北山》诗:“清风洗昏翳,晚景分穠纤。”
(3).犹蒙昧;愚昧。 明 屠隆 《昙花记·卓锡地府》:“望弗恡金鎞,开我昏翳,蠢兹大众,咸望慈航。”
开明
原义是从野蛮进化到文明,后来指通达事理,思想不守旧
开明人士
丰硕
(1).丰满,肥胖。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吴皇后 年幼体弱,皇孙体未舒,负媪惶惑,乃以宫中诸子同日生而体貌丰硕者以进。”《明史·杨博传》:“ 博 魁梧丰硕,临事安閒有识量。” 清 韩菼 《江阴城守纪下》:“ 应元 躯体丰硕,双眉卓竖。”
(2).丰富,充实。 明 归有光 《宋孺人寿序》:“ 闽 之物产,博大丰硕,离奇怪异,荔枝龙眼,海物之珍,溢於大官。” 明 高攀龙 《答吴安节年伯书》:“圣学全不靠静,但各人禀赋不同,若精神短弱,决要静中培拥丰硕,收拾来便是良知,散漫去都成妄想,益验 念菴先生 无见成良知之説也。”
(3).指果实饱满而硕大。多虚用。 周邨 《<太平天囯歌谣传说集>序》:“这本《太平天囯歌谣传说集》是一个比较丰硕的果实。在不久的将来,将有第二个、第三个果实问世。”
阿香
神话传说中的推雷车的女神。 宋 苏轼 《无锡道中赋水车》诗:“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 阿香 推雷车。” 郁达夫 《金丝雀》诗之一:“能向 阿香 通刺否?风云千里传雷车。”
效灵
亦作“効灵”。显灵。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晷纬昭应,山瀆效灵。”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古先圣王受命应録,则有龟字効灵,龙图呈寳。” 清 孙惠 《浚河行》:“璧马於今不效灵,风涛簸荡连楼櫓。”
洪音
音韵学术语。发音时口腔共鸣空隙较大的音。 宋 元 等韵学家分韵母为开口、合口两类,每类又分一、二、三、四四等,一、二等都没有介音,发音时口腔共鸣空隙较大,故称洪音。自 明 清 等韵学家改开、合各四等为开、齐、合、撮四呼以后,也有人称开口呼为开口洪音,齐齿呼为开口细音,合口呼为合口洪音,撮口呼为合口细音。
推出
(1) 向人们介绍某人或某事物并希望接受,当前用于广告居多
我们为推出这部作品,作了不懈努力…
该厂最近推出了一批新产品,在订货会上受到好评
(2) 推举或推选
新任理事们第一次行使自己的权利,便推出他们所敬仰的这位文学前辈
阳辉
指太阳。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五:“阳辉昇景耀,苍翠加润泽。”
天外
(1).天之外。极言高远。 战国 楚 宋玉 《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2).谓极远的地方。 唐 岑参 《送崔子还京》诗:“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戴望舒 《示长女》诗:“然后,缅想着天外的父亲,把疲倦的头搁在小小的绣枕。”
(3).谓意想不到之处。《后汉书·西域传论》:“神迹诡怪,则理絶人区;感验明显,则事出天外。”
收声
止声;销声。《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是月也,日夜分,雷始收声。”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十:“暮暗来客去,羣嚣各收声。”
近忧
谓近在眼前的忧患。《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唐 柳宗元 《送杨凝郎中使还汴宋诗后序》:“盖以将骄卒暴,则近忧且至。” 郑观应 《赠日本伊藤侯相三十六韵》:“本固邦寧无近忧,唇亡齿寒鉴陈迹。”
前身
(1) 佛教用语。指轮回前的生命
(2) 事物的上一个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