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元歌原文
生众:王师既兴。
一举连功胜。
齐师既殒。
顿扫烽烟静。
此日休兵。
凯歌相应奉着吾王敕命。
我独战征。
干戈扰攘今暂停。
笳鼓振天鸣。
旌旗耀日明。
合:花如锦城。
触目处倍增豪兴。
倍增豪兴。
诗词问答
问:朝元歌的作者是谁?答:沈采
问:朝元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沈采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采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六十种曲 千金记 第三十二出
参考注释
王师
天子的军队;国家的军队。《诗·周颂·酌》:“於鑠王师,遵养时晦。”《三国志·吴志·陆逊传》:“蛮夷猾夏……拒逆王师。” 唐 杜甫 《新安吏》诗:“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僕射如父兄。”《宣和遗事》前集:“王师问罪固能道,天子蒙尘争忍言?” 郁达夫 《闻杨云史先生之讣》诗:“最怜家祭传遗训,犹盼王师灭 贺兰 。”
一举
一次行动
一举歼灭来犯之敌
烽烟
烽火台报警之烟
休兵
(1) 停战
(2) 休息调整过的军队
凯歌
(1) 得胜时所唱的歌
为了欢呼解放,他们同声高唱凯歌
(2) 歌唱胜利
应奉
(1).侍奉。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三:“ 荆宝 有小青衣曰 玉簫 ,年才十岁,常令祗候,侍於 韦兄 , 玉簫 亦勤於应奉。”《敦煌曲子词·内家娇》:“除非却应奉君王,时人未可趋颜。”
(2).指供给。 宋 苏辙 《乞裁损待高丽事件札子》:“然自其始通及今屡至,其实何益於事?徒使 淮 浙 千里,劳於供亿,京师百司,疲於应奉。”
(3). 宋 代专为宫廷进奉财赋的官署应奉局的省称。 宋 吴坰 《五总志》:“ 王黼宣和 初入居宰路……乃復开边隙,置应奉,以持禄固位。”《宋史·食货志上一》:“ 政和 以来,创为应奉,始废湖为田。”
敕命
(1).命令。多指天命或帝王的诏令。《释名·释书契》:“符,付也。书所敕命於上,付使传行之也。” 郭沫若 《海涛集·跨着东海》:“他说,你的处分,顶多不过是敕命退出。”
(2). 明 清 赠封六品以下官职的命令称“敕命。”见《正字通·攴部》、《清会典事例·中书科·建置》。
战征
征战;战争。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二章第二节:“俘虏一次可杀至二千六百以上,则战征之剧烈殊可想见。”
干戈
干与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战争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化干戈为玉帛。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 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扰攘
吵闹混乱的 * 、纷乱
干戈扰攘
暂停
停止一段时间
暂停出版一种杂志
笳鼓
笳声与鼓声。借指军乐。《南史·曹景宗传》:“时韵已尽,唯餘竞病二字。 景宗 便操笔,斯须而成,其辞曰:‘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 霍去病 ?’帝叹不已。” 唐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一:“秋天笳鼓歇,松柏遍山鸣。” 宋 苏轼 《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诗:“篙竿击舸菰茭隔,笳鼓过军鸣狗惊。” 明 沉采 《千金记·囊沙》:“笳鼓震天鸣,旌旗耀日明。”
旌旗
旗帜
旌旗裂。——《资治通鉴·唐纪》
上建旌旗。——《资治通鉴》
钟鼓旌旗。——宋· 苏轼《教战守》
遍地旌旗。——《广东军务记》
旌旗蔽日
锦城
见“ 锦官城 ”。
触目
(1) 容易被看到
大平原最为触目的特点是没有树
(2) 目光接触到
触目惊心
倍增
(1) 成倍增加
来访者倍增
(2) 变为两倍大
人口倍增
豪兴
浓厚的兴趣
趁着豪兴,又作七绝一首
精彩推荐:
- 十年客京洛,衣袂多黄尘。所交尽才彦,唯子情相亲。会合能几日,欢乐何遽央。春风东北来,飘我西南翔。骊驹已在门,白日行且晚。停觞不能饮,将去更复返。把腕捋髭须,悲啼类儿女。人生非鹿豕,安得常群聚。朝别河上梁,暮涉关山道。匹马逐飞蓬,离恨如春草。去去日已远,行行泪横臆。昨日同袍友,今朝异乡客。来时城南陌,始见梅花白。回首汉江头,黄梅已堪摘。杖策登高城,极目迥千里。落日下青山,但见白云起。远望岂当归,长歌涕如雨。归心如明月,幽梦过颍汝。抱膝长相思,故人安可见。忽枉数行书,彷佛如对面。纷纭辇毂下,冠盖争驰逐。吹嘘多贤豪,肯复念幽独。空斋听夜雨,深竹闻子规。此情不可道,此心君讵知。