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早春诗原文 诗词名句

早春诗

作者:宗懔 朝代:南北朝

早春诗原文

昨暝春风起,今朝春气来。

莺鸣一两啭,花树数重开。

散粉成初蝶,剪彩作新梅。

游客伤千里,无暇上高台。

诗词问答

问:早春诗的作者是谁?答:宗懔
问:早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参考注释

昨暝

昨晚。 明 杨慎 《宿平山楼》诗:“昨暝江亹泊,笑謔极绸繆。”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今朝

(1) 今天

(2) 现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春气

(1).春季的疠疫之气。《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国难,九门磔攘,以毕春气。” 陈澔 集说:“春者阴气之终,故磔攘以终毕厉气也。”

(2).春季的阳和之气。《庄子·庚桑楚》:“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上·种葡萄法》:“异时春气发动,众萌竞吐。”

(3).春天的气象。 唐 杜甫 《宿白沙驿》诗:“万象皆春气,孤槎自客星。” 元 迺贤 《雪霁晚归偶成》诗之二:“听得隔帘人笑语,夜来春气似 江 南。” 芦芒 《回春曲》:“此刻,祖国春气正浓, 北京 的暖气更袭人。”

一两

(1).计量单位。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一两为十钱。《淮南子·天文训》:“十二銖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为一两。”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宋史·律历志一》:“一两者,合二十四銖为二千四百黍之重。”

(2).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适 齐 师” 晋 杜预 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匹也。”《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 唐 贾公彦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为一两。”

(3).犹一双。 明 刘绩 《忆原上人》诗:“一两棕鞋八尺藤, 广陵 行徧又 金陵 。”

(4).指少数。《三国志·魏志·华佗传》:“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晋书·纪瞻传》:“然失之者亿万,得之者一两耳。”《红楼梦》第九回:“谁敢望‘请’,只求听一两句话就有了。” 老舍 《正红旗下》二:“母亲是不喜欢算计一两文钱的人。”

一辆。《史记·货殖列传》“牛车千两” 唐 张守节 正义:“车一乘为一两。”

剪彩

在仪式上剪断彩带,表示建筑物落成、新造车船出厂或展览会开幕等

作新

《书·康诰》:“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应保 殷 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孔 传:“弘王道,安 殷 民,亦所以惟助王者居顺天命,为民日新之教。”本意谓教导 殷 民,服从 周 的统治。后因以“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风易俗。 宋 苏轼 《王安石赠太傅制》:“具官 王安石 少学 孔 孟 ,晚师 瞿 聃 ,罔罗六艺之遗文,断以己意;糠粃百家之陈迹,作新斯人。”

游客

(1) 游子;旅游者

(2) 观光者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无暇

没有空闲

无暇日

高台

(1).高建楼台。《管子·小匡》:“昔先君 襄公 ,高臺广池,湛乐饮酒。”《左传·昭公二十年》:“其适遇淫君……高臺深池,撞鐘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

(2).高的楼台。 晋 左思 《吴都赋》:“造 姑苏 之高臺,临四远而特建。” 明 王世贞 《登岱》诗:“ 轩辕黄帝 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开。”

(3).比喻京师。《文选·曹植<杂诗>之一》:“高臺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李善 注引《新语》:“高臺,喻京师。”

(4).头之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形貌·头》:“《黄庭经》:高臺通天临中野。”原注:“头为高臺。”

诗文赏析

全篇紧扣早春着笔,以诗人特具的敏锐感受力,捕捉新春气息,谱入清词丽句。“昨暝春风起,今朝春气来。”昨暝,即昨晚。诗的开篇,写昨日瞑色方临,春风乍起,一夜之间,春色已来天地。这还只是泛叙,不见出奇。读到第二联感到有点意思了,“莺鸣一两啭,花树数重开。”这一联出语天然,确实朴中见拙,虽为平行的句子,而上下句又含有因果关系。由于第一声春莺巧啭,催开了郊原的数重花树。鸣啭一两声的黄莺,这里起了催花使者的作用;“数重”与“一两”,在量的多少上也有意夸大,构成反差。更有特色的图景,是第五、六句,“散粉成初蝶,剪彩作新梅。”熟谙荆楚岁时习俗的作者,给我们描摹了一幅新春风俗画。画面上出现了初蝶、新梅,这就未免令人疑真疑幻,特别那散落新粉的初飞蛱蝶,栩栩穿花,真蝶呢,还是彩蝶?“剪彩”句写得明朗一些,那是彩花。按《事物 * .岁时.彩花》:“《实录》曰:晋惠帝令宫人插五色通草花;汉王符《潜夫论》已讥花采之费;晋新野君传家以剪花为业,有染绢为芙蓉、捻蜡为菱藕、剪梅若生之事。按此则是花朵起于汉、剪彩起于晋矣。”又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贴宜春二字。“”散粉成初蝶”,亦无非剪彩制成之翩翩蝴蝶也。彩胜(亦作“华胜”、“幡胜”,以绢、纸制作动植物或人形插于头上、花枝上以迎新春)之俗,本起源于南方。然则作者咏写初蝶、新梅,亦未必实地摹写其望中所见,盖自身由南入北,春日在天涯,遐想怀思南方故里剪彩缤纷、镂银错落之迎春旧俗。只需读篇之结句:“游客伤千里,无暇上高台”,便恍然于作者何以会如此扑朔迷离、虚虚实实地隐约其辞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目极千里伤春心,岂有闲情逸致,高台娱目!那种暮年萧瑟的乡关之情,也就能够引发读者同情的了!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秦湛,朝代:宋代
    标签:春天思念写景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极目烟中百尺楼,人在楼中否。四和袅金凫,双陆思纤手。拟倩东风浣此情,情更浓於酒。
  • 作者:顾夐,朝代:唐代
    标签:春天离别思念
    燕扬晴景。小窗屏暖,鸳鸯交颈。菱花掩却翠鬟欹,慵整,海棠帘外影。绣帏香断金鸂鶒。无消息,心事空相忆。倚东风,春正浓,愁红,泪痕衣上重。曲槛,春晚。碧流纹细,绿杨丝软。露华鲜,杏枝繁。莺转,野芜平似剪。直是人间到天上,堪游赏,醉眼疑屏障。对池塘,惜韶光,断肠,为花须尽狂。棹举,舟去。波光渺渺,不知何处。岸花汀草共依依,雨微,鹧鸪相逐飞。天涯离恨江声咽,啼猿切,此意向谁说?倚兰桡,独无憀,魂销,小炉香欲焦。
  • 作者:于良史,朝代:唐代
    标签:春天月亮山水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 *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 作者:曹组,朝代:宋代
    标签:春天写景惜春怀人
    云透斜阳,半楼红影明窗户。暮山无数。归雁愁远去。十里平芜,花远重重树。空凝伫。故人何处。可惜春将暮。
  • 作者:卢挚,朝代:元代
    标签:春天抒情
    酒杯浓,一葫芦春色醉疏翁,一葫芦酒压花梢重。随我奚童,葫芦干兴不穷。谁人共?一带青山送。乘风列子,列子乘风。
  • 作者:晏殊,朝代:宋代
    标签:春天写水
    红蓼花香夹岸稠,绿波春水向东流。小船轻舫好追游。
    渔父酒醒重拨棹,鸳鸯飞去却回头。一杯销尽两眉愁。
  • 作者:崔涂,朝代:唐代
    标签:春天写景思乡
    水流花谢两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 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 五湖烟景有谁争?
  • 作者:王国维,朝代:近现代
    标签:春天
    今年花事垂垂过,明岁花开应更亸。看花终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属我。劝君莫厌尊罍大,醉倒且拚花底卧。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 作者:温庭筠,朝代:唐代
    标签:咏物春天柳树抒情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阑桥。南内墙东御路旁,预知春色柳丝黄。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细腰。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春愁。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阑干半入楼。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春草绿萋萋。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柱绣芙蓉。景阳楼畔千条露,一面新妆待晓钟。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 作者:张可久,朝代:元代
    标签:春天相思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